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员减压病的治疗与预防措施论文_崔宏伟

潜水员减压病的治疗与预防措施论文_崔宏伟

海军92713部队 315508 工程师

【摘 要】目的:对潜水后患减压病的潜水员进行临床特点分析,并且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救治,提出相应的治疗措施和预防措施。方法:对我单位2014年到2019年接受加压治疗的35名减压病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包括对各类减压病的致病原因、减压病的各类症状以及各类减压病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进行分析。结果:选取的我单位35名减压病患者都已痊愈,没有出现无效病例情况,针对不同类型减压病使用的不同的治疗方法,表明治疗效果明确有效,预防是有效防止减压病出现的重要措施。结论:治疗方案和治疗结果表明,结合使用高压氧舱和有效的前期预防措施可以明显减轻减压病的病情,有助于减压病的后续治疗。

【关键词】潜水员;减压病;治疗;预防

1引言

减压病,也被称为潜水减压病,是潜水员中容易发生的疾病,这种疾病会对潜水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减压病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潜水员潜入超过十米的水下,潜水员上浮回到水面时,因为没有采取正确的减压措施导致体内的惰性气体,如氮气和氦气,没有及时的排出体外,而在体内形成气泡随着血液在身体内流动,进而导致严重的身体不适或者急性障碍,减压病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如果没有采取合适有效的治疗方法就会导致潜水员残疾或者死亡[1]。从2014年到2019年,我单位不间断对35名潜水员减压病患者,进行了不同方案的高压氧加压治疗,现在将患者的情况、治疗方法以及治疗结果展示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我单位35名潜水员减压病患者都是男性,是长期从事海上打捞作业的潜水员,年龄分布在18岁到50岁之间,减压病患者平均年龄30岁,这些减压病患者从事海上打捞作业时长分布在2年到15年之间,海上打捞训练平均作业时长为4年,这些减压病患者海上作业潜水深度在10米到40米,平均潜水深度为25米,潜水打捞作业时间为1小时到3小时。

2.2 潜水作业情况

海上打捞有时使用轻便的潜水装备,这种装备携带便捷,使用方便,可以让潜水员在水下灵活作业,并且轻便的潜水装备成本较低,现在已经被广泛使用。这种轻便的潜水装备最主要的部分就是高压气瓶,高压气瓶必须使用陆地空气压缩即进行气体压缩和气体存储,一般来说,高压气瓶在不同深度的水下作业时可以使用半个小时,潜水员在水下作业的时间比较短,需要反复上浮下潜更换高压气瓶,一般来说,潜水员在水下潜水作业1小时到3小时,就需要反复上浮和下潜2到6次。在反复上浮和下潜的过程中,潜水员没有时间在岸上采取减压措施,就容易患上减压病。我单位的35名患者中,没有采取正确减压措施的患者有26名,没有采取任何减压措施的有9名。

2.3 减压病的主要症状

减压病患者一般会出现关节肌肉疼痛、皮肤出现大理石斑纹并伴有瘙痒、头痛乏力、胸闷憋气、感觉器官不灵敏、小便失禁、恶心呕吐、瘫痪昏迷等一系列症状,每名减压病患者可能同时出现上述1到6种表现,出现频率最高的状况是关节肌肉疼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治疗方法及结果

3.1 治疗方法

对我单位的35名减压病患者进行加压治疗,对Ⅰ型减压病患者选择常规高压氧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每名患者需接收高压氧治疗3次到10次,高压氧治疗的具体方案是:使用0.15mPa的高压氧,让患者吸入纯氧1个小时,吸入纯氧时中间再吸入空气5分钟,每天每名Ⅰ型减压病患者接收一次治疗;对Ⅱ型减压病患者,除了进行20次到60次的常规高压氧治疗之外,还要结合使用抗拴酶、地塞米松、维生素和活血化瘀的中药对减压病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3.2 治疗结果

我单位的35名减压病患者在进行了上述的治疗之后都已经痊愈,没有出现明显的后遗症。

4讨论

4.1 病因学特点

根据减压有关理论,一般来说,潜水员潜水深度没有超过13米,也就是指过饱和安全系数不超过2.25的时候,潜水员是不会出现减压病症状的,但是在我单位的35名减压病患者中,有2名减压病患者的潜水深度不超过12米,水下作业时长1小时,与理论有出入,因此要根据减压病患者的个人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在治疗时要注意减压病患者的个体差异。

4.2临床分型

根据有关研究,可以将减压病分为Ⅰ型减压病、Ⅱ型减压病和慢性减压病三种类型。Ⅰ型减压病主要是指惰性气体,比如氮气和氦气在皮下组织、关节中和肌肉中形成气泡,导致关节疼痛,行走不便,Ⅰ型减压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刺痛,关节肌肉疼痛;Ⅱ型减压病是指惰性气体的气泡堵塞在患者的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中,使患者出现严重的身体故障,甚至出现瘫痪和死亡,这种减压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耳鸣目眩、感觉器官不灵敏、休克死亡;慢性减压病是因为潜水员长期没有采取正确的减压方式,导致神经系统和身体组织受到慢性伤害,这种减压病的主要表象有记忆力衰退、行动迟缓、注意力分散。

4.3临床表现特点

减压病可能会在潜水员上浮到水面之前就发作,也可能在上浮到水面10分钟之后发作,但是大部分潜水员都是在上岸1个小时内出现减压病,在我单位治疗的35名潜水员减压病患者中,有18名患者在3个小时内出现了减压病症状,有16名患者在1个小时内就出现了减压病症状,这表明,在对潜水员进行观察的时候,观察时间不能少于3个小时,要对潜伏期长的患者重点观察,出现症状及时诊断治疗。在我单位进行治疗的35名减压症患者中,大部分患者都出现了关节肌肉疼痛的状况,有部分患者出现了听力受损、耳鸣目眩的状况。

4.4预防

对于潜水员来说,减压病并不是潜水人员的职业病,在每次潜水后采取正确的减压措施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减压病的出现,为了预防减压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潜水员的正确减压意识,督促潜水员采取正确的减压措施。(2)对潜水员进行正确的及时的加压训练;(3)平时重视潜水设备的维修维护;(4)对潜水员进行定期体检,及时发现身体健康问题并解决。

参考文献:

[1]范丹峰. 高压氧预适应对大鼠减压病的预防作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

[2]王冬. 辛伐他汀对大鼠减压病的预防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

[3]薛文东,李学文,姜艳,岳连修. 环渤海地区潜水减压病发病情况、治疗现状及对策[J]. 海军医学杂志,2011,32(02):128-130.

论文作者:崔宏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4

标签:;  ;  ;  ;  ;  ;  ;  ;  

潜水员减压病的治疗与预防措施论文_崔宏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