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论文_牛康琦

巧解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论文_牛康琦

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工业园区学校 046000;指导老师 连 岩

数学,在生活中时常能显现它的影子,它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生活中,不但要用到数学,而且也能学到数学。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有一道思考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35千米,行了3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20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我与我的同桌在解上面这道题时,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都不一样。我算出的千米数比我的同桌算出的千米数少,但是连老师却说我们两人的结果都对。这是为什么呢?我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没能找到答案。聪明的你们想出来了没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们两人的计算结果。”经过连老师的点拨我恍然大悟。其实,这道题我们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种方法,就是:35×3=105(千米),105+20=125(千米),125×2=250(千米),但仔细推敲看一下,就觉得不对劲。其实,在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城的中点20千米”这个条件中所说的“离”字,没说是还没到中点,还是超过了中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是没到中点离中点20千米的话,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种,如果是超过中点20千米的话,列式应该就是35×3=105(千米),105-20=85(千米),85×2=170(千米)。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35×3=105(千米),105+20=125(千米),125×2=250(千米),和35×3=105(千米),105-20=85(千米),85×2=170(千米),所以我们两人都对。

看来,多动脑筋还是会有好处的。生活中真是处处离不开数学啊。“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肯下大工夫,只要肯吃得起苦,肯动脑筋,不断地去思考、去揣摸、去学习,就一定会学到知识、解决问题。

【评语】作业中每个问题的检验方法往往是有多种。解方程、脱式计算、填空等的检验都要经常带领学生进行回顾,针对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验。教师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检验应用题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好习惯”。目前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如一些学生不爱预习,一味依靠教师,缺乏自主学习的精神;写字歪七扭八、潦草,字迹很难让别人看懂;添字、漏字、错字、漏掉数字或运算符号、点错小数点,也常有发生。有些学生计算粗心大意、经常出错,计算后也不检查验算。有些学生做作业不善于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这篇数学小论文写出了牛康琦同学数学学习中的体会,值得点赞!如果我们的学生都能反思学习中的问题,进步一定会很大!

论文作者:牛康琦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4月总第29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

标签:;  ;  ;  ;  ;  ;  ;  ;  

巧解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论文_牛康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