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论文_吕昕

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论文_吕昕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省渭南市 7141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道路桥梁工程成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我们这一行业的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其工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加强对道路桥梁施工中对软地基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着人们生活的秩序,对我国的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安全问题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对道路桥梁施工中对软弱地基的处理提出了处理措施,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处理措施

引言

谈到道路桥梁建筑的质量问题,存在最大的一项问题就是软弱地基了。而软弱地基的是如何定义的呢?软弱地基的成分一般包含着淤泥成分较多的土、充满许多杂质的冲填土,还有具有压缩性的土层。它的特点为土壤含水量极高,因其特点故不能承受较大压力,当压力过大时,极大可能造成路基沉降或滑移这些危及群众安全的事故。所以一定要有效解决软弱地基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保证路基强度和施工安全。

1软弱地基在道路桥梁工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1.1本身设计不科学

道路桥梁本身的设计就要合理,其本身到底合不合理,要取决于软弱地基的情况,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设计原理。道路桥梁工程的核心就是对工程进行设计,没有科学依据的工程设计,有再好的科学团队和施工材料都是徒劳无功的,是不可能建筑出很好的道路桥梁工程的。而且不符合科学的工程在以后得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的,严重的会危害到人民的生命。

1.2处理材料问题

在处理软弱地基的过程中,部分施工企业没有加强材料质量控制,砾石、碎石等的物理性能无法满足软弱地基处理标准。部分水泥材料受潮或过期,发生结块现象,严重影响软弱地基的处理质量。

1.3路面建筑破坏的问题

要想实现地基的稳定,必须要做好路面建筑物基础处理。而在处理路面建筑物基础这一方面常常被施工人员所忽视,那么有可能出现路面建筑物病害的现象,极可能因为这一小小的细节拉低了整个工程的质量。而在后期处理这一问题会使用更多成本,其使用功能也可能大不如前,所以相关施工人员一定要保证路面建筑不被破坏。

1.4监督力度不够

安全问题是各项工程的关注重点,在工程施工开始前,一定要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使用到的工具以及设备进行仔细的复查,要想在使用过程中没有问题,就不能使用那些存在问题的工具。为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就需要加强对施工中涉及到的安全问题的监督。现在,我国的很多工程中监管力度都不够,使得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难题。

2道路桥梁施工中对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

2.1表层处理法

对道路桥梁中的软弱地基进行处理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就是对那些表层非常软弱的地基进行处理,然后再对其施工。通过使用相关技术对这些软弱的地基进行改造,主要是放置一些用于强化的材料,改变这些表层的软弱程度,增强地基的稳定性,防止地面出现塌陷等现象。对于那些表层不太软弱的地基,以及比较潮湿的地基,在施工过程前,一定要对其进行抽水操作,让那些潮湿地基中的水份很好的排出。这种方法能够很好的降低地基中的含水量,使那些土壤变得更加的干燥,从而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换填处理措施

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比较多样,人们需要结合软弱地基的具体情况来采取处理措施。例如,加强填料质量管理,能达到良好的处理目标。在处理软弱地基时,人们要积极采用填料施工方式,有效解决软土土质松软问题,从整体上提高施工质量。换填法是填料处理的常用方法,主要通过更换软弱地基的土质,提升地基的坚固性。换填法将稳定性强的材料注入原来土层中,然后碾压处理,从而保障整体地质的稳定。换填法常运用高炉灰、砂石等材料进行填充,之后运用相应技术来压实,以保障地质稳定。换填法适用于处理含有大量淤泥和沙土的土层。

2.3加固方法

粉喷桩加固法是加固软土地基的新方法,利用水泥等材料作为固化剂,通过深层搅拌机械就地强制搅拌软土,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的优质复合地基。水泥土搅拌桩机械难以对付填土中的大块硬性杂质。对水泥搅拌桩等压力注浆地基处理方法,地层孔隙会影响浆液的用量,因浆液漏失而无法保证质量。动力固结法是将8~40t的重锤起吊到很高的高处自然落下,对土进行强力夯实,是降低其压缩性的加固方法,是与重锤夯实法不同的新地基加固方法。动力固结法最初用于砂砾石地基,强夯法具有显著效果,且施工方便,经济效益较好。采用处理软土地基加固效果决定于地基土的渗透性,强夯时根据软土的力学性质,可采用综合加固方法进行。高真空击密法是一种快速加固软基的专利技术,通过调整高真空排水的施工参数,在表层形成超固结硬壳层,达到降低土层的含水量、承载力,消除砂液化的目的。工艺流程为高真空排水的多遍循环,在加固体表层形成超固结的硬壳层,以减少地基工后沉降与差异沉降。此工法大大提高了击密的有效应力,使得被处理土体形成超固结硬壳层,表层荷载有效扩散,将高真空降水预压,振动碾压联合运用于地基处理工程中。高真空击密法是一种操作快、造价低廉、能适应新近沉击的饱和软土处理的新工法。

2.4加筋法

所谓加筋法就是把一些能加强其牢固性的材料加到人工填土的路堤内部,像钢质的条、带和钢筋混凝土等都属于能够加强牢固性的材料。通过此方法可以让土质变得更加牢固,土层变的更加稳定,土体变的更加具有抗剪性,使地基的承载力大大提升,此外还可以使地基的沉降情况有所缓解。唯一缺点就是要想完美的实现加筋法,对施工人员的技术会有所要求,施工难度也会加大,成本也会增加。

2.5表层处理措施

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要结合软弱地基的实际状况,合理运用表层处理法。软弱地基含水量大,土质好,填土操作期间,人们要从地层表面有效挖掘沟槽,有效排出地表水,从整体上降低表层含水率,保障施工机械通行和运输工作良好开展。施工人员要运用透水性良好的填充材料,如碎石、砂砾,同时要开挖沟槽,发挥盲沟作用。砂垫层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排水效果突出。砂砾资源比较丰富,能有效保证施工进度,砂垫层厚度在12~25cm,以提高软弱地基的排水面,有效发挥构造物荷载的作用,提高排水固结效率和凝结效率。另外,要保证砂砾质量,含泥沙量要控制在5%以内,同时要做好洒水压实工作。

2.6水泥粉喷桩技术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将一些用于凝固的材料进行混合处理,把它放在土壤中,使它们能够发生相应的反应变成非常坚硬的土壤。发生反应后的土壤稳定性非常的强,符合作为地基的标准,这种方法能够极大地改善土壤的强度,而且对环境也不会造成破坏。所以这项技术成为了对软弱地基处理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结语

软弱地基已经成为道路桥梁建筑施工中较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它不仅关乎着道路桥梁建筑的质量,更关乎着施工人员与大众的安全。要想有效解决它的存在,只有先进的设施也是不够的,施工人员要在具备技术的条件下有处理问题的意识。总之,道路桥梁建筑的质量与负责工程的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每一个人都要做好分内之事保证其质量,争取使我国的道路桥梁建筑早日迈向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王汝刚.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探析[J].江西建材,2015(3):171.

[2]王永斌,邵鹏.基于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8,25(34):78-79.

论文作者:吕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4

标签:;  ;  ;  ;  ;  ;  ;  ;  

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论文_吕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