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分析论文_王雪

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分析论文_王雪

王雪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实验小学 162400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也发生着变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活动是势在必行的。小组合作学习是现阶段课程改革重要内容之一,倡导学生主动进行数学课程学习,参与交流和探究活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体验集合合作的成就感,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数学课堂;小组合作;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6-073-01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教学的实质含义

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指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小组或者是团队为了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要亲自动手实践,进行自主性的探究,从而进行合作或者交流的学习过程。这是一种分工明确的互动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活动,可以促进学生间的配合和支持,尤其是学生面对面的互动交流,每个人承担在分组中的责任和教学任务,促使所有学生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1]。建立小组合作学生间的信任和分享,有效的环节小组内的学习冲突,创建宽松、民主、合作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良好的进行小组合作互动,开展数学课程学习活动,增加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创新以及创造等等,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思维,更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校是一项内涵丰富,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教学的特殊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在小组学习学生间形成开发、包容的良好学习环境,促使小组成员间相互鼓励、互相分享,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帮助学生共同进步。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策略

(一)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明确合作目标

开展分组合作活动,就是为了提升学生互助学习的效果和效率,一个良好的分组合作对于小组内成员的学习能力具有较快的提高。因此,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在进行学生学习分组的过程中,要按照合理分配的基本原则,将学生根据学习数学能力的大小进行学生的分组,注意将学习能力强和学习能力欠缺的学生分配在一起,与此同时还要将男女分配设置在合适的比例,充分体现男生和女生差异性的思维,帮助学生进行思想和思维上的提升。

数学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的学习成员最好设置在4人到6人之间,由于小组成员间具有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差异性,确保组员可以在知识学习方面和情感方面互相促进,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小组合作的教育模式就是要重视学生间的合作,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教师首先给出学生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合作小组的组长给成员分配学习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力完成教学任务,也可以邀请其他组员的帮助,进而完成教学任务。每个学习合作小组都应该将组内的讨论进行整理和登记,交给专门的人员负责记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要设置一定的教学规则,促使每个学生明确自身的教学任务,这样才可以规避消极组员的诞生,促使每个学生都投入小组合作中去,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所成长,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体。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测量长度》课程教学为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测量教学,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学生明确各自的教学任务,有的学生负责拿尺子进行测量,有的学生拿粉笔做记号,有的学生负责查看尺子的刻度,有的学生负责数值的记录等等。在一个合作小组内,对学生进行明确的合作分工,学生就会很快找准自己在合作小组中的任务,担任具体的小组角色,促使小组合作的效果达到最大化。

(二)设置合理问题,展示小组合作价值

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出发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抓住数学思维的撞击点,捕捉数学的重点问题,进而针对这些问题在小组合作中引发讨论。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促使学生真正的感知在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问题,密切和生活的联系。教师在小学数学中开展小组教学模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都必须要使用小组合作方法。如果是比较简单的数学学习任务,学生自己可以解决的数学问题,就不需要使用小组合作方法,而是采取独立合作的方式,发展学生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避免学生针对小组合作活动产生强烈的依赖[2]。如果数学是比较复杂的学习内容,仅仅凭借学生的独立思考是很难解决数学问题,这时候就需要借助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数学方面的讨论。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小组合作教学中,不要为了合作而进行小组合作,使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就失去了小组合作的作用和效果。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有些具有较强开放性、趣味性和探究性的数学课程,教师可以合理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开展讨论和探究。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课程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在数学教学课堂中给学生设置问题,如果现在有两个图形,我怎样明确这两个图形的角度问题,在判断出来角度谁大谁小后,该怎样判断角度的大小呢?应该如何衡量呢?教师首先给学生合理的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这样学生的学习回答带有目的性,学习的效率会更高。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学生指导运用量角器可以明确测量出角的大小。

(三)增加师生互动,提升合作学习效率

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自身的角色划分,除了要在合适的时间内组织和引导学生外,还应该置身于合作小组中,参与学生的小组合作,在学生的学习内容、时间限制以及学生的学习情绪方面进行适时的把控和调整。在整个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要以平等、友好的状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既不干涉学生的自主探究,也不能全完袖手旁观,教师要掌握一个合适的度,要保证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探究的学习状况,又要适时的给予学生指导,有效的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和自信心,从而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满足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实现,以学生为数学学习活动的为主线,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感受数学知识学习的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对于数学课程学习的自信心和能力,促使学生在体验和就交流的情境中领悟数学知识,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技能。

参考文献:

[1]郭淑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2):121-121.

[2]唐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探究[J].学周刊,2016,20(20):119-120.

论文作者:王雪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  ;  ;  ;  ;  ;  ;  ;  

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分析论文_王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