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论文_李明

把我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论文_李明

(渠县渠北乡第二中心学校 渠县 635200)

初中思想品德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品德教育,以及有关的社会科学常识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它对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思想品德课的课程功能来看,它根本任务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社会人。中学品德课应成为学生探视社会的窗口,应使它们能更清楚地认识社会,理解社会,为今后他们进入社会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打下基础。为此,品德课教学不能仅仅围绕教材进行思想品德理论知识教学,还应该注重将品德课内容与社会生活实际,与学生的社会阅历、社会经验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品德内容,内化自身行为,从而达到品德课的育人效果。

一、把握课标,科学选题,提高实践活动的针对性

1、把握课程的实践性要求

思想品德课标明确了其课程性质是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所谓实践性就是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倡导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性,应该提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活动,通过某些形式参与公共生活,体验社会生活,达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要创设一定的形式和情景,让学生逐步了解社会,扩大人际交往,参与公共生活。许多品德,特别是公德,必须在公共生活的环境中,通过公共交往才能得到体验和内化。

2、明确课程建构的基本理念

这一课程理念要求: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思想品德获得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既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人的思想品德。

课标是教师师教学的重要依据,把握了课标,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每一部分内容要让学生认识什么,达到哪些成长目标。在此基础上,老师来进行有针对性的选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在谈到“珍爱生命,善待生命”的课题,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设置“关爱生命”的社会调查活动,通过活动体会人与社会生命的关系,体会生命的可贵,要珍爱生命;又如在谈到“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内容时,可设置“关注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自身成长环境状况及其给未成年人成长带来的影响;在谈到“法不可违”的内容时,设置“未成年人不良行为”调查活动,让同学了解不良行为带来的危害,从而引导同学克服自身不良行为等等。

在选题时,要紧紧围绕教材内容,确定选题范围,拉近实践内容与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易于操作,有认同感,易有体会,能获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另外,这些内容还需是学生关注的、感兴趣的话题,他们的参与才会更积极,探究才会更深入,体会才会更深刻。

二、加强辅导,给予理论支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来更深刻的认识社会问题,学会辩证的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学会探究问题的方法,学会对知识的运用与延伸,学会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因此,教师在指导同学实践过程中,要注意进行及时的理论指导,帮助学生归纳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让学生有所得,有所悟。同时,不让这些认识只停留在所学知识的层面上,而要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能从现象看本质,学会分析问题或现象的因果关系、辩证关系,并能从多角度、多层面来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从而实现对知识的综合和拓展,理解和运用。通过教师引导进行归纳,使学生对问题、现象的认识更加深刻全面。

三、把握导向,学会辩证认识,有效解决社会问题

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容易受外界不良思想影响。正确的教育导向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义利观、荣辱观,只有形成的社会观,学生才能够健康的成长。因此,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针对社会生活中的不正之风、不良现象,教师要有先见之明,把握导向,及时用正确的观念引导学生,避免受到社会生活中一些错误观念和错误认识的影响。同时,也要让学生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明辩是非、分清黑白,这也是我们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目的之一。比如,在农村,很多家长教育女子的观念就是“认真读书,长大后才能赚大钱,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这种普遍存在的教育观念看似正确,其实是一种不健康的观念,甚至会引导孩子从小树立错误的人生观。

又如一些成年人的诚信观、义利观也可能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带来影响。所以,把握辩证观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生活中的一些观点、观念,从而树立正确的社会观,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也才有助于国家社会的发展。品德课的实践环节教学一直以来就是教师关注的重要教学环节,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更是把它摆在更加重要的地位。也只有更好的把握好这一环节的教学,品德课的课程功能和社会功能才能更好的体现出来。作为品德课教师,应有把握时代脉搏的敏锐思想和时刻关注社会生活的洞察力,还应有强于其它学科的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综合分析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才能更好的引导并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获得科学的认识。育人始终是品德课的主要功能,我们只有始终把握育人这一主线,牢记品德课教学的目的,我们就一定能做好品德课教学实践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论文作者:李明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8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8

标签:;  ;  ;  ;  ;  ;  ;  ;  

把我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论文_李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