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思想现状分析及其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职工论文,现状分析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银行经营机制的转换给我们内蒙古工商银行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增添了新的内容,也提供了改进工作的良好契机。为此我们必须首先正确把握在新形势下,银行职工思想出现的新变化。
一、职工思想现状分析
1、政治意识淡化。从目前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态度来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拥护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支持改革开放,仍然是思想主流。但是也应充分注意到,在部分干部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中存在着一种政治意识淡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谈理想、信仰的人少了;关心政治、热心政治理论学习的人少了;讲社会奉献、关心集体利益的人少了;要求加入党团组织的人少了。他们的注意力转向了“下海”赚钱做买卖上。对此,我们应引起充分的重视,正确分析引导,才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2、思维方式多元化。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即从封闭式思维转向了开放性思维,从单向惯性思维转向了逆向超常规思维,亦即从非此即彼的判断性思维转向了亦此亦彼的思辩性思维,并且这几种思维方式又相互交织着。但总的趋势是人们思想渐趋成熟,厌恶空谈,不再轻信、盲从,遇事爱问为什么,不再是说什么,听什么,信什么,喜欢独立思考,另辟蹊径。
3、道德标准模糊化。在市场经济不断培育发展过程中,传统的道德观念、道德标准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传统道德要求人们摒弃个人私欲,舍利取义。而市场经济体制奉行的是平等竞争、等价交换和主体利益原则。尤其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经营目标的信用机构,其市场取向的特点更为明显。人们的生活被日益浓厚的市场气氛笼罩着,人格和行为极易市场化,从而导致部分人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日益严重,使社会道德观念和衡量标准变得日益模糊。
4、价值取向利益化。随着经济中心意识的建立和巩固,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逐步由政治目标化趋向经济利益化,这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也会使部分人片面追求物质利益,个人物欲膨胀,滋生拜金主义,从而导致一些人对个人的社会地位不是以其对社会的贡献大小而是以其拥有“金钱”的多少来衡量,有钱就如同有了一切。这种倾向对人们的腐蚀性极大,特别是银行,它是经营货币的特殊行业,基层职工每天和钱打交道,对钱的认识又自然加深了一步。以致少数人抵挡不住金钱、物欲的诱惑,铤而走险,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5、工作心态复杂化。目前,我行绝大多数干部职工是热爱银行工作的,他们努力工作,锐意进取,充满了献身金融事业的信心和决心。但是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过程中,人们的收入渠道日益增多,传统的择业观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特别受社会经商热和三资企业高薪现象以及个体户大款高消费的影响和冲击,银行职工被打入了“本事不大蹲机关,凑凑乎乎混吃穿”的低薪阶层,部分职工的敬业思想发生了动摇,“跳槽”改行、“下海”经商或者搞第二职业等等,都想一试身手。但在目前情况下又没有更好的出路,大都不忍心也不甘心放弃自己的工作。因此很多职工在工作态度上呈现出复杂的心态。
6、生活目标务实化。现在,人们的生活日益充实,生活追求越来越实在,从目前我行职工生活目标追求来看,主要有四大趋势,即求知、求新、求美、求乐。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求知欲望,愿意学习,但又有不求水平混文凭的现象;想开拓创新,但又不愿意放弃既得利益;追求高品位生活,但又有盲目攀比的倾向;追求生活享受,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但由于受舶来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又有一定的奢侈之风、享乐主义的出现。这些倾向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和重视。
二、政工工作的对策
针对职工思想中出现的这些新情况、新趋势,思想教育工作必须开拓新思路、新途径,才能正确把握和引导职工的思想和行为,找到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联结点”,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我们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工商银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取向应该把致力于构建实施工商银行企业文化发展战略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使全行职工在工行精神的感召激励下凝聚起来,开拓进取,在社会上建立起具有崇高信誉的工商银行企业新形象。
1、构建工行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的基本要素。构建工行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的基本要素主要应包括:
(1)确立和宣传工商银行经营目标和经营宗旨,它是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和理论原则,是激励工作的精神动力。我行经营目标应该是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经营宗旨应该是信誉第一,顾客第一,服务第一,效率第一,效益第一。
(2)建立和执行铁的金融制度和工作行为规范。它是维护银行信誉,规范员工行为,统一操作规程,强化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工行在社会上形成良好形象的可靠保证。
(3)提高全行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核心是提高人的素质和水平。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以提高全行的管理技术和决策水平;二是提高全体员工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以提高全行的实际工作水平和竞争能力。
(4)铸就过硬作风,弘扬工行精神,这是建设企业文化的核心所在和具体体现。所谓企业精神是经过长期培育、倡导而形成的具有企业独特个性和激励作用,并为广大职工共同接受的群体意识、经营信条和行为准则。企业作风是企业精神的外在表现。“吃苦耐劳,团结奋进,顾全大局,求实创新”的工行精神是凝聚全行职工力量的灵魂,是我行发展壮大的活力源泉。
(5)形成并保持良好的企业环境,这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必要条件。主要包括:一是要建设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环境;二是要具备文明清新、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三是形成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环境;四是要有舒适方便、恬静优美的生活环境;五是要有经营自主、宽松融洽的金融环境。
(6)树立起具有社会信誉的工商银行企业形象。良好的工行企业形象是从铁的纪律制度、一流的金融服务、科学的管理体制、先进的技术设备、永恒的信誉保障、优美的环境氛围等多方面形成并得到社会承认的。
因此,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围绕、把握这些基本要素,在实践中做好培养、建立、宣传、落实工作,建设积极向上的工行企业文化,以此来正确引导职工的思想,约束职工的行为,焕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全行各项工作的发展真正起到思想引导和思想保证作用。
2、推进工行企业文化发展的具体任务。
实施工商银行企业文化发展战略,具体就政工部门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进行形势任务教育,以增强职工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一是进行政治和政策理论教育,提高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在思想上找准目标;二是进行形势任务教育,从全局到本行,使职工明确激烈竞争的形势和自己肩负的责任使命,变压力为动力;三是进行法制纪律教育,以约束规范职工思想行为,向工作制度化目标推行;四是进行职业道德、集体观念的教育,以使职工树立“行兴我荣、行衰我耻”的集体荣誉感和服务奉献意识,为弘扬工行企业文化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础。
(2)大张旗鼓地宣传工行经营目标、经营宗旨和工行精神,使职工树立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增强工作动力和信心,以及全体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特别是当前在工商银行第二次艰苦创业的伟大进程中,更需要大力进行“吃苦耐劳,团结奋进,顾全大局,求实创新”工行精神的宣传鼓动工作,使我行的经营目标、经营宗旨和工行精神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奋发向上的舆论环境,使每个职工都能自觉地把自己融于工行集体之中,把自己的命运同工行的命运联系起来,自觉地遵守和奉行工行的一切行为规范,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3)弘扬先进,明确导向,典型引路,激励成才。我们要用物质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办法,激励先进,重奖发明创造和有突出贡献者,及时培养发现典型,发挥榜样的力量。尽最大努力为职工施展才华提供宽阔的舞台,引导职工紧紧抓住平等竞争的机会,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形成物尽其用,人尽其能,具有生机活力的环境和机制。
(4)将思想政治工作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致力创造民主、平等、公正、合理的企业环境。人们的思想问题总是由具体的实际问题引起的,如领导工作作风、提拔干部、评聘职称、劳动待遇、福利分配、职工子女就业等等。只有公平、公正、合理、慎重地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铲除产生思想问题的根源。政工部门要大力督促、协助领导和有关部门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以形成管理决策民主,领导作风扎实,上下关系融洽,提拔用人得当,待遇分配合理,问题处理公正、人人心情舒畅的良好风气和环境。从而焕发出职工巨大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以推动全行各项业务的开展和新业务的开拓。
(5)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握职工思想脉络和思想倾向,及时为领导和各有关部门决策和处理问题提供信息和服务。
建设工商银行企业文化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是靠长期坚持不懈工作,逐渐积累沉淀而成的,并非思想政治工作部门一个部门的事情,需全行上下各有关部门和全体职工共同努力,特别是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起来,下功夫制定发展规划,下力量组织实施,各部门配合,形成网络化工作体系,环环相扣,齐抓共管,持之以恒,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措施,将规划落实到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