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劳动思想的逻辑体系和时代意义
赵葳仪
(四川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雅安)
摘 要: 劳动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全部理论的出发点。习总书记关于劳动的论述主要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劳动思想,借鉴和吸收了一系列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习总书记劳动思想的逻辑体系包括: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及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劳动思想为基础、以弘扬劳动价值为核心、以实现劳动目标为根本、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保障等四个方面的内容。习总书记劳动思想是完备而科学的逻辑体系,具有继承性、时代性和人民性等特征,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习总书记;劳动思想;劳动价值;逻辑体系;中国梦
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就是劳动。劳动是人类社会的起点,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十分重视劳动的作用,他认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1]。由此可见,没有劳动,就没有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立足于中国现阶段实际情况多次就劳动问题做出重要论述。其劳动思想是完备而科学的逻辑体系,具有鲜明的继承性、时代性和人民性,这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一 习总书记劳动思想的逻辑体系
(一) 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及历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劳动思想为基础
劳动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2]由此可见,马克思非常重视劳动的作用,认为劳动是人的对象性活动,是人本质力量的外化,正是劳动构成了人类的全部历史。“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3]也就是说,劳动创造了我们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料来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人类的生存、进步,社会的发展都是通过劳动来实现的。
布莱德先生说:“大部分病人都能做到平静。特别是入院时间比较长的病人,基本上都是平静的。如果入院的时间太短,病人可能还未能完全训练好,有的病人依然在惧怕中逝去……”
在拆分后对管线和结构模型进行碰撞检查,可以对布置的管线进行优化,避免现场安装管线再进行二次加工和处理。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我们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一系列伟大成就。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也始终指导着我国社会劳动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早在革命战争时期,毛主席就曾指出:“提高劳动热忱,发展生产竞赛,奖励生产战线上的成绩昭著者,是提高生产的重要方法”。[4]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扩大了传统的劳动范畴,指出“对发明创造者要给奖金,对有特殊贡献的也要给奖金。搞科学研究出了重大成果的人,除了对他的发明创造给予奖励外,还可以提高他的工资级别。”这充分体现了对知识分子的尊重与肯定。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江泽民指出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作用。胡锦涛指出我们要提高劳动者待遇和保障,使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让广大劳动者共同分享经济发展成果。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及其中国化的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习总书记正确认识现阶段劳动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依据,成为习总书记劳动思想的坚实理论基础。
(二) 以弘扬劳动价值为核心
首先,习总书记劳动思想的意义体现在其理论创新。习总书记劳动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继承了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劳动思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新的历史使命的新时代,习总书记劳动思想拓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使中国共产党的劳动思想更加丰富和完善。
本课采用宠物狗咬人事件,设置生活情境,提出问题串,激发学生的思维,导入新课。首先教师设置生活情境: 邻居小丽被她家里的宠物狗咬了,这对小丽会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 会患狂犬病。教师接着问: 不管被咬的程度如何她一定会患狂犬病吗?小丽是否患狂犬病跟狗有没有咬破皮肤有关吗?为什么?学生展开讨论,回答: 咬破皮肤了就会患狂犬病,否则不会患病。教师追问: 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但并没有得出结论。在学生讨论后,教师并不急于做出应答,告诉学生: 答案就在本节学习内容之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免疫调节。
(三) 以实现劳动目标为根本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人民性是习总书记劳动思想的又一个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习总书记劳动思想的人民性体现在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中所发挥的人民主体性。要想实现我们的劳动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依靠广大劳动者,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广大劳动人民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依靠力量,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我们要始终倾听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呼声,更好地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作用。另一方面,习总书记劳动思想的人民性体现在对劳动群众切身利益的关注和保护。从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倡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实现企业与劳动者的双赢。通过破除制约广大劳动人民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实施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让所有劳动者都能享受发展成果,实现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国共产党善于将历史经验与国家实际相结合解决现实问题。习总书记准确把握我国当前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明确指出了劳动的价值和重要意义。时代性是习总书记劳动思想的另一个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习总书记劳动思想的时代性体现在对我国发展逻辑的准确把握。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期的大背景下,时刻注意经济发展的趋势,大力弘扬劳动最光荣的理念,树立工作不分贵贱、重在创造价值的理念,引导广大劳动人民以及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另一方面,习总书记劳动思想的时代性体现在对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和机遇的准确把握。当今时代,从根本上说,是创新创造的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
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还必须发扬劳动模范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榜样精神。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时期,劳动模范都以他们的担当扛起了我们民族发展的重任。习总书记曾这样说道:“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这种精神上的强大指的是我们人人都应具备“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思想品质。广大劳动者应提高思想觉悟、树立工作目标;向劳模学习,以劳模为榜样,共同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当中。
对于知识分子而言,创新是必须具备的能力和品格。在目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我国要想把握发展的先机,就必须始终把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更加重视科研工作,让创新成果更好地投入实践,更快地服务社会、造福人民。对于广大劳动群众而言,要秉持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要秉持不断学习的态度,努力提高个人素质和劳动技能,争取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要刻苦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要自觉成为中国梦的践行者,把自己的理想抱负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展现青年一代的使命与担当。我们必须坚持以习总书记劳动思想为引领,以弘扬劳动价值为核心,不断激发全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不断奋斗。
(四) 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保障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劳动思想中也多次阐述并强调了劳动的重要作用。继承性是习总书记劳动思想的首要特征:一方面,习总书记劳动思想的继承性体现在对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习总书记一直非常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他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正因如此,习总书记劳动思想中凝结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这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和运用中华文明的宝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习总书记劳动思想的继承性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及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劳动思想的继承。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及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劳动思想中所阐述的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劳动二重性等理论对于我国发展劳动关系、解决劳资矛盾等问题依然具有现实意义。习总书记劳动思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劳动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的科学内涵。
二 习总书记劳动思想的具体特征
(一) 继承性
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也是社会长期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劳动者是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实践者,因此,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要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构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近年来,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过程中,出现了拖欠工资、不履行合同等影响劳资关系的突出问题,使一些企业和员工的关系出现恶化。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进而影响到了社会和谐。要想切实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就必须充分发挥党和政府、企业、工会及劳动者个人的作用。从企业方面来讲,“企业要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业务公开,落实职工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充分调动工人阶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党和政府方面来讲,要制定相关的劳动保护措施,切实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不受侵害;要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及时处理劳动关系中的矛盾和纠纷。从工会方面来讲,发挥好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就必须把工作重心聚焦于普通职工,切实履行工会职责,不仅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和正常诉求,更要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从广大职工方面来讲,应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治素养,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成为和谐劳动关系、和谐社会的积极践行者。
(二) 时代性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专业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方法特别适用于学生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于学习工程机械驾驶与维修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因此,“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铁道工程机械系统故障排除课程教学中已得到运用,就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要有效地实施任务驱动教学,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三) 人民性
劳动目标是指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全体劳动者必须努力实现的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更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面对新挑战、新征程,需要广大劳动人民奋力拼搏,不断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新的更好成绩,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站在新起点,放眼未来,从2020年到2035年,我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我国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想实现这些目标,不是一朝一夕,凭借一己之力可以完成的,这需要我国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努力。
三 习总书记劳动思想的时代意义
劳动创造价值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核心内容,也是习总书记劳动思想的核心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指出:“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
其次,习总书记劳动思想深刻剖析“劳动铸就中国梦”,鼓励劳动模范发挥带头作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源源不断地输送生力军。“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但是劳动的作用还远不止于此。它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了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5]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的活力源泉。当前,在我国扩大改革开放与脱贫攻坚并举,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下,习总书记劳动思想提倡尊重劳动者,弘扬劳模精神,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力军作用,这对于我们实现阶段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右岸趾板边坡较陡,采用4~6m宽的窄趾板加内趾板的结构形式,内趾板为挂网喷混凝土,厚20 cm,宽20m。
再次,习总书记劳动思想对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劳动人民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力军。“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因此,我们要始终秉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在经济转型期的大背景下,劳动力缺口进一步加大,劳资矛盾愈加突出。这时,强调保护劳动者权益,能够更好地调动广大劳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劳动者全心投入到祖国各项事业建设中,为祖国发展谋划策、添砖加瓦。把广大劳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各项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保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最后,习总书记劳动思想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先导作用。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华民族正处于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实干才能兴邦,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共同奋斗。一个没有梦想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有梦就要敢于追梦,实现中国梦,不仅要靠每一个人,更要依靠青年一代。“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总书记劳动思想在实践经验、历史经验和理论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以实现中国梦的劳动目标为核心,充分体现了劳动在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习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唯有真抓实干,不断拼搏,才能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美好明天。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成立98年以来、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改革开放41年以来,我们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建立的伟大事业,都离不开为此付出辛勤汗水的劳动群众;我们所要实现的伟大梦想,依然需要广大劳动群众的共同努力。劳动就是我们实现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6.
[2][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0、373.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
[4] 苏维埃中国.[M].北京:中国现代史资料编委会,1957:296.
本文引用格式: 赵葳仪.习总书记劳动思想的逻辑体系和时代意义[J]. 教育现代化,2019,6(43):228-231.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43.094
作者简介: 赵葳仪,女,汉,河北承德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