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保障:打破贫困地区文化民生困境_贫困地区论文

底线保障:破局贫困地区文化民生困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贫困地区论文,底线论文,民生论文,困境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但是,贫困地区发展滞后问题没有根本改变,贫困人口生产生活仍然十分困难,文化民生欠账多、水平低另一方面,贫困地区保留了很多原汁原味、具有全国影响的乡土文化,当地群众搞文化有历史、有传统、有能力,普遍形成贫困地区文化民生贫瘠与文化资源富足倒挂。例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市就有道真、务川、正安、习水等4个贫困县;阆中市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国家级贫困县。

      

      “四条枷锁”困扰贫困地区文化民生

      1.公共财政投入不足,缺资金

      贫困地区公共财政多为“吃饭财政”,缺口较大,可投入和实际投入到文化建设中的资金少。例如黑龙江一些贫困县全年财政收入不到5亿元,财政支出达到了15亿元以上,只能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而文化作为无法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软性投入部分,只能靠边、靠后了。

      2.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缺效能

      贫困地区文化设施总量少、达标率和利用率低,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数量和质量严重不足,群众文化活动贫乏,服务资源分散,甚至造成一些不良文化思潮趁机侵蚀群众的文化空间。

      3.文化人才队伍有限,缺专干

      由于待遇差、缺乏发展平台及编制解决难,贫困地区千百年沉淀下的文化人才流失严重,如今我们只能在大城市、电视台的剧团及选秀节目上看到那些原生态艺术家了。基层现有文化人才多缺乏专业技能,业务素质较低,还有相当部分是身兼多职的“跨界”人员。

      4.文化管理机制滞后,缺体系

      贫困地区公益性文化机构改革、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政府统筹协调、文化产业扶持等文化管理机制严重滞后,对文化民生形不成支撑及保障作用。“体系”困境远比“缺一个文化设施”影响持久和深远。

      底线保障:以政府有形的手破解贫困地区文化民生困境

      中央政府部门要尽快制定贫困地区人民群众文化民生底线标准,通过制定专门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实施重点项目等特殊扶持手段反弹琵琶,推动贫困地区文化资源配置向更能满足群众需求转变,文化设施向综合一体、便利实用、共建共享转变,文化投入向精准高效、来源多样转变,增加文化产品服务总量和效能,力争到2020年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达到或者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1.提高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水平,实现全面覆盖

      落实县级公共文化场馆建设标准和设备配置标准,支持未建成、未改造、未达标的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提标升级,普遍达到国家三级馆标准,具备综合性服务能力。

      加强流动文化设施设备配置,县级图书馆、文化馆要落实“一馆一(流动服务)车”配置,因地制宜开展流动文化服务,建立灵活机动、方便群众的“公交化”流动文化服务网络。

      统筹乡镇、行政村文化活动场所规划、修建和管理,在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村镇建设集书报阅览、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普教育、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于一体的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行政村综合文化活动室、文体广场。

      2.增加贫困地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普惠均等

      

      明确贫困地区基层公益性文化设施的服务标准,督促其按标准完善服务项目。推动文化馆(站)、图书馆、展览馆、科技馆、体育馆、学校等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推广图书馆、文化馆实施总分馆制,以由县级馆为总馆,乡镇文化站为分馆,村为流动服务点,加强公共文化资源、活动、服务的共建共享。

      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广播电视村村响、直播卫星户户通和数字农家书屋资源共享、融合发展,推广无线WIFI服务器建设,促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与移动终端结合,实现数字文化信息资源“进村入户”。

      推广“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包”,通过政府集中采购,整合电影放映、文艺演出、文化培训辅导、书报刊借阅、群众文化活动、文化展览讲座、数字文化等服务项目,设立供需菜单式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普惠均等、自由选择的公共文化服务。

      采取股份制、冠名权、公私合营等方式,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兴办公共文化项目。引导农民通过集资、无偿付出劳动力等灵活方式参与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3.广泛深入开展贫困地区群众性文化活动,打造特色品牌

      组织动员发达地区文艺工作者深入贫困地区帮扶当地创作生产体现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发挥贫困地区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优势,依托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等国家扶持工程项目,促进其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引导群众自办文化,扶持以文化能人为核心的文化院坝、文化中心户、文化室、图书室、农民书社、集(个)体放映队、业余剧团等特色文化服务组织。

      

      4.加强贫困地区文化队伍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明确基层公益性文化单位人员编制统筹到县,落实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编制不少于2人及每个村文化室有文化专干1人的要求。推进贫困县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岗位,推广乡镇、村文化工作人员由县级文化行政部门统一配置、统一管理的做法。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逐步提升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待遇,来稳定乡镇、农村文化队伍。

      深入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把文化建设内容纳入贫困地区党校教育及干部培训的教学体系鼓励发达地区优秀文化人才以柔性合作方式向贫困地区流动组织发达地区文化机构以团队志愿者的形式对口接受贫困地区工作人员“挂职锻炼”和“跟班作业”。

      建立健全分工负责、分类培训、分级管理的文化人才教育培训机制,完善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和督促检查制度。加强基层尤其是农村文化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逐步实施基层公益性文化单位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

      鼓励贫困地区文化行政部门在高校、职业院校、社科联、文联设立公共文化服务“订单式”人才培训基地。鼓励区域内企事业单位互联互通系统内的学习资源,形成开放性的终身学习体系。

      加强“春雨工程”等重大文化志愿工程项目。鼓励贫困地区组建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吸引热心公益事业的社会专业人士担任文化指导员、辅导员和管理员。鼓励大学生村官、其它领域志愿者积极参与文化服务。

      5.扶持贫困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产业反哺

      鼓励贫困地区兴办文化小微企业、工作室等市场主体,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项目、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与区域内外的旅游、演艺等产业有机整合。推进“一县一平台”“一乡一品牌”和“一村一团队”建设,形成品牌示范带动效应,适时开发书画、影视动漫、文具、纸品、包装、工艺品等衍生产业。

      引导贫困地区传统文化保护较好的古镇、古村、古街开发特色文化纪念馆、传统商业街区、庭院式主题会所等旅游项目,突出文化、历史、生态等资源优势,吸引城市人前来观光、度假、休闲、养生。

      6.加快贫困地区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深化精准扶贫

      突出政府主导责任,把贫困地区文化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扶贫开发整体工作评价体系,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并提高分值比重。将群众满意度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探索实施第三方评价机制。

      推动贫困地区建立跨领域、跨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文化建设统筹协调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数字化建设,扶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以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为依据,贫困地区不能达到“底线标准”的项目,由中央、省、市公共财政帮助解决,逐渐取消县级资金配套,探索将财政投入以直接拨款为主转为购买服务、项目补贴、以奖代补、基金制等多种方式。

      落实鼓励社会组织、机构和个人捐赠、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社会资本投资具有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文化项目,地方政府应按一定比例进行配套投入。免费开放的公益文化事业单位执行居民用电、用水、用气价格。对于在适用地域范围新建的文化场馆,免除其城市建设配套费用,其营业税在一定期限内以财政补贴形式返还。对新办文化企业免征1-3年企业所得税。

      全面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倒逼贫困地区从文化扶贫到文化脱贫

      十八大明确提出了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小康社会意味着不存在贫困县这个称谓了,过去依靠戴“贫困县”帽子获得国家扶持“输血”将更加困难,实际上是倒逼贫困地区在几年内想法进位赶超,形成内生式“造血”机制。因此,文化扶贫不应是贫困地区文化民生的主要目标,仅仅是过程而已,更重要是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建设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现代文化服务体系,最终实现文化脱贫。

      附录:贫困地区涉及区域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所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具体是: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区域的片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以及其他地区的国家级贫困县,共832个县。

标签:;  ;  ;  ;  ;  

底线保障:打破贫困地区文化民生困境_贫困地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