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甘肃金昌 737100
摘要:混凝土质量决定着建筑工程质量,它对建筑工程的安全和建筑工程的造价有很大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对混凝土的质量倍加重视。混凝土由于自身的特殊性能在现代土建工程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特殊性能体现在:具有较高的强度及耐久性;混凝土拌制物具有可塑性;能与钢筋牢固的结合成坚固、耐久、抗震且经济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本文介绍了混凝土在配合比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并且提出了预防混凝土缺陷的发生是质量控制的重点。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建筑工程
一、引言
建筑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是实现工程项目投资效益的根本保证,做好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才能保证效益的获取,应以质量控制为中心,并且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始终。在当前的施工项目开展中,质量控制能力较差,控制手段不力,造成质量水平不稳定,甚至下降,致使近年来建筑业质量上升趋势不快,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人民的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二、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1.配合比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应充分
掌握设计图纸对混凝土结构的全部要求,重点是各种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及结构件截面的大小,钢筋布置的疏密,以考虑采用水泥品种及石子粒径的大小等参数;了解是否有特殊性能要求,便于决定所用水泥的品种和粗骨料粒径的大小;了解施工工艺,如输送、浇注的措施,使用机械化的程度,主要是对工作性和凝结时间的要求,便于选用外加剂及其掺量;了解所能采购到的材料品种、质量和供应能力。
2.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及其波动,对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有很大影响。如水泥强度的波动,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对于相同标号之间水泥活性的变异,是通过胶砂强度试验测定,根据水泥活性结果予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各级石子超逊径颗粒含量的变化,导致混凝土级配的改变,并将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骨料含水量的变化,对混凝土的水灰比影响极大。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全部符合技术性能指标方可应用。骨料中含有害物质,超过规范规定的范围,则会妨碍水泥水化,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削弱骨料与水泥石的粘结,与水泥的水化产物进行化学反应,并产生有害的膨胀物质。如果粘土、淤泥在砂中超过3%,碎石、卵石中超过2%,则这些极细粒材料在集料表面形成包裹层,妨碍集料与水泥石的粘结。它们或者以松散的颗粒出现,大大地增加了需水量。对混凝土集料来说,影响配合比组成变异而导致混凝土强度过大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含水率、含泥量的变化和石子含粉量的影响。
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除经常性的检测外,还要求质量控制人员随时掌握其含量的变化规律,并拟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如砂石的含泥量超出标准要求时,应及时反馈给生产部门,及时筛选并采取能保证混凝土的其他有效措施。应根据测定的砂子含水率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中的实际用水量和集料用量。水泥、砂、石子各性能指标必须达到规范要求。根据这些资料合理地选用适当的设计参数,进行配合比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生产配合比的调整及施工中的控制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必须通过实验,满足设计技术指标和施工要求,并经审批后方可使用。混凝土施工配料必须经审核后签发,并严格按签发的混凝土施工配料单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在施工配料中一旦出现漏配、少配或者错配,混凝土将不允许进浇注。在生产配合比的调整及施工控制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时的用水量,在实际生产中,操作者为方便施工,往往追求较大的塌落度,擅自增加用水量而不管强度是否能达到要求;再加上现场质检人员的管理不到位,对水灰比缺少严格的控制等原因,均使混凝土实际用水量大于理论用水量,从而导致砼强度降低。
②调整生产配合比时,应准确测量生产现场砂、石的实际含水量,否则会导致生产配合比不准确。防治措施:砂、石中若含泥量超标,应在混凝土浇注前三天冲洗完毕,并应在施工前按规范要求取样并准确测量砂、石的实际含水量,调整施工配合比以从用水量中扣除含水量,补回砂、石量,严禁边冲洗边拌制混凝土。
③砂、石材料应准确计量,单位尽量采用混凝土拌和楼,利用电脑准确计量;若不具备此条件,应坚持每车过磅,以控制材料用量,从而确保砂、石材料的用量偏差。
4.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作业包括:基础处理、施工缝处理、立模钢筋及预埋件的安设。其次必须经监理人员验模合格,并取得准浇筑作业。振捣时间以混凝土粗骨料不再显著下沉,并开始泛浆为准。应避免欠振、过振使混凝土振捣均匀密实,浇筑完的混凝土必须遮盖以保温或者防雨。
5.混凝土的养护及拆模质量控制
5.1混凝土的养护为使混凝土中水泥充分水化,加速混凝土的硬化,防止混凝土成型后因曝晒、风吹、干燥、寒冷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出现不正常的收缩、裂缝破坏等现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对混凝土表面的养护要求:①塑性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毕后6~18 h内开始洒水养护,低塑性混凝土宜在浇筑完毕后立即喷雾养护,并及早开始洒水养护,②混凝土应该连续养护,养护期内必须确保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③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宜少于28 d。
5.2拆模拆模的时间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质量和模板使用周转率。拆模时间应根据设计要求、气温和混凝土强度等级情况而定。对非承重模板,混凝土强度达到的75%以上,其表面和棱角不因为拆模而损坏方可拆除。
6.抓好工地试验人员的工作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好坏与试验人员的工作是分不开的。首先,使用的原材料要符合要求,特别是砂、石材料变异性较大,试验人员必需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经常取样进行检验,不符合要求的材料杜绝使用。试验室必须根据工程结构各部位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进行各项试验,提出性能好、成本低的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每天工地进行混凝土搅拌前,试验室必须检验砂、石料的含水量,调整混凝土的用水量,以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施工中当混凝土坍落度大于规定的范围时,不准入仓浇筑。因为若配制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得到控制,称量准确,则坍落度变化大的原因必然是混凝土中水量的增多,这样则水灰比变化大,必然导致混凝土强度的降低。所以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工地试验人员一定要经常进行混凝土坍落度的检验,坍落度符合要求才能入模浇筑。
结语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是一个涉及面很广且复杂的课题,它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它是通过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管理这个循环过程来实现的,这种循环也不是简单的循环,而且每一次循环都不同,后一个循环比前一个循环更精彩、更优秀、更典型。对于工程质量控制,自身应提高素质,加强各参建方配合,并树立工程质量意识,必能大大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谢世光.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进行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0.
[2]张丽梅.论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管理[J].科技促进发展.2011.
[3]程进生.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的五个环节[J].工程技术,2010
论文作者:麻承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9
标签:混凝土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强度论文; 用水量论文; 水灰比论文; 质量论文; 水泥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