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家庭治理国家模式_沙特论文

沙特家庭治理国家模式_沙特论文

沙特家族化治国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沙特论文,家族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沙特阿拉伯是西亚北非地区仅有的两个以家族名为国名的国家之一。沙特家族的始祖沙特·本·穆罕默德原为利雅得西北郊德拉伊叶村埃米尔。1725年其子穆罕默德继位后,于1744年联合伊斯兰教大改革家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瓦哈卜(注:班达尔·本·奥马尔少将著:《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沙特阿拉伯国民卫队出版社,1999年阿文版,第27页。),传播瓦哈比派教义,确立了沙特家族在内志(纳季德)的统治地位。1925年12月,沙特的第六代子孙、内志埃米尔(酋长)阿卜杜勒·阿齐兹·本·阿卜杜勒·拉赫曼(1880~1953年)兼并了汉志(希贾兹),于1932年9月宣布建立沙特阿拉伯王国。 他遂成为王国的奠基人、开国君主。此后当国王的有其子沙特、费萨尔、哈立德和法赫德。

沙特阿拉伯是政教合一的君主制王国,《古兰经》和穆罕默德的《圣训》是国家执法的依据。开国君主阿卜杜勒·阿齐兹“承袭了其祖先与瓦哈卜历史联盟所形成的集世俗和宗教领袖于一身”的地位,沿用传统的阿拉伯家长式的君主制形式统治着整个王国,集国家各种权力于一身,“随心所欲地管理着他的国家,没有人分享他的权力”。(注:刘竞、安维华主编:《现代海湾国家政治体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59、161和163页。)其后,他的4个儿子基本上承袭了他的统治方法,且有所创新和变革。鉴于此,本文重点研究沙特家族近期的统治方法及其特点。

一、沙特国王集政、教、军大权于一身,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绝对的权力。

沙特家族首领即国王,兼大臣会议主席(即内阁首相)和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等职务,行使最高行政权和司法权;国王有权任命内阁大臣、地区埃米尔、驻外使节和上校级别以上的军官;有权批准和否决内阁会议决议及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协议。1992年3月1日,法赫德国王颁布治国基本法,规定沙特阿拉伯王国由其缔造者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的优秀子孙出任国王,废除了王储自动成为国王的权利,并确认了阿卜杜拉王储为王位继承人。1993年8月20日颁布新的内阁法, 规定国王兼任内阁首相,国王有权任命内阁副首相和大臣,解散或改组内阁,各部大臣直接向首相负责。国王有权立、废王储,解散协商会议。(注:《世界知识年鉴1999/2000》,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185页。)此前,沙特王室长老委员会(注:王室长老委员会由国王、王储、国防大臣和王室中资深的亲王组成。)拥有确立或废黜国王的权力,看来这一权力已直接由国王掌握。协商会议1992年成立,为咨询机构,由会议主席和90名委员组成。其主席和委员全部由国王任命,负责向国王提出建议,没有立法权。

沙特家族首领还具有伊斯兰教教长(伊马姆)的称号。1792年,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瓦哈卜伊马姆去世,当时内志酋长阿卜杜勒·阿齐兹·本·穆罕默德继承了教长职务,从此开创了沙特家族的酋长兼任瓦哈比派教长的先例,并确立了延续至今的政教一体的政治体制(注:王铁铮主编:《沙特阿拉伯的国家与政治》,三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页。)。在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之前,历代沙特家族的酋长都称“伊马姆”。伊斯兰教历1408年(公元1986年)2月29日, 法赫德国王向王储兼副首相和国民卫队司令阿卜杜拉发出指示:在一切谈话、信函、文件中,在提及国王时,用“两圣寺仆人”之称替代“陛下”之称(注:参见王复编:《沙特阿拉伯王国》,沙特阿拉伯驻华使馆印发,第17页。)。所以,法赫德国王亦称“两个圣地的仆人”(注:两个圣地指伊斯兰教两大圣地麦加和麦地那。),驻外使节正式应称“两个圣地的仆人驻×国大使”。由此突出沙特阿拉伯国王的宗教地位,他是世界伊斯兰教最大两个圣地的守护者。

二、沙特家族最重要的成员控制了内阁关键部门,内阁在国王直接领导下行使最高行政管理权和部分立法权。

根据1993年颁布的内阁法,国王兼任内阁首相,内阁由副首相、各部大臣、国务大臣和国王顾问组成,任期4年。现内阁系1995年8月组成,共有24名部门大臣和7名国务大臣。除法赫德国王兼任首相外, 国王之弟阿卜杜拉为王储、副首相兼国民卫队司令,国王之弟苏尔坦为第二副首相兼国防和航空大臣。这3位正副首相为国家最高领导人。 国王之弟纳伊夫担任内政大臣,国王之弟穆塔伊卜任公共工程和住房大臣,国王之侄沙特·本·费萨尔任外交大臣。这些亲王自1982年法赫德任国王后就一直担任上述职务。不论阁员如何变动,正副首相和国防、内政、外交大臣等关键职务始终掌握在沙特家族的直系亲属手中。在现内阁中,国王之子阿卜杜勒·阿齐兹还担任国务大臣。

内阁实际上已成为沙特家族培养高级领导人的场所。大臣职务的经历是王室成员通向国家权力中心的跳板。除了年龄及在王室的地位外,长期在大臣会议任职的经历是王室长老委员会考虑和挑选王位继承资格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注:王铁铮主编:《沙特阿拉伯的国家与政治》 第133页。)。沙特阿拉伯的历任国王沙特、 费萨尔和哈立德都曾在内阁中任过要职,王储也不例外。

三、全国13个地区的埃米尔全部由沙特家族的重要成员担任。埃米尔直接向国王负责,又独立拥有一定的实权。

沙特阿拉伯全国划分为13个地区(注:叶海亚·本·阿卜杜拉·穆阿利米中将著:《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安全》,沙特阿拉伯内政部印发,1999年阿文版。13个地区分别为:利雅得、麦加、麦地那、东部、加西姆、阿西尔、塔布克、哈伊勒、北部边境、吉赞、纳季兰、巴哈和朱夫。),地区“埃米尔”(行政长官)由国王任命,并直接向国王负责。地区内的具体事务则归内政部领导。地区下设省,省下设县。各地区和省下辖的单位数量不等,如利雅得地区下辖17个省,而朱夫地区只有两个省。达瓦达米省下辖101个县,而有的省只有两三个县, 甚至只有一个县。

目前13个地区的埃米尔全部由沙特家族的成员担任。利雅得地区为首都所在地和全国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国王任命其亲弟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为该地区的埃米尔。萨勒曼的地位显赫,他和他的亲兄弟内政大臣纳伊夫被认为是除3 位国家领导人之外的最有权势的亲王。麦加和麦地那地区为伊斯兰教最重要的两个圣地,全国宗教中心。全世界的穆斯林都渴望去那里朝觐, 每年到那里朝觐的穆斯林约200万人。这两个地区的埃米尔分别由国王的两个弟弟阿卜杜勒·马吉德和马格拉纳亲王担任。东部地区为沙特阿拉伯最重要的石油产区和全国的经济中心。国王任命其子穆罕默德·本·法赫德担任该地区的埃米尔。此外,国王任命其弟阿卜杜勒·伊拉担任朱夫地区埃米尔,其侄费萨尔·本·班达尔、法赫德·本·苏尔坦、沙特·本·阿卜杜勒·穆哈辛、马什阿勒·本·沙特和穆罕默德·本·沙特分别担任加西姆、塔布克、哈伊勒、纳季兰和巴哈等地区的埃米尔。其余3 个地区的埃米尔则由其非直系的亲王担任。

国王还任命沙特家族成员担任一些重要地区的副埃米尔和一些省的省长,如沙特家族的发源地德拉伊亚省省长阿卜杜勒·拉赫曼和沙特阿拉伯在红海的最重要港口吉达省省长马什亚勒亲王(均为国王之侄)。这样,沙特王室就全面控制了全国的地方政权。

四、沙特家族全面控制着军队、国民卫队等武装力量,其中国民卫队在维护王权方面发挥了特殊重要的作用。

法赫德国王兼任武装力量最高统帅,有权任免高级军官。第二副首相苏尔坦亲王自1962年起就担任国防大臣,其弟图尔基为副大臣,其子哈立德退役上将曾任防空军司令、海湾战争时多国部队两司令之一。

沙特军队现有10.55万人,其中陆军7万人,编成3个装甲旅、5个机械化旅和1个空降旅,装备有坦克1055辆、装甲车3105辆;空军1.8万人,拥有作战飞机432架;防空军0.4万人,编成50个防空导弹连; 海军1.35万人,有舰艇48艘。(注:The Military Balance 1999 ~ 2000,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London,Oct.1999, pp.145—146.)这支军队在海湾合作委员会六国中实力最强。沙特阿拉伯的国防开支在西亚非洲地区数额最大,1998年达209亿美元,1999 年为 184 亿美元。 (注: The Military Balance 1999~2000,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London,Oct.1999,pp.145—146.) 其购买武器数额之大,近年来在世界名列第一,1998年达104亿美元。沙特阿拉伯军事力量的增强, 对维护国家主权和巩固沙特家族的统治地位是十分有利的。

沙特国民卫队是一支人数与军队相当而地位更为重要的武装力量。早在1963年,现王储、副首相阿卜杜拉亲王就开始担任国民卫队司令。这支部队现有7.7万人,其中部落兵约2万人。编成3个机械化步兵旅和5个步兵旅,装备有装甲车1180辆。(注:The Military Balance 1999~2000,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London,Oct.1999,pp.145—146.)这支部队的任务是战时配合正规军作战,平时维持国内安全,保护王室政权和重要石油产区。国民卫队是一支特殊的武装力量,由跟随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为统一而战的圣战者的子孙们组成。它既是军事组织,又是文化和社会组织(注:穆罕默德·马塔尔:《在未来道路上的坚定步伐》,沙特阿拉伯吉达比拉德出版社,1999年5 月阿文版,第13页。)。由于国民卫队长期由阿卜杜拉王储亲自直接领导,其在国内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在维护沙特王室统治地位方面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国民卫队掌有实权的主要领导职务都由沙特家族成员担任。常务副司令为国王之弟巴德尔·本·阿卜杜勒·阿齐兹,负责东部和西部地区事务的副司令分别为国王之侄马沙里·本·沙特和费萨尔·本·阿卜杜拉亲王。掌握军事指挥权的军事机构常务副主席为王储之子米塔亚卜·本·阿卜杜拉中将。至于负责技术、文化、教育事务的副司令则由非王族的教授、博士担任。国民卫队设有培养军事、技术干部的“哈立德国王军事学院”,由米塔亚卜中将兼任院长。并设有全国设备最先进的医院——哈立德国王医院(吉达)和法赫德国王医院(利雅得)。

沙特内政部负责国内治安任务。现国王法赫德自1962年至1975年曾担任内政大臣,此后由其亲弟纳伊夫亲王接任。考虑到内政部在维持社会稳定和巩固王室统治地位方面的重要作用,国王又任命另一亲弟艾哈迈德亲王为内政部常务副大臣。他们都属于沙特王族中著名的以现国王法赫德为首的“苏德里七兄弟”(注:王铁铮主编:《沙特阿拉伯的国家与政治》,第96~97页。“苏代尔七兄弟”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之妻哈萨·苏代尔(又译苏德里)所生,除法赫德、纳伊夫和艾哈迈德外,还有国防大臣苏尔坦、副大臣图尔基、利雅德地区埃米尔萨勒曼和大企业家拉赫曼。)。纳伊夫又任命其子穆罕默德·本·纳伊夫担任负责安全事务的内政大臣助理。这就使内政部的大权牢固地掌握在沙特家族手中。内政部下属公安总局和民防总局,分别由艾斯亚德·本·阿卜杜勒·卡里姆·法里赫中将和穆罕默德·本·阿里·艾尔萨希利中将任局长。内政部还领导边防部队(约1万余人)和海岸警卫队(约4500人),边防部队司令为塔拉勒·本·穆哈辛·艾尔亚纳格维中将。内政部在各地区设有警察局,局长为少将警官。据官方材料,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治安情况最好的国家之一。沙特抢劫财物案件平均每年仅913件, 而美国达1.3万件(注:叶海亚·本·阿卜杜拉· 穆阿利米中将著:《沙特阿拉伯的国家与政治》,第21页。)。

此外,沙特王宫还有一支王室卫队,约3个营的兵力, 司令为阿卜杜拉·本·阿里·艾尔尼姆拉上将。沙特还设有情报总局,由国王法赫德之子沙特·本·法赫德任常务副局长。所以,沙特阿拉伯的军队、警察和情报系统都掌握在沙特家族成员手中。

沙特家族的统治方式与其他君主专制或君主立宪的国家是有所不同的。这主要由于:(一)沙特阿拉伯原是沙漠地区一个以部落结构为主的封闭式游牧国家;(二)它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世界伊斯兰国家和组织的中心;(三)它蕴藏有世界上1/4的石油。据最新统计,沙特石油储量达2610亿桶,1998年石油日产量为802万桶,1999年估计为744.96万桶。(注:OIL &GAS JOURNAL,Dec.20,1999.)据此,沙特家族在长期统治过程中形成了下列一些特点:

1.实行兄传弟的王储继承制度。

过去沙特家族的历任酋长既有父传子,也有兄弟互传的继承制度。这是由于王位的继承必须由王室重要成员和王室长老委员会酝酿协商选出,并经由宗教权威人士组成的最高宗教会议批准产生(注:王铁铮主编:《沙特阿拉伯的国家与政治》前引书,第127页。)。 沙特王国开国君主阿卜杜勒·阿齐兹的酋长职位是由其父阿卜杜勒·拉赫曼传给的。1953年他死后将王位传给其长子沙特,但又立其次子费萨尔为王储。此后王位就在兄弟间传嬗。1964年费萨尔任国王后立其弟哈立德为王储;1975年哈立德登基后又立其弟法赫德为王储;1982年法赫德国王又立其弟阿卜杜拉为王储。

沙特国王的这种继承制度可以保证政权的平稳过渡和政策的连续性,新国王不需要有一段时间来熟悉情况和适应环境。如前国王沙特、费萨尔和哈立德等人在其父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统一全国的征战中都已统领过部落兵,王国成立后又都在政府中担任要职,参与决策。法赫德担任王储后不久即因哈立德国王体弱多病而由他主持全面工作。近几年法赫德国王也因年老有病很少过问政事,实际上已由阿卜杜拉王储处理外交和内政大事。因此阿卜杜拉继承王位已成为顺理成章之事。

沙特的历代王储在国王在位时已是第二号显赫人物,一般都兼任第一副首相,掌握实权,很少有人能与之竞争。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继承制度的弱点也就日益显现出来。沙特当国王时仅51岁,在位11年;费萨尔为58岁,在位11年;哈立德为62岁,在位7年; 法赫德当国王时为59岁,现已77岁。阿卜杜拉王储现已76岁,第二副首相兼国防大臣苏尔坦现已72岁。所以,年龄老化已日渐成为王位继承中的一大问题。

2.在关键部门设立双亲王负责制,并任命年轻亲王担任具体办事部门的首脑。

沙特内阁中最重要的部门是国防部和内政部,这两个部除由苏尔坦和纳伊夫亲王任大臣外,国王还任命另外两个弟弟图尔基和艾哈迈德亲王分别担任常务副大臣。从全国各个地区来看,利雅得、麦加和东部地区最为重要。这三个地区的埃米尔除已由萨勒曼、马吉德和穆罕默德亲王担任外,国王又任命其弟萨塔姆、其侄沙特·本·阿卜杜勒·穆哈辛和其侄沙特·本·纳伊夫分别担任副埃米尔。还有一些地区的副埃米尔也由亲王担任。在武装力量中,国民卫队十分重要,王储兼任司令,常务副司令为其弟巴德尔亲王。

沙特家族重视培养接班人,除已将大批年轻王子送到美国和西欧国家学习先进科技和管理知识外,还安排他们在政府有关部门进行锻炼,以提高他们的管理领导能力。目前第二代亲王担任具体办事部门要职的有:内阁办公厅主任阿卜杜勒·阿齐兹亲王(国务大臣兼)、国民卫队办公厅主任艾尔穆阿塔尔·本·沙特(国王之侄)、负责安全事务的内政大臣助理穆罕默德亲王(国王之侄)等人。第三代年轻亲王也开始担任一些要职,如前国王沙特之孙费萨尔·本·穆罕默德、马什亚勒·本·班德尔亲王已分别担任巴哈地区副埃米尔和国民卫队副司令助理,现国王法赫德之孙纳瓦夫·本·费萨尔则担任关怀青年总会常务副主席。

3.在伊斯兰教事务方面联合瓦哈比派谢赫家族的力量;在科技、文教和经济发展方面则充分发挥受过西方教育的专家、学者的作用。

早在18世纪,沙特家族的祖先穆罕默德·本·沙特就与谢赫家族的祖先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瓦哈卜建立了联盟关系。在现内阁中,沙特家族除直接掌握关键部门外,将一些与伊斯兰教有关的重要职务交给谢赫家族的成员担任,如伊斯兰事务、宗教基金和指导大臣谢赫萨利赫·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和司法大臣阿卜杜拉·本·穆罕默德等,还有沙特阿拉伯王国大穆夫蒂(注:穆夫蒂为阿拉伯语音译,意谓伊斯兰教法典解释官。)谢赫·阿卜杜勒·阿齐兹·本·阿卜杜拉。其他一些内阁部门,如计划、财政、商业、农业和水利、石油和矿产资源、劳工和社会事务、城乡事务、交通、教育、新闻和卫生等,由于专业性很强,均由在美国、英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专家、学者来担任大臣。所以,对挑选普通大臣的条件来说,其受教育的程度和在政府部门中工作的经历已远远超过其出身的社会背景。(注:刘竞、安维华主编:《沙特阿拉伯的国家与政治》第175页。)据统计,在16名普通大臣中,已有博士11人、工程师1人。他们没有明显的部落背景, 具有较高的科技文化水平和在政府工作的经验,是沙特家族对国家实行现代化管理、发展经济和文教事业不可或缺的依靠力量。

4.巨额石油美元的收入是沙特家族实行全国统治的经济基础。

沙特阿拉伯过去是一个以农牧业和朝觐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国家。随着石油被发现和开发,沙特阿拉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王国。沙特年产石油约4亿吨,年收入约400亿美元。1997 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460亿美元,人均9600美元;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为1330亿美元, 人均8500美元。(注:The Military Balance 1999~2000,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London.Oct.1999,p.145.)随着1999年下半年石油大幅度涨价,沙特的经济收入还会增加。石油美元是沙特王室的统治地位得以维系、政治体制改良得以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注:刘竞、安维华主编:《沙特阿拉伯的国家与政治》,第187页。)。沙特政府特别重视农业,农业收入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粮食自给率已达98%(注:《世界知识年鉴1999/2000》,第186页。),这对巩固沙特王室的统治地位是十分有利的。

沙特政府对所有沙特公职人员实行高薪制,免征个人所得税(非沙特人除外),同时向社会提供包括免费教育、免费医疗保健、住房贷款和社会津贴等多种福利。(注:王铁铮主编:《沙特阿拉伯的国家与政治》,第285页。)对部落酋长,特别是大部落酋长过去采取联姻方法,现仍提供巨额财政补助,使之不反对中央集权制。在宗教上实行较开明的瓦哈比宗教理论:对于任何新生事物,只要和伊斯兰教精神不相抵触,即使《古兰经》上没有明文规定,也可以接受。(注:王铁铮主编:《沙特阿拉伯的国家与政治》,第56页。)所以,只要不反对沙特家族的王权统治,不违反伊斯兰法律和教规,人们可以过比较富裕的生活。

综上所述,目前沙特家族的统治地位还是比较巩固的。社会治安情况良好,人民生活比较安定。目前尚未发现强有力的反王室势力。可以预料,沙特未来的王位继承将顺利进行。

标签:;  ;  ;  ;  ;  ;  

沙特家庭治理国家模式_沙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