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障灵丸防治老年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观察论文_谢琼

消障灵丸防治老年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观察论文_谢琼

谢琼

(湖南省慈利县中医院 427200)

【摘要】 目的:观察消障灵丸在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2012年-2013年来我科治疗的880例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取405例(眼)术后仅给予常规消炎治疗作为对照组;另随机取445例(眼)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消障灵丸口服2-4个疗程。结果:观察组发生后发障发生率45例,占10.1%;对照组发生后发障发生率81例,占20%。结论:白内障术后服用消障灵丸可以有效减少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且安全有效。

【关键词】消障灵丸;老年后发性白内障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7-0362-01

后发性白内障是白内障摘除术后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术后残留及脱落在晶体后囊上的上皮细胞增殖和移行,并转化为成肌纤维细胞,而导致晶状体后囊混浊[1],其发病率可达20%~50%。多数患者需再次手术或行激光后囊切开术,以致增加了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继发性青光眼及人工晶体激光损伤等并发症的危险。如何防治后发性白内障一直是眼科医生关注的问题。我院自2013年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加用消障灵丸口服,患者后发障发生率明显减少,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科2012年-2013年来我科治疗的880例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取445例(眼)纳入观察。其中女性229眼,男性216眼;年龄50岁~90岁,平均65岁;病程5天~6天。另随机取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405眼作为对照组,其中,女性207例,男性198例;年龄48~90岁,平均66岁。

对比两组病患的一般资料,发现其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为同一医生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加后房性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常规后囊膜抛光。对照组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双氯芬酸钠眼液眼液点眼逐渐减量共用一月左右,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我院自制制剂消障灵丸口服。消障灵丸基本组方及用法:黄芪100克、党参50克、枸杞50克、白术35克、茯神35克、远志35克、桂圆肉35克、大枣35克、丹参35克、牛膝35克、当归70克、升麻12克、木香12克、三棱15克、莪术40克,共研末,加蜜为丸。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30粒15克,温开水送下。一月为1个疗程,服用2-4个疗程,随诊一年至二年观察比较两组病患者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评价标准

后发性白内障判断标准:根据Odrich方法[2],裂隙灯下将后囊混浊分为4级:0级透明;Ⅰ级 轻度混浊,眼底可看清,不影响视力;Ⅱ级中度混浊,眼底模糊可见,影响视力;Ⅲ级重度混浊,眼底窥不见,严重影响视力。

2.结果

上述所有患者约复查一年,记录有无发生后发障及严重程度:加用消障灵丸口服的观察组中,有45例眼出现后发性白内障, 占10.1%,属于Ⅰ级的25眼,属于Ⅱ级的20眼,没有出现Ⅲ级的后发性白内障。对照组的患者中,有81例眼出现后发性白内障, 占20%,属于Ⅰ级的40眼,属于Ⅱ级的36眼,属于Ⅲ级的5眼。

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后发障发生率[例数,% ]

组别总例数后发障总

发生率Ⅰ级后发障

发生率Ⅱ级后发障

发生率Ⅲ级后发障

发生率

观察组44545(10.1 )25(5.62)20(5.56)0(0)

对照组40581(20.00)40(9.87)36(8.89) 5(1.2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我科自1983年来开始使用消障灵丸治疗未成熟老年性白内障,疗效显著,声誉良好。老年性白内障和老年性后发性白内障有相通之处,我科自2000年开展白内障手术后,经常间断给患者口服消障灵丸,近2年专门规范对照观察,对比明显。中医认为,后发性白内障多因行白内障手术或眼珠受伤,损伤目中脉络,气血凝滞,目失濡润,残存的晶珠组织失养而变混浊[3]。另外老年患者多年老体衰,肝肾亏虚,则精血不足,目失涵养遂至目暗成障。消障灵丸中黄芪、党参、白术、茯神、升麻健脾益气,枸杞、远志、桂圆肉、大枣滋肝肾,填精血,当归、丹参、牛膝、木香活血理气,三棱、莪术散结消障。总之,本方共奏滋补肝肾,健脾养血,散结消障之功。肝藏血,脾统血,肝开窍于目,脾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肝肾精血充足,目得濡养,本方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组方,同时根据后囊膜混浊的特点采用攻破之法以消障散结,故对防治老年性后发性白内障有很好的疗效[4]。

现代医学认为,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机体损伤修复过程,预防后发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和迁徙,这有些类似于肿瘤的治疗[5]。其次,白内障术后为一种创伤引起创伤性炎症反应,植入眼内的人工晶体作为一种异物也会引起异物性炎症反应,影响白内障术后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生物行为,进而促成了晶状体后囊混浊的形成[6]。中药的现代药理学认为,木香、三棱、莪术、当归有抗炎作用,对白内障术后的慢性炎症有改善作用。尤其是莪术可破瘀行气,消积,现代药理学认为具有抗肿瘤作用,有可能可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7]。

总之,后囊混浊是白内障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了减少和预防后囊浑浊的发生,我院采用自制制剂消障灵丸口服明显减少了后发障的发生,且经济方便,无副作用,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参考文献】

[1] 解芳,钟洪珊,张林.后发性白内障发生机制研究进展.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8(4):754.

[2] 连荣,张红,田芳等.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摘除术后后囊膜混浊的临床研究.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23(3):242-244.

[3] 彭清华.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北京:中国中医出版社,2010:445-446.

[4] 熊婷婷,于微明,安同寿等.消障灵丸治疗未成熟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观察.中国中医眼科杂志1993,3(4):225-226.

[5] [6] 解芳,钟洪珊,张林.后发性白内障发生机制研究进展.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8(4):754.

[7] 祁明信,张清林等.五种天然药物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效应比较.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9,4(11):1258-1262.

论文作者:谢琼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6

标签:;  ;  ;  ;  ;  ;  ;  ;  

消障灵丸防治老年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观察论文_谢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