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小学教师培训新模式论文_谢敏

探讨中小学教师培训新模式论文_谢敏

谢敏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摘要】教师在社会中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角色,需要终身学习、不断提升。顺应教师自我提升发展的需要,教师培训活动应运而生,并且在教师教育技能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模式也在不断更新发展,在教师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教师培训;新模式;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12-022-01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基本任务,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也就要求教师在这些新理念的基础上继续改进自己的教学,最主要的一个方法就是通过教师培训,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教师合作探究的不断发展,中小学教师培训也有了新的模式,并在不断探索中继续前进。

一、互联网下的中小学教师培训

互联网下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并不新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国利用互联网开展各种活动的能力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但伴随着对于教师培训要求的提高和互联网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互联网下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也有了新的发展。

以前的互联网下的教师培训,基本上属于单向的利用网络进行培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学习,但缺少充分全面的反馈,即使部分教师对于培训有所反馈,也缺乏对于这些反馈的及时回应。被动接受互联网上的知识,难以进行参与和互动,参与度低,直接导致了教师受培训积极性不高,并且缺乏互动也就无法了解教师对于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1]。但现在的互联网教师培训,更加全面具体的帮助教师提升自己的教育技能,教师在培训过程中,作为用户来进行相关活动,努力使教师有更好的用户体验也是培训的重要要求,以用户为中心,注重用户的参与和互动,更加完善整个培训过程,例如在设计教师培训平台时,包含了固定的模块,具体为教授、学习、互动、展示、实践、评价、课程管理、学员管理几大模块,也包括前期的培训准备和后期的培训反馈,形成一个完整全面的培训体系,不仅满足了教师的学习要求,也满足了他们的沟通交流、评价改进等多方面的需求及时地反馈馈和沟通不仅有利于培训者及时改进培训计划,也有利于被培训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改变自身行为,促进个人发展。

二、共同体构建下的中小学教师培训

在早期的教师培训,培训方与教师的割裂性较大,缺少相互之间的沟通联系,培训方缺乏对于教师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只是简单将研究得出的重点内容教授给教师,忽略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该如何解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如今的教师培训中,首先培训方更加注重了解教师实际情况,深入教师一线教学场所,了解教师的培训需求,针对实际情况设计培训课程,其次培训方加强了与教师的沟通,培训方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输出者,而同时也成为教师沟通协调的对象,教师会将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培训方反馈,培训方也会根据建议和实际情况及时修改,教师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培训方也改进了自己的课程,收获了双赢的结果;最后是教师之间的线下沟通与交流,教师与教师之间在培训活动结束后也要进行交流,互相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与感受,能够发现不一样的视角,产生新的学习成果,使培训内容深化并且有助于将知识内化到自己的教学知识体系之中。

三、分类指导下的中小学教师培训

以往的教师培训为节省资源,经常采用统一培训的方式,不同水平的教师学习同样的内容,不仅不具有针对性,甚至会打消能力较高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培训的内容高水平教师可能已经做到;有的甚至不区分学科进行培训,只培训一些共性内容,也无法对于教师的实际教学有所帮助。近年来,教师培训更加注重针对教师的“分流”培训,例如刚入职的新教师和在职多年的老教师分开培训;同一城市不同区域的不同水平学校进行分开培训;擅长使用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师分开培训等方式。通过这种新的培训模式,将不同类别的教师区分开来,针对不同情况设置不同培训内容,使得培训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多考虑教师们的个性化需求,让教师感受到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更能够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感受到培训的重要作用,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培训活动之中,虽然可能会耗费更多的时间与资源,但却有更高的培训效益。

四、研修下的中小学教师培训

过去我国的教育思想中,教师仅仅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只需要将知识教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即可;教育研究由专门的研究人员来负责,教师只需要接受研究成果。但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师不仅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研究的任务也进一步下放到教师自己手中,因为教师更接近教学实际,更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进行研究。通过教育研究,教师能够在不断探究中改进自己的教学,直接将研究成果运用在实际教学之中,并且教师教育研究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逐渐涵盖了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方方面面,例如教师教育研究、课程研究、教科书研究、教学设计研究等,教师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运用科学的研究手段,对问题进行持续关注,展开研究得出结论,应用于教学之中,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回路”,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螺旋式的上升”,通过循环研究不断升华自己的研究成果,得出新的结论。

结束语

中学教师培训随着教育的发展也会不断发展完善,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需要教师们积极主动地顺应教师培训发展的潮流,主动地去进行学习和发展,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教师培训的模式提出有效的建议,探索更多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新模式,促进自己的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忠明,常宝宁. 学习者中心: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转型发展[J]. 中国教育学刊,2018(04):76-80.

论文作者:谢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12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  ;  ;  ;  ;  ;  ;  ;  

探讨中小学教师培训新模式论文_谢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