研究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论文_张伟1,林晔2,李岩3

1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秦皇岛 066100

2秦皇岛日泰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秦皇岛 066100

3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秦皇岛 066100

摘要:经济进步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建筑行业已经逐渐成为支撑社会经济的重要产业。当下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必须提高给排水施工的重视度。大部分建筑是以绿色环保为主体进行处理,为此,必须将绿色节能理念融入项目施工中。新时期,大众对绿色环保关注度越来越高,带动了绿色节能理念的发展。该理念在建筑领域中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实践表明,绿色节能理念不但可以节约资源,同时是实现资源再利用的必要举措,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工程项目的耗费成本,是响应绿色建筑目标的重要力量。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

引言

对绿色建筑的评价首先需要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指标由节地与室外环境指标、能源利用指标以及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率等指标构成。查阅相关资料,建筑物日常所产生的排水耗能总量,要占据到建筑物日常总耗能的百分之二十以上,这就决定了绿色建筑的设计对于引入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的重要性,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对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给予足够的重视。在绿色建筑节能设计阶段,就应该开始对给排水节水节能的设计,通过使用先进的绿色建筑材料和建造工艺,就能有效降低整个建筑工程材料的消耗量,同时还能增加绿色建筑的使用周期,最大限度的提升给排水的利用率。

一、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意义

在当前阶段内,部分建筑的给排水系统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例如,从给水的角度来看,建筑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给排水系统容易出现压力不足的情况,影响建筑的正常供水。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对其系统进行科学改造,在保证顺利供水的前提下,减少能源消耗。而从排水方面看,在此过程中经常会存在着污水随意排放的问题,为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在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中,积极融入节水节能新型技术,可以在相对简单的施工步骤中,落实绿色发展、节能环保的发展理念。同时相对于传统的给排水工程技术而言,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技术可以更好的满足公众对于环境的需求。在不影响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对于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应用

1、避免超压出流技术。超压出流指的是给水配件产生的静水压力超过流出水头,使实际流量比额定流量大很多。额定流量以外的流量,不会带来正常效益,属于浪费。目前,一半以上的普通水龙头都存在实际流量超过额定流量的问题,即超压出流,最大时,这种水龙头实际流量可以达到额定流量两倍以上。对此,可采取以下技术处理。(1)对配水点实际水压进行限定:因超压出流会造成水资源浪费,且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与重视,所以现行规范虽然为最大压力给出限制,但仅仅是从避免压力过高造成损坏这一角度考虑。因此,需要以给水系统具体情况为依据,对压力予以严格限定。(2)采取减压技术:对现有的给水系统安装减压装置能实现对水压的有效控制,使其处在允许的范围之内,从而避免超压出流现象的产生。然而,它仅可以减小动压,静压依然保持不变,同时下游压力会因为上游压力的改变而变化,缺乏稳定性,自身结构还容易产生堵塞,现在主要在水质状况良好且供水压力保持稳定时使用。

2、雨水渗透技术的应用。雨水渗透技术是建立在工程学、生态学基础之上的新技术,有效结合了景观和雨水利用原理,在绿色建筑中具有良好应用效果。该技术的原理是:借助自然系统进行建筑物供水的支撑,避免对地下水的污染,提高土壤保护效果。该技术具有投资少、效果好的优势,同时安全性较高,可在商业区、住宅区进行使用,环境保护效果良好。该方法优势如下:占地面积小、调蓄能力强,但是清洗难度较高。多应用在渗水沟区域。渗水沟一般包括排放、渗透两种功能,该技术可满足绿色建筑的用水需求。渗透地面技术,结合建筑物范围、环境特点进行透水性能的分析。人工渗透技术多用于透水性良好的沥青施工区域内。从提供渗透效果出发,必须扩大绿化面积,借助绿地的透水性来引入更多的雨水,并及时进行雨水内部杂质的过滤,从而达到提高建筑物用水质量的目的。

3、热水系统的升级。在居民日常生活中,热水的使用频率较高,因而做好热水系统节能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此方面可从两个方向入手:(1)太阳能。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可以在节能环保工作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二者都能够实现良好的集热功能,可以在保温的基础上进行自动化运行。太阳能加热系统使用上具有一定的便捷性,同时便于后续维护与管理,可以为其长时间的使用提供有力保障。(2)空气源热泵。此工作原理与制冷剂基本上一致,通过不断吸收周围空气中的热量,将其运输至需要加热的设备上。该加热系统大体上由过滤器、膨胀阀等构成,能够在结束汽化后,利用压缩机实行一定的处理。而后将热量有效传输给需要加热的设备,实现热量交换,以此更好的满足用户实际需求。

4、避免二次污染导致水量浪费。二次污染一旦发生,除了影响给水系统运行,还会受到污水影响;另外,对供水系统进行清洗时,需要用到很多自来水,此时也难免造成浪费。对此,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二次污染。引入变频调速泵实现高层建筑中水供水。采用水池、水泵及高位水箱(见图1)进行加压供水是现阶段高层建筑最常用供水方法,但这种方法的水质情况较差,原因为水在存储与输送时会受到污染。而引入变频调速泵后,能直接将水泵送到用户,无须设置水箱,避免二次污染。目前,我国已经有很多地区采取了这一新措施,效果十分显著,获得了业主的高度好评。研究结果表明,在夏季水池的水温相对较高,水在水池当中贮存时间超过12h后,水中余氯将变为零,使细菌快速滋生和繁殖。因此,很有必要将生活水池和消防水池分开,对于水池的容积,均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确定。水池+水泵+水箱这一供水方式尽管有二次污染方面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严格执行现行规范提出的各项规定,就能有效控制二次污染,保证水质,避免浪费,这些规范包括材质的选择、配管设计、构造设计、回流污染控制等。

图1高位水箱

结语

水资源作为大众生存必不可少的能源,更要引起关注。加强绿色环保理念的开发是时代发展必然趋势,可推动建筑行业朝着可持续方向顺利发展。绿色建筑的给排水节能技术包括多种形式,如雨水渗透技术、水源开发技术等。要充分加强绿色环保理念的融入。绿色建筑设计中,要结合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进行分析和设计,制定合理化的节能节水方案,保证节能效果满足预期要求。新型节水节能技术是时代发展必然趋势,可快速响应绿色建筑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沈宏伟.给排水节能新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J].居业,2019(02):67+69.

论文作者:张伟1,林晔2,李岩3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  ;  ;  ;  ;  ;  ;  ;  

研究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论文_张伟1,林晔2,李岩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