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曲沃县供电公司 山西省临汾市 0434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用户对电力系统和其配电线路自动化的认知程度不断加深。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配电线路自动化,与用户用电设施系统相连,直接决定了用户用电的安全性和稳固性。
关键词:配电线路;自动化;城网供电可靠性
一、配电自动化的意义
由于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由于采用了各种配电终端,当配电网发生故障或运行异常时,能迅速隔离故障区段,并及时恢复非故障区段用户的供电,减少停电面积,缩短对用户的停电时间,提高了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减轻了运行人员的劳动程度,减少了维护费用;由于实现了负荷监控与管理,可以合理控制用电负荷,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采用自动抄表计费,可以保证抄表计费的及时和准确,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并可为用户提供用电信息服务。
1、提高供电可靠性
在正常运行情况下,通过监视配网运行工况,优化网络运行方式;当配网发生故障或异常运行时,迅速查出故障区段及异常情况,快速隔离故障区段,及时恢复非故障区域用户的供电,缩短对用户的停电时间,减少停电面积。
2、提高供电经济型
目前,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降低配电网的线损,如配电网络重构、安装补偿电容器、提高配电网的电压等级和更换导线等。其中,提高配电网的电压等级需要综合考虑,更换导线和安装补偿电容器则需要投资。配电网自动化使用户实时遥控配电网开关进行网络重构和电容器投切管理成为可能,通过配电网重构和电容器投切管理,在不显著增加投资的前提下可以达到改善电网运行方式和降低网损的目的。
3、提高供电能力
配电网一般是按满足峰值负荷的要求来设计的。配电网的每条馈线均有不同类型的负荷,这些负荷的日负荷曲线不同,在变电站的变压器及每条负荷上的峰值负荷出现的时间也是不同的,导致实际配电网的负荷分配也是不均衡的。通过配电网优化控制,可以将重负荷甚至是过负荷馈线的部分负荷转移到轻负荷馈线上,这种转移有效的提高了馈线的负荷率,增强了配电网的供电能力。
4、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配电网自动化还能实现在人力尽量少介入的情况下,完成大量的重复性工作,这些工作包括查抄用户电能表、监视记录变压器运行工况、监视配电站的负荷、记录断路器分合状态、投入或退出无功补偿电容器等。通过配电网自动化,不必登杆操作,在配电主站就可以控制柱上开关;记录等;数据统计和处理;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客户呼叫服务系统的应用等。这些手段无疑降低了劳动程度,提高了管理水平。自动抄表计费,保证抄表计费的及时和准确,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并可为用户提供自动化的用电信息服务等。
二、电力系统配电线路自动化结构
1、自动化开关
一般来说,配电线路自动化开关形式多样,如自动配电开关、真空开关及重合器等,相关人员在选取开关时,要考虑配电线路及配电网设备特征这两方面因素。自动化开关系统还能够对开关的损耗状况进行实时、自动监控,并将检测信息上报给调度值班室,由检修人员根据上述信息制定科学的检修计划,提高检修效率,保证开关能够安全、稳定以及可靠的运行。
2、主站DMS系统
主站DMS系统所起作用为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操控配电网,具体的操作设备有故障自动隔离设备和SCADA设备。具体来讲,故障自动隔离设备应用于电力系统的突发性状况中,技术确立事故发生位置,将这一位置设定为隔离故障发生地,避免对其他区域所带来的影响。
3、电力系统配电系统自动化运行方式
电力系统配电系统自动化运行是依靠自动化开关的FTU结构,对电力系统配电系统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全面、实时的采集。FTU结构的可靠性非常高,当电力系统配电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FTU结构能够准确的将采集的各种信息传递至DMS系统,由DMS系统对配电系统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然后采取有效的调整对策,保证配电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DMS系统会对FTU结构进行定期的检测,及时的发现FTU结构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避免FTU结构出现问题。此外,相关人员需要严格、认真的做好主站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尽避免主站设备出现问题,保证整个配电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
4、电力通信系统自动化运行
电力通信系统的信道众多,主要包括无线、光纤、微波、载波等,在进行电力通信系统选择时,需要根据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通信策划以及通信条件等各种因素,实施通信系统自动化运行,能够根据分层配置、资源共享等原则,对通信信道进行自动化、科学化选择,能够显著提高电力通信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效率。
三、实现配电线路自动化是提高城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1、提高对于配电系统的评估力度
配电系统的可靠性研究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在电力系统的运作之中进行了实践和分析,随着社会电力系统使用的普及,城市电网的老化和限制严重,因此在当前的社会电网发展过程中急需对城市内的输电网络进行扩展和优化,提高输电量和输电效率,以满足高速发展的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要求。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可以提高人们对于城市输电网络的可用度的认识,便于人们对现有的输电网络进行改造,在当今的电力系统的改造和施工之中,对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元素。在当前城市的的大型电网之中,电路网络的工程评估人员一般使用最小路法对电路的稳定性进行评估,这种方法在使用之中是将电路网络之中的非最小路上的元件对负荷点可靠性的影响折算到系统的最小路上,再依次计算各个负荷点的可靠性指标,进而得出电路系统的稳定评估。这种方法对于大型电路系统的可靠性评估计算有较大的帮助,比起穷举计算,减少了大量的电路分析实践和计算过程,较为适合大型电路系统的稳定性评估。
2、严格按照工程步骤进行实施
在这一方面要注重故障隔离及恢复供电的实施过程,首先简单解释一下故障隔离。所谓故障隔离就是在发现故障时,快速让变电所的开关跳闸并进行重合,对故障进行判断,若结果为永久故障,则开关跳开。然后再分析各个检测点中的实时信息,判断故障范围并将结果传送给调度员。调度员根据相关信息对故障范围进行最终确定。一旦确定故障范围后,系统就会将故障范围内所有线路的开关跳开,从而隔离故障。将故障点隔离后,系统会对故障范围外的设备送线路,及时有效地对无故障线路恢复供电,从而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调度员也可以让线路单位进一步强化故障范围进行确定,这样能够有效地缩短巡线时间,加快恢复供电的速度。
3、安全生产
要想保障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必须安全生产。这就对供电部门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供电部门应始终以安全第一为主要原则并贯穿于整个电力系统中,重视组织领导落实安全生产的责任书,不断对技术进行改善,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进行施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确保网络的安全运行。
4、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水平
为了进一步确保配网自动化供电可靠性,要着重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电力企业要对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得相关工作人员时刻保持本领恐慌意识,不断丰富自身,提高工作能力与工作效率。不仅如此,还要培养相关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强化落实问题的解决,切实解决好用户的用电问题。
结束语
配电线路实行自动化系统,极大地保证了运行效率,为企业获取了更多的社会利益、经济利益。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现行的电力系统配电线路自动化仍存在一些令人堪忧的实际你那题,电力企业要完善管理机制,实现配电网的优化配置,应用合理有效的技术措施,节省经济成本,提升工作效率,提供优质服务,实现电力企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新.电力系统和其配电线路自动化运行解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5(11):175.
[2]刘代勇.基于电力系统及其配电线路自动化运行[J].低碳世界,2016(35):87-88.
[3]陈孟华.城市配网自动化建设及其配网规划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4.
[4]张兴永.淄博配网自动化的实践应用与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5.
论文作者:张刘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故障论文; 系统论文; 负荷论文; 可靠性论文; 配电网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线路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