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负性情绪及舒适度的影响袁玉花论文_袁玉花

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负性情绪及舒适度的影响袁玉花论文_袁玉花

袁玉花

南京市浦口医院 江苏南京210031

摘要:目的:观察在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对其其负性情绪及舒适度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参照组,每组各40例。给予参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模式,给予研究组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情绪变化、护理满意度,并分析护理干预对患者负性情绪及舒适度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过护理后不良情绪明显少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对护理的满意度及舒适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手术室费全身麻醉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取得显著效果,不仅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患者治疗的舒适度,同时还改善了护患之间的关系,可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手术室非全身麻醉;负性情绪

窗体顶端

手术室非麻醉患者较为特殊,其相比于全身麻醉的患者有着较为清晰的意识和部分痛感,这时的患者内心充满了恐惧感和孤独感,所以在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治疗中应给予更加全面的护理干预,而优质的护理干预更多的将患者置于主导位置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方式,使患者在治疗期间能够得到较为全面的呵护[1]。本次研究将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到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手术室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符合医学实验伦理学原则。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需要进行手术治疗;②入院时意识清晰,并自愿参与本次调查研究。排除标准:①身体严重病残、严重并发症、精神疾病患者;②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药物过敏等[2]。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40例和参照组40例。其中研究组患者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在20-70岁之间,平均年龄(45±2.43)岁;参照组患者有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在22-72岁之间,平均年龄(47±3.24)岁。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史、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为参照组患者提供常规的护理方式,具体的操作方式为:首先要对手术室进行细致清洁,将室内温度、湿度进行合理的调节,然后要将治疗前的注意事项逐一的讲给患者听,为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内心压力进行有效的疏导,使其能够在治疗过程中更加的舒适、贴心的服务。

为研究组患者应用优质的护理干预,具体的操作方式为:

(1)一般护理

首先要确保手术室的干净卫生、空气清新、安静和谐。然后要对治疗过程中使用的仪器和物品进行配备,并对其进行细致、有效的消菌杀毒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手术过程中要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严密的监护,一旦发现异常要立即报告医师进行处理。

(2)心理护理

通常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多为急性病、危重病患者,手术治疗很可能就是决定患者能否继续存活的关键途径,这时的患者内心既有焦虑、又有恐惧,所以护理人员还要通过有效的沟通来缓解患者濒临崩溃的情绪,使其能够保持镇定可积极的配合治疗。同时护理人员还要患者家属进行真诚交流,争取家属的信任和理解,便于护理的有效开展。

(2)生理护理

在手术开始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肌肉进行放松,每天2-3次,每次半个小时。同时在护理过程中工作人员还要加深对患者的了解,适当的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使其能够放松心情,能够卸下心防完全遵照的医护人员的要求提供良好的配合,手术过程中协助患者转换体位,使其能够便于进行手术治疗[3]。

1.3 观察指标

负性情绪及舒适度评价: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心理情况,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舒适状况量表(GCQ)展开评价,每个量表有20项评估指标,焦虑及抑郁的标准分界值为 50分,取得的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负面情绪越大或舒适度越高。并运用调查问卷表格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评价标准:85分以上表示非常满意;60分-85分表示为基本满意;60分以下表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对于数据的分析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来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应用X2检验,应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当前在治疗过程中为了缓解手术时的疼痛感,通常会患者进行麻醉使其神经系统得到抑制,能够帮助患者顺利的度过手术。但是全身麻醉常常会产生副作用,甚至还会损害患者的神经系统。为此在一些手术中会采用非全身麻醉的方式,但是这种情况常常让患者在手术中产生负性情绪及强烈的不适感,所以在手术室非全麻患者应用优质的护理干预,可以将患者从被动治疗转向主动治疗,继而提高患者治疗的积极性[3]。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护理后的情绪状况及舒适度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提示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身体生的不适感,还能缓和患者内心的不良情绪,使其从容面对疾病。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提示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对护理的好感度,从而增强护患之间的和谐关系,可在手术室护理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窗体底端

参考文献:

[1]刘红春. 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负性情绪及舒适度的影响[J]. 大家健康旬刊, 2016, 10(8):254-254.

[2]蔡惠. 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负性情绪及舒适度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10):253-254.

[3]风维佳. 关于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负性情绪及舒适度的影响[J]. 医药卫生:全文版, 2017(1):49-49.

论文作者:袁玉花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1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负性情绪及舒适度的影响袁玉花论文_袁玉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