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及设备维护措施论文_李峰

完善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及设备维护措施论文_李峰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兰察布电业局 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

摘要:电力资源的整体需求变大促使了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朝向多元方向发展,并且在这一发展模式下,电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运用,也成为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关注重点内容。但是,就实际的发展可以看出,国内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中,无论是变电系统运行期间的安全管理还是设备的维护检修,都面临一定的问题。因此,本文从这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工作,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设备维护

1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和设备维护的意义

变电运行是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关系整个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切实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加强变电运行各方面管理工作,实现安全管理的目标,做好各项电力运行设备的全方位维护工作,及时发现设备运转中的不正常状态,并开展及时维修工作,使其始终保持较好的工作状态,最大限度地提升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整体水平,提升电力企业工作的效率和服务水平,从而增加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全方位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及时排查和解决各项安全隐患,应对电力系统实际运行的复杂环境,发挥安全管理制度的优势,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2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影响因素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一,故障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工作必须配置完善的管理制度,相关的管理措施才能得到有效执行。在实际中,电力企业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这些制度主要针对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效率等方面,其对安全管理方面的作用效果有限,所以管理人员无法参照制度,有效执行管理措施。其二,人员素质不高。安全管理人员或变电运行操作人员无法意识到变电运行安全重要性,其便不会对设备安全管理持积极态度,在实际中,其很容易忽略一些安全隐患或事故征兆,这不利于设备的安全管理。其三,设备本身质量和性能差,在一开始,如果电力企业无法为变电运行选择合适合格的设备,这些设备本身便存在安全隐患,其在应用中也无法保持安全可靠性。其很容易出现故障最终影响到电力系统整体的安全。此外安全影响因素还有很多,在采取管理措施时,电力企业还要从技术和管理方面入手,使变电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3完善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及设备维护措施

3.1安全管理措施

3.1.1健全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制度

首先,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则是要保证相关设备能顺利运行和维护,因此可以设置专门的工作人员。在变电设备维护岗位上的工作人员,要做好设备维护的详细记录,并且保证设备参数信息的准确和完整,如若变电设备真的发生问题,这样就能够有迹可循,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其次,还要完善制度。完善值班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要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和效率,通过值班制度,能够有效避免相关人员在连续值班、疲劳工作的情况下,出现安全隐患。而在交接班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办好交接手续,使责任落实更加明确。

3.1.2变电系统必须具备良好的质量要求

变电站系统依靠良好的设备管理来改善设备状态并确保设备安全和经济。在电力系统变电站运行中,事故往往是突然发生的,往往存在许多异常的工作状态,如保护剔除、开关剔除、直流消失、电源消失等。在这种情况下,变电站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技术和心理素质,特别是对于主要的岗位人员和值班人员。如果缺乏良好的事件响应和处理能力,那么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错误判断和误用,从而导致事故。例如,如果在未知的情况下直接恢复供电,系统将再次造成影响。或由于混乱而进入错误的间隔,导致误操作。延误事故处理的最佳时机,甚至给事故后的维修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变电站的工作应注重提高人员的技术和心理素质。

3.1.3缺陷PDCA闭环管理的实施

(1)计划(P)阶段安全技术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变电系统实施安全管理,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变电运行管理中,构建起长效机制,同时制定检查和评审的目标,在工作环境、安全管理、人员技术方面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2)实施(D)阶段安全技术管理。检查阶段是指电力工程在运行中所存在的设备缺陷已被完全修复之后的阶段。要及时整理、上报故障设备名称及编号,并根据设备投入运行的时间及缺陷造成的影响,出具详细的相关报告,进行备案。另外,需要从变电运行的角度来对设备的缺陷予以定性,提出消除缺陷的建议。在设备故障缺陷修复阶段,要以相关部门出具的缺陷报告为标准,对缺陷设备及时进行处理,并认真做好记录。(3)检查(C)阶段安全技术管理。经过检查后,对修复后的缺陷设备,对其界限检查是否正确。采用现场操作的方式对外观检查之后,还需要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对于不能通过检查的设备,需要对设备进行二次检修,合格并通过验收后才能够投入使用。(4)处理(A)阶段安全技术管理。在对变电设备缺陷技术处理完成之后,对设备缺陷进行总结性分析,并提交给变电管理所,在提交过程中,收集并分析设备的运行情况和设备反馈的信息,从收集分析的报告中找出可能的缺陷,并对其采取设备缺陷技术改进措施。

3.2维护措施

3.2.1构建变电设备方面的维护机制

完善的变电设备维护机制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有效保障。所以要构建完善的维护制度,定期地更换、检查和维护变电设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变电设备的各方面性能都能够符合实际情况的要求。同时对制定的维护制度还要进行严格的落实,严格要求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防止出现失误等现象,使变电设备的维护工作始终贯穿于电力系统中,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3.2.2选用先进的有关维护用具

先进的维护工具能够保证变电设备的安全维护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还能进行有效的保障。例如,在监测装置上配备绝缘的操作杆,维护工作人员可以借用绝缘操作杆完成相关的操作,避免与变电设备进行直接的接触。对变电设备中的污秽物进行清理的过程中,可以使用高流速水冲洗的方法,这样可以提升设备的维护效率,并且提高除污效率。此外,还需要对维护设备进行电气试验和机械试验,保证违规设备的安全性能。

3.2.3开展精细化维护

在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管理过程中可以同样全面推广精细化维护管理,在精细化的维护管理模式下,要重点针对并且运行设备存在的各种缺陷问题进行严格处理。也就是说,直接进行维护管理的过程中,变电运行设备实际存在的缺陷问题进行精细划分,将一些能够对变电设备以及相关操作人员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缺陷定义为需要及时进行停电处理的第一类缺陷;将能够对变电设备运行的经济性、以及绑定形成影响的需要在电力负荷低估情况下进行处理的缺陷定义为第二类缺陷;将对变电设备基本上不会造成影响的而且可以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进行消除的缺陷定义为第三类缺陷。以此来针对不同类型的变电设备缺陷问题实施精细化的管理。另外还要制定相应的奖惩激励制度,来进一步提升相关操作人员的主观意识以及能动意识,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完善的变电设备安全管理机制,这样才能够实现对变电运行设备缺陷危害的最大程度控制。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当今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生产生活针对电力但需求量在不断的攀升,在各个领域中电力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供电企业在实际生产中一定要重视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及时地对设备进行维护检修,保证变电设备的安全性。并且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能够及时地处理分析存在的问题,保障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的运行,从而有效地推动我国供电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峰,李霞.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技术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4,27:120-121.

[2]李连玉.关于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及设备维护的研究[J].通讯世界,2018,09:100-101.

[3]郭方,杨晓彦,吴松峰.关于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及设备维护的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19:186.

论文作者:李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20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8

完善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及设备维护措施论文_李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