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云南省少数民族中职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论文_李 民

当前云南省少数民族中职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论文_李 民

摘要: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中职学校少数民族学生人数众多,在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扩招导致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数量得不到保证,学生管理及思想德育教育面临挑战。本文立足对中职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提出几点对策,以期开展中职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职学校 少数民族 德育教育 对策

云南省有2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数量占全省总人口33.37%,是我国民族最多的省份。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中职学校,他们身上既有受地域、历史、民族风俗影响所形成的特点,也有与一般中职学生生理、心理相同的共性特点,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关系到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少数民族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对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文明习惯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一、中职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

(一)思想道德观念偏颇,功利思想明显

据对大理五所中职学校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调查中发现(少数民族学生占48%),在“你对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的看法中, 29%认为有些道理,1%认为完全正确;在你对“人都是自私的”这一观点的看法问题上,赞同的同学占33.62%;从调查中可看出,不少中职学生过分看重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功利思想明显,自我为中心突出,对周围的事漠不关心,金钱与个人利益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

(二)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自信

据云南省民族中专对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中(少数民族学生占65.75%,100%是农村人口),52.28%的同学学习目标不明确;40.3%的同学表示没有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调查显示中职学生因没有良好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成绩不理想,导致缺乏自信。另外,因年龄小无法就业等原因,被动选择就读中职学校,专业选择也有很强盲目性,并未做好进入中职学校就读的心理准备,导致没有明确学习目的。

(三)纪律法治意识薄弱,是非观念模糊

据对云南省民族中专在校学生调查发现,“面对与同学发生矛盾时采用的处理方式”中,31.7%的同学选择打架解决,30.6%的人选择寻找机会报复;在“你考试作弊吗?”问题的调查中发现,有时作弊和经常作弊分别占25.78%和4.21%。从数据中不难看出,中职学生自律性不强,缺乏良好学习习惯,在遇到同学间矛盾时,拉帮结伙、简单粗暴,法治意识薄弱;对考试作弊持无所谓态度,缺乏对诚信做人的基本认识。

(四)恋爱现象普遍,人际关系不和谐

在对云南省民族中专在校学生调查发现,“你认为在学生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中,有28.16%的同学选择不善于交流;对打架违纪事件、同学间矛盾调查统计中,因恋爱、情感产生的纠纷达70%,参与者80%都有明显的相同地域、民族特点,人际交往中地域性、民族性产生的群体较为明显,具有很强的排他性。

二、中职学生思想道德问题原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我国正处于经济、信息高速发长的时期,随着手机的普及,大量充斥色情、暴力、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影视作品随处可见,大量贪污腐败、权色交易、坑蒙拐骗等丑恶不良现象及低端粗俗信息遍布网络,对缺乏判断力的中职学生造成信仰危机,价值观混乱,极大影响学生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带来极大的危害。

(二)学校因素

1、中职学校生存发展艰难,思想道德教育重视不够

随着大学、高中扩招,中职学校招生竞争激烈,生源质量、数量没有保证。“合并”、“联办”、“合作”、争取招生政策、拓宽就业渠道、专业课程及设备建设、办学经费筹措等问题成为当前中职学校的工作重心,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因周期长、见效慢,缺乏足够重视。

2、思想道德教育专业教师缺乏,教学方法单一

中职学校现在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主要还是偏重对知识的灌输、传授,学生多处于被动,参与性不强。对于基础差、厌学心理严重、素质参差不齐的中职学生,单一的授课方式很难吸引其主动思考、感悟。此外,学校缺少专业的的思想道德教育教师,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流于表面,导致教学效果一般。

3、班主任素质参差不齐,思想道德教育整体效果难以呈现

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完成,离不开班级这个最基础的单位,班主任就是主要实施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生源素质的下降,班主任工作量、难度大幅增加,老师不愿当班主任,班主任安排标准放宽,班主任素质参差不齐,班级思想道德教育效果差距大,整体思想道德教育效果难以呈现。

(三)家庭因素

1、家庭教育理念、方法失当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很多少数民族学生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良好的教育理念、方法,孩子在义务教育阶段未能形成良好习惯。此外,因独生子女政策,孩子从小受家长宠爱,依赖思想严重,自理能力较弱。

2、民族传统风俗与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矛盾

少数民族地区受地理、历史、民族风俗影响,很多学生过早恋爱,导致无心向学;且在劳作之余、迎客、节日、婚丧嫁娶等场合都爱喝酒,学生从小耳濡目染,很早就学会抽烟、喝酒,家长也持默认态度,这些习惯与学校教育管理产生冲突,加大开展思想道德教育难度。

(四)心理问题突出,有效心理辅导难度大

管理中发现多数同学不同程度存在自卑心理,心理“闭锁”现象较严重。很多学生认为自己是被淘汰的,前途渺茫,意志消沉,自信心丧失,厌学情绪日益增长。单亲、不和睦家庭对孩子漠不关心,父母之间相互推托、指责,对问题孩子更是雪上加霜,面对大量来自生活、学习、情感方面的心理问题,仅靠为数不多的心理辅导老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收效甚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中职学校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一)健全、规范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明确工作任务

1、明确实施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主线

立足于学校实际,建立、健全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机制,明确实施思想道德教育主线,即校领导—学生德育处、学生保卫处—班级,开展日常规范教育主线;校领导—教务处—思想道德教研组—任课老师,开展课堂思想道德教育主线;校领导、书记—学生德育处、团委—学生会、团委会,形成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主线,形成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方位渗透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格局。

2、加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规范性

学校领导牵头,学生德育处、团委、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参与,组成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组,编写、完善《班主任思想德育教育工作手册》,明确实施思想道德教育计划、内容、完成时间、完成要求,加强工作针对性。如确定每学期各班级必须完成的思想道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讲座等,使之常规化。

(二)培养思想道德教育专业教师,创新教学模式

1、培养专业教师,提升思想道德教育教学水平

为保证思想道德教育在课堂中的有效渗透,学校要重视对德育专业教师的培养,定期组织思想道德专业课教师参加校内、校外的培训,用现代职业教育管理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有效提升思想道德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编写校本教材,创新思想道德评价方式

成立思想道德教育教研组,研究编写符合中职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内容的教材;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运用实践、体验教育,在不同的主题、场景中与学生互动,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的评价方式,如加入互动交流表现、活动表现等内容进行综合评价,真实、客观、全面反映学生的道德品德。

(三)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队伍建设

1、班主任队伍建设

学校良好思想道德教育环境是由每个班良好的小环境构成,班主任是主要实施者,其工作效果是有效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学校应不定期组织、安排班主任参加各类培训、学习、研讨,到同类学校参观、交流;按专业建立班主任思想道德教育研讨组,将以往“大而全”的班主任大会培训转移到“小而精”的专题研讨小会,提升、缩小班主任差距。举办班主任职业素质竞赛,主题班会比赛,以赛促学习,更新班主任管理理念,提升思想道德教育专业能力。

2、辅导员队伍建设

辅导员队伍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日常规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大多数辅导员都是年轻的应届毕业生,工作热情高,但缺乏工作经验。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岗中指导,定期学习各项常规管理制度,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并不定期对辅导员进行谈话,通过多层次量化打分进行多角度考核,促进辅导员的成长。

3、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学生干部队伍是学校常规管理顺利进行的重要骨干力量,更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关键。着力健全学生干部选拔机制,完善学生干部考核等制度,营造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以考核加强对学生干部工作的指导,客观呈现学生干部工作实绩。同时,在学生干部队伍中树立学生干部队伍榜样,挑选如校卫队作为培养对象,集中居住,增加军事训练,高标准、严要求,提升学生纪律观念和执行能力,实现学生高度自治,带动学生干部团队的整体发展。

(四)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管理,促进良好习惯养成

1、加强细节管理,培养良好生活、学习习惯

针对学生特点从细节入手,完善日常规管理制度,找出管理盲点和盲区,杜绝管理真空地带。按照日常规要求,做到有标准、有检查、有整改、有表彰,实现日常规精细化管理,让同学在践行校园文明行为的点滴中逐步养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

2、加强纪律管理,创建平安校园

少数民族学生多有抽烟、喝酒习惯,醉酒闹事、打架时有发生,对此,完善《宿舍管制刀具、违规物品管理制度》,联合派出所、保安公司联合对管制刀具形成常规性收缴,与派出所加强配合、联动,加强值勤、巡逻警力,及时发现、制止各类暴力事件;定期邀请法治宣传民警阶段性、针对性进行法治宣传讲座,提高同学的法治意识,切实有效防止暴力恶性违纪、违法事件发生,创建和谐平安校园。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课余活动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精神引导、环境熏陶、制度约束、活动造就” 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及育人环境。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日、纪念日等作为教育契机,开展有民族特色和学校特色活动,如: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歌咏比赛、技能竞赛、迎新联欢、毕业汇报演出等活动;另外,加强社团建设,设置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的社团,聘请指导老师,明确活动内容及要求,定期进行社团活动成果展示,对优秀社团、负责人予以表彰奖励。以丰富的活动,健全的制度和严密的管理程序,使丰富的多彩的学生活动成为校园亮丽的风景。

(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有效心理辅导

中职学校普遍缺乏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的专业老师,需对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分析、总结,合理设置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要求,依靠校外专业机构力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加强校内专业教师的培养,挑选适合的教师、班主任进行系统培训,按设置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要求统一制作课件、教案及专题心理健康教育视频讲座,组建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团队,按年级、专业、性别、主题内容对在校学生开展大课培训、小班辅导、个别交流的系统性心理辅导。

中职学校少数民族学生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相信,只要用心教育,与学生近距离接触,用老师的真诚与关爱获得他们的信任,不断提高少数民族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定能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文明习惯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任向辉.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现状与对策【J】.教育论坛.

[2]中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 [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5.1.7

论文作者:李 民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  ;  ;  ;  ;  ;  ;  ;  

当前云南省少数民族中职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论文_李 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