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社区建筑消防安全探析论文_赵斌

高层住宅社区建筑消防安全探析论文_赵斌

 赵斌

 摘要:高层住宅建筑的消防安全牵扯到千家万户,单纯依靠哪一个部门是不能做到的。首先要靠制度来规范,建设部门要按规范要求来建设,物业和监管部门要按要求来维护和监管。其次广大住户要积极来维护和执行制 度,不占用消防 车道,正确的用火、用电,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家园不受“火”的伤害。经案例分析,本文介绍了高层住宅建筑的火灾特点,阐述了高层住宅社区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提出了高层住宅建筑的防火对策。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消防设计;防火对策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有单一的有地方居住象更高层次,更高享受方面发展,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各地的土地显得日趋紧张,地价也越来越高,住宅只得向高处发展,高层住宅也在越来越多,且逐渐增加。然而在消防安全发展速度却远远赶不上住宅发展的速度。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势必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某市余姚路胶州路一栋高层公寓起火。公寓内住着不少退休教师,起火点位于10-12层之间,整栋楼都被大火包围着,楼内还有不少居民没有撤离,大火已导致58人遇难。血的教训时刻在警示着我们,高层住宅建筑的消防安全不容忽视,就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和预防措施来谈谈消防安全。

一、高层住宅建筑的火灾特点

1.高层住宅建筑火灾发生后蔓延速度快,由于受“烟囱效应”的影响,火势发展蔓延速度极快,在燃烧猛烈阶段,火势水平的蔓延速度是1.5-3米每秒,而高层建筑则达到3-4米每秒,楼梯间、电梯间、电缆井、管道井等形成成竖向的“烟囱效应”,造成火势蔓延途径多、速度快。

2.高层住宅建筑发生火灾后扑救困难大,高层住宅结构复杂,空间体积大,烟气、火势蔓延迅速,起火点很难被发现,给消防灭火带来特殊困难。特别是住宅楼内堆积大量可燃物,通风条件差,容易形成大量烟雾。在灭火战斗中很难发现起火点和疏散被困人员,某五星家园234号居民楼火灾,事发当晚管道井起火,大火从低层燃烧至高层,整栋大楼浓烟弥漫,全楼居民疏散。

3.高层住宅建筑发上火灾后燃烧持续。时间长,损失大。高层住宅内居民家种易燃、可燃物多,一旦失火,燃烧持续时间长,温度高。消防队员在战斗展开到灭火战斗有一个时间过程,长时间高温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构件和钢结构在长时间高温作用导致材料强度、刚度降低,建筑物的耐火强度降低,容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4.高层住宅建筑发生火灾的因素多,安全疏散困难。高层住宅建筑容纳人数较多,居民家中大多采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天然气、电磁炉、空调等用火用电设备多,加之小孩玩火,吸烟等所以发生火灾的几率增加。部分居民还将旧报纸、废纸箱随手乱放,楼梯间,门后面到处堆放,增加了火灾发生后的疏散难度,使安全疏散成为难题。住宅楼内老弱病残及小孩的比例远高于其他类建筑,但这些人行动能力差,自救力弱。

二、高层住宅建筑的防火对策

1.严格按规范进行消防设计审核,从源头遏制火灾隐患

(1)安全疏散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发生火灾后疏散楼梯和消防电梯是人们的生命通道,所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住宅的安全疏散做了严格的要求;建筑高度<27M的建筑,当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平方米,或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5M时;建筑高度大于27M、不大于54M的建筑,当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平方米,或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0M时;建筑高度大于54M的建筑,每个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必须按规定设置封闭楼梯间梯间和增加机械排烟、通风系统,保障在在发生火灾时人们不被烟气和火势侵害,保证能够呼吸新鲜空气。高层住宅消防电梯前室不小于4.5平方米,当防火烟楼梯间合用时,其面积不小于6平方米。这样既能保障居民的逃生速度,还能保证居民人身安全。

(2)防火分区方面。防火分区是有效的阻止火势和烟气蔓延的有效办法,包括水平和竖向两种:防火分区是用防火墙、防火门及防火卷帘等将各楼层在水平或竖向方向分隔为两个或几个防火分区。高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不能大于1500平方米,这样可以将火势控制在本防火分区;防火分区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小时或1小时的楼板、隔墙、防火门、防火卷帘等设施结构进行防火分隔。竖向防火分区的重点是对建筑内部的垃圾道、管道井、空调管道及楼、电梯间实行防火阻隔,最大限度地降低火势蔓延速度,控制火灾燃烧面积,避免烟囱效应的形成。

2.高层住宅建筑消防设施设置

(1)消防给水设计方面。高层住宅建筑火灾的扑救,主要的灭火剂就是水,所以水源的充足与否,是灭火成功的关键,消防给水系统主要有。一是水箱:屋顶及分区减压水箱。二是水泵:消火栓、喷淋加压泵和稳压泵。三是消防管网必须是环状管网,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宜与生活给水系统分开设置。四是消火栓:分为室内栓和室外栓,设置要求都必须便于取用。五是水泵结合器,当各种原因导致高层建筑内消防水压不足时,由消防车通过水泵接合器提供供水压力。

(2)防排烟设计方面防排烟的形势分为两类:一是自然方式,即通过外窗、阳台及至竖井将烟排出。高度大于100米时不应采用。二是机械方式,它又分为机械加压防烟和机械排烟两种。机械加压防烟主要用于防烟楼梯间及合用前室等部位,机械排烟则主要用于一些封闭空间、中庭、地下室及疏散走道等。

(3)安全用电设计方面。如何保障消防电源及配电,如何保障火灾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实现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总控。主要做好以下三点:对高层住宅小区,特别是12层以上的住宅建筑的消防水泵和电梯等应实现双回路供电,包括使用自备发电机组和蓄电池作为消防备用电源;高层住宅的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独立的供电回路,确保火灾发生时消防总控制室、消防电梯、消防水泵、事故照明、防排烟系统的消防用电及对上述消防用电设备的两个电源的切换方式、切换点和自备电源的启动时间都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火灾实例证明,事故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对于人员伤亡的轻重关系较大,对当前高层住宅居住现状及城市消防机动与登高能力之不足具有针对性和必要性,还必须重视和加强。

(4)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方面。消防车道的畅通和消防设施器材的完整好用是灭火的关键。消防车道应采用环形设计方式。灭火器是扑灭初期火灾的重要灭火器材,轻便灵活,可移动,稍经训练即可操作,《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明确规定,根据火灾类型、火灾危险等级选配灭火器。一个灭火器配置场所内的灭火器不应少于两具,这是因为在实际灭火时,若有两人能同时手持灭火器协同灭火,对迅速有效扑灭初期火灾特别是对较大火势很有必要。此外,所有移动式灭火器材应按规定存放、更新与维修,以保证其正常使用。只有在设计源头上按照规范的要求去设计,在审核过程中重点审核安全疏散和防火分区,消防设施和防排烟等项工作,才能有效的减少和避免火灾的发生,才能在发生火灾后有效的疏散群众和开展灭火战斗。

高层住宅建筑的消防安全牵扯到千家万户,单纯依靠哪一个部门是不能做到的。首先要靠制度来规范,建设部门要按规范要求来建设,物业和监管部门要按要求来维护和监管。其次广大住户要积极来维护和执行制度,不占用消防车道,正 确的用火、用电。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家园不受“火”的伤害。

参考文献:

[1]季青.浅谈如何加强物业管 理单位的消防工作[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2(211):57-59.

[2]叶鑫.浅析高层住宅社区建筑的消防安全及措施[J].石河子科技,2013(02).

[3]谢伟.高层住宅改为商用办公房的消防安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3(08).

论文作者:赵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0

标签:;  ;  ;  ;  ;  ;  ;  ;  

高层住宅社区建筑消防安全探析论文_赵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