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利源水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541000
摘要:基础灌浆施工属于水利工程中相对隐蔽的工程内容,其质量问题需要在过程中管控,在验收时只能凭借有关数据情况分析,实质性的质量判断只能在使用中去验证。因此要严格做好灌浆施工管理,依据不同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与施工参数,提升施工最终效果,保证地基的稳固性。
关键词:基础灌浆施工;技术;水利工程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向前也在不断的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的数量与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展。但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多种问题也在不断地凸显,尤其是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适宜地基资源情况相对缺乏,合理利用好现有资源尤为重要。需要不断地优化施工技术,提升施工质量水准。
一、灌浆工程的常见技术特点
灌浆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主要是承担对地基结构的填充,让混凝土材料能够有效的填补地基结构中的裂缝以及相关松动的结构,让地基整体呈现出更强的承载力与抗变形能力。在具体施工中,其技术具有一定特殊性。首先,灌浆技术受到所在工程地质条件的影响,不同的地质条件所采用的灌浆技术不同,所耗费的成本代价也有差异,不可以笼统一刀切的采用某一种方式。甚至不同的地质条件,施工所需的参数与方法都会截然不同。因此,要充分的掌握地质条件情况,设计对应的灌浆施工参数。其次,灌浆施工需要掌握勘探试验图情况,在作业施工之前需要做好施工工序的设计,让每个工序紧密相连,上一道工序合格后才能做下道工序的开展,避免随意的变更施工工序。其三,灌浆施工属于相对隐蔽的施工处理,在验收方面主要依据灌浆资料与检查信息情况看验收,质量问题一般是在使用中才能显现,验收过程中无法发掘,同时无法及时有效的补救。所以,对于灌浆施工过程的监管最为重要,要充分发挥施工管理与监理的实质作用,保证施工质量。
二、水利工程中常见基础灌浆施工技术
基础灌浆施工技术主要依据实际施工环境条件而定,可以分为高压灌浆技术、高压旋喷灌浆技术与基础灌浆技术、岩缝灌浆处理。
高压灌浆技术主要是适用于存在填充物的基础施工状况之下。可以运用该技术来让填充物与地基保持更为紧密的结合,从而保证地基更为稳固。部分地区地质情况相对较软,缺乏应有的施工稳定性条件,需要运用高压灌浆技术来有效的强化施工区域地基的负载功能与抗渗透性,有效的让水利工程基础建设有牢固的基础环境。可以运用高压灌浆技术来将水泥有效的渗透到土壤层中,同时可以快速的凝结,让土壤得到更为严密的结实效果,让地基基础保持更为稳妥的牢固效果。
高压旋喷灌浆技术主要是运用机械钻机设备,通过高压泵的支持来让水泥针对低下深部做直接性的喷射渗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这种方式会带来原本土层的破坏,因此高压钻机会在其顶部设置高速旋转的操作,有效的让喷射出的水泥能够与原有土层保持均匀的搅拌状态。深入到土层的泥浆会有效凝结,然地基更为稳固。这种情况尤其是以在深部岩溶地质情况区域。
基础灌浆技术可以适用于多种地质情况,岩溶不同深度情况都可以选择该方式。如果属于浅层的岩溶地质情况,不需要做深入处理,只需要将浅层岩溶区域的泥沙全部清理出后,运用混凝土材料灌注到对应浅层区域中,这样可以达到地基稳固的作用。如果属于深层区域的岩溶情况,如果运用高压旋喷技术则可能会构成基础灌浆的不良问题,因此会运用一般性的灌浆处理办法,对岩溶范围做大量的灌浆处理,这样有助于泥浆注入到深层的岩溶层中,进而达到巩固地基的功效。
岩缝灌浆如果在水泥需求上相对较少,灌浆时间也相对较少。如果岩缝吸收泥浆的量相对较大,如果不进行对应处理会导致较大的损耗,甚至会干扰正常的基础灌浆功效。如果属于岩缝大吸收泥浆量达到情况,需要分析其原因,而后找出对应改善处理。对应处理上,首先,可以控制单位时间范围内的岩缝灌注的体积,同时降低控制灌浆速度,有效的帮助泥浆更迅速的凝结;其次,可以减少灌浆时的压力,降低泥浆灌注的流速。如果压力得到下降,就会让泥浆流速降低,这样可以帮助泥浆更好的凝结。如果吸收泥浆的数量恢复到正常水平,则需要将灌浆压力重新恢复到正常数值。其三,可以运用分次灌浆处理,就是在两次灌浆中间隔一段时间,将单次灌浆分为多次进行。具体间隔时间需要依照泥浆凝固时间为准,要保证得到充分的凝结后再灌浆。
三、严重漏水情况下的灌浆施工技术应用
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基础漏水状况较为多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工程选址不当,尤其是在岩溶区域是最为常见的问题。对于岩溶区域做灌浆施工,一方面会加大施工的难度,另一方面会耗费更多的施工成本,最终的工程效益也会受损。
一般处理办法上,可以运用模袋灌浆与填充级配料来操作。模袋灌浆主要是选用有较强耐磨特性的模袋,例如尼龙或者聚丙烯等材料,而后在灌浆处理中,让模袋中装有水泥材料,通过模袋的挤压来达到水分渗出,从而有效的提升泥浆所具有的浓度水平,内部只剩泥沙,含浆量有效提升,从而有效的加快泥浆的凝结效率。同时由于有模袋的约束,可以避免泥浆中的沙土流失,有效的达到灌浆阻塞的效果。
此外,可以运用填充级配料处理,一般情况多属于粗砂、水泥与砾石,一般将砾石作为填充级配料中需要控制砾石大小尺寸。如果仅仅运用砾石无法得到有效性时,可以配合具有较高粘稠度的水泥冲灌级配料做辅助,者写材料中主要集中在砾石、沙土混合料等,这些都可以有效的形成反过滤层。具体的材料使用量与情况要依据实际状态调整把控。
四、施工后质量检验
基础灌浆施工处理之后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做好质量检测,同时核对各项资料数据来掌握其是否存在施工缺漏问题,及时的做出补救处理。要保证检测单位的资质,同时要辅助建设方来完成检测单位的选择确定。要动态性的掌握施工具体部位与结构情况,从施工首日起以及每个环节的施工操作中都需要对施工具体位置的沉降情况做动态观察记录。要严格依照国家与行业有关标准做观测记录,同时要充分考虑实际工程状况,提升检测工作的专注性、针对性,保证检测效果。
五、结束语
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属于常见性施工环节,决定了工程本身的地基稳固性,为工程质量与安全提供保障。具体施工中需要做好前期准备以及施工中具体方法、参数的慎重选择,要保证施工的高效与高质量,尤其要关注稳固性效果,这是施工的根本。要充分的做好质量管理,做好各项指标动态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为整个工程的质量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孟小瑞.水利工程中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的注意事项[J].价值工程,2015,(21):137-138.
[2] 周宏科.浅析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农技服务,2015,32(4):185.
[3] 齐冲.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4):230-230.
论文作者:赵有华,蒋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1
标签:泥浆论文; 地基论文; 岩溶论文; 情况论文; 基础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