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心理暗示辅助治疗的体会论文_魏东风,徐咏梅

临床应用心理暗示辅助治疗的体会论文_魏东风,徐咏梅

山东青岛海军潜艇学院门诊部 山东 青岛266199

【中图分类号】R28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9-0174-01

心理暗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指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姿势以及符号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之接受暗示者的观点,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1〕受暗示性是人的心理特点,人们在生活中无时不在接受着外界的暗示,如铺天盖地的广告、家长或老师对孩子的说教、色彩对人情绪的影响、生机勃勃之人得知身患绝症真相后精神的土崩瓦解等等,无不彰显心理暗示的惊人影响。在临床上,心理暗示用来辅助或单独治疗疾病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我们于2005年有幸参加全军兼职心理医生培训,经过较为系统地学习,对心理学的一些相关知识有了初步了解和掌握,并在后来的工作中有意识地将心理暗示应用于临床,在转变就医观念、合理使用药物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下面是对三例不同身份的患者使用心理暗示辅助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介绍。

1 临床资料

1.1 干部女,47岁,心理学专业教员。该教员曾是门诊部的“常客”,小毛病不断,逢秋冬换季常感冒,感冒就要求输液治疗,还好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挑三拣四,大家在背后称其为“事儿妈”。如何纠正其稍显偏执的行为呢?我们商定,以心理专业之道还治其自以为是之为。一天,该教员因感冒来诊,给她做了常规检查,并无大碍,就照例开了一些口服药,她如常提出质疑:“医生,吃药不管用,给我打吊瓶吧。”我们肯定地告知她目前的病症不需要输液。“不输液肯定控制不住,我每次都这样。”这句话露出了把柄,是典型的自我暗示。我们半真半假地笑话她作为心理学专家竟然一直受控于消极的自我暗示。人体每次感染细菌或病毒的种类、数量、毒性、致病性都可能不同,或许有一两次如她所料的那样病情加重,但决不是次次都如此,她是被这一两次的经验暗示了,以致每次都会往暗示的方向发展,在临床上她的这种行为就是滥用抗生素、过度医疗行为。有理有据的分析得到教员的认同。我们又趁热打铁,把每种药在体内发挥的作用略微夸张地讲了讲,并强调按医嘱服药,定能保她免受扎针之痛。这些带有暗示性的话能减轻其负性情绪,有助于提升勇气,树立信心。其实为其所配的就是普通的口服抗生素、感冒冲剂、维生素C片,抗生素并非必须,只是考虑她的体质需要一个过程来慢慢适应,冲剂是为了督促她多饮水,维生素C则是临床上摸索出的一个非常有效的辅助用药。把医学道理讲透,作为患者自然无法辩驳,另外我们一针见血指出她的心理症结所在,作为心理学专业教员,她也不得不信服。之后一天、两天、三天,她都没来复诊,我们心里有底了。以后该教员来诊次数少了,也不闹腾输液了。事隔多年,提及此事,她对我们依然感激不尽。

1.2 士官男,29岁,教练班长。班长的兵龄比较长,资格老,到年轻医生处就诊时好提一些个人“要求”。一日班长来诊,因为跟他不是很熟,而且年龄大他许多,他略显拘谨,表现出尊重之态。问诊检查之后,对症开了几包板兰根冲剂。班长可能觉得几包冲剂与其之前的用药习惯相差太大,不足以助其迅速恢复健康,希望能开点消炎药,并表示每次都要吃消炎药才行。“年纪轻轻的,抵抗力好着呢,自己的部队不用老是借用外援,关键时刻还能打仗吗。”我们用其身份巧妙地做了一个暗喻,又给他简单讲了一下人体对抗病菌的几种“招术”以及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班长听得很认真。真诚、耐心加上有效沟通,能迅速拉近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增强心理暗示的效果。最后在班长离开的时候又特意强调一句“小伙子,没问题的”来激励其自信心。之后好久没再见到班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好像是两年后的一天,班长领着新兵来查体,班长很兴奋,说两年多没太感冒了,偶尔有点小问题,自己注意注意就好了,还教家里人也这么做。这证明了只要医务人员耐心地宣传教育,就会慢慢得到患者的赞同,在抵制药物滥用方面我们也尽了一份力。

1.3 中学生女,16岁。临床上对于维生素C的研究绝不鲜见,对于维生素C有助于改善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2〕,参与胶原蛋白、细胞间质和神经递质的合成〔3〕等功效已达成共识。同事多年前在医院儿科进修就见识了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采用静脉滴注大量维生素C(根据患儿体重核算)的治疗方法,对维生素C留下很深的印象。短期按量服用维生素C对身体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常用维生素C来作为心理暗示的“道具”。曾接诊过一个小女孩,四岁多,感冒症状并不严重,但孩子妈妈却显得很焦虑,说孩子体质不好,经常这样,每次要拖很长时间,服好多药才慢慢恢复。当时患者不多,我们就耐心地听她讲完,然后分析她这种带有普遍性的“病急乱投医”的心态会给孩子健康带来什么样的不良后果,很多时候家长所焦虑的孩子体质差是家长“心太急”造成的。深入浅出的分析让孩子妈妈直点头并询问该怎么办,我们教她试试用维生素C片来给孩子治疗。维生素C片是一种很普通的酸味小药片,对酸味的药片孩子一般不会像对苦味的药片那样抵触,服药时可以对孩子说些药片味道像小红苹果似的酸酸的、吃了以后身体就会棒棒的、小鼻子慢慢就不睹了、不用打针了之类带有暗示性的鼓励的话,按量服用2-3天,同时要采取保暖、多饮水、吃清淡饮食等措施。几天后孩子恢复很好,以后屡试不爽,偶有一两次“失控”则另当别论。孩子现在读高中住校,也习惯性备了一瓶维生素C。维生素C自有其功效,但并非那么神奇,是因为儿童最容易接受 心理暗示,通过言语暗示,让维生素C成为调动其身体免疫系统的刺激信号。大量研究也表明:脑神经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接受外部社会心理等刺激后作用于内分泌系统,使腺体分泌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使机体的抵抗力发生改变。〔4〕

2 体会

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提升受很多条件的羁绊,如单位的硬件、软件,个人的阅历、经验,所接诊患者的总体健康水平。那如何体现基层医务人员的自身价值呢?我们想,完全可以利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引导患者理性就医、重在预防、科学诊治,并通过患者将心身医学的正确理念一层层传播开去,达到良性的社会影响效应,心理暗示就是最简便易行的方式手段。每年秋冬季节,关于医院门诊感冒输液的患者人满为患的报道屡见不鲜,滥用抗生素的话题也常由此展开,在基层医疗单位,情况亦如此,因此心理暗示运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较多,收效也很明显,其它如失眠症、心脏神经官能症、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我们也会运用心理暗示来帮助患者稳定情绪、缓解病情、减少用药。

心理暗示的效果与被暗示者的人格特性、智力结构有关,但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暗示者的权力、威望、社会地位及人格魅力,在被暗示者心中暗示者威望越高,人格力量越大,暗示的效果就越好,这就是所谓的 “信则灵,不信则不灵”。因此我们应注重自身素质修养的培养历练,通过扎实理论功底、端正工作态度、保持情绪稳定、加强技巧学习来提升感染力、号召力,另外通过营造良好舒适的就诊环境,如保持环境整洁,在办公桌、窗台布置绿植等来安抚患者心情、促进医患信任、增加治愈希望。

〔1〕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67.

〔2〕JENG K C,YANG C S,SIU W Y,et al.Supplementation with Vitamin C and E enhances cytokine production by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in healthy adults〔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1996,64(6):960-965.

〔3〕 鲍扬.维生素C与营养〔J〕.肠与肠内营养,1998,5(3):168-172.

〔4〕张艳萍,杜文东.心身医学的哲学思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4): 220.

论文作者:魏东风,徐咏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31

标签:;  ;  ;  ;  ;  ;  ;  ;  

临床应用心理暗示辅助治疗的体会论文_魏东风,徐咏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