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军医继续医学教育现况调查与分析论文

调查报告

基层军医继续医学教育现况调查与分析

尹楠楠A,扈国栋B,鲍 臻A,尤少春A,黄 晨C

(空军军医大学:A.预防医学系;B.教务处;C.基础医学院,陕西 西安 710032)

摘要 :目的 了解基层军医继续医学教育的形式、内容等现状,探索基层军医继续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善途径。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参加某军医大学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班的基层军医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 基层军医继续医学教育参与率低,时间短,内容、形式单一;基层单位缺乏自行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且缺少配套政策的落实;军医个人在教育形式、内容需求等方面认识不足。结论 为改善当前继续医学教育不足、军医认知偏差等现状,应着力加强军队继续医学教育体系建设,加快制度建设,增强宣传教育,创新教育形式,拓宽基层部队卫生机构教育途径。

关键词 :军队;继续教育;基层军医;现况

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对部队卫勤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继续医学教育是提高职业能力的有效形式。目前,发达国家军队均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继续医学教育体系[1]。我军继续医学教育经过近几十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针对基层军医的继续医学教育相对薄弱,不利于提升卫勤保障质量和军医个人长远发展。本研究对当前基层军医继续医学教育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改进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当前基层军医继续医学教育主要由分别隶属于陆、海、空军的三所军医大学承担,除了各自的军种特色外,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内容和形式比较类似,因此本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以某军医大学为调查单位,抽取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9月1日的13个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班为样本,选取其中来自基层的军医作为调查对象。

共发放问卷248份,回收248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240份,有效率为96.8%。

1.2 研究内容

在参考文献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制定了《基层军医继续医学教育调查问卷》。问卷从继续医学教育参与情况和主观需求两个方面着手,内容包括:①基本情况:单位、性别、学历和职称等;②继续医学教育参与情况:教育次数、教育时间、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③本单位继续医学教育条件情况:组织情况、重视程度、配套政策、教育条件、自主学习时间;④基层军医本人对继续医学教育的需求及态度。问题为封闭式和开放式,选项包含多选和单选题。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分析方法包括一般性统计描述、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方差分析。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调查结果

2.1 基本情况

研究还发现当前继续教育内容提供和需求排序的前几项基本吻合,教育内容和形式整体需求比例高于当前继续教育实际提供的比例,详见表1,3。说明当前军队实施继续教育的方向与侧重点,与基层军医的需求基本是一致的,只是在提供数量上尚并未达到军医的期望。

2.2 既往继续医学教育参与情况

教育形式需求方面,外出脱产进修形式得分最高(4.69±0.70),自学形式得分最低(2.89±1.43),详见表3。教育形式需求在不同单位比较发现,除了函授形式外,其他几种教育形式的需求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分析得出,存在差异的几种形式中,除外出进修的形式外,团卫生队与营卫生所之间比较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 ≥0.146),与师旅医院和门诊部比较结果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28)。团卫生队、营卫生所的需求均值得分全部低于师旅医院、门诊部的得分。说明团卫生队、营卫生所的军医对以上几种教育形式的需求低于师旅医院和门诊部的军医,详见表4。

当前,随着军队新一轮体制编制改革,部分旅团卫生机构的卫生队改组为卫生连,基层卫生机构名称改变的同时,在管理模式、训练任务、自身职能上也都发生相应的转变。但卫生连的人员仍基本由原基层卫生系统的军医组成[10-11]。因此原有的基层不稳定因素和继续医学教育的问题仍然存在,基层部队卫生机构的继续医学教育仍是提高我军卫勤保障力量的重点和难点。新形势下基层继续医学教育如何调整,从而更好地适应当前军队卫勤保障的目标转变和发展方向,仍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

对高职学生而言,文化自信是其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的集中体现,是正确价值观形成的基础,是养成文明行为,提高道德水准的重要源泉。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日常管理的重要力量,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高职辅导员理应在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从表1中可知,继续医学教育形式以外出脱产进修为主,函授和网络远程教育形式开展的相对较少。

本平台拟采用以JAVA语言结合SQL数据库进行开发,主要分为前台设计、后台模块管理及数据库设计等。在开发过程中,应该以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为主要服务依托,通过cookies脚本程序与国内的豆瓣网、卓越亚马逊网、Google Books等网站链接,便于读者浏览相关的书评,以达到加强阅读推广效果的目的。

参加的继续医学教育内容较多的是:训练伤与战创伤救护知识,心理学知识和临床医学新知识,分别有45.67%、41.83%、32.21%的军医参加过,详见表1。可以看出当前教育内容的设置,是基本符合基层卫生岗位任职能力要求的[2]

表 1既往基层军医参与继续医学教育形式 、内容的具体情况

2.3 基层单位的继续教育条件

基层单位既负责军医日常管理,也是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第一级提供部门。在“有无开展过继续医学教育”调查中,55.42%单位没有组织过继续医学教育活动。通过卡方检验进一步发现,继续医学教育提供情况在不同军种间无显著性差异(P =0.512);在不同单位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师旅医院(57.89%)、门诊部(54.29%)高于团卫生队(34.19%)、营卫生所(33.33%),详见表2。

69.17%单位没有制定继续医学教育相关政策,继续医学教育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仅有29.58%军医认为单位比较重视继续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不同军种、不同单位间无显著性差异(P ≥0.572),说明基层单位对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视不足具有普遍性。

在计算选型回转支撑的过程中,需要计算出折臂式铁钻工在工作过程中的静载荷和动载荷,并需要将计算得出的回转支承当量中心轴向载荷Fa与回转支承当量倾覆力矩M转化为量载荷F'a和M'。

81.25%单位具备继续医学教育的网络条件;有学习室的单位为60.42%;每天可支配时间在2小时以上的有12.08%,在1~2小时的有28.33%,30~60分钟的有30.42%,说明大部分基层军医具有相对充足的网络、图书资源和自主学习时间。

表 2本单位有无开展过继续医学教育 [n (%)]

2.4 基层军医对继续医学教育的需求与满意度情况

研究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对军医需求进行调查评价,条目越重要得分就越高。分别从继续医学教育重要性、满意度、形式、内容几个方面进行了需求调查。

“继续医学教育重要性”调查中,97.09%的军医认为继续医学教育很重要或重要。不同单位和职称对继续医学教育重要性评价一致,无显著性差异(P ≥0.660),说明大部分军医对继续教育的学习持积极态度。

第一,文化自信是力量源泉。中国文明自信演进逻辑力量源于文化本身的特性。文化本身的复杂性、多样性、绵延性,决定了“文化自信”具有更加丰富、全面、持久和广泛的内涵,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一个政党对其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实践,体现了特定主体对自身文化活力的坚定信心。中国文明自信演进逻辑的道路选择、理论创新和制度构建,都是在传承历史文化传统,着力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逐步完善、内生进化的结果。只有从文化入手才可能得到更为宏大、更为深刻、更接地气、更具学术生命力的成果,才可能让这种文明演进逻辑彰显更深层次的文化厚重感和更为广泛的文化影响力。

对上级单位和本单位继续医学教育的满意度调查发现,上级单位教育满意度为(3.36±1.31)高于本单位教育满意度(2.90±1.32)。比较不同基层单位的满意度发现,团卫生队、营卫生所(2.62± 1.31,2.5 ±1.31)低于师旅医院与门诊(3.24 ±1.22,3.26±1.36),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03)。

40.83%军医参与继续医学教育次数1~2次, 25.00%为3~4次,10.00%参加过5次以上的继续医学教育,另有24.17%既往未参加过任何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教育内容需求调查中,训练伤与战创伤救护知识(4.30±1.11)、心理学知识(4.24±1.16)、临床医学新知识(4.19±1.21)得分较高且与其他教育内容均值得分相差不大,详见表3。不同职称间比较发现,除了人文及管理知识外(P =0.021),其他教育内容需求无显著性差异(P ≥0.083)。

继续医学教育必须尊重医生成长规律,促进医生的职业和个人发展[12]。作为国家卫生系统的一部分,军队继续医学教育体系不仅要满足部队卫生机构卫勤保障的需要,也要将医生离开部队卫生系统后的未来职业发展考虑在内[13]。当前基层军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全面展开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军医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和压力,但从根本上讲,规培和继续医学教育分属医学教育的不同阶段,所肩负的内容和目标完全不同,不能相互替代。美军的职业教育与个人发展关系就很密切,美军军医的职业教育分为任命前、初、中、高和将官教育等5个层次,在培训、晋升、调配、考核、薪酬、退役等各个阶段有着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贯穿于军医职业发展的全过程,协调了军官个人意愿与组织需要的平衡发展[14]

240名调查对象中,陆军89人(37.08%)、空军90人(37.50%)、海军29人(12.08%)、火箭军11人(4.58%)、战略支援部队9人(3.75%)、武警12人(5.00%),涵盖了主要军兵种;男性171人(71.25%)、女性69人(28.75%);117人(48.75%)来自团卫生队,76人(31.67%)来自师旅医院,35人(14.58%)来自门诊部,12人(5.00%)来自营卫生所;167人(69.59%)是初级职称,62人(25.83%)是中级职称,另有副高级职称和高级职称8人(3.33%)和3人(1.25%)。基本符合当前部队军医实际情况。

3 讨论

3.1 基层继续医学教育相对薄弱

根据《中共人民解放军继续医学教育暂行规定》《关于师级以下部队卫生干部培养提高和管理使用的意见》中,师以下卫生干部在一个技术职务任期内,应累计进修时间不少于六个月;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继续教育活动;建立和完善继续医学教育考核制度等规定。当前基层军医的继续医学教育一方面存在参加率低、时间短、内容缺乏针对性、形式单一的现象;另一方面本单位继续医学教育提供少、重视程度不够,并缺乏有效的配套政策。

表 3基层军医对继续医学教育形式 、内容的需求情况

表 4不同基层单位间继续医学教育 形式需求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3.2 基层军医认知方面存在偏差

绝大多数基层军医对继续医学教育的学习持积极态度,但自我需求认知方面存在一定偏差。

首先,在继续教育内容需求上认识不够充分。除了职业素质,人文及管理的知识对于基层军医也很重要[3-4],但调查中基层军医对这方面需求较低;不同职称对内容需求没有体现出显著性差别,也说明军医不能根据自身的职称特点,准确评估自我学习需求[5]

健康不仅指生理健康、身体没有病,还指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即心理健康、行为健康。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既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其次,在教育形式需求方面也存在误解,大部分基层军医认为最佳形式是外出脱产学习,对远程教育和自学这两种途径需求很低,这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继续医学教育暂行规定》中“在职业余学习为主,短期脱产学习为辅”的规定相冲突,且结合基层工学矛盾的实际情况,应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活动,以缓解脱产教育的压力[6]

军医对继续医学教育认知的偏差,究其原因可能是关于继续医学教育的错误观念引起的学习内动力不足。也可能受个人文化背景、基层部队继续教育艰苦环境等外部条件的影响,具体影响的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3.3 团卫生队、营卫生所问题更加突出

与师旅医院、门诊部相比,团卫生队、营卫生所的军医继续医学教育不足、认知不足的情况更为严重,满意度也更低,但需求却更多。说明随着卫生机构级别的降低,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更加突出。

团卫生队、营卫生所作为部队卫生机构医疗保健的第一层级,所提供的医疗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基层部队战斗力的生成。但与技术密集型的医院系统相比较,团卫生队、营卫生所的卫生工作只是部队后勤工作的一部分,其继续医学教育的配套机制、渠道、实践及领导重视程度相对欠缺,导致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整体滞后于基层医院系统[7]。此外,团卫生队、营卫生所的大多数军医是大学毕业后直接到基层工作,缺乏医院临床工作经历,加之基层部队医疗设备较为简陋,病种单一,这些都造成了基层军医知识积累和诊疗水平无法从日常工作中得到提高,加剧了继续医学教育需求的迫切性[8-9]

军医平均培训时间多集中于7天内占58.79%,其次是8~14天和15~30天均占15.39%,而大于30天仅占10.44%。

通过文献综述,可以看到几乎所有开源软件度量模型都关注在开源软件、开源团队、用户参与和项目的开发过程、技术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及其相关性的分析.因此,结合开源软件开发生态系统概念模型和团队的软件工程实践经验,本文进行了以下假设:

4 意见建议

4.1 加强顶层设计,将医生个人职业发展纳入到继续医学教育体系中去

如果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是我们教师的目的和任务,那么教给学生的自学方法则是关键。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教师必须了解和研究小学生学习方法形成的特点,小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受其心理发展的水平、语文学科的本身特点,教师的指导方法以及时代对学生能力的要求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心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五个特点:

我军基层军医实质上是卫勤指挥军官和全科医师的结合,因此可以在军事任职教育以外,参考国内外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体系建设有益经验,加强基层军医继续医学教育方面的供给侧改革,加快解决现状的不满意,继续教育不充足、不规范等问题,不断提升基层军医自我价值认同感,使个人价值的实现和改革强军同步发展[15]

4.2 加快制度建设,推进基层继续医学教育规范化管理进程

加快继续医学教育规章制度建设,是推动基层继续医学教育不断发展的必要措施。随着军改的深入推进,在力量编成和机构职能重塑的情况下,基层继续医学教育面临着更大挑战。因此,为适应新体制卫勤保障任务要求,职业教育管理部门、卫生管理部门必须将原有范围和标准做出调整,对各级机构的职能任务进行更新。一是建立自上而下的基层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体系,将管理职能上下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二是完善规章制度。如组织专家进行基层继续医学教育研究,制定基层继续医学教育大纲和标准细则;建立培训、考核、管理为一体的网络平台,加强基层军医的考核和档案管理[16]。三是加强监督考核,奖惩机制。一方面,承训单位进行考核,严格把控继续教育质量和规范化培训;另一方面,将军医个人继续教育考核结果作为晋职晋衔、职称评定的必须条件,提高军医在职培训参训率[16]

4.3 增强宣传教育,提高军医自我建设和管理意识

认知结构的迁移观认为,良好的认知结构更有利于学习和掌握新知识[17]。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每名军医都有一套自己对继续医学教育的认知结构。可以通过学习教育、报纸、网络、互动式交流等多种手段适当引导,有针对性的纠正认知结构中错误的观点,使他们正确认识到继续医学教育对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并能够根据不同卫生机构,不同岗位任务,军医不同年龄、职称等个人实际正确辨别教育需求,增强教育信念和学习自主性,从而提升基层军医的专业能力和基层卫勤保障水平。

4.4 创新继续医学教育形式,加快改善基层军医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网络进行远程教育很可能成为解决军队基层继续医学教育不足的突破口。可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建设经验,加大虚拟化、网络化、数字化课程建设力度,探索建设继续医学教育远程教学的多种途径。如建立军队特色开放式在线课程体系(MOOC),构建各大战区总医院、军队医学院校、地方医学院校之间合作平台,使基层军医能够利用平台实现自我学习、交流和信息的更新[18]。也可参照美海军建立虚拟海军医院的经验,将基层常见病及急救方法、保健等科普性知识放到网页上,帮助军医跨越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随时进行知识学习和虚拟练习[19]

4.5 不断拓宽基层部队卫生机构继续医学教育途径

各级卫勤机关在规划继续医学教育中,必须兼顾技术单位与基层部队。特别是要针对基层部队任务和特点,探索出适合基层部队军医继续教育的方法和路子。如探索构建“集中管理、派出式保障”的管理模式,保证基层部队的每名军医能够得到良好的继续医学教育,提高其专业水平,促进职业发展[20];建立体系医院对基层部队卫生机构的技术帮建责任制。请体系医院的专家授课辅导,也可组织相关人员到体系医院见习观摩,为基层部队军医提供实践的机会[9];加强军地交流共建,请驻地医院专家到卫生连帮带交流,也可有计划的组织部队军医到地方医院见学实习,提高部队基层军医在职培训率[10];积极鼓励军医以半脱产、函授、远程教育等多种途径进行在岗继续医学教育学习;认真组织卫生连队日常业务训练,发挥每名军医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业务授课和交流讨论等方式使训练成效最大化[21]。总之,要想方设法增加业务学习时间和培训机会,进而改善基层部队军医继续医学教育不足的情况。

参考文献 :

[1]吴曙霞,刘伟,楼铁柱,等.外军医学教育训练特点及对我军的启示[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4):474-476.

[2]董自西,赵晋,刘彬,等.基于基层军医能力建设的教育制度思考[J].西南国防医药,2015(10):1143-1145.

[3]魏鸿良.基层部队卫生干部继续教育探讨[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0(4):294-295.

[4]罗益滨,顾庆国,赖标华,等.东南地区基层军医继续教育现状与优化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5(12):32-33.

[5]徐劲松.实用高等医学教育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24.

[6]薛华,谷建芳,肖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继续医学教育合作平台的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5(4):387-388.

[7]刘成勇,李森,梅劲健.军队继续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2(2):166-168.

[8]李鑫,温世浩.基层部队军医继续教育现状与对策[J].科技资讯,2016(2):113-114.

[9]阳绪华,薛华,贺政新,等.军队医院与基层部队继续医学教育做法[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7(2):190-191.

[10]吴林波,喻积强,朱博文,等.卫生连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人民军医,2018(5):404-407.

[11]许雅,罗益滨,郭志伟,等.卫生队改编建制连队后对基层卫勤保障的影响及对策[J].人民军医,2018(8):699-701.

[12]杨英,马真,王雄国,等.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标准的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09(2):11-17.

[13]罗益滨,王新伟,陈德玉.美军基层军医培养模式对我军的启示与借鉴[J].转化医学杂志,2018(2):118-120.

[14]刘伟,吴曙霞,刁天喜,等.美军卫生军官职业发展及其启示[J].人民军医,2016(3):229-231.

[15]刘志海,梁伟朕,杜荣海,等.基层部队医院全科医生培养路径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2):215-216.

[16]刘彦鑫.搞好基层军医规范化培训的建议[J].人民军医,2015,58(3):321.

[17]唐礼,陈东晖.运用认知结构迁移规律提高成人医学继续教育质量[J].高教论坛,2009(11):112-114.

[18]申艳妮,肖逸平,黄志中.MOOC对提升军队远程继续教育质量的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2):150-153.

[19]李檬,王敏,罗泰来,等.美海军继续医学教育和医学模拟训练[J].人民军医,2013(4):401-402.

[20]王耀丽,王玉波,程前进,等.基层部队低年资军医的培训现状及培养模式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4(1):46-49.

[21]孙波,孙国琳.新形势下作战部队卫生连建设的思考[J].人民军医,2018(3):203-207.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of Grass -roots Military Doctors

YIN Nan-nan1, HU Guo-dong2, BAO Zhen1, YOU Shao-chun1, HUANG Chen3

(1. Department of Preventive Medicine; 2. Dean’s Office; 3. Basic Medical College,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3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uthors sought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form and content of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for grass-roots military doctors, and to explore its problems and promoting ways.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grass-roots military doctors who participated in a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training course in a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Results The participation rate of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of grass-roots military doctors was low, the time was short, and the content and form were single. The grass-roots units lack self-organized continuing education activitie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pporting policies. Military doctors were not fully aware of their needs. Conclus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sufficient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cognitive bias of military doctors,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military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system, speed up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enhance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innovate education forms, and broaden education channels for health institutions in basic troops.

Key Words :army; continuing education; grass-roots military doctors; current situation

DOI: 10.13555/j.cnki.c.m.e.2019.02.031

中图分类号 :G642.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3181(2019)02-0294-05

收稿日期 :2018-12-26

作者简介 :

尹楠楠(1987-),女(汉族),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医学教育管理。

自尊量表(SES)是由Rosenberg于1965年编制,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SES包括10个条目,4级计分,总分范围为10~40分,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1]。

3D打印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高新制造技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按一定的算法将计算机软件建立的三维模型分解成面、线、点后,再进行逐点打印形成线,逐线连接成面,逐面粘合形成完整立体构件,再经过一系列处理后,最终形成完整的三维模型[1]。3D打印技术具有设计方便、修改灵活、单次制作成本低等特点,将3D打印技术引入教学模型模具的制作,可针对教学快速制作出满足需要,能实现交互动作的教学模型模具,确保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率。

E-mail:1598061967@qq.com

通讯作者 :扈国栋(1965-),男(汉族),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医学教育管理。E-mail:yjscz@fmmu.edu.cn

(编辑 :张梦华 )

标签:;  ;  ;  ;  ;  ;  ;  

基层军医继续医学教育现况调查与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