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和状元问题的若干史实澄清-兼与陈福季先生商榷(上)论文

有关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和状元问题的若干史实澄清
——兼与陈福季先生商榷(上)

朱安远

北京金自天正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市场营销中心 北京 100070

摘 要 :颇具中国特色的科举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中国科举制始于隋唐而止于清末,历经约1300年,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主要是官吏)的一种方法。科举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且影响深远,科举制培育了中国人浓郁的考试文化。状元是科名中的最高荣誉,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状元情结就极为浓厚,致使国人对状元形成了崇拜心理,状元也就成为人们时常谈论的热门话题。梳理了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沿革,搜集整理了历代状元情况统计概况并澄清了有关状元方面的若干史实。

关键词 :科举(贡举);常举(常科);制举(制科、特科);恩科;武举(武科);童生试(童试);岁考(岁试);科考(科试);县试;府试(州试);院试;生员(秀才);贡生(贡监);监生;解试;乡试;举人;解元;省试(礼部试);会试;贡士;省元;会元;殿试(御试);进士;状元(状头);分场榜首;三元;连中三元;状元宰相(宰辅)

1 引言

文献[1~2](以下分别简称陈文1和陈文2)是针对文献[3](以下简称张文)的质疑与澄清,纠错指谬文貌似有根有据,实则更偏离实际情况,一些质疑有缘木求鱼之感,错误反而比原文多得多:文献[1]中8个方面的质疑有6个存有不当或错漏,仅2个准确无误,即崇绮并非是“填补空白”的满人状元和关于明清状元的数字。只因陈老先生的知识面和思路狭窄,文中硬伤累累、错漏甚多,鉴此特撰此文,以示再做澄清并与陈福季先生商榷。

广义的科举指分科举人,即西汉以后分科目察举或制诏甄试人才授予官职的制度;狭义的科举指进士科举,即隋代(581-618)设立进士科以后用考试来选拔人才授予官职的制度。如无特别说明,本文所论及的科举是指后者。状元是中国科举制的特有产物,专指进士科国家级考试中的第1名(头名),即文状元。“状元”做为特有名词,至少在汉代就己出现,中唐以前多称状头,历史上还有榜元(榜首、状首)、殿魁(廷魁、大魁、魁甲)、殿元(魁元,明清时因状元的起步官阶是翰林院修撰,故状元又称殿撰)、龙头(龙首)、鼎元和春元等多种称呼。[4]唐代状头授官时称敕头,授勋时则称甲头。敕头还是唐代制科和吏部博学宏词科考试头名的称呼,宋金时偶尔用来借指状元。需要注意的是,唐宋科举考试时,非头名有时也可称为“状元”。元顺帝元统元年(1333年)始定一甲共录3人,其中头名称状元。科举制早期的“状元”称呼仅是民间行为,[5]状元在唐代直至五代并不受重视。[6~7]从宋太宗(976-997年在位)开始,状元的地位才日渐提高。鉴此,有关早期科举制和状元的信息因文献资料阙如而显得很不完整。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内部控制在财务管理领域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对中小学而言,只有保持较高的财务管理水平,才能确保国家对基础教育日益增长的投入发挥最大的效益,但是目前中小学财务管理体系问题多多,致使教育资金浪费严重。内部控制是单位为了达到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手段,它能有效地防止单位发展偏离已确定的目标,因此,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并能在此基础上运用合理的内部控制方法解决中小学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是合理利用教育资源、使投入的资金得以有效运用的途径。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孝感)周腊生教授(1951年1月9日出生于今武汉市新洲区,笔名:平川、浅水、余区)长期致力于中国历代状元系统工程的建设和研究,经不懈努力,已硕果累累并自成体系,业已成为国内科举和状元领域的著名研究专家。紫禁城出版社(北京故宫博物院所属的专业出版社,1983年成立)先后出版过他的《明代状元奇谈·明代状元谱》(1993)、《清代状元奇谈·清代状元谱》(1994)、《宋代状元奇谈·宋代状元谱》(1999)、《辽金元状元奇谈·辽金元状元谱》(2000)、《唐代状元奇谈·唐代状元谱》(2002)和《五代状元奇谈·五代状元谱》(2004)6部状元研究学术专著。在文献[8]中,周教授界定的“状元”含义是这样的:由皇帝或中央政府任命指定的负责人主持,用同一套试题,在同一地点开考,然后经统一阅卷、排名,并经最高当局认可的进士科国家级考试中的第1名。对此定义,笔者予以认同并采纳。状元在唐代、宋代初期和元代并不一定会受到朝廷重用。进士(含状元)是科举的终点,后来因其可直接被授官而又成为仕途的起点。追根溯源,古籍中“进士”一词含义的演变十分复杂,明代以前所云“进士”往往并非是指“进士及第”。[9~12]

2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沿革及相关名词阐释

科举(隋唐时期的正式用语多称“贡举”)制是中国古代从隋唐开始设科考试以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因分科举士而得名。科举制是中国教育考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被戏称为中国最早的“高考”。

隋文帝(杨坚,杨广生父)以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系魏晋和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它上承两汉察举制(征辟制是察举制的一种,分为皇帝征召和地方府州辟召2种),下启隋唐科举制,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门阀士族所垄断,百弊丛生,乃废之,于开皇7年定制每州每年贡士(即地方贡入京师以备效用的士人)3人,开皇18年以志行修谨(道德修养)、清平干济(行政才干)2科举士,这是以德才为标准而非以文章考试取士(“取仕”用法则属不当)。隋炀帝(杨广)时始设进士科,试策取士。通过各科考试,合格者可录用为官员。

明清时期的4级科举考试制度:各级科举考试均分文武2科,考试程序分为地方考试、省级考试和中央考试3种。①童生试(又称童试,系科举的资格考试):属地方考试,童生(又称儒生、儒童、文童,未入学士子的统称,与年龄大小无关)参加,它包括3个阶段的考试:(i)县试(又称邑试):在县城由县官(知县)主考,考5场,头名称县案首,前10名称前列。(ii)府试(又称州试):在府城由州府官(知府)主考,规程同县试,头名称府案首,府试和县试都是前10名称双前列。(iii)院试(又称道试):在省城由提学官(提学道,明代)或省提督学政(清代)主考,清代时省提督学政巡回案临考场(县、州、府)。院试每3年2考(逢丑、辰、未、戌年为岁考,逢寅、巳、申、亥年为科考),发榜揭晓名“出案”,被录取者统称生员或诸生(雅称秀才,民间称相公),取得入闱乡试的资格,送入府、州、县学宫,称“入学”(进学),受教官的月课与考校。因额满而未被录取的童生称佾生,下次可再考生员。院试中的头名称院案首,考中秀才者称主考官为宗师。若县、府、院三试皆中案首,就称作小三元。②乡试(又称秋闱、秋试、乡闱、大比,俗称乡举,唐宋时称乡贡、解试):属省级考试,凡本省生员与监生(含贡生),经科考、录科、录遗考试合格者,均可应考。每3年(逢子、卯、午、酉年八月为正科,遇庆典时加试恩科)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贡院(因科举考场四周围墙通常遍覆荆棘而得名棘闱。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科举考场是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学宫东侧的江南贡院,见图1。江南贡院已改扩建为中国科举博物馆,2014年8月11日其一期工程正式对外开放)举行1次3场考试,由中央政府(朝廷)特派官员主考,乡试发榜称乙榜(又称桂榜、乙科,俗称一榜),各省有规定的录取名额,中式者称举人(俗称中举、举子、老爷,雅称孝廉,可择优放官),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举人头名称解元(解头),第2名称亚元(另说:第2~10名统称亚元),第3~5名称经魁,第6名称亚魁,其后名次获得者均统称文魁。正榜名额以外另取若干名副榜举人,副榜头名称副元。③会试(又称春闱、春试、礼闱,始于金代,相当于唐宋之省试):属中央考试,因举人和举监(在国子监学习的举人)会集京师参加考试而得名,每3年(逢丑、辰、未、戌年二月或三月为正科,亦设恩科)在京城礼部官衙贡院举行1次3场考试,由钦差大臣主考(主考官称座主、座师、总裁,进士及第者则是其门生),会试发榜称杏榜,录取名额不固定(只有大致名额,通常约300人),明代及清代前期按南、北、中3卷取录,1713年起则实施分省取录,中式者称贡士(俗称出贡,习惯上会试考中后即可笼统地称进士。明代“贡士”系泛称,清代“贡士”始成为会试中式者的专指[34]),贡士头名称会元,第2~5名称经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锁元是对倒数第一的举人和贡士的自嘲式称呼。④殿试:属中央考试,贡士进京赶考,只是重新排定贡士座次,会试后一个月在京城皇宫殿廷内举行。殿试地点明初在奉天殿[1562年更名为皇极殿,1645年更名为太和殿(俗称金銮殿)至今],1789年改在保和殿。以礼部尚书为提调,由皇帝亲考或由钦命大臣代理,考题(北宋前期为赋、诗、论三题,1070年起改为试经史时务策1道,含3~5题)由皇帝亲撰或由翰林官代拟,最后皇帝钦定前10名的次序并举行胪唱传名仪式。殿试毕,次日读卷官阅卷,又次日放榜,称甲榜(又称榜帖、皇榜、黄榜/黄甲、甲科,美称金榜,俗称两榜),故称中进士为“金榜题名”。清代开科112次,共取进士26849人。[35]清代金榜分为大小2种,大金榜加盖“皇帝之宝”用于张挂,小金榜则不盖印,供皇帝御览和举行典礼时宣布名次时用。录取者分为三甲(统称进士,放官并可做京官):一甲3名,榜首称状元,第2~3名依次称榜眼和探花(其含义在唐宋时有所不同),前三名合称三鼎甲(始于1371年),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均授翰林院编修,其余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明代时二、三甲头名皆称传胪(清代时只称二甲头名为传胪)。明代在殿试之后还增设在二、三甲进士中选拔年轻且书法文章较优者留在翰林院继续学习的庶吉士考选制度,选拔庶吉士的朝考头名称朝元。童试、乡试和会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殿试主要考策问。武科主要考骑射和武艺。乡试、会试和殿试属于正宗(正统)的科举3级考试,统称三试(三考)。

金代采取科举形式擢用汉士,始于灭辽之前。初无定额,亦无定期。1128年定“南北选”制,辽代旧士儒士试辞赋,北宋旧士儒士试经义,分别称为“北选”和“南选”。未久又定3年1试,分县试(以此为乡试,由县令为试官,章宗时取消)、府试(原分6处,后增至10处)和会试(礼部试)3级。金熙宗(1135-1150年在位)时,南北选各以辞赋、经义(一度罢废)2科取士。海陵王时,增设殿试并南北选合二为一。除正科(辞赋、经义)外,还有制举、武举、宏词科和杂科(经童、律科和策论等),世宗时增设女真进士科,以女真文字试策、诗,称“策论进士”,首个(1173年)女真进士科(即策论科)状元是女真族人徒单镒。

美国天体物理学和作家迈克尔·哈特(Michael H.Hart,1932.04.27-)著有《中外100名人排行榜》(又译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The 100:A Ranking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Persons in History ,1978年初版,1992年再版)一书,名列前十名(TOP 10)者依次是穆罕默德、牛顿、耶稣、孔子、圣·保罗(又译为圣保禄,Paul the Apostle=Saint Paul,与耶稣同为基督教历史上最重要的2个人)、蔡伦、释迦牟尼、古腾堡、哥伦布和爱因斯坦。炎黄子孙共有8位入选:第4位孔子、第6位蔡伦、第18位秦始皇、第20位毛泽东、第21位成吉思汗、第75位老子、第82位隋文帝和第92位孟子,其中隋文帝的入选功绩是“自秦始皇之后重新统一了中国,他创立的科举制对世界产生了长期而深远的影响”。“隋文帝创立科举制”的说法显然是受到了宫崎市定的影响,但它与中国学者的主流观点已相悖。100位名人中的诺奖得主共有9位:第10位爱因斯坦(1921PH*)、第41位马可尼(1909PH21)、第43位海森伯(1932PH*)、第45位弗莱明(1945PM31)、第54位普朗克(1918PH*)、第58位贝可勒尔(1903PH31●)、第72位伦琴(1901PH)、第76位费米(1938PH)和第100位尼耳斯·玻尔(1922PH)。女性只有第68位伊莎贝拉一世(西班牙女王)和第95位伊丽莎白一世(英国女王)2位入选。

辽代时设进士甲、乙2科,分乡贡、礼部试、廷试(出自2009年版《辞海》“科举制度”词条)。2009年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科举制”词条则说:辽取得燕云十六州以后,即在汉人聚居区开科取士。考试分乡试(州县试,中式者称乡荐,头名称乡元)、府试(中式者称府解,头名称府元)、省试(礼部试,头名称省元),亦曾行殿试。辽代后期3年1试基本成为定制,辽代曾禁止契丹人应试,辽末才废弛。

唐代武则天长安2年(702年)增设武举(系常科)。有人说中国最早的可考武状元是680年的员半千(笔者认为至多是武进士[17]),末位武状元则是1898年的张三甲。“武状元”之称始于1631年,武举于1901年被正式废止,武科的重要性远不如进士科和明经科。

临床检验工作服务对象是医院临床医护人员和广大患者。然而,学生在与其沟通时存在明显不足,一方面交流内容匮乏,无话可说,另一方面沟通技巧欠缺。前者主要是知识结构不合理和知识掌握程度不够,后者则表明平时医患沟通教育存在缺位现象。无论何种原因,沟通能力不足都有可能对解决临床问题带来影响,有的甚至会引起医疗纠纷,因此必须加以重视。

明代选拔官吏主要有岁贡、荐举和科举3种途径。1384年始定科举之式,永乐年间科举开始成为官员的主要来源。学校是科举的预备场所,进入学校取得生员资格后方能赴三试。明清时期,科举制已达鼎盛,考试亦分为3级(乡试、会试、殿试),只设进士一科。考试内容规定以《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每经的头名称经魁。在乡试中,经魁是当然的前5名举人,合称五经魁或五魁首,简称五魁。会试前5名亦可称为五魁)文句命题,文章格式(文体)为八股文(滥觞于北宋,宋代经义文是其雏形,别称制义、制艺),考生必须以《四书集注》等宋元人注释为依据,“代圣贤立言”。此外,防止舞弊的措施,如搜检、回避、复试等也更为周密。清代的科举考试分为常科(进士科/文科、武科和翻译科,翻译科为八旗士子而特设,无殿试)、恩科(含加科,同样需要参加乡试、会试和殿试,不能与唐宋时的制科混为一谈。若恩科适逢正科之年,则正科可提前或推后1年举行)和特种考试[包括博学鸿词科、经济特科、孝廉方正科、保举经学(仅1749年实施过唯一一次)和巡幸召试5类,其性质与唐宋时的制科相同,在这里特意规避使用“制科”一词是因为清代的“制科”已等同于进士科[18]]三大类,其中翻译科和经济特科(1898年创设,目的在于荐举经时济变之才,因戊戌变法而停罢,只在1903年开考过唯一一次)系清代所独有。1888年清政府准设算学科取士,此乃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科举取士考试内容。清光绪27年(1901年)废八股,改试策论。1905年9月2日(农历八月初四),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上谕“自丙午(1906年——引者注)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19](故有学者认为“维持1300年的科举制于1906年寿终正寝”),清政府“诏废科举”,以便行新学(新式学堂),咸趋实学。复旦大学百年校庆(2005年)铭文云:“科举既废,新学昌明”。中国科举历史上的末位状元是1904年(为庆祝慈禧太后七旬万寿,特改正科为恩科)的刘春霖。

2018年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节点。20年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化肥流通体制改革决定》,我国化肥产业得以持续快速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重要了贡献,成为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依靠力量;40年前,小岗村的18位农民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60年前,毛泽东主席提出我国要设立自己的化学肥料厂,发展自己的化肥工业。从无到有,由弱至强,中国氮肥工业走过了60年大发展的光辉历程,取得了足以令全世界为之瞩目的巨大成就。

元代前期废科举,皇庆2年(1313年)恢复,仅设进士一科(从未设过武举),考试以经义为主,在《四书》内出题,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则。3年1试,分乡试(在行省举行,右榜只试2场,左榜则试3场,会试亦然)、会试和御试(即殿试,分2榜公布,蒙古人和色目人为右榜,汉人和南人为左榜,各分三甲)3级。考试时的命题答卷,基本上以程朱理学对儒家经典的阐释为依据。蒙古人和色目人必须以汉文应试,但试题较汉人和南人为易。元代科举所取录的人数和进士的地位,都低于前代。

中国科举制萌芽于南北朝(南朝,420-589;北朝,386-581),始创(兴起)于隋(初创阶段),成熟(成型)于唐(渐趋完善),严密(完备)于宋,中期衰落于元,鼎盛于明清,延续至清末而终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于1919年在越南阮朝(1802-1945)结束。关于科举制在隋代的具体起源时间(应以进士科的出现做为科举制起源的标志),学术界分为两派:隋文帝派和隋炀帝派。隋文帝派又分为3种观点:①开皇7年(587年)说:日本东洋史学家和汉学家宫崎市定(1901-1995)在科举前史《九品官人法的研究》(1956)中推断587年设有秀才(汉代时称茂才)、明经和进士3科。此说一度相当流行,但缺乏直接证据。台湾大学教授高明士认为此处“进士科”的推断有误,应是“宾贡科”,炀帝大业3年(607年)将宾贡科改称进士科,同时增设俊士科。[20]不久后,高明士在其专著《隋唐贡举制度》(1999)中又修正了自己的观点,认为隋炀帝设立进士科和俊士科的时间可能在大业元年。②开皇15年(595年)或开皇16年说:根据房玄龄(579-648)18岁举进士推算而得,当时依据房玄龄的生年是577年或578年。[21]③开皇9年(589年,当年隋灭陈而统一中国)说:出自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SUNY Binghamton)历史学教授贾志扬(John W.Chaffee)《宋代科举》(The Thorny Gates of Learning in Sung China :A Social History of Ex -aminations ,1985)P4。隋炀帝派则分为5种观点:①大业元年(605年)说:考古学家陈直(原名邦直,字进宧,又作进宜,号摹庐、弄瓦翁,1901-1980)以1902年(“1920年”说恐有误)出土于洛阳的《隋故北地郡守陈公(思道)墓志铭》残文所载“公弱冠及进士第,授北地太守,迁谏议大夫……以大隋大业二年八月二十一日卒于家”为据,[22]此说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们所接受。[23]源出陈直《古籍述闻·隋进士科开始于炀帝大业元年考》(载1963年10月《文史》第3辑)。②大业2年(606年)说:以南宋朱熹《通鉴纲目》中的进士科始建时间为据,为过去大多数学者所采用。令人奇怪的是,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并无此说。③大业3年(607年)说:历史学家范文澜(1893-1969)在《中国通史简编》(1965)第3编第1册第1章第1节中说:“607年,隋炀帝定十科(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美秀、才堪将略、膂力骁壮。隋文帝时仅有策问——引者注)举人,其中有‘文才秀美’(应为文才美秀——引者注)一科,当即进士科。隋炀帝本人是个文学家,创立进士科,以考试诗赋为主,是不足为奇的。这是科举(主要是进士科)制度的开始。”此说流传亦较广。④隋炀帝时期(无确切年份):“炀帝始建进士科”是比较审慎的说法。[24]⑤大业10年(614年)说:出自清代马征尘《马钟山遗书·历代选举沿革表》(1889)。

宋代科举大体沿袭唐代旧制,亦分为常科和制科,北宋初隔年或数年举行1次,1066年起定为每3年1次,进士录取名额比唐代要多很多。常科包括进士、明经(始设于1057年)、诸科(包括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和明法等),熙宁4年(1071年)起专以进士一科取士,2年后又增设新科明法,后又废制举。王安石变法时,罢明经诸科并改革进士科的考试内容,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当时的进士科考试分为4场:大经、兼经、论和策)。此后进士科分为经义进士(考经义、论、策)和诗赋进士(考诗赋、论、策)2科,并在考试程序上增加了殿试,即自北宋起,正式实施3级科举考试制度:①发解试(取解试):包括州试(含与州平级的府、军、监试)、开封府试、国子监(国子学、太学)解试、转运司漕试(简称漕试或漕举)和命官锁厅试等多种形式。因发解试是由地方将考中的举士解送到中央参加礼部试,故简称解试。②省试(礼部试)。③殿试(又称御试):因“天子亲策于廷”而又得名廷试,廷试(廷对)有时是泛指在殿廷内举行的所有考试,并非专指殿试。659年唐高宗首开殿试,690年武则天亲自“策问贡人于洛城殿”,但非定制。应落第进士徐士廉所请,973年宋太祖赵匡胤在讲武殿亲自策试礼部试录取者而始创殿试并成常制。殿试由皇帝亲临录取,中式者才算真正“登科”,及第者遂成为“天子门生”,北宋首次殿试产生的进士头名(时称榜首,别称南宫魁)是宋准。975年始有省试和殿试之分,自此取士大权收归于皇帝。自975年王嗣宗(因手搏角力时摔倒陈识而获“手搏/摔跤/相扑状元”之绰号)开始,进士头名名称从“榜首”改称“状元”。1057年起殿试不再黜落(即无落榜淘汰)。宋代一度设经明行修、八行、宏词等科,但科目数量总体上在呈逐步减少趋势,进士科遂成为最主要的科目。宋代进士及第后直接授官给禄而无须经吏部考选。宋太宗时创立锁院、糊名(又称弥封、封弥,始于992年)、誊录等制度,以减少考官阅卷时舞弊的可能。宋代参加科举考试的各科士人统称“举人”。举人不是出身,只享有免除本人丁役、身丁钱米的特权。殿试合格者称进士,983年起将进士分为三甲,1007年起又分为五甲,一、二甲赐进士及第,三、四甲赐进士出身,五甲赐同进士出身。北宋还实行过特奏名制度(始于977年,这是清代恩科的前奏。宋代的被特奏名者经附试后基本上都能中式,清代恩科则与正科几无差别),对于省试和殿试屡试不第者,可由礼部特予奏名,直接参加殿试或不论殿试成绩而特恩本科出身并授予一定官职。

有学者认为,科举制肇基于隋而确定于唐。唐代和五代古籍史书中所载隋代进士有张损之、孙伏伽、侯君素、杨纂、房玄龄和温彦博6位(此外,地方志中记载的黄凤麟的隋代进士身份亦恐难以确认[25]),可是经过考证,除杨纂的进士身份因文献阙如而无从查考以外,其余均查无实据,[26]都是以时制比附古制,将隋代以秀才科和明经科察举为官,比附成进士科登第,唐代虽有进士科开创于隋的记载,但亦有开创于唐的记载,故有人认为隋代实行的仍是察举制,进士科真正只能是起源于唐代。文献[27]在综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张科举制应具备以下3个特点:①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这是科举制起源的主要标志以及与荐举制(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亦有学者认为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才是它们之间最根本的区别[28])。②一切以程文(试卷)定去留。③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士人定期赴试。鉴此科举制的起源和进士科的创立时间都应在唐代。此说也有一定影响,但持异议者亦不少。[29~31]文献[32~33]则是对科举制定义和起源的综述与评论,可参阅。自唐代起,以文取士逐渐成为录取状元的通则,历代不怠。

综上所述,中国科举制的具体起源年份迄今尚无定论。陈文1却学究式认定为607年,这是不足取的。本来学者个人有权采信某种观点,但在没有新的证据和论据的情况下,他/她是无权排斥其他观点的。采用“历经1300多年的科举制”之说并无太多不当。关于科举制的起源,中国学者的主流观点现更多地是采纳“605年”说,这样中国科举制便是历经1301年或1300年(期间时有中断),此时说成“1300多年”亦不算错。诚然,采用“约1300年”说可能更符合实际,也更科学和恰当些。非要说成“1298年”似有弄巧成拙之嫌疑。

图1 南京江南贡院明远楼

唐代时除进士科以外,复置秀才(试方略策,要求文理兼通,录取者甚少,士子们视为畏途,唐高宗时遂被废)、明经(经义。又分为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三传和史科)、明法(法律)、明书(又称明字,文字和书学)和明算(算学)5科(后3科用于考选专业人才,通常不能出任高级官吏),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举(限10岁以下)、道举和武举等。[13]每年举行考试的科目称“常科”(又称正科)和“常举”。常科考试分为府试(又称取解试、乡赋)和省试(礼部试)2级,生徒和乡贡是常科考生(举子)的2个主要来源,省试(因在尚书省举行而得名,自736年起由礼部主持,故又称礼部试,礼部尚书是官职名)中式者(即被录取者)才能称为进士及第(俗称“身登龙门”),主持贡举考试的官员称知贡举。此外,尚有皇帝特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又称特科、大科,元明时未设制科)和“制举”。制举对应试者身份不作限制,可由他人举荐或自荐,现任官吏或已考取进士者都可应试,且可多次应试,及第后可升官。制科主要试对策,科目繁多,比较常见的有博学宏词(只有唐代、南宋和清代实施过该项制科考试,始于731年,[14]《辞海》采用“始于1133年”说有误。唐代称博学宏词,特别需要注意不得将制科博学宏词科与后来每年都举行的吏部科目选中的博学宏词科相混淆;[15]1133年所开制科考试名“博学宏辞”;[16]清代乾隆中以音近高宗乾隆帝名弘历而改“宏词”为“鸿词”)、贤良方正、直言极谏、才堪经邦、武足安边、文经邦国、文辞雅丽、志烈秋霜、才膺管乐等。应制科对策及第,高者授以美官,其次授予出身。制科成绩分为7级:第一等、第二等、第三等、第三次等、第四等、第四次等和第五等,其中前2级系虚设,第3~4级仅各1人,第5~7级则有多人,故第三等(属甲科)为最高等。常举各科中的主要科目是指进士科(705年起须试3场)和明经科,前者考时务策、诗赋和文章,后者考时务策和经义,且前难后易。唐高宗(649-683年在位)以后尤唯进士科为时人所重,因为它考试注重文学,是士人获致高官厚禄所必经的阶梯,且成为后世科举中仅存的科目。唐代进士或明经及第,只是获得出身和做官的资格,并不直接授官给禄,须再经过吏部铨选才能释褐任职。唐德宗(779-805年在位)时起,宰相多由翰林学士升任,翰林学士必选于进士,进士科才开始成为高级官吏的主要来源。

在人们的印象中,水是以液态存在的、可以流动的物质。虽然人们早就发现了水在火星的存在,却鲜见能够流动的液态水。火星表面的大气压强仅有地球海平面大气压的0.6%。在这种环境下,液态水不是被蒸发就是被迅速冻结,很难以液态形式存在。

明代时,经选拔进入府、州、县学吃国家皇粮的生员,称廪膳生员(简称廪生,廪即米仓),国家后来又在定额之外选拔增广生员(简称增生),廪生和增生有定额,根据岁考和科考成绩递补。除廪生和增生之外的诸生称附学生员(简称附生,无名额限制,即普通秀才),增生和附生都无廪米可供。有时还有例生,即通过向国家捐赠钱粮取得生员资格者。3年举优者,分别称优廪生、优增生和优附生。庠是源于殷商时的学校古称,府、州、县学称邑庠,故秀才(生员)又别称庠生、邑庠生。

例2中“金刚不坏之身”,和例3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英译并非英语固有,译者用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方式解释出原文的文化内涵,可以为目标语读者所共鸣。

生员除继续参加科举考试以外,还可经考选升入京师国子监(即太学,明清时国家最高学府)读书,称贡生(贡监)、太学生、国子生、国学生。以廪生、增生和附生的资格被选入贡生者分别称廪贡生、增贡生和附贡生。国子监期满出贡,可直接充任县官或当教谕。明代有岁贡(俗称挨贡)、选贡、恩贡和纳贡(“细贡”系笔误,参见《明史·选举志一》),清代贡生(尊称贡元,别称明经,美其名曰明经进士)分五贡:岁贡、恩贡、拔贡(即选贡,拔贡考试中的头名称拔元)、优贡(明代时无优贡)和副贡(全称副榜贡生),另有例贡(通过捐纳而取得的贡生),合称六贡,其中拔贡最难被考选上,沈从文的外祖父黄河清(其子黄镜铭是沈从文的舅父和黄永玉的祖父)就是1838年的拔贡。[36]国子监肄业的生徒统称监生,监生=五贡+例贡+恩监+荫监(即荫生,包括恩荫和难荫)+优监+例监(捐监)。[37]清代乡试不仅按省分配录取名额,而且规定高级官员子弟参试者录取指标单列,另编官字号,试卷称官卷,考生曰官生。规定官生不得中解元和经魁,官生中的头名称官元。[38]以官荫而得以入国子监读书者亦称官生。

今年前三季度,云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强小微企业信贷供给能力,多措施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全省小微企业融资难得到有效改善。

明代各省提学官(清代称提督学政)在3年任期内,要按规定考试所辖学校生员2次,第1次为岁考(岁试),轮流于所辖州、府举行。所考多为增生或附生,也有廪生。系对在校生员的黜陟考试,以考绩决定奖罚。第2次为科考(又称科试、小试/小考,请注意与“科举考试”的简称不要混淆),主要作为生员参加乡试前的资格考试(各省一、二等及大省三等前茅者可赴本省乡试)。科考考试内容大体与岁考相同。

参考文献 :

[1]陈福季.对《状元春秋》一文的质疑[J].书屋,2009(7):78-80.

[2]陈福季.《状元春秋》的十大错误[A].陈福季.文史鉴真录[C].武汉:武汉出版社,2013.06:41-46.

[3]张志东.状元春秋[J].书屋,2008.11.06(11):58-65.

[4]陶易.状元别称知多少[J].寻根,2015(4):056-059.

[5]周腊生.科举制早期称某人为“状元”只是民间行为[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1(6):75-79.

[6]周腊生.唐代的状元并不受重视[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3,3(2):47-49.

[7]周腊生.五代时期状元不受重视情况考证[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8(1):47-49.

[8]周腊生.“状元”一词早期使用情况辨考[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6(4):96-102.

[9]丁鼎.唐人所谓“进士”多非进士[J].文史知识,1992(8):111-113.

[10]龚延明.宋人所谓“进士”也多非及第进士[J].文史知识,1992(12):107-110.

[11]丁鼎.金人、元人所谓“进士”也往往不是及第进士[J].文史知识,1993(6):121-123.

[12]丁鼎.科举称谓“进士”的历史考察——兼与龚延明先生商榷[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68-75.

[13]许友根.唐代科举科目考述[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9(3):15-21.

[14]陈铁民.唐代无所谓博学宏词制科辨[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1(4):149-151.

[15]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03.

[16]许山河.“博学宏词”辨[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1):136.

[17]宋元强.中国史话——制度、名物与史事沿革系列:状元史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07.

[18]夏卫东.清代科举制度的若干问题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10.

[19]别必亮.清末科举制度变革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1):11-16.

[20]高明士.宾贡科的起源与发展——兼述科举的起源与东亚士人共同出身之道[J].唐史论丛(第6辑),1995(00):68-109.

[21]韩国磐.隋朝中央集权势力与地方世族势力的斗争[J].历史教学,1955(2):20-23.

[22]王其祎,周晓薇.隋代墓志铭祛伪三例[J].唐史论丛(第10辑),2008(00):248-257.

[23]刘海峰.科举制的起源与进士科的起始[J].历史研究,2000(6):3-16.

[24]许椿生.关于科举制度产生的时间[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7(3):22,38.

[25]商量.明代黄州的教育与科举人才论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05.

[26]何忠礼.张损之并非隋代进士[J].历史研究,1986(3):191-192.

[27]何忠礼.科举制起源辨析——兼论进士科首创于唐[J].历史研究,1983(2):98-111.

[28]张希清.关于科举制度创立的几个问题[J].北大史学,1993(00):173-182.

[29]金旭东.《科举制起源辨析》之商榷[J].历史研究,1984(6):59-62.

[30]周东平.关于科举制起源的几点意见[J].历史研究,1984(6):62-64.

[31]庄昭.进士科起源试探[J].史学月刊,1985(2):34-39.

[32]祖慧,龚延明.科举制定义再商榷[J].历史研究,2003(6):31-44.

[33]张希清.科举制度的定义与起源申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5):99-106.

[34]邱进春.明代“贡士”小考[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59(1):82-85.

[35]毛晓阳,金甦.清代文进士总数考订[J].清史研究,2005(4):63-77.

[36]刘一友.孤寂中的思亲奏鸣——读《来的是谁?》[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1):8-15.

[37]王道成.清代国子监及监生来源[J].中国高校招生,2000(6):63-64.

[38]陶易.科举时代的“元”[J].文史杂志,2013(4):74-76.

作者简介 :朱安远(1964-),男,湖南邵东县人,工学学士(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北京金自天正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560)市场营销中心销售总监和高级销售经理,高级工程师,兴趣和涉猎领域广泛,长期醉心于诺学研究。E-mail:1461877797@qq.com。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关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和状元问题的若干史实澄清-兼与陈福季先生商榷(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