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城乡规划管理实践初探论文_王真琦

哈尔滨城乡规划管理实践初探论文_王真琦

哈尔滨市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黑龙江哈尔滨 150076

摘要:本文以近年来哈尔滨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实践成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实践成果进行初步的梳理与归纳总结,深入分析城乡规划管理实践对哈尔滨市城市发展建设的影响,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城乡规划工作建设策略。

关键词:城市规划;规划管理;实践

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实践已经超过十年,现有实践为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迫切需要这样的研究对已有实践进行反思和检讨。因此,有必要对哈尔滨近年来的优秀的城乡规划实践活动进行综合性的研究。

1 新时期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工作探索与实践

1.1 城乡规划编制方面

开展哈尔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编制了《印象•哈尔滨规划》、《中国-北美航空大都市——哈尔滨面向世界的最新战略选择》等一系列规划成果。

1.2 规划实施管理方面

制定下发《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局审批改革创新提速服务方案》、《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局岗位职责运行图集》等管理规定,开展“规划大篷车”宣传活动,实现政务公开。

1.3 规划执法监督方面

联合相关十部门对建设项目实施管理与监察,形成统一组织、指挥、步调的联合执法新模式,运用“数字化”监察、流动监察车、GPS全站仪一体机等手段加强效能建设的保障体系。

1.4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

编制《哈尔滨市犹太建筑遗存保护利用规划》、《中央大街历史街区综合整治规划》,制定《哈尔滨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实施分级保护。

1.5 规划研究与科技进步方面

完成了《哈尔滨国际物流枢纽暨自由贸易区规划研究》、《哈尔滨市居住建筑日照遮挡补偿标准研究》等30项重点课题研究,建设“规划公园”网站,开辟公众参与窗口。

1.6 规划队伍建设方面

采取机关重要工作岗位与注册规划师挂钩,并向各县(市)派驻兼职总规划师,服务基层,当好参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新时期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工作成效分析

2.1 规划引领城市发展,社会效益凸显

一是哈尔滨城市的定位进一步明确,确定“北跃、南拓、中兴、强县” 的城市发展的空间和“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城市发展格局,拉开城市发展框架;

二是乡镇企业发展和城乡结合部土地使用进一步规范,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保证了农村城镇化有序的发展;

三是规范规划行政行为进一步规范,管理工作向以国家强制性标准为主、强制性与指导性相结合的规划管理方式转化;

四是随着规划公开公示和宣传力度的加大,社会各界能够尊重规划和自觉遵守规划的局面逐渐形成,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对城市规划工作的满意度增加。

2.2 规划促进城市优化调整,经济效益提高

一是强化编制环节,助力经济发展,通过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确定近期建设的重点项目,解决我市招商引资项目的盲目性与城市空间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

二是规划构建绿色、机械制造、高新技术、医药、对俄经贸合作等经济载体系统。

三是以规划为手段深度挖掘整合冰雪、湿地、森林、金源文化等资源优势,助推哈尔滨大剧院、中华巴洛克等一批标志性城市文化设施建设。

2.3 规划提升城市承载力,环境效益改善

一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城市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水、热、气、电、通讯、音乐厅、科技馆等城市基础设施、大型公建设施项目相继投入使用。

二是市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中心区的密度有所下降,老城区的环境进一步优化,初步实现了“三增三减”,城市整体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三是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构筑了松花江、何家沟、马家沟河等水系形成的生态廊道,构成绿带、斑块和绿廊结合的网络结构模式,加强污水、废弃资源处理能力。

四是城市特色进一步突出,实施了滨江道署历史文化公园等一批特色保护街区的改造规划,同时出现了会展体育中心等一批反映时代精神和代表哈尔滨风貌特色的精品建筑。

3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工作建设策略

3.1 注重大局意识,提高规划综合效能

一是围绕国家、省、市重大决策,突出规划战略性,提升城乡规划编制水平,强化规划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是坚持区域统筹,深化研究《哈尔滨-长春城市群规划研究》,建设重大市政交通设施,加快拓展发展空间,当好对俄交流合作的“桥头堡”;

三是突出城乡协调,深入研究哈尔滨统筹城乡发展的机制与政策,对哈尔滨周边的乡镇及阿城、呼兰、双城的城乡功能研究,促进哈尔滨城乡协调、联动发展;

四是,突出规划调控作用,探索从增量为主转向存量为主的规划模式,加强对城市空间资源的宏观调控力度。

3.2 注重机遇意识,提高规划的经济内涵

一是围绕“中蒙俄经济走廊”、“海上丝绸之路”等国家重点决策,开展哈尔滨市开放型经济的支撑性规划;

二是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上,以产业项目建设为核心,以深入实施产业强县工程为引领,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三是以规划为抓手,推进新型城市建设,建设国际文化名城、生态宜居城市、商贸都城、和谐社区;

四是进一步优化调整城市功能和布局结构,构建现代化立体交通、水、气、热、住房、生态环境等城市保障体系,改善人居环境。

3.3 注重“以人为本”意识,提高城市规划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是加快推进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加强江海、公海、海铁联运和集疏运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城市综合管廊规划。

二是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积极引导城市功能的多样化、复合化,提高居民生活和工作环境质量。

三是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城乡公共设施均衡化发展,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四是加强绿化林地布局的均衡化、网络化和文化设施建设,形成多元化、包容性的文化氛围。

五是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推进城市文化的创新,提高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强化地域特色建设。

3.4 注重服务意识,提高城市规划的管理效能

一是,突出公众参与,完善规划信息公开制度,提高规划工作透明度,推进公众利益维护机制建设;

二是,突出评价和反馈机制,进一步建立公众与管理部门的沟通渠道,实施规划评价制度,根据不同性质的内容向不同机构实施信息反馈机制;

三是,突出管理手段,以规划“一张图”建设为主线大力推进大数据背景下的城乡规划信息化建设,加大力度推进规划审批电子政务建设;

四是,突出制度保障,健全规划法制环境,制订相关规范章程,提高规划批前听证质量,完善听证流程;

五是,突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我市规划管理人员自身建设,强调执政能力,加强规划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完善智力引进机制,多渠道的引进人才。

结语

本文以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工作中有代表性实践工作内容的梳理与分类为切入点,从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分析探索实践带来的效益,提出未来我市城乡规划工作建设策略和重点。本文未尽之处,望在今后的研究中能继续深化细化。

论文作者:王真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7

标签:;  ;  ;  ;  ;  ;  ;  ;  

哈尔滨城乡规划管理实践初探论文_王真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