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国内报业五大趋势_舆论监督论文

1999年国内报业五大趋势_舆论监督论文

1999国内报业五大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五大论文,报业论文,趋势论文,国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报纸再次掀起改版扩版热

新时期每一个新年来临之际,差不多每一家报纸都有新动作。今年是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加上新闻竞争加剧,更不例外。今年的新动作:再次掀起改版扩版热。以中央三大报为例:

人民日报:创办了一年的《经济周刊》,继续秉承“贴近生活、贴近读者”的宗旨,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市场专题”版以新面貌与读者见面,每月一、三周为《信息产业》专版。《信息产业·开篇的话》在谈到为什么要办这个专版时说:“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下世纪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和分量。作为中国最权威的媒体之一,我们不能不关注这一朝气蓬勃而又至关重要的领域。”除一、三周为《信息产业》专版外,第二周为《服装》专版,第四周为《汽车》专版。过去每周一版的民主法制专版改为《民主和法制》周刊,每期增为四个版。该刊在《致读者》中称,这是该报为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民主和法制建设宣传而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希望能引起广大读者的注意。有增也有减,该报办了一年的《社会周刊》,1998年12月30日怀着依依惜别之情向读者告别。

光明日报:今年全面革新版面。《经济周刊》在出版100期之后, 于今年1月4日从101期起改版,篇幅仍为两个版,但栏目多了, 信息多了。原来的第六版《企业风景》改为《经济与生活》,报道的范围更宽了,与读者贴得更近了。新创办的周刊有:《世纪》(综合类文史类双周刊)、《书评》、《九州》(该刊“是对各省市进行集中报道的一块园地,是了解各地的窗口,是地方展示风貌的舞台”,双周刊)。该报还推出《军事天地》、《社会与法》专版。总编辑王晨认为,要把光明日报报业集团的核心报纸——《光明日报》办得更有权威,更有特色。与此同时,要将集团所属《生活时报》,《中华读书报》、《文摘报》等三报三刊办得更好。

经济日报:今年由原来的星期一至五日出8个版扩展到16个版, 四大张。这是该报继1993年由4版扩到8版后的又一次较大规模的扩版。围绕经济,新增加了《家电》、《科技经济》、《电脑世界》、《人物》等周刊。原《社会》周刊革新内容,突出新闻性、前瞻性、专题性,重在观察分析,对经济生活中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中的经济动因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原《周末》推出“独家专递”,这一栏目由原“星期专递”发展而来,将在时效性、鲜活性的基础上加强事件性,突出独家性。正如该报社长徐心华所说:“版面扩容为我们进一步扩大报道面,增加信息量,更好地满足读者需要提供了条件。然而,我们更重视的是报纸质量的提高。”

改版扩版的浪潮也席卷了其他报纸。年前,北京晚报即紧锣密鼓筹划扩版改版。今年元旦,该报出了9张36版,比去年平时出16 版增加了20个版。80年代以来多次率先在全国扩版的广州日报,今年的版数,在中央、省、市一级的党委、政府机关报中,仍然居首位。去年世界杯足球赛期间,该报推出《世界杯大通胜》,异彩纷呈共44版。今年有40个版陪读者度过周末。

改版扩版给报纸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从这次各报改版扩版的情况看,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追赶时代、追求时尚,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增强服务意识;二是各种周刊纷纷登台亮相,在办出特色上下功夫。有的周刊为了吸引好稿,不惜用高稿酬。报纸愈加走向市场,新闻竞争愈加激烈。竞争有有序无序之别,中国的新闻媒体需要发展有序竞争,拒绝无序竞争。

新闻媒体网络版势头将加快

我国新闻媒体上网起步较晚。1997年元旦,人民日报率先推出网络版,接着是新华社、光明日报推出网络版。截至去年底, 全国约有100多家媒体在网上建立了网页。

目前人民日报网络版的日均访问人次以点计有400多万, 以浏览计有40多万。该网络版不是纸介版的翻版,而是新的信息集散地。

今年元月1日,以宣传网络走在前列的北京青年报正式上因特网, 到1月29日下午首页访问量已超过10万人次。该报发的一条消息透露, 该报元月1日上网,最初三天每天首页访问量为1500人次。 四日出现“爆棚”以后,每日访问量一路攀升。到1月下旬, 平均每天访问量已超过5000人次。该报正在成为一个新的热门中文网站。

随着“1999政府上网工程”的启动和网民增多,预计新闻媒体上网势头也将加快。

引人注目的是,在“政府上网年”中,北京市的人大、政协“两会”率先开通网站,让更多的市民通过上网参政议政。《北京青年报》配合这一新事物、新举措,在1月28 日一版刊出《帮您上网问两会》的报道。报道称,不方便上网的市民可以投稿或打电话给本报,本报记者将您的感想、建议、意见整理出来,帮您在两会期间向有关网址发送电子邮件。该报记者并带着电子邮件提出的问题,直接采访代表和委员。“两会”期间,该报开辟“两会上网邮件摘登”专栏,并及时报道“网上对话”的新闻,给传统的“两会”报道增添了新内容和时代气息。

报业集团开启“收编”“扩容”之风

新年伊始,经济日报报业集团喜添“新口”,办了19年的中国农机化报加入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此举被称做开启了中央机关报业集团“收编”“扩容”之风。有关领导认为,此举符合我国报业发展的方向和规律,是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新闻出版业“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重要举措,是优化报业结构,发挥党报“龙头”作用的有益尝试,将不仅有利于经济日报报业集团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中国农机化报事业的发展。

我国报业集团始建于1996年1月,广州日报是第一家。1998 年报业集团发展到6家:5月18日,羊城晚报、南方日报两家报业集团成立,广州有三家报业集团,形成三足鼎立之势;6月9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两家报业集团挂牌,开了首都中央级报纸建立报业集团风气之先;7 月25日,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成立。目前,报业集团处在试点阶段,待取得经验后,到下世纪初将有一个大发展。

都市报崛起的势头继续看好

由各省委机关报主办的都市报,是中国报业发展到90年代中期崛起的一个新报群,到目前为止,全国已发展到20多家。都市报的读者定位主要是城市市民,由于定位准确,加上坚持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的宗旨,贴近读者,贴近生活,因而受到广大市民欢迎,发行量不断飙升。走在前列的华西都市报,1995年元旦创刊, 经过几年努力, 发行量已达40多万份,成为成都市发行第一,四川省发行第一,西南地区发行第一,中国西部地区发行第一的“四个第一”的报纸。《大河报》的发行量也上升得很快。该报1995年8月1日创刊,1996年10月笔者途经郑州去该报访问时,发行量只有几万份。今年2月11日晚, 笔者和该报总编辑王继兴通电话,他说去年年底已突破45万份,到目前又上升到47万。今年有些大报发行量下降,都市报的发行势头却令人刮目相看。由于发行势头继续看好,都市报的广告收入也继续呈上升趋势。

舆论监督的力度将加大

从党的十三大到党的十五大,党中央都把加强舆论监督的内容写进代表大会的报告中。1998年10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视察中央电视台时,充分肯定了《焦点访谈》节目在舆论监督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朱总理并赠给编辑、记者们四句话:“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他说,新闻宣传工作要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同时也要积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这再次表明党中央领导对舆论监督的重视。

今年1月29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召开新闻工作座谈会。 中纪委副书记曹庆泽在座谈会上发言时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新闻舆论工作,要围绕全党中心工作,服务全党工作大局,以更大的报道力度、更大的舆论声势、更积极的宣传方式,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健康的发展服务。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提出了“三个保持”:一是要与党中央的要求、中央纪委的部署保持一致;二是要保持舆论监督特有的优势,行政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等需要舆论监督的有力配合,否则其作用的发挥就会被削弱;三是要保持和加大反腐败新闻宣传的力度,进一步形成合力,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此前,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1月14 日举行的中央主要新闻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上表示欢迎舆论监督。他说,人民法院在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战略中肩负着重要责任。人民法院的各项工作能否达到预期效果,除了法庭自身加强努力外,离不开新闻舆论的监督、支持和帮助。他认为,新闻舆论有利于保证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公正,有利于从制度上确保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有利于调动诉讼各方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办案效率,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法制观念和全民的法律素质,有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这方面的工作要加强。

最高人民法院与中纪委、监察部的负责人在新年伊始的表态和提出的要求,预示着今年舆论监督的力度将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但是舆论监督面临的阻力和困难,仍不能低估。

舆论监督的力度加大,对监督的主体新闻媒体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的新闻工作者从中也将受到更多的锻炼。

标签:;  

1999年国内报业五大趋势_舆论监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