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式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患者围术期焦虑情绪及康复情况的效果研究论文_王悦,周雯雯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州人民医院妇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 841000

【摘 要】目的 观察妇科腹腔镜患者采取激励式护理干预对其焦虑情绪与康复状况的影响。方法 本次实验65例妇科腹腔镜患者均为本院2018年2月-2018年11月接收,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n=32)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n=33)行激励式护理干预,统计各组护理前后焦虑评分(SAS)、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6.06%和2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且在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方面,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围术期,激励式护理干预的应用,不仅可以减轻患者负面情绪及心理压力,同时有助于避免其他疾病的发生,缩减患者治疗时间。

【关键词】焦虑;腹腔镜;妇科;激励式护理干预;常规护理

妇科腹腔镜患者由于未全面了解腹腔镜手术的优势、治疗效果等,致使其产生多种负面情绪,包括忧虑、担心、疑惑等,而这些心理情绪均对正常手术的开展及机体承受能力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围术期的护理方式尤为重要,其影响着患者心理状态[1]。积极向上的激励有助于达到患者理想目标,使其保持良好心态。基于此,本课题就本院妇科接收的腹腔镜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激励式护理干预成效进行简单分析,以下是具体报道。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随机划分2018年2月-2018年11月本院妇科接收的腹腔镜患者65例,对照组(32例),年龄21岁-48岁,均龄值数(32.51±5.47)岁;研究组(33例),年龄22岁-46岁,均龄值数(62.48±5.41)岁;组间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案,于患者入院后,简单介绍院内环境、医疗设备等,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发展、心理状态,根据患者接受教育程度开展入院宣教、护理方法,以下是详细内容:入院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包括疾病、注意事项、手术内容、腹腔镜优势等,术前、术后为患者介绍护理期间需注意的问题,出院指导等。

研究组接受激励式护理干预:

1.2.1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培训、学习:组织本科室护理人员进行激励式护理培训,在全面掌握激励护理流程、方法的同时,明确护理期间正确使用调查表的方法、注意事项等,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探索新的护理内容,并进行模拟训练,更深一步理解护理方法。

1.2.2 内容:护理期间,首先,从整体上对患者心理状态、情绪等进行准确评估,后以评估结果为依据,对与患者心理状态相符的护理方法进行选择,目的是关心、激励患者,激励方法包括目标激励法、物质激励法等,鼓励、支持患者将自身心理压力表述、发泄出来,使其可以保持良好心态,自主配合诊治。

1.2.3 实施对策:①术前,增加访视频率,引导患者将自身伴有的不足表述出来,利用肢体接触、言语鼓励等方式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使其能够安心,此外,开展健康教育,减轻患者及其家属因不了解疾病、治疗方法导致的负面情绪,避免情绪波动明显。此外,列举成功治愈的典型案例,增强患者治疗自信心,使其保持积极向上心态配合治疗;②术后,待患者回至病房0-1h内,由责任护理人员利用言语沟通方式告知患者手术结果,从而减轻其因过度担心手术结果产生的负面心理;术后4h-6h,指导患者进行床下活动,为其介绍及早下床的优势,若患者伴有轻微疼痛,则利用注意力分散法转移其注意力,例如播放视频、舒缓音乐等,从而达到减轻疼痛目的。对于表现良好患者予以言语鼓励和表扬;③强化:对于康复训练期间,可自主配合医护人员工作且表现良好者,将其视为标榜并介绍给其他患者,通过榜样带动方式使其他患者都能够主动参与其中;④目标的制定:以患者病情恢复、发展状况未依据设定阶段性目标,确保其与患者具体状况相符,在患者完成该阶段目标后开展下一阶段,一直设定到患者彻底康复,在此期间,多关心、鼓励安全,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爱护与关心。

1.3 观察指标

统计各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前后焦虑评分(SAS)、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焦虑评分判定依据为焦虑自评量表(SAS)[2],分值越高表示焦虑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本课题全部数据的分析均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其中,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计量资料表示方法为();采用x2检验的计数资料表示方法为率(%),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SAS评分及各项指标

护理前,两组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评分、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SAS评分与各项指标()

2.2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n(%)]

 

3 讨论

激励理论指的是为了满足特定目的开展的符合人的内在需求或者动机的影响,以此反复引导人改变自身行为,对其内心活动进行激励,其本质就是对人的动机进行激发,将人们内在心理充分发挥出来,以此激发人的积极性。对于妇科腹腔镜患者而言,因为自身疾病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大部分患者存在焦虑等情绪,进而对围术期生理及心理造成了影响,同时也延缓了康复速度[3]。常规宣教仅将患者局部需求解决,但是并未站在患者角度思考其焦虑的来源。近些年来,激励式护理方式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据本次实验分析,在SAS评分、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方面,经护理,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利用激励式护理方式,包括倾听患者诉述、引导患者发泄自身情绪等方式,有助于减轻患者内心焦虑情绪,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心态;与此同时,通过分散注意力方式,减轻患者疼痛,并主动关心患者,有助于患者感受到他人的关爱,从而主动配合治疗,在短时间内恢复健康;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对照组是25%,研究组是6.06%,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

总而言之,激励式护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明显,其有助于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健康,同时保持乐观心态。

参考文献:

[1] 吴志英,吴艳,王琦帆,等. 激励式护理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7,40(11):1488-1491.

[2] 燕丽,程建军. 循证护理模式对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和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32):3640-3643.

[3] 马尘,闫亚娟,何玥. 整体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探究[J]. 中国医学装备,2017,14(9):100-102.

论文作者:王悦,周雯雯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4

标签:;  ;  ;  ;  ;  ;  ;  ;  

激励式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患者围术期焦虑情绪及康复情况的效果研究论文_王悦,周雯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