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魏群,魏群

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魏群,魏群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目的:对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期间的88例牙周炎患者资料,采用奇偶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联合组采用氧氟沙星加甲硝唑治疗,对照组进行甲硝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整体效果。结果:两组牙周病学指数在治疗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治疗后的牙周病学指数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甲硝唑治疗对牙周炎的治疗效果在牙周病学指数上体现较为显著,治疗前后有较大改善,但其疗效不如氧氟沙星与甲硝唑联合治疗的效果好,联合治疗对牙周炎的改善更具有优势。

关键词:氧氟沙星;甲硝唑;联合;牙周炎;疗效观察

牙周炎是牙周支持组织局部性的慢性炎症,临床治疗主要以消炎固齿为主,以往的临床治疗多以甲硝唑抗菌消炎,口腔内的环境容易引起厌氧细菌的感染,甲硝唑针对厌氧菌有显著的抗菌作用[1],因而甲硝唑在口腔科应用较为广泛,为了探讨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对牙周炎的治疗效果,作者在本院开展了相关研究,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期间,对来我院就医的诊断为牙周炎的患者介绍本次研究的目的和内容,采用自愿参与研究的方法收集了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分组的方法将88例病患按照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44例。一组为联合组,年龄在31岁~63岁,中位年龄(45.66±3.16)岁,男性28例,女性16例;另一组为对照组,年龄在30岁~59岁,中位年龄(46.78±4.33)岁,男性27例,女性17例。两分组年龄数据进行t检验,t=1.3859,P=0.1694,P>0.05,年龄差异不显著;两分组间的性别比例行卡方检验,x2=0.0485,P=0.8257,P>0.05,性别差异不显著。因此,根据两个分组之间的基本信息,数据对比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排除

纳入标准:患者经症状和医学影像检查,确诊为慢性牙周炎,表现出牙周水肿、牙龈充血、冷热敏感、牙齿咬合不整,牙周袋形成,牙齿轻微松动等症状;患者在就诊2个月内未进行过抗生素治疗。

排除标准:对本次研究不予支持的患者;有甲硝唑和氧氟沙星严重不良反应史的患者;不能清晰表达自身意愿的患者。

1.3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炎症及矫正治疗,牙齿做清洁处理,调整咬合度。对照组用弯头注射器抽取浓度为0.2%的甲硝唑洗液对牙周袋进行冲洗,每日一次,同时用生理盐水漱口;联合组同样进行牙周袋冲洗,弯头针抽取0.4%浓度的氧氟沙星与0.2%的甲硝唑混合液对牙周袋进行冲洗,每日一次,同样采用生理盐水漱口。两组经过一个星期的冲洗治疗后,进行相关指标对比。

1.4 指标观察

检测患者牙周病学指数: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牙周检查,观察牙龈颜色、炎症程度、有无充血,器械检查牙龈状态、观察牙周袋深度,评定牙龈炎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周病指数、牙齿松动指数、菌斑指数。

评定治疗效果。显效:症状消失,牙周袋变浅,无红肿无脓液,无明显压痛,停止出血;有效:症状改善,牙周袋深度减小,红肿脓液缓解,压痛减轻,出血减少;无效:以上症状均未改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算,牙周病学指数用(均数±标准差)体现,治疗效果用百分比体现,分别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表示存在差异,统计学分析有意义。

2、结果

2.1 牙周病学指数对比

对比治疗前的牙周病学指数:联合组牙龈炎指数(2.58±0.12)、龈沟出血指数(4.06±0.39)、牙周病指数(5.48±0.24)、牙齿松动指数(1.26±0.23)、菌斑指数(3.35±0.61);对照组牙龈炎指数(2.43±0.15)、龈沟出血指数(3.89±0.27)、牙周病指数(5.63±0.16)、牙齿松动指数(1.22±0.20)、菌斑指数(3.41±0.53)。对比两组治疗前牙周病学指数,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分析无意义。

对比治疗后的牙周病学指数:联合组牙龈炎指数(1.02±0.17)、龈沟出血指数(1.38±0.26)、牙周病指数(2.46±0.34)、牙齿松动指数(0.86±0.15)、菌斑指数(1.38±0.28);对照组牙龈炎指数(1.82±0.21)、龈沟出血指数(1.75±0.22)、牙周病指数(3.26±0.39)、牙齿松动指数(1.13±0.17)、菌斑指数(2.14±0.27)。对比两组治疗前牙周病学指数,牙龈炎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周病指数、牙齿松动指数、菌斑指数的组间统计t检验t值分别为:19.6406、7.2060、10.2563、7.8996、12.9604,P值均小于0.05,说明两种治疗方式对牙周炎症和出血等症状的改善效果明显。

2.2 治疗效果对比

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联合组显效16例,有效2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16+26)/44=95.45%;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2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10+26)/44=81.82%。两组总有效率进行卡方检验,x2=4.0615,P=0.0438,P值小于0.05,具有统计学参考价值。

3、讨论

牙周炎是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的局部炎症,其主要的诱发病因包括牙菌斑、龈炎、牙石沉积、创伤性磨损等,牙周炎是一个长期的慢性的细菌侵蚀、食物沉积或外力作用的过程,因而在35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较高[2,3]。牙周炎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炎症,因此在早期或无典型症状,大量临床数据表明,牙周炎的主要症状包括牙龈出血、口臭、牙龈压根分离、牙齿松动、牙周溃烂等。

对于牙周炎的治疗,临床以综合性的方式展开,对患者施以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正确的牙齿保养方法,推广健康的牙齿清洁方法如巴氏刷牙法,向患者科普不良生活习惯对牙齿和牙周的危害。对于已经形成牙周炎的患者,还要针对具体的病症情况进行对症治疗,对牙齿松动的患者进行咬合矫正,坏死的牙齿视情况拔掉,针对牙石、牙菌斑等问题进行牙面清洁等等。另外,口腔中会滋生多种球菌、杆菌等细菌,细菌的长期滋生使牙齿更加敏感,使牙周支持组织受损,因此,临床治疗牙周炎大多需要进行抗生素治疗。甲硝唑是一种广谱抗菌药,对于厌氧菌的疗效十分明显,可以对杆菌、部分真菌和球菌链球菌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在皮肤软组织炎症的治疗上被广泛应用,采用甲硝唑洗液冲洗炎症部位,能够使药物直接作用于靶点,又避免了消化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在许多文献报道中被推荐使用[4]。氧氟沙星属于喹诺酮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且该药物不良反应较轻,过敏者较少,在临床中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慢性炎症[5]。

作者为了优化治疗牙周炎的方法,采用甲硝唑联合氧氟沙星冲洗的方法,与甲硝唑单药冲洗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两种抗生素联合治疗,对牙周炎的疗效更为显著,推荐临床作为参考。

参考文献:

[1]汪庆.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6):80.

[2]罗汝茜.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的疗效及对龈下牙周致病菌的影响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8(19):132-133.

[3]任虹,李贵龙.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牙周炎46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09):49.

[4]张剑峰.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观察[J].北方药学,2018,15(05):51.

[5]江进波,何丹齐.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牙周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17(01):45-46+49.

论文作者:魏群,魏群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7

标签:;  ;  ;  ;  ;  ;  ;  ;  

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魏群,魏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