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速铁路外部环境安全管理论文_何茂雷

浅谈高速铁路外部环境安全管理论文_何茂雷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济南供电段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运输需求逐渐上升,高铁作为一种新的运输方式应运而生,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高铁具有运输量大、效率高、经济实惠的特点。然而近年来高铁建设的覆盖面越来越广,高铁外部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外部环境对高铁运行安全的制约越来越大,为了保证高铁安全运行需要重视外部环境安全管理。下文就高铁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并提出强化外部环境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高速铁路;外部环境;安全管理;探析

引言:

高铁建设关系到国计民生,对推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打破地理限制。目前我国的高铁建设水平已经渐趋成熟,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高铁覆盖率将达到80%。在高铁建设规模日益扩大的今天,外部环境安全管理也成为铁路建设关注的重点,由于影响高铁安全的外部环境因素较多,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难度。要加强高铁外部环境的安全管理,一方面应构建完善的安全监管机制,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应重视高铁运营、维护,提前对高铁运行区域的外部环境进行检查、分析,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保证高铁运行安全。

一、影响高铁安全的外部环境成因分析

(一)直接因素

结合当前高速铁路外部环境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影响高铁安全的直接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其一,彩钢瓦影响铁路安全。据相关资料显示2019年某铁路集团公司铁路沿线因彩钢瓦以及建筑隐患而导致的安全隐患问题有几百起,严重干扰了高铁运输秩序。部分施工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方便将彩钢瓦作为屋顶,然而由于彩钢瓦质量相对较轻且安装不牢固,因而较容易被大风刮到铁路沿线,影响高铁运行安全。其二,塑料大棚影响铁路安全。由于塑料大棚具有经久耐用、价格低廉的特点,很多人在生产大棚蔬菜时采用塑料大棚,但是塑料大棚属于易漂浮物,在铁路沿线建造塑料大棚易被大风刮起,影响高铁运行安全[1]。其三,铁路沿线树木影响高铁行驶安全。部分铁路沿线树木倾倒危及高铁正常运行,中断行车,引发交通事故。其四,活动板房、广告牌、塑料垃圾等影响高铁行驶安全。

(二)间接因素

首先,安全意识淡薄。沿线人群对铁路安全重视度不够,没有认识到保障外部环境对高铁正常运行的重要性,因此在日常活动中不注重对周边环境的保护,责任意识不强。其次,地方政府与铁路相关管理部门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没有将沿线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人,责任细化不足,监督管控不到位。最后,外部环境较为复杂,诱因较多,外部环境风险防范过程中难以全面兼顾,管控难度大,存在滞后性。

二、加强高铁外部环境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强化铁路沿线外部环境治理

高速铁路沿线环境对行驶安全影响较大,因此加大治理力度是关键。首先,重视对周边居民等的安全教育,可以通过发放宣传单、告知书、签订互保协议等形式,让沿线居民认识到保障高速铁路沿线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配合做好铁路沿线安全管理;其次,重视加大治理力度,拆除违规建筑物、高危建筑物,如活动板房、塑料大棚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建筑物一律拆除,从源头杜绝安全隐患;对于铁路沿线影响高铁运行安全的树木应及时处理,保证高铁运行秩序畅通。

(二)提高高铁外部环境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高铁外部环境管理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可以及时对可能影响高铁运行安全的因素进行预判,从而防患于未然。铁路管理部门可以组织专业的培训,要求高铁外部环境管理人员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铁路沿线的维护管理,规范处置流程,对于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隐患问题及时与上级沟通,及时制定解决措施,严格执行闭环管理;定期组织业务能力培训,确保外部环境管理人员具备较为专业的管理能力、责任和安全意识。

(三)建立长效的联防联控的机制

铁路管理部门应建立高效的信息互通、共享机制,以便铁路沿线情况及时反馈,确保信息沟通及时、问题决策的高效性,力求做到齐抓共管;同时,除对铁路沿线的日常检查之外还要定期组织地方安全管理单位进行联合巡查,并对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会议上反映,共同商议治理方案[2]。此外,可以建立信息化监控系统。人工监测无法做到全天候、广视角,因而可以在铁路沿线建立监测系统,对发现影响高铁运行安全的情况及时预警,如可以采用遥感监测,也可以借助光学卫星或者视频监控等系统进行检测,获取全面的检测信息,以便精准的对铁路周边的安全隐患进行评估和识别,提升铁路安全管理水平。

(四)重视安全管理关口前移

加强铁路安全管理应将管理关口前移,从铁路建设施工阶段重视制定防护措施。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外部环境对高铁行驶的影响可以在铁路沿线安装防护栅栏,防抛网、防撞架等设备,在铁路施工时保证防护设施与主体施工同步,通过设立安全防护设置可以有效保障运行安全;在防护设施建成后需要与工程一同交由专门负责人验收,确保高铁建造质量与防护设施建设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建立安全防护区是保证高铁运行安全的重要举措,作为高铁建造单位应将强化安全防护作为施工的重点。

(五)完善铁路外部环境管理法规体系

铁路安全管理需要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因此应重视不断完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将安全管理标准和方法细化、深化,确保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更具可操性。目前随着我国高铁建设范围逐渐扩大化,外部环境差异较大,因此需要结合地区铁路沿线环境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保证安全管理的针对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铁路安全是保证高铁运输长效发展的第一要义,新时期作为铁路管理部门应严格遵循国家铁路监管部门的要求,从铁路建设前做好评测,建设中保证施工质量,建设后重视周边环境管控,做好高铁安全管理;就近年来影响高铁安全的案例调查发现,高铁周边环境如树木、彩钢瓦、塑料大棚等对高铁的安全运行影响较大,因此高铁安全管理单位应重视做好周边环境安全治理,及时拆除或者清理违规建筑物,为高铁运行安全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柴冠华.高速铁路外部环境问题分析及措施建议[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8(S1).

[2]王鹏.高速铁路安全管理加强的相关思考[J].管理观察,2017(28):53 -54.

论文作者:何茂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6

标签:;  ;  ;  ;  ;  ;  ;  ;  

浅谈高速铁路外部环境安全管理论文_何茂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