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烧伤康复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研究胡彩华论文_胡彩华

胡彩华 (解放军第九五医院 烧伤整形康复科)

摘要:目的 对手部烧伤康复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46例手部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以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以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3个月后手功能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手功能状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手部烧伤患者给以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治疗后综合健康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康复护理;手部烧伤;治疗效果

烧伤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是手部是最容易发生烧伤的部位。由于手部结构的特殊性,患者一旦发生手部深度烧伤,在治疗的过程中,常常会导致患者出现手部出现畸形,严重影响了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并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心理负担[1]。因此,在对手部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必须要加强康复护理干预措施,以促进患者手部功能尽快得到恢复。为了进一步研究手部烧伤康复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我院选取了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46例手部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46例手部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纳入的标准为:①由火焰、热液、蒸汽、炽热金属所致的热力烧伤;②患者满足深Ⅱ度烧伤;③患者阅读、理解能力,视觉和听觉都正常;④患者无严重的心肝肾,以及糖尿等疾病;⑤患者无精神病史;⑥患者自愿参加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根据此共有46例患者满足此次研究的纳入标准。

按照先后就诊的顺序,将4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为18-47岁,平均年龄为(32.5±14.5);观察组: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为19-49岁,平均年龄为(34.0±15.0);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病程等基本资料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以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以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其具体内容包括:(1)心理护理: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积极与其进行沟通和交流,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方案,及时帮助患者排除不良的情绪。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尽量保证轻柔低缓的语气,指导患者对病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2)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对手部烧伤的相关知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指导患者正确认识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适反应,对于即将出院的患者,告诉其注意事项,并帮助患者制定出有针对性性的恢复方案;(3)音乐护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些音乐,帮助患者调节不良的情绪、缓解疼痛,以帮助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选择音乐的时候,尽量选择节奏清除、节拍变化少、不伤感的歌曲;(4)功能锻炼: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出现的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现象开展功能锻炼。在锻炼前,现将患肢在温水中浸泡30分钟,以有效促进患者患肢的血液循环,并密切结合患者的病情,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指导患者开展手部功能训练。

1.3 观察指标与判断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患者出院3个月后,对患者手部日常活动、工作情况、外观和总体功能进行评分,分数越高代表手功能恢复的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17.0进行统计进行分析,以均数数土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如下表1所示),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治疗的优良率为91.3%,对照组临床治疗优良率为73.91%,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上,手部烧伤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约为40%-50%,手由于暴露在外面,极容易被火焰、热液、蒸汽、炽热金属所致的热力烧伤。手部烧伤愈合的过程中,由于手部的特殊结构,一旦发生烧伤的现象,常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同程度的瘢痕增生现象,甚至导致患者的手部出现组织挛缩,以及关节变形,对手部功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并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心理负担[2]。

因此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常常采用康复护理干预的模式,增强手部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所谓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就是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音乐护理,以及功能训练的方式,以有效改善手部烧伤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而不断提升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3]。为了进一步研究手部烧伤康复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我院选取了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46例手部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给以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患者其临床治疗优良率优于给以常规护理的患者,并且患者出院治疗3个月后,给以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复状态优于给以常规护理的患者。

综上所述,对手部创伤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以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一步提高患者日后的生活活动能力,有效改善了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具有很大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琳,许乐,黄珍霞,等.手部烧伤康复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5,8(8):69-71.

[2]黄珍霞.手部烧伤患者康复护理干预模式的构建与临床实证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4.

[3]朱映雪.32例手烧伤植皮手术后的康复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1):124-125.

论文作者:胡彩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

标签:;  ;  ;  ;  ;  ;  ;  ;  

手部烧伤康复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研究胡彩华论文_胡彩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