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我国“三农”问题新探_三农论文

2003年我国“三农”问题新探_三农论文

2003中国“三农”问题新观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农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3年3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主要工作体会的第三个方面是: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三农”问题再一次成为“两会”委员的热点话题。

早在1月9日,中央就召开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这是在贯彻十六大精神的“新的背景下”召开的第一个全国性农村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阶段”,重点加快农村小康建设;会议强调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农村问题的“重大新思路”。会议还提出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前所未有的,显示了新领导人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进而表达了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宏伟目标后中国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问题,“三农”问题由来已久,解决的办法和思路已不计其数,但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抓住今后二十年战略机遇期为出发点,我们观察“三农”问题就有了全新的视角。

观察一:全面小康的重点和难点与“三农”问题的核心挑战

“三农”问题是中国当前最大的问题,最近的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首次以“重中之重”来描述“三农”问题,并且把“三农”提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加以论述,令人关注。

全面小康关键在农村 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近七成,如果广大农民不能进入小康,就难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当前农村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生产受市场波动和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的束缚,而非农业性转移又受城乡二元结构及户籍壁垒的限制,这就是当前农民增收面临的尴尬局面,另外,由于目前乡镇企业发展的普遍问题,也直接影响了农民的非农收入的增长,农村实现小康愈加任重道远。

其实,农村小康的关键绝不仅仅是一个增收的问题。全面小康重点在“全面”,“全面”的难点在收入以外。由于客观存在的二元结构的社会特点,由于中国整体城市化和工业化程度的偏低,客观上决定了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真正的重点和难点恰恰在收入之外。事实上,“全面小康”更是一个社会学的指标,其中不仅包括经济的发展,还包括民主的健全、科教的进步、文化的繁荣、社会的和谐等等,恰恰是在这许多方面,中国的农村面临着也许比增加收入更为尴尬的局面。农村儿童失学问题、农村科教滞后问题、农村文化贫乏和落后问题等,无不使我们深深感到“全面”二字的沉重。更为沉重的是,城乡二元社会造成的种种差距还呈扩大的趋势,城市对农村的挤压也没有明显缓解,因而延缓了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以至于可能出现全面小康进程中的“马太效应”,与我们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目标背道而驰。

农业问题要在农业以外寻求出路 加快农村全面小康的建设步伐,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但这里有一个重要问题需要注意,即解决当前我们面临的“三农”问题,已不能局限于从农业本身来思考了,必须从农业以外寻求出路。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仍向农民征收农业税的国家之一。从1990年到2000年,除了提留统筹和各项社会负担外,从农业征收各税总额由87.9亿元迅速增加至465.3亿元。因此,无论从农产品生产的技术指标来看,还是从农业生产的成本(市场)指标来看,中国农业生产的市场竞争力都不足以支撑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

按照中国老资格的农业问题专家、原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杜润生的观点,人多地少,单靠调整种植结构只能局部性地改善农业问题。在农业以外寻求出路,只能通过城市化、工业化完成农村人口转移,扩大经营规模,使劳动生产率适度提高,与此同时,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进而启动一场农业上的新的技术革命,使农民劳动效率和土地产出率同步提高,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农业的弱势地位。另外,鉴于农业生产的弱势地位,国内一些地区目前已开始尝试直接补贴农民的做法。

农村问题要从农村内部进行突破 农业生产的问题要从农业生产以外,通过加速工业化、产业化和城市化来寻求出路,但农村社会本身存在的问题则要从农村内部最核心的问题入手,重点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组织和制度创新。其中包括农村基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设置和职能创新,农村基层组织特别是村民自治组织体系的创新,以及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的创新等。创新的重点是改革目前不适应农业生产市场化的县乡管理体制,大力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和村民自治,鼓励农村中介组织的发展,以及加大政府对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观察二:提高农民组织度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内涵

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实现优化农产品品质、优化区域布局和发展精深加工的统一,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对农村经营体制的丰富、发展和创新。

农业产业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 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可以走一条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因为,传统工业化的道路以大量消耗各种资源为代价,而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则高度重视科学技术进步,拉长产业链。农业产业化通过农产品的深加工,使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农产品大大增值。

传统工业化道路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与转移,延缓了城镇化的进程。而新型工业化要求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做到既促进农业产业化,同时又带动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人口向中心城镇集聚,并为中心城镇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在于一批龙头型加工企业的兴起,这些企业一头连着农业,一头连着工业和第三产业。据有关部门测算,与农业产业本身的效益相比,相关非农产业产值约是它的两倍。

农业产业的战略转型至关重要 中国农业产业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应是从传统农业产业向现代农业产业转型,这种战略转型的主要内容包括:

技术基础转型。既要发挥传统耕作技术的优势,又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武装农业产业,大大增加农业产业的技术含量,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

产业结构转型。低层次的产业结构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封闭狭小的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面对着市场范围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面对着需求层次的提升和需求多样化,农业产业化的供给结构必须进行战略性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这种结构调整不是一次性的,不是靠行政命令推动的,而应该成为一种市场导向的有内在动力的生产者自主行为。

产业组织转型。农业产业的生产、加工、储运、销售、服务等环节,应通过专业性产业组织分工协作去完成,发挥分工优势,以提高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能力,形成规模效益。

“公司+农户”等多元化组织形式是农业产业化的必由之路 到目前为止,以“公司+农户”为主要形式,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多元化组织形式已经成为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一条必由之路。总之,农业产业化的着力点在于龙头企业的带动力上,无论是陕西的杨凌还是新疆的德隆抑或山东的龙大,共同说明一个道理,即扶持龙头企业,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应成为地方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战略着眼点。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将农业的产业链延长,使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联结在一起,更好地对接市场。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内涵就是提高农民组织度,避免家庭经营与市场的不对称性,在促使产品增值的同时,也将一部分农民变成了公司的员工,就地消化了农村富余劳动力,为农村增添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目前已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并不断有所创新,“公司+农户”,“公司+科技+农户”,“公司+农场+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正使农业从弱势产业的被动局面中扭转过来。

观察三:加快城镇化应以农村工业化为基础并与城市化相衔接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对于广大的农村地区来说,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依托中心城市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化发展格局,是缩小城乡差距,消除二元社会问题的重中之重。但必须认识到,城镇只是一个地域概念,而在很多人看来城镇化只要强调农业人口转为城镇人口就可以实现,这是对城镇化的曲解,是行政等级制在城镇化中的滥用。事实上,真正的城镇化,必然是以农村工业化为基础的、以特色产业为纽带的若干城镇在产业链条上的深度整合,进而实现城市功能和构筑新型的城市体系。

城镇化的关键是城乡一体化 城镇化的关键是城乡一体化,核心在于城乡经济的统筹协调发展,目标在于彻底消除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完成这一任务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则在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步伐,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注意,是“向非农产业转移”而不仅仅是向非农地区(城镇)转移,也就是说,要统筹城乡发展,必须着眼于农业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农村的非农产业(包括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通过农村的工业化来形成和培育城镇化的基础,这才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特色所在。当然,这其中必然包含打破城乡户籍壁垒,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以外的大中城市转移,这是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各级政府要积极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

农村城镇化的基础是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前提条件。离开了城镇化,工业化的效率就会降低,而离开了工业化,城镇化就会无的放矢,最后失去发展动力。

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是要实现产业集聚,只有把相关产业聚集到城镇来,通过产业园、生态园等现代园区化的运作模式,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而为农村城镇化奠定基础。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城镇化的迫切选择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农村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农村最重要的基本建设,从物质角度讲,主要是三个大的方面:一是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农民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生态环境建设。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我们要拓宽视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包括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还包括农民生活设施的建设,这是和扩大农村市场联系在一起的。

制度创新对加快城镇化进程至关重要 发展小城镇,闯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为农村劳动力转移不断拓宽空间,是今后城乡体制改革和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这里,最关键的是如何处理好城镇的发展和农业、农村、农民之间的关系,如何使农民在小城镇发展中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第一,非农产业是小城镇发展的基础。只有非农产业特别是加工业的首先发展,才能逐步形成二、三产业互相促进的局面,为农民提供最多的就业机会。

第二,在市场导向下鼓励农民以多种形式进入非农产业和参与城镇建设,这样有利于农民收益的实现。

第三,坚持小城镇的低成本发展。无论创办企业还是农民进入小城镇,低门槛是关键。当前,有几种倾向必须引起注意。一是小城镇公共建设超前和干部追求政绩搞形象项目,造成政府大量负债,再将债务转嫁给企业和农民;二是为筹集城镇建设资金,政府与房地产企业互相哄抬地价和房价;三是为完善当地财政超收指标,不顾实际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企业效益,向农民摊派税收,提高当地农民的税赋负担,这些都有损农民利益。

第四,防止在城镇发展过程中损害农民利益。一些鼓励城镇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对农村土地的征用,决不能以损害农民的利益为目的。

第五,加快小城镇管理体制的创新。如何在体制上积极创新,是推动和加快城镇发展急需解决的新课题。

观察四: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与稳定土地承包并非对立关系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与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之间的客观矛盾已成为当前农村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必须引起相当重视。

农村土地改革是农村当前改革的核心问题 据有关资料表明,中国农村的耕地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而且越来越多地转变为以承担农民的生存保障为主的保障功能。在西方经济学中作为资源配置要素之一的土地,在中国却承担着无法剥离的社会职责与政治内涵。因此,土地问题是农村改革的核心问题。

土地承包30年不变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 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关键是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一方面,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只有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农民才有爱惜土地的积极性,才会增加对土地的投入。另一方面,虽然现在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的很多,但他们的就业并不稳定,土地还是他们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如果没有了土地,他们就没有了退路,社会就很难安定。因此,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推进土地流转是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客观要求 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当前的关键是正确看待和处理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问题。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原则基础上,要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这是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离开农村。适时引导农户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利于扩大留在农业上的农户的经营规模,使土地资源继续得到有效利用。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只有这样,离开土地的农民才能放心地转出土地。才能有助于土地的规模经营。

观察五: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是改变二元社会结构扭转农民弱势地位的关键

农村社会保障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已有六千万农民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随着农村城镇化及家庭小型化的发展,原来的土地保障家庭的保障功能逐步弱化,特别是适应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建立统一的农村保障制度已经迫在眉睫。

统筹社会保障首先要普及农村低保 统一的社会保障将是一项长期工作,目前最迫切的是要首先做好城乡低保工作,特别是农村低保工作。目前,全国27个有条件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县(市区)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人口只有404万,大量特困户尚未得到保障,基本生活难以维持。我国已把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社会救助体系的基础性和主体性工程。在搞好农村特困家庭排查的同时,民政部将对东部和中西部不同类型地区的农村低保工作进行调研,在对全国农村特困家庭生活状况与救助办法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着手制定农村低保工作的规范性意见,以便为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供政策依据。

加快农村税费改革是当前要着力做好的重点工作 进入2003年,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将全面铺开。从试点情况看,实行税费改革,农民负担总体上有所减轻,特别是税费改革有利于规范农村分配关系,有利于推进乡村机构改革,有利于改善干群关系,缓解社会矛盾。为确保农村税费改革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进一步完善税费改革方案,积极推进配套改革。一是遵照税赋公平的原则,完善农业税征收办法。二是建议尽快取消农业特产税。三是扼制乡村不良债务继续增长,逐步化解多年形成的债务包袱。四是理顺教育投入关系,切实减轻乡镇财政负担。五是减少县乡财政供养人数,缓解由于税费改革带来的财政压力。

从根本上说,农村税费改革能不能成功,归根到底取决于县乡机构改革。只有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机构和人员,才能从根本上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同时,全面执行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做好农业税收的灾欠减免工作,强化减负工作责任制。

必须重视农村公共品供给 中国的公共物品供给一直在实行“双轨”制。其一是,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水、电、路、通讯、学校、医院、图书馆等等,由国家理所当然地承担;其二是,在人均收入为城市1/3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由低收入人群自筹资金建设,国家仅给予一定补贴。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导致了农民行路难、通讯难、就医难、上学难、饮水难、用电难,农村公共产品的滞后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消费提升,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

有专家指出,由政府直接向农民提供公共物品,既可以直接减少农民的支出,扩大他们的消费能力,同时又能为农村创造良好的市场消费环境,从启动市场扩大内需的战略高度看,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从全面实现小康的角度说,是抓住了全面小康的关键环节。

农村社保工作的四大重点任务 建立和健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一个紧迫任务,当前需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立法先行,使农村社会保障管理规范化,可以考虑条件成熟时单独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社会保障法案,以反映我国农村变革中的现实和复杂情况及其不同于城市的显著特点。

二是提高农村养老保障的社会化程度,可以考虑设置事业性质的“乡(镇)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专门从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存储和管理。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做得好的地方,可以尝试设置保险基金的投资专营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运营养老保险基金。

三是建立和完善合作医疗制度。目前,农村家庭经营制度已经使绝大多数农村居民解决了缺医少药的问题。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应重点防止因病致贫的风险,恢复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当务之急。

四是借鉴城市经验解决农村社会保障资金,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首先要求国家投入资金。目前,国家的投入主要有三项,即救灾、特困户生活救济和优抚救助。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多,国家财力有限,单一依靠国家财政来开展社会保障工作,显然是不现实的。

观察六:农村资本市场发育不良已成制约农村发展最大瓶颈

在城乡收入和发展差距显著,农村非常需要加大资金投入以加快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今天,农村资金却呈现大规模净流出,这是当前农村的一个突出问题。据有关资料,目前农村资金正以每年6000亿元的规模被金融机构抽出,倒流入城市。如果将一些不合理的收费和负担考虑进去,则农村资金净流出规模更大。

农村资金流出通道繁多 当前农村资金流出通道主要有四个:一是乡镇企业税收的大幅度上升,使农村财政收入净流出。二是农村部分不合理的收费和负担,加重了农村资金的流出。三是价格剪刀差是农村资金流出的又一通道,通过价格的收入转移是农村间接收入转移的主要形式。四是农村信用社是农村资金流出的重要渠道。

解决农村资本市场发展需要制度创新 解决农村金融市场上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和现有国有金融不能适应农村和民营经济发展需要的问题,须进行以内生性为特征的金融制度创新,即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国有金融体系之外,建立以一个民间金融为核心的金融系统,这是化解农村金融难题,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效率的有效途径。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经过20多年发展,已从小到大、从剩余资本发展成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并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温州和台州的发展经验证明,民间金融在支持农村民营经济发展上,起到了国有金融未能起到的积极作用。温州全市中小企业资金来源总额中,来自国有商业金融机构的贷款仅占24%,其余76%全部来自民间金融。

由于国有金融难于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发挥服务于“三农”和民间经济的作用,从制度上给予民间金融一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是当务之急。

发展民间金融有利于解决农村资金短缺 经济学家樊纲认为,目前非国有经济对GDP贡献已达63%,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已达74%,而在全部银行信贷资产中,非国有经济使用的比率不到30%,70%以上的银行信贷仍然由国有部门利用,而国有部门目前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只有不到30%。这种情况的后果,自然是一方面在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之间存在大量的坏账,而另一方面则是非国有经济的融资渠道不畅,制约着整个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制约着金融市场的成熟和发展。

经济学家茅于轼认为,发展民间金融是解决农村金融贫血的一剂良药。他说,我国民间金融资本存量不少于10万亿元,但巨大的民间资本却并未进入投资领域,另一方面,地方企业的发展需要贷款,农民的生产需要贷款,而农村正规借贷渠道却十分单一,这就使得民间资本直接进入金融领域显得愈加迫切。

茅于轼提出的方案是:应该为民间信贷开辟渠道,使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合法化,或由民间资本接管、重组农村信用社,再注入资本重新开展业务,或由民间资本独立组建农村商业银行。

总之,要加快开放民间金融,首先要将目前实际存在的民间金融合法化,深入探索适合民间金融发展的监管机制,使民间金融成为支撑地方经济、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次要总结借鉴民间金融的经验,发展名副其实的基层合作金融组织,特别是应支持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切实解决农村资金的“外流”和资本短缺的矛盾,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

观察七:中国农业必须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国农业必须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由中国的现实所决定的。

发展绿色农业需要加强五方面工作 我国的绿色食品工作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经过十年努力,如今已发展成为政府支持、企业化运作、消费者接受的新兴产业。

加快绿色农业发展,目前要着重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政策、法律、制度支撑。首先,应从实际出发,制定一些扶持政策,切实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媒介等社会支撑,加强对绿色农业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特别是领导层对绿色农业的认知水平。

三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构建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的技术支撑。当前首要的任务是制定和完善农业环境管理技术标准和检测信息系统,为农业环境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四是完善管理、监督、执法的组织支撑。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绿色食品管理机构,强化职能,充分发挥其计划、监督、指导、协调、服务等作用。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有识之士,参与绿色食品基地的开发和建设。

五是开拓绿色消费的市场支撑。突出绿色品牌效应,不仅生产产品要使用绿色资源,按标准生产绿色产品,而且在产品命名和商标图案设计上应突出绿色标志,符合环境标志的规定要求。在销售渠道上要选择绿色渠道,经销商或代理商要具有绿色意识,销售渠道不宜过长。

知本农业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知本农业是以知识和资本为基础的农业,亦是知识农业和资本农业相结合的一种农业形态。知本农业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阶段,有其独特的内容和作用。

知本农业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农业是在产业化农业还未实现的基础上,同时面临着知识经济、WTO与全球化的三重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选择一种立足于现实,同时面向未来的新的战略思路,其主要内容就是大力推进三个创新:技术创新、融资创新和组织创新。

知本农业战略的实施至少应具备以下基础:(1)农业企业化。(2)农业高新技术商品化。(3)资本市场的支持程度。知本农业战略实施是一项社会经济系统工程,其相关主体除农业企业外,还包括农业科研机构、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机构、农民及其组织等。

规模化标准化是中国农业应对入世的必然选择 中国农业作为弱质产业,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差,在入世之初便感受到WTO规则的无情和严厉。2002年1月,欧盟以我国出口禽肉、水产品中药物残留超标和农、兽药残留监控体系不健全为由,全面禁止我国的动物源性产品进口。2002年3月下旬,日本仿效欧盟做法,加强了对进口我国动物源性和植物源性产品的检查,并通过法律形式对我国出口农副产品制定了极为苛刻的检测标准。

在森严的壁垒面前,我国的许多农业企业并没有屈服,他们视压力为机遇,视困难为挑战,迅速把工作重点转到加强农副产品标准化建设上来,他们按照国际标准达标生产,从源头抓起,从原料抓起,将种养、生产、加工、储运和出口等各个环节全部纳入标准化体系,特别是在调整产品结构、开拓多元化市场、提高质量监测水平上下工夫,全面提高出口农副产品质量,使一度恶化的局势得以逐渐扭转,农业的出口也上了一个新台阶。

标签:;  ;  ;  ;  ;  ;  ;  ;  ;  ;  ;  ;  

2003年我国“三农”问题新探_三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