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域中药传统炮制特色论文_李日葵

不同地域中药传统炮制特色论文_李日葵

海南省中医院药学部 海南海口 570203

【摘 要】中药炮制是祖国医药学宝库传统独特的制药技术,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遗产,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在对广东等不同地域中药炮制特色技术进行了理论和实践学习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归纳,并进行研究。本文对广东、湖南、内蒙古、江西和福建五个不同地域中药炮制特色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药炮制;特色技术;传承

Abstrac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the treas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que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is China's unique traditional cultural heritage,is our country'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uangdong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technology,summarizing,and research. This article on the Guangdong,Hunan Inner Mongolia,Jiangxi,and Fujian in five different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technology were discussed.

Key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aracteristics;inheritance

炮制学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历史悠久,在中医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乃生民在长期防治疾病用药的基础上,逐渐建立起来的一门独特的制药技术。为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中药炮制也随着各流派医家用药特色和各地的地理气候的不同特征,逐步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中药炮制流派,并都有着独特的炮制方法。如广东的粤帮、江西的樟帮、建昌帮,四川的川帮,京津地区的京帮等。根据我国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在全国开展了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笔者有幸通过选拔考试当选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的培养对象,因此获得项目资金得以在全国各地游学。

一、广东中药特色炮制技术——岭南粤帮炮制工艺

岭南特定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决定了岭南之域致病邪气的特点,酿成了岭南人群的特定体质,有阳热、湿热偏盛、气阴两虚和脾气虚弱兼有痰湿的特点。为适应地理环境及气候的影响、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形成了独具岭南医家风格和中药炮制特色的岭南粤帮炮制体系-以蒸制为主的炮制方法和工艺,其在临床治疗上突出了辛透清气、和解祛湿、益气生津及清热养阴的功效。岭南特色炮制(1)鹿茸薄片[1]:将鹿茸用火燎净茸毛,再用刀刮净残留茸毛;将分档的鹿茸用30°米酒洗净,稍润。在容器内用湿毛巾垫底,将鹿茸锯口朝下竖放在容器内,用湿毛巾覆盖,使鹿茸保持湿润,让米酒慢慢渗入鹿茸至软化,然后用棉布将鹿茸包好,用绳扎紧,放入蒸锅蒸约50分钟,取出,摊凉,解去绳子,略用木槌打软。取蒸后的鹿茸用小刀根据形状纵向剖开,将色泽相近的鹿茸拼接,然后用鹿茸皮包扎成大小均匀的长条状;过于粗大的鹿茸则纵切成2-3份,如外表的茸皮不够时,可补少量已泡软的鹿皮,再分别用布绳扎实,再蒸约30分钟。经反复次的扎、蒸至鹿茸呈结实的圆柱长条状,用指掐软硬适度为止。取出刨切成0.1nm以下的圆形薄片。将切制后的鹿茸片及时用吸水纸压平,阴干或低温干燥。岭南特色炮制(2)蒸陈皮:取净陈皮,湿润后,蒸3~4小时,闷1夜,取出,切丝,低温干燥。蒸后内表面变为棕红褐色,质硬,气清香。陈皮辛香燥烈,蒸后烈性降低,同时还可起到杀菌防霉、保证产品质量的作用。2009年3月,“岭南传统陈皮炮制工艺”项目被广东省岭南中药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评审委员会认定为“广东省岭南中药文化遗产”。岭南特色炮制(3)四制益母草:取净益母草,用盐、醋、姜和酒混合液拌匀吸尽后蒸2小时,晒干。每益母草100kg,用盐2kg,醋、酒各10kg,生姜10kg榨汁。四制益母草后增强去瘀生新作用。岭南特色炮制(4)甘草泡蜂房:取净蜂房,加甘草热汤泡透,捞起,干燥。每蜂房100kg,用甘草20kg。甘草泡蜂房后有缓解毒性的作用。

二、湖南中药特色炮制技术——湖湘炮制工艺

湖湘中药炮制,虽受樟树帮的影响,但由于湖湘人敢为人先,曾一度形成了湘潭帮、长沙帮、常德帮、宝庆帮等各具特色优势的行帮。但解放以后,由于实行行业统一管理,帮的概念已然淡化,各地药材公司和稍具规模的药店,以及部分地市以上中医院都先后各自开展了部分中药的加工炮制[2]。湖湘特色炮制(1)吸附去油法炮制乳香没药:乳香、没药传统方法是习惯用醋制的方法来进行炮制:取净药材,置锅内用中火炒至表面微熔时喷醋,再继续炒至表面明亮出油、并有气味外溢时迅速出锅,摊开晾凉。缺点::①炒制的程度难以把握,稍不留意即引起药材的全部熔融。②炒后有很大一部分要结成团块,外观不理想。③冷却后粉碎较困难。④炮制时黑烟相当多,污染环境。湖湘中药炮制方法:取净药材,捣碎,过4mm孔径筛,按每100公斤药物加米醋20公斤拌匀,静置8小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取2层旧报纸垫于筛簸下层,其上摊平约1.5cm厚的煤渣粗粉,垫上毛边纸4层,取上述拌醋品,摊平与毛边纸上,厚约2~3cm,再盖上与下层数量相等的毛边纸、煤渣,置烤灶中,100℃左右,烤至毛边纸完全“透油”后,取出,冷却。照前法再烤一次(药块翻面—因熔融结块),取出,冷却。双指对捏时能成粗粉时即可,否则,再依上法操作一次或数次。优点:成品色泽黄白、粉末、出品率较高,无烟雾发生,操作简便,不会造成对操作人员的健康损害和环境污染。(2)鳖甲龟甲蒸前泡透:鳖甲、龟板传统方法是置蒸锅内,沸水蒸45min,取出,放入热水中,立即用硬刷除去皮肉,洗净干燥。如按此法净制,蒸前不泡则不易去除筋膜残肉,其原因有二:一是购进的多为血甲,且为干品,筋膜残肉组织已经干固,因而难以蒸透,如同蒸饭米不加水蒸很难蒸熟的道理一样;二是即使部分筋膜残肉蒸透后,因其中的水分很少,韧性很强,故仍不易刷洗干净。湖湘中药炮制方法为蒸前按大小分档用2%的食用碱水泡透后再蒸,则筋膜残肉一次去净,出品率、外观质量、蛋白质含量等方面均优于《药典》方法炮制品。

三、内蒙古中药特色炮制技术---蒙药炮制工艺

蒙医药学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其在吸取了中医和藏医的许多先进经验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特色和地域气候特点,形成既有独特理论又有丰富临床炮制经验的民族医学体系 [3]。蒙药炮制(1)酸牛奶制马钱子:将马钱子放于酸牛奶中,用文火煮煎2小时,取出,刮去绒毛备用。注:马钱子100 kg,牛乳50L(2)牛奶制珍珠:将珍珠大小分开,大者砸成小块,与小者合并,放入牛奶中,煮4~6小时,取出干燥即可。(3)诃子汤制草乌:将草乌置诃子汤内浸泡2~3天,每天换一次汤,取出,晾干即可。注:草乌10kg,诃子汤5kg(4)黄油制荜茇:将荜茇研成粗粉,放入黄油中,用文火煮30分钟取出,干燥。注:荜茇10 kg,黄油3 L(5)热制水银 — 取等量水银和硫磺粉,放入山羊油擦好的铁锅中,加热、用铁器不停地翻动,注意火侯,当变稠时,立即取下锅来搅动,待变稀后又放在火上加热,这样反复操作数次后,放凉,凝结后掰开断面呈天兰色(无水银影粒)为准,即可药用。(6)制大蒜:炮制工艺:将除去须根和粗皮的蒜放入铁器或瓦器内密封闭严,加火烧成炭,取出晾干,即可药用。

四、江西中药特色炮制技术---樟树帮炮制工艺

自古以来,江西就因得天独厚的中药资源和江西以樟树帮、建昌帮中药炮制技术而享誉全国。是全国中药炮制的主要流派,有“药不过樟树不灵,药不过建昌不行”之说。樟树炮制特色:[4](1)炮制工具独特繁多:樟树中药炮制技艺在不断总结完善的过程中,创造了一套自己独特的传统加工炮制工具。主要工具有:铡刀、片刀、刮刀、铁锚、碾槽、冲钵、蟹钳、鹿茸加工壶、压板和硫磺药柜等。其中尤有片刀、铡刀面小口薄,轻便锋利,被称为“樟刀”。(2)制作工艺自具风格:樟树饮片继承了传统工艺,选料上乘,切制精良。切制特点:樟树饮片外形美观,与润药关系极为密切,润药得当,既保证质量,又可减少损耗。强调“七分润工,三分切工”,“润药的师傅,切药的徒弟”。“水分缓缓渗原药,内外含水匀一致,条坚者可微弯曲,块状者指甲能掐入,粗大者剌无硬心,太硬伤刀又费力,太软质次片不佳。洗药非常重视季节气候和药材质地等因素,灵活掌握。夏秋气温高,入水洗的时间宜短;春冬气温低,水洗时间可长。质硬药材水洗应长,并可兼达软化目的;松软的药材水洗宜短,芳香药物应随洗随捞。有“白芍飞上天,木通不见边,陈皮一条线,半夏鱼鳞片,肉桂薄肚片,黄柏骨牌片,甘草柳叶片,桂枝瓜子片,枳壳凤眼片,川芎蝴蝶双飞片,槟榔切108片,一粒马钱子切206片(腰子片)”的说法。其刀工独具一格,片型美观,厚薄适中,反映了樟树药帮的制作工艺特色。(3)炮制辅料质量要求严格:“樟树帮”辅料非常讲究,其固体辅料有糙米、蜜麦麸、白矾、豆腐、灶心土、滑石粉、油砂、红糖及其它药物等。

液体辅料有酒、醋、盐水、姜汁、蜜汁、甘草汁、皂角汁、米泔水、米汤、山羊血、猪心血、鳖血、胆汁、羊脂油及童便等。其中尤注意优良土特产,发挥其优势,如酒制,“樟树帮”都选用当地名酒。酒炒以糯米甜酒为主,酒洗以白酒为主,酒蒸用封缸酒;醋制用陈年米醋;蜜炙用橙花蜜汁;米炒用糙米;土炒用灶心土等。反映了“樟树中药炮制,辅料讲究地道,归经如择,用量适度,疗效增强”的特点。(4)遵术效法独创风格:樟树药工对中药炮制素有“术遵歧伯,法效雷公”之训。千百年来,体现了《雷公》之“十七法”和《蒙筌》之“三纲”、“九法”。

五、福建中药特色炮制技术---漳州(闽南)中药炮制工艺

漳州(闽南地区)的炮制技术,一方面秉承宋元明清的炮制特色;另一方面,许多因逃避战乱(尤其抗日战争)到漳州的福州人、潮汕人、江西人,将他们当地的炮制技术带到漳州,从而促使漳州炮制技术的一次大融合。漳州炮制特色:[5](1)川乌:将原药先于其清尿(童便)中浸一星期,取出再放于清水中漂浸5:~6 天,至无味为度,然后每斤川乌用甘草一两煎水漂浸一天,取出放于蒸笼内蒸熟,刨片晒干。(2)马钱子:先将净马钱子浸水15天,待马钱子发酵后,每天换水1 次,至满 49 天,捞起来去皮烘干,用沙炒法炒至鼓起,并显棕褐色或深棕色,用时打碎或研粉。(3)远志:每10斤远志用甘草10两煎汤泡至涨透,再以清水淘净晒干,剪去硬梗。

中药炮制是一个古老而神奇的学科,通过对广东、湖南、内蒙古、江西、福建五个基地关于中药炮制特色技术的学习,深刻认识到祖国中医药学宝库中中药炮制学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并各自拥有独特的炮制理论体系和方法。中药炮制离不开继承,老祖宗留给我们大量的宝贵炮制经验,是我们的财富。应加快开展中药炮制传统特色技术的挖掘、搜集、整理和传承,从中吸取精华、弃其糟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推进现有炮制技术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叶志龙.鹿茸岭南特色饮片(极薄片)的炮制工艺及质量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06-01

[2]刘红宇,欧阳荣,廖建萍等.论湖湘中药特色与传承发展—刘绍贵主任药师学术经验撷要[J].中医药导报,2016,22(7):42

[3]王秀兰.蒙药区别于中药的特色探析[J].中医杂志,2012,53(23):2059

[4]龚千锋,易炳学.“樟树帮”中药传统炮制特色[J].中国中医药报,2006-09-28(007):1

[5]林汉钦,隋利强.漳州地区中药炮制特色-谈谈闽南中药炮制特色[J].海峡药学,2016,28(11):40

论文作者:李日葵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8

标签:;  ;  ;  ;  ;  ;  ;  ;  

不同地域中药传统炮制特色论文_李日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