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岩土工程勘察方案的优化设计工作论文_詹红武

如何做好岩土工程勘察方案的优化设计工作论文_詹红武

河北中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近年来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出来。岩土工程勘察方案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勘察的质量,而且还要与勘察工作成本息息相关,因此需要对岩土工程勘察方案进行优化设计,确保岩土工程勘察方案的规范性。

关键词:如何做好;岩土工程勘察方案;优化设计工作

1导言

岩土工程勘察是运用地质学、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学等相关理论,按照科学的勘察程序与勘察方法,利用有效的测试仪器和测试技术,来调查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工程地质条件的一项技术行业。评价存在的与岩土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从而为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等提供详实、科学、准确的地质资料的活动,从而预防岩土工程问题造成的危害。

2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实践中的常见问题

2.1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原则问题

2.1.1勘察理论与工作经验的联系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所能够涉及到的基础理论内容主要包括工程地质理论、工程力学理论和土力学理论等方面,我们必须明确的是以上这些理论知识都是建立半科学和半经验的基础上的,而岩土工程勘察问题的解决过程通常都是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通过利用相关技术人员的自身工作经验并结合施工拟建地的实际状况,合理组织建立起一种相应的本构模型,充分合理地运用勘察参数,经过判断确定结果的一系列过程。可以看出,勘察理论与工作经验的紧密关联对于岩土勘察工程实践是非常关键的。笔者认为,勘察理论与工程经验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应具有同等的重要地位,相辅相成。

2.1.2岩土工程勘察展开工作的经济合理性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在满足了基本的规范规程要求之后,还需考虑利用最为经济合理地勘察手段和工作量划分以完成勘察工作目的和任务。展开勘察工作消耗经济成本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勘察技术水平的高低。能否做到既经济又合理的岩土勘察,应被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员给予足够的重视。

2.2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技术问题

2.2.1现场地基承载能力的确定

我国针对确定施工现场地基基础承载能力的方法主要可以分为载荷试验法、理论公式法、规范查表法三种。通常我们在展开岩土工程地基基础承载能力的勘察主要是由载荷试验或者是由其他原位法、理论公式计算法、规范查表法结合以往总结的勘察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利用确定。一般情况下,由荷载试验确定的地基基础承载力是最直接的同时也是最精确的,不过因为对施工现场的岩土勘察往往都会受到一些诸如场地、工期和成本等影响因素所限制,所以在工程中的应用还是比较少的,仅仅在比较重要的高级建筑施工中才会被采用。而理论公式计算法确定承载力的办法,主要要求的是对现场土质的抗剪强度指标的准确测定,抗剪强度的测定在实际工作中也会受到很多人为方面的影响,造成误差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因此,理论公式计算法仅仅是作为在岩土工程勘察实践工作中的验兑参考依据。查表法是建立在工程经验法基础上的一种办法,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我们所面对的岩土勘察情况往往会不尽常见,毕竟我们能够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总结到的经验有限,许多施工拟建地的地区土质并没有足够的经验数据,导致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只能模糊估计取值,无法合理地确定承载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岩土土质压缩模量值的确定

工作经验告诉我们,粘性土质的压缩模量值相对比较容易确定,主要是经过室内的土质压缩试验分析确定即可得到。而砂质土体的压缩模量值的确定就比较困难一些,既没有国家制定的相关岩土压缩模量值的规范,也没有指定具体的确定办法,通常只有通过标贯击数试验计算、查有关工具书直接给出经验值或利用变形模量换算等方法估算,能够确定的岩土质压缩模量值都比较模糊,且三种办法的确定值还是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因此,如何能够确定相对比较精确的岩土土质压缩模量值也是今后我们工程勘察技术人员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3勘察岩土工程方案的优化设计措施

3.1确定勘察工作依据

勘察工作必须服从工程所在地的法律、法规约束及符合行业和业主的各项技术要求。勘察技术工作的依据是在岩土工程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建设工程设计或施工要求来收集确定。

3.2布置勘探点位

根据勘察场地范围和建设工程特点,依据研究确定的界定标准初步布置勘探点。初步布置的勘探点位一定要体现其代表性,确实代表拟建设工程的岩土工程条件,同时还须明确相关点位的布置示意图。勘探点位布置应确切保证能够控制勘察研究的地域范围,其中需要针对性分析的勘探点,必须严格布置在勘探点位上,对于一般性勘探点则可结合针对的建筑工程特性适当调整勘探点位,以便形成复合功用勘探点位。

3.3勘探点功用划分及点位调整

勘探点功用即是勘探点布置的目的或意图的集合,勘探点功用的划分是勘探工作布置优化设计的重要环节。调整合并同一勘探点附近不同针对性的勘探点位,以确定复合功用的勘探点位,同时注意复合功用的勘探点位应保持符合已经研究归纳的各项勘察技术工作设计的界定标准值。

3.4确定勘探类型及勘察技术手段

有效的结合勘探点功用、场地岩土层条件、地层鉴别精度、样品采取、原位测试要求等来对勘探点类型进行确定,通常情况下勘探类型会采用钻探方法。对于勘探深度不大而地下水位埋深较大的情况,适宜采用探井法,而探槽法多用于需要划分岩土分区界线的勘探点位。在选择勘察技术手段时,需要考虑与勘探点共同,同时还要能够全面满足勘察设计要求,条件设计和布置都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对于复合功用勘探点需要与勘探点布置目的有效结合,以此来对勘察抚摩手段进行确定。

3.5勘探深度设计

勘探深度应结合勘探点功用及相关标准界定值进行设计。勘探深度设计时,岩土工程师应依据勘察意图进行科学分析,结合场地岩土层条件,分别按勘探点功能设计计算勘探深度。设计勘探深度时应避免盲目地“依托”某类规范,而忽视前期协调分析确定的个体技术意图或要求。具有复合功用的勘探点位的勘探深度应按满足已归纳确定的界定标准.通常按最深要求的勘探点功用设计勘探深度。必要时同一勘探点的代表性范围内应布置多处不同勘探功用或类型的勘探井(孔),以取得本勘探点的各项勘察目的性的功用要求。

3.6实施信息化勘察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开始应用,能够及时对勘察场地综合地质柱状图和相关工程特性参数进行补充和改时,并进一步对勘探工作现场描述样板进行修正,有利于增强勘探鉴别等级。而且利用信息化勘察技术,也能够有效的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在提高勘察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的保证勘察结果的质量。

4结语

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在于解决和处理建设工程中与岩土介质有关的问题,岩土工程勘察是建设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必须要优化岩土工程的勘察技术,将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加以归纳、分析,对其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词,提高地勘资料的准确性,才能更好地预防岩土工程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超中,欧阳波.岩土工程勘察实践中常见问题的分析[J].科技资讯,2012,05:36.

[2]贾男.浅析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及优化措施[J].民营科技,2016,06:3.

[3]郭小斌.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河南科技,2016,15:102-104.

[4]陈国强.关于岩土工程勘察中常遇问题及改进方案的思考[J].低碳世界,2014,09:112-113.

论文作者:詹红武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6

标签:;  ;  ;  ;  ;  ;  ;  ;  

如何做好岩土工程勘察方案的优化设计工作论文_詹红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