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图荧光手机壳论文_张冰静

摘要: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下,手机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保护手机、延长手机使用寿命,人们通常会为其戴上手机壳,更多的人想要拥有独特的手机壳,但是定制费用又十分昂贵,对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双图荧光手机壳,以此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关键词:双图;荧光;手机壳

引言:现如今,手机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须品,为了延长手机的使用期限,通常会采用皮革、布料、硅胶、软塑料等各种材料制作手机壳,同时注重手机壳的外观、质量、美观程度等。但是不同材质的手机壳均有着一定的缺陷,本文设计了一种双图荧光手机壳,以此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1.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呈现两种不同荧光图案的手机壳。

2.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保护手机,增加手机的使用寿命,一些企业就想到了给手机做一个手机保护套,手机保护套的材质有皮革、布料等,后来就发展成了手机壳。最早的手机壳用普通塑料制成,塑料手机壳透明且轻巧,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导热性好,容易散热,受到了一些人的喜爱。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各种中高端手机在年轻一代人群普遍化、普及化,而年轻人更加注重个性化、个性化,想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手机,但是定制手机的价格高昂,更多的人会选择拥有一个独特的手机壳,这使得大量手机壳厂家推出了做工更为精良,色彩图案更加别致的手工产品。这些公司采用皮革、布料、硅胶、软塑料等各种材料制作手机壳,同时注重手机壳的外观、质量、美观程度等。硅胶手机壳是最为人熟知的手机壳,他的质地较为柔软,手感略滑,防止指甲长时间与长时间与手机接触划花手机,还可以防滑。近些年,手机外壳贴图、镶钻,使手机壳看起来更加个性、华丽,但是在手机壳上贴图、镶钻影响手机壳的手感,如果能够设计一种既能增添个性又不影响手感壳,将会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1]。

3.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图荧光手机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图荧光手机壳,包括:软塑料、玻璃夹层、过氧化物、酯类化合物、开关,所述的软塑料为透明的末端可折叠的软塑料,形状为普通手机壳状,中间有一个夹层,上下两层软塑料内侧分别有不同的凹陷图案,外侧光滑,所述的玻璃夹层安装在软塑料层里,将软塑料分为上下两层,所述的过氧化物放在玻璃夹层与软塑料之间空隙的一侧,所述的脂类化合物放在玻璃夹层与软塑料之间空隙的另一侧,所述的开关在软塑料与玻璃夹层的入口处,所述的开关成120度角的条状物。

进一步的,所述的软塑料下端有一个小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氧化物和脂类化合物由软塑料下端的小口流入软塑料的上下两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开关安装在软塑料的小口出,一端为扁状与玻璃夹层的下侧相连,一端为圆柱状,用于按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功能强大,不仅可以保护手机,凸显个性,还便于在黑夜中准确判断手机的位置;

2.外形美观、多变,有特色;

3.质地柔软、光滑,手感好。

本实用功能强大、外形美观、质地柔软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窗帘片截面图;

图中:1-软塑料壳;2-玻璃夹层;3-过氧化物;4-脂类化合物;5-开关。

5.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2]。

请参阅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图荧光手机壳,包括:软塑料1、玻璃夹层2、过氧化物3、脂类化合物4、开关5,所述的软塑料1与现有的手机壳形状相似,但由两层有不同图案的软塑料组成,所述的玻璃夹层2固定在软塑料的夹层里将软塑料分为上下两层,所述的过氧化物3填充在玻璃夹层其中一侧,脂类化合物4填充在玻璃夹层的另一侧,所述的开关5由呈120度角的条状物组成,其一端与入口处的玻璃夹层一侧相连,另一端漏在软塑料外。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图荧光手机壳,使用时,按动开关5露在软塑料外的一侧,玻璃夹层2一侧的液体就会与另一侧的液体相融合,即过氧化物3与脂类化合物4发生化学反应,发出荧光。这样在增加观赏性的同时不会降低手机壳的手感,而且还可以在黑夜中确定手机壳的位置。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结束语:综上所述,本文所涉及的软塑料为透明的末端可折叠的软塑料,形状为普通手机壳状,中间有一个夹层,上下两层软塑料内侧分别有不同的凹陷图案,外侧光滑,具有较强的独特性与功能性,能够充分满足消费者对手机壳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湧锐. 一种荧光手机壳: CN, CN 201887804 U[P]. 2015.

[2]葛晨, 卢倩菁, 毕志烽,等. 一种彩色荧光手机外壳或保护壳及制作方法: CN, CN 102328545 B[P]. 2013.

论文作者:张冰静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0

标签:;  ;  ;  ;  ;  ;  ;  ;  

一种双图荧光手机壳论文_张冰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