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文学书籍发展趋势透视_文学论文

1995年文学书籍发展趋势透视_文学论文

1995年文学图书趋向透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透视论文,图书论文,文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5年的文学图书选题,其总的趋向是平实。从表面上看,文学选题的总量略有提高,文学的丛书、套书近千种,但从文学的品种和选题创意上看,大的突破和动作不是很多。选题规划的务实性,也意味着新的文学出版的繁荣将孕育其中。主要呈以下几个特色:

一、总量略呈长势,规划齐整务实

在已报送的27家文艺出版社选题计划中,1995年文学选题计有3495种,平均再版选题是129种。以这个平均数来计算包括尚未报来的7家文艺出版社的选题,全国文艺专业社的文学选题共计有4398种。比1994年的选题计划增长约有125%。1994年的文学选题计划是3500种。文艺重点图书计有300余种,平均再版约有10余种,占整个选题的14.63%。比去年增长1%(去年是13.7%),其中,外国文学选题约有670种,远远超过了去年的同类选题(去年同类选题100种)。丛书、套书约400余种,出版呈现出规划性和科学性。

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1995年的文学选题,在总量上呈长势,而在形式上更趋向于规范化、科学化。尤其是丛书、套书的大量设计,使得整个文学选题在平实中透出成熟和繁荣的态势。外国文学选题的跳跃性回升,呈现出出版界在最初的版权制约中得到了锻炼和实践,已逐步适应和恢复了版权国际化的出版现况。而有计划、有策略地规划一些丛书、套书,则显示了出版界在竞争激烈的图书市场中呈现出的从容不迫和务实的精神。如:针对1995年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许多文艺出版社提前做好了选题的安排和设计,使得这一宣传主题得以充分地体现。据不完全统计,文艺出版社安排此类选题约有10余种,其中有的选题难度大,规模大,显然是提前设计和安排的。如:四川文艺出版社的“反法西斯战争五十周年丛书”6种,湖南文艺出版社的同类丛书4种,还有春风文艺出版社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实图集》,都表现出出版社有计划有远见的务实精神。使得“五十周年”的纪念活动得以充分地发挥。

二、长篇小说势头不减,突出“主旋律”

继1992年以来的长篇小说旺势,今年文艺出版社对长篇小说的安排出版仍旧呈现出长势不衰的特征。今年的长篇小说选题计有500余种,占整个文学选题的11.4%。这些长篇小说的选题,大多是贴近现实,反映当代生活的纯文艺作品。尤其是作家队伍比较齐整,整体水平较高,一批有质量、有水平的长篇小说可望在此产生。如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赤·彤·丹·紫》(张抗抗著)、《疼痛与抚摸》(张宇著)。浙江文艺出版社的《农民王国》(蒋子龙著)、《无风之树》(李锐著)、《四十而立》(李晓著)。中国青年出版社的《海妖醒了》(蒋巍著)《消灭》(池莉著)等等。与前几年的长篇小说相比,今年的长篇小说有一个较为显著的特点,长篇小说丛书大都竖起了一面旗帜,把长篇小说丛书集中在一面旗帜下,显得其长篇富有创意,颇具地方色彩。如:敦煌文艺出版社的“长城外长篇小说系列丛书”,花山文艺出版社的“铁狮子文库”,中国青年出版社的“火狐狸长篇小说系列”,“红帆船丛书”,花城出版社的“粤味长篇小说丛书”等等,显示出长篇小说在稳步发展中的又一新的开拓。

值得一提的是,长篇小说创作不仅仅反映了当代的现实生活,也注意从历史题材中,去表现现代人的关注焦点,比较新颖而又现代地体现了当代人的历史观,使长篇小说的创作领域更加深入拓展。而对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创作,大有成为新的“热点”的势头。以往的历史题材长篇小说创作,多半是个别的、互不关连的。而1995年历史长篇小说创作,突出显示了出版人的经心策划、出新创意。这类作品约有近百部。如:湖南文艺出版社的“千秋历史小说系列”,收入6位历史人物的小说创作:《杨度·旷世逸才》、《谭嗣同·戊戌喋血》、《黄兴·辛亥风云》、《蔡锷·西南首义》、《左宗棠·血灵芝》、《石达开·天朝悲歌》,还有春风文艺出版社的“春风史传小说冤臣系列”4种,《作法自毙·商鞅》、《悬眼四门·伍子胥》、《断头肥鼠·李斯》、《功高灭门·年羹尧》等等。还有北京出版社出版的“晚清六大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杨月楼拐骗案》、《张文祥刺马案》、《北京政变纪实》等等。为长篇小说的创作丰富了题材,从而更广更全面地打开了图书市场的新视野。

三、文化积累深入细致、古典文学精益求精

1995年文学选题中,对文化积累方面的文学选题,仍旧是较有分量的组成部分。除了对现当代著名作家的文集、全集的整理出版外,对古典文学的整理也更加深入细致。尤其是对古代散文的选题,体现了出版社对古典文学的宏观把握,重点推出。如:百花文艺出版社的“古代散文丛书”,收有古代散文家8人的散文选集:《谭元春散文选集》、《宋濂散文选集》、《柳宗元散文选集》等。该社的“中国近代文选丛书”选入了近代文人《魏源文选》、《谭嗣同文选》、《李鸿章文选》等10种。还有花山文艺出版社推出的“晚清社会小说系列”,都显示了出版社对古典文学选题全局的观照及把握,从而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并加强了古典文学的整理及其积累工作。在文学史的资料发掘上,不断填补文学史料上的空白,仍是1995年选题中有创意的一部分。如对海派文学的研究,分别有《无名氏文集》、《海派文学赏析》等具有学术价值的选题出现。现代文学领域,更有“现代十才子丛书”、“现代文学浪漫文库”等选题的安排。

值得一提的是,1995年选题中,对港台文艺图书选题的安排,从数量上明显下降,总计不到100种,但从质量上看,又明显有提高,通俗小说的比例减少,有质量的港台文艺图书增多。如: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布老虎”丛书中,就收入了台湾女作家李昂、苏伟贞等纯文学作家的作品。而对武侠小说的出版,已从单本的散乱的选题,集中到出版文集、选集的形式。华艺出版社的《潇逸武侠小说系列》、《海峡两岸武侠小说系列1-10》等等,都表现了出版社对各种选题的规划和安排的精心。

四、创新与开拓仍嫌不足

以上从三个方面简要分析了1995年文艺选题在平实中的主要优势。但从总的大趋势上仍嫌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意性选题偏少,现成选本偏多。

尽管1995年的选题中丛书、套书较有阵容,但多属于整理以往旧作的选本。尤其文学图书,除当代长篇小说创作属新创作的作品外,其它多是作品结集。只是角度不同,形式不同。由于这种“炒冷饭”的操作方式,就势必造成了选题的大量重复。首先是古典文学选本重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计有出版古典“四大名著”的选题约50种以上。几乎文艺出版社和古籍出版社都有此类选题的安排。这一方面说明了书籍出版装帧在发展和提高,使得各种版本的“四大名著”以各种精彩的装帧形式出现;另一方面,也说明其选题的重复实在到了浪费印刷资源的程度,以至于在图书订货会上许多出版部门的负责人称其为“罗贯中穿上了时装”。其次,散文的选本重复也多。这集中表现在对当代作家的散文重复上。尽管当代作家的散文数量较多,但精选后的散文作家数量不多。而文艺社安排的此类选题也有几十种,仅余秋雨一人的相同散文就有五个以上的选本。再如外国文学的选题安排。今年的外国文学选题比以前增长许多,但几乎集中在外国古典名著上像《红与黑》、《简爱》、“凡尔纳三部曲”等古典名著重复选题达十余种。这些选题多半无需搞版权、翻译省事,又有图书市场。因此,考虑这些选题的出版社多是从利润出发,而非从读者的阅读需要出发。

2.选题视野不够开阔,“热点”仍旧过于集中

从以上的现象可以看出,出版社在选题的视野上不够开阔,才造成一有“热点”便云集而上的现象。正如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这方面的选题便达近百种以上。如果把视野再开阔一些,提供读者更多更新的图书,对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更有意义。

标签:;  ;  ;  ;  ;  ;  ;  ;  

1995年文学书籍发展趋势透视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