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总供需平衡_总供给论文

论总供需平衡_总供给论文

论总供需平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供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宏观经济的运行和宏观调控是宏观经济理论研究的重大问题和最主要的内容。然而,要使宏观经济正常运行,就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而要使政府的宏观调控起到有效作用,研究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总量的角度来研究宏观调控理论基础的基本内容之一,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一、总供需及其平衡的内涵

商品的供给和需求的关系,是两种力的集合或两个整体之间的关系。单个商品的供给和需求的关系是如此,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也是如此。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之一是要达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大体平衡。在实现宏观调控这一目标之前,我们必须弄清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的内涵,而首先要弄清楚的则是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各自本身的内涵。

什么是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呢?我们认为,理解和考察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经济内容,不能只以社会产品的最终用途和需求实现的性质为考察基点。因为以此为基点,社会总供给实际上就是社会最终产品总量,从价值形式上看,它等于社会的最终产值,中间产品被排除在社会总供给之外;社会总需求则是指对社会最终产品提出的需求的总和,中间性需求即对中间产品的需求被排除在社会总需求之外。然而,这种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理解和规定,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实际内容是不相符合的。事实上,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反映的经济内容,既不是国民经济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也不是社会对国民经济最终成果的需求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理解和规定,必须以市场为基点,即必须以市场上商品和劳务的供给和货币购买力的相对运动为基本考察点。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把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内涵理解和规定为:社会总供给是指向社会提供的已经进入市场的可供购买的商品、劳务的价值总额和物质总量;社会总需求是指在一定社会购买力条件下社会要购买的商品、劳务的社会购买力总额和物质总量,即以货币支付能力为前提的社会购买力总额。[①a]

在理解和规定了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内涵以后,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和规定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内涵。

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应是在微观经济充满活力的基础上,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之间的动态平衡。这一社会总供需平衡的内涵,大致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第一,商品价值决定等于商品价值实现。马克思说:“要理解供求之间的不平衡,以及由此引起的市场价格同价值的偏离,是再容易不过的了。真正的困难在于确定,供求一致究竟是指什么。”[②a]马克思自己通过对商品经济基本经济规律——价格规律的揭示,对供求一致的社会总供需平衡这一难题,在理论上进行了很好的阐述。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客观经济规律。它的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包括两点:①在商品价值的生产上,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同种单位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②在商品价值的实现上,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值量实现决定于社会需要该种商品使用价值量应使用的必要劳动时间。马克思说:“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③a]马克思又说:“只有当全部产品是按必要的比例进行生产时,它们才能卖出去。社会劳动时间可分别用在各个特殊生产领域的份额的这个数量界限,不过是整个价值规律进一步发展的表现,虽然必要劳动时间在这里包含着另一种意义。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只有这样多的劳动时间才是必要的。在这里界限是通过使用价值表现出来的。社会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只能把它的总劳动时间中这样多的劳动时间用在这样一种产品上。”[①b]综上所述,我们知道,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我们把它称之为第一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是决定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内在尺度;“另一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社会需要该种商品使用价值量应使用的必要劳动时间,我们把它称之为第二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是决定商品价值量实现的数量界限。这就是整个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

根据马克思以上关于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我们可以发现社会商品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的经济条件。因为第一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从生产方面也就是供给的角度来看的价值规律,第二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从市场方面也就是从需求的角度来看的价值规律,因此,当第一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总量等于第二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总量时,社会总供给就等于社会总需求。

第二,货币需求量和商品价格总额相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总供给与总需求关系的最一般表现,就是货币需求量和商品价格总额的关系。货币形式是最发达的价值形式。货币出现以后,商品内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便扩大为商品和货币的外部对立。从此,商品世界被固定地分裂为两极;商品和货币。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使物物交换转变为商品流通,使商品交换分解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可以分离的卖即供给和买即需求两个过程。因此,货币的出现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同时也在新的基础上加深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即供给和需求的矛盾。要使这一矛盾得到解决,使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达到平衡,货币需求量就必须与商品价格总额相适应。

马克思关于货币流通的规律,对货币需求量和商品价格总额相适应这一社会总供需平衡的又一内涵也作了很好的阐述。我们先来分析马克思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流通规律。实际的货币流通规律不仅包括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流通规律,而且包括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会引起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发生变化。在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速度一定时,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由于商品赊销和互相抵销债务而减少,还会由于到期支付欠款而增加。

马克思还进一步以金铸币为背景论证过纸币流通规律对社会总供需平衡的影响,[②b]并在此暗含了这种思想,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对于加强宏观经济调控,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非常重要。

马克思关于货币需求量和商品价格总额相适应的总供需平衡的理论,对于我国现代市场经济来说,也是适用的。根据马克思揭示的货币流通规律的一般原理,一定时期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要与同一时期内用现金买卖的商品价格总额和日常现金支付总额,以及货币的周转速度相适应,才能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当用不兑现的纸币代替贵金属流通时,怎样才能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呢?在这种情形下纸币流通的规律是:纸币的发行量应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币量为基础,即纸币的发行量要适应由于货币流通规律所决定的金币需要量。货币的价值尺度是否稳定是货币流通稳定不稳定的标志。因此,我们可以用货币是否贬值来考察是否存在通货膨胀,用货币贬值程度来说明通货膨胀程度。这与马克思批判的货币数量论并不矛盾,而与马克思所阐述的劳动价值论则是完全一致的。这是货币流通规律在纸币流通规律上的特殊表现形式。这一点对于我们如何控制货币发行量,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与宏观经济运行相联系,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涵义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马克思正是在《资本论》中通过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分析,创立了完整的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的理论。马克思在将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将社会总产品价值分为C、V、M三个部分的基础上,深刻地分析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对比关系。他所揭示的两大部类的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实质上就是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关系。

综上所述,无论马克思是分析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其实质是对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进行的分析,而他所分析的社会再生产运动的总过程,实质上就是宏观经济的运行。

二、总供需平衡及其关系

(一)总供需平衡中的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的关系。

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包括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价值平衡与实物平衡。总量平衡指的是总供需在价值量上的平衡;结构平衡指的则是总供需在实物上的平衡,即总需求的各个部分与总供给的各种物质形态之间的平衡,也就是总供需的结构平衡。尽管在总供需平衡中,相对来说,总量平衡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但是,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要求总供需在总量上平衡,而且还要求做到二者在结构上的平衡。就总量与结构来说,总量平衡必须以结构平衡为基础,总量的扩张和收缩,一般总是通过结构比例的变动而实现的,总量的调控可以影响结构,但不能完全解决结构失衡问题,结构的长期失衡将引起总量的强制性失衡,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研究总量平衡必须研究结构平衡。

马克思的社会总供需平衡理论与西方宏观经济学社会总供需平衡理论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这一理论不仅包括总量平衡,而且还包括结构平衡。马克思在分析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时,以高度的理论抽象揭示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同再生产实现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出的结论是,在任何社会,要进行再生产,就必须在两大部类之间建立起Ⅰ(V+m)和ⅡC之间的某种数量依存关系,实现简单再生产必须是Ⅰ(V+m)=ⅡC,而要实现扩大再生产,则必须是Ⅰ(V+△V+m/X)=Ⅱ(C+△C)。如果不建立起这种数量依存关系就不可能从价值上和实物上解决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实现和补偿问题,使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达到平衡,从而使整个社会再生产正常顺利进行。因此,可以说,Ⅰ(V+△V+m/X)=Ⅱ(C+△C)是社会化生产条件下,任何社会实现扩大再生产的一般规律,是两大部类平衡发展并受其制约的产业结构平衡发展的规律。客观规律是不能违背的。

事实上,结构平衡的重要性,以及结构平衡与总量平衡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情况,已为我国的经济实践反复证明过。我国的宏观经济失衡几乎总是表现为总量失衡与结构失衡并存,在很大程度上则是由于结构失衡引起总量失衡,属于结构性的总量失衡,总量失衡往往又加剧结构的扭曲。因此,加强我国宏观调控,在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总量平衡的同时,也要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宏观经济结构的平衡发展。

(二)总供需平衡与货币供需平衡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不研究货币的供给和需求的平衡,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社会总供需的平衡就是商品和劳务的供需平衡和货币的供需平衡。这一点我们在前面分析总供需平衡的内涵时作了一些阐述。如果我们把货币供需引入总供需平衡中,就会很容易发现,社会总需求的最终形成是从货币的总供给产生的,而社会总供给却决定了货币的总需求。货币供需与社会总供需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货币供需的平衡与否与社会总供需的平衡与否关系极大。从总量角度来说,货币供需平衡是总供需平衡的关键。从社会总需求来看,它的膨胀或萎缩不管是何种机制引起的,都表现为货币供给的过多或过少增长。从社会总供给来看,它决定了对货币的需求,如果社会总供给对货币产生的需求与货币的供给量是一致的,也就形成了现实的社会总供需平衡的基本框架。如果货币供给量超过了社会总供给对货币的需求,那么,在社会总供需之间就会产生缺口,这种缺口最终只能以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上涨来弥补。这不能不引起通货膨胀。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控制货币总供给并使之与货币总需求相等以此来促进和维持社会总供需的平衡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显然,把货币供需引入社会总供需的平衡之中,这就把总供需平衡分解为现实的两个矛盾:一是社会总需求与货币供给量的矛盾;二是社会总供给与货币需求量的矛盾。解决这两个矛盾,就能最终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之间的平衡。

(三)总供需平衡与价格总水平的关系。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应该是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总供需平衡与否,关系到价格总水平的稳定与否,而现实中总供需的不平衡正是价格波动的基础。可以说,总供需的平衡与否是决定价格总水平稳定与否的基本因素。在社会商品价值总量一定的条件下,如果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就表明社会总需求不足,有一部分商品卖不出去,商品的价值也就得不到实现,价格总水平就会下降。如果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则表明供给不足,有一部分社会购买力得不到实现,价格总水平就会上升。只有在总供需平衡时,价格总水平才可能保持稳定。然而,总供需平衡的内涵之一就是我们前面论述到的商品价值决定等于商品价值实现,而商品价值的实现是通过价格来实现的,因此,总供需的平衡实际上就是市场价值总和与市场价格总和的一致。由此可见,总供需平衡与否和价格总水平稳定与否都与市场价值总和同市场价格总和的变化有关,分析总供需平衡与价格总水平的关系,就必须分析市场价值总和与市场价格总和的关系。

如果市场价值总和等于市场价格总和,社会总供需是平衡的,价格总水平也是稳定的。然而,市场价值总和与市场价格总和并不总是一致的,这种不一致不仅影响总供需的平衡,也影响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在市场价值总和一定的条件下,市场价格总和总是围绕市场价值总和上下波动。市场价格的上升和下降对总供需平衡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种类何止千种万种,但商品价格相对商品价值来说,不是两者一致,就是两者不一致,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的不一致表现为市场价格与市场价值的向上偏离和向下偏离。如果向上偏离市场价值的市场价格总和与向下偏离市场价值的市场价格总和,二者在偏离程度上能够大体相等,那么,总供需在价值总量上是平衡的,但总供需的结构并不平衡,这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对宏观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尽管这时各种商品价格虽然有升有降,但是,由于一些商品价格的上升和一些商品价格的下降正好相抵,则价格总水平会保持稳定,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然而,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市场价格围绕市场价值的上下波动并不象上面我们分析的那么理想,而是市场价格与市场价值的向上向下偏离并不相等,甚至出现较大的差额,那就意味着社会总供需是不平衡的或者说是失调的,这时总供需的总量失衡与结构失衡并存,价格总水平必然会发生波动。这时宏观调控的任务是双重的,既要进行总量调整,又要进行结构调整。在向下偏离市场价值的市场价格不能抵消向上偏离市场价值的市场价格,市场价格的总和大于市场价值的总和的情形下,宏观调控就既要促进供给的增加,又要抑制需求的扩大,才能达到总供需的平衡,保持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反之,在向上偏离市场价值的市场价格不能抵消向下偏离市场价值的市场价格,市场价格的总和小于市场价值的总和的情形下,宏观调控就既要抑制供给,又要扩大需求,才能达到总供需的平衡,保持价格总水平的稳定。

(四)总供需平衡与财政金融的关系。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与财政金融有着密切的联系。就财政来说,国家财政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是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稳定作用,对社会总供需的平衡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分析总供需平衡与财政平衡的关系。在社会总供需的平衡中,包括财政收支、信贷收支、物资供求和外汇收支的平衡,尽管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有必要对这一“四平”理论进行重新认识,但是社会总供需平衡应包括这四个平衡这是没有疑义的。正因为财政平衡是总供需平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必须从国民经济的整体平衡来研究财政平衡问题。又因为财政平衡不过只是总供需平衡中的一个局部平衡,因而对总供需平衡而言,财政平衡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还因为财政平衡是掌握在政府手中的宏观调控手段,因此,运用财政调控手段可以直接调节社会总需求,间接调节社会总供给。

所谓财政平衡是指国家预算收支量的对比关系。按我国的统计口径,是指当年收支对比而言。财政平衡的计算口径为:赤字或结余=经常收入—经常支出。财政平衡追求的目标是基本平衡或大体平衡。因此,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略有结余应属于基本平衡,略有赤字也应视为基本平衡,因为这两种情形都没有使财政收支之间的不相适应达到影响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财政失衡则是指财政收支之间的不相适应已达到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程度,影响总供需的平衡。财政失衡一般表现为两种具体形式:一种是财政盈余,即财政收入严重地大于财政支出量,出现了财政收入过大的收支差额,这种差额已达到了足以影响宏观经济正常运行的程度,影响总供需的平衡。但财政失衡的这种情形,在世界上为数甚微。与财政盈余恰恰相反,财政失衡的另一种具体形式是财政赤字。财政赤字引起的财政失衡的主要标志是财政支出过分地大于财政收入,财政收支的这种严重的不相适应状况,已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总供需的平衡。可以说这种情形的财政失衡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我国也不例外。

从我国经济生活的现实来看,财政赤字已成为一个突出问题。改革十几年来,其中有几年数字较小的可控的财政赤字,对支持国家重点建设推动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我国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宏观经济不断膨胀的状态下,财政赤字连年不断对宏观经济运行危害甚大。财政赤字不是扩大投资需求就是扩大消费需求,都导致需求扩张膨胀,造成生产与消费、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失调,打乱了正常的社会再生产进程,其结果只能是造成经济过热,需求更旺,形成通货膨胀。因此,在我国要促进和维持总供需的平衡,应力图使财政收支大体平衡,尽量做到不出赤字或少出赤字,立足于消灭赤字,决不能奉行赤字财政政策。

以上分析表明,财政收支状况如何对总供需的平衡影响重大,尤其是财政支出对实现总供需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我们通常说的社会总供需的基本平衡,一般是指投资和消费的总需求同国民收入生产所形成的总供给之间的相互适应。也可以扩大范围来理解即从社会总产品为代表的总供给,同投资与消费引起的对社会产品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因此,为了保持总供需的基本平衡,就必须控制经济增长速度、比例、规模,特别要防止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基金的过度膨胀。就财政来说,国家财政支出总规模的安排,对总供需的平衡有直接的调节作用。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都是以价值形式进行的,国家财政在国民收入中提取相当大的部分,而财政收入集中幅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企业和个人收入的多少;财政支出总规模安排的多少,则直接关系到总需求的增减,关系到总供需的平衡,对总供需的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其次我们要研究的是总供需平衡与金融的关系。现代市场经济就是金融经济。这是因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价值运动必然采取金融经济的形式,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社会经济过程完全信用化了,金融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加强,与社会总供需平衡的关系更加密切。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货币的供给高度集中掌握在国家中央银行手中,货币运动的出发点和回归点都在银行,从而在微观金融活动的基础上产生了宏观金融活动,货币不仅成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变量,而且成为宏观经济管理的决策变量,这就为金融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货币运动在更大程度上脱离商品运动而表现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运动,社会生产的现实积累和货币积累也在新的基础上分离为各自相对独立的过程,这就决定了金融对国民经济调控的必要性。金融对社会总供需的调控主要是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的供给量来实现的。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货币供给量的扩大和收缩,对宏观经济运行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货币供给量过多,会引起社会需求的过度膨胀,使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反之,货币供给量过少,会造成需求萎缩,使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当经济生活中出现总量失衡时,通过调节货币供给量可以对供需总量进行调节,实现和恢复供需平衡。银行作为货币流通的总闸门,正是通过扩大或收缩信贷规模,调节货币供给量,达到社会货币购买力与社会商品供给量的平衡,从而实现总供需平衡的。

金融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说明,总供需中的总量平衡主要是依靠金融调控来实现的,因此,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更进一步明确中央银行的金融调控的主体地位,建立起完善的宏观金融调控系统,运用各种金融调控政策手段,如公开市场政策、再贴现率政策、准备金政策等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通过对金融市场、货币流通量和贷款总规模的调控来实现社会总供需的平衡,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三、宏观调控在总供需平衡中的作用

宏观调控是政府的经济职能,是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其目的在于求得宏观经济的均衡发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微观经济提供良性宏观环境,最终达到经济发展的目标。从宏观调控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总供需平衡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之一。

实现和保持宏观总量的平衡,是消除或避免宏观经济波动,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保证宏观经济具有效率的前提和基础。这是因为在一定的社会总需求得以满足,一定的社会总供给得以实现的宏观总量平衡的前提下,就既不会出现由于总需求过度引发的通货膨胀,也不会出现因为总供给过剩所导致的失业和经济衰退。同时,一定社会总需求的满足,意味着社会福利水平达到了较高的程度,从社会福利角度表明社会经济具有较高的效率水平;而一定的社会总供给的实现,则意味着社会的商品和劳务的总供给全部是有效的,不存在无效供给和由此造成的社会资源的浪费,从而表明社会生产是有效率的,社会资源的配置是有效率的。总供需两方面的效率共同构成了宏观经济的效率。因此,社会总供需的平衡不仅为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前提,也为宏观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了基础。

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供需不可能总是平衡的,而且在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下,总供需的经常严重失衡,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的破坏作用。这是因为,①在市场经济中,商品是为别人而生产的产品,它的生产与消费是由不同的经济利益主体来实现的,由于两者的实现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分离的,这就使得总供需的失衡必然存在和经常发生。②市场经济中商品运动与货币运动是分离的,在货币加入商品流通以后,商品的供给就表现为货币的需求,这就使供需的实物形式与价值形态交织在一起,由于种种原因,两者之间在数量上难以始终保持一致,这就必然造成总供需的失衡。③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都必然外化为交换过程的矛盾即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而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往往会以总供需失衡的形式表现出来。由此可见,总供需失衡在商品经济中客观存在。

总供需失调主要有两种情形,一种是需求过度的失衡,即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不平衡状态。这一状态主要表现为通货膨胀,也就是需求过度,供给短缺或不足。因此,这种失衡又称为短缺失衡。另一种是需求不足的失衡,即总需求严重小于总供给的非平衡状态。这种失衡又被称为过剩失衡。从历史上来看,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一般来说是两种失衡交替发生,但更为典型的则表现为过剩型总供需失衡。与发达国家不同,发展中国家的宏观总量失衡则一般地表现为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短缺失衡状态。就我国经济现状来说,我国正处于不发达的市场经济阶段,市场经济经常出现的总供需不平衡的因素始终存在,加之我国经济生活中“急于求成”的思想根深蒂固,以及各种现实经济因素的综合作用,从“六五”以来,除少数二、三年外,我国社会总需求年复一年严重膨胀,总供需一直处于严重不平衡的状态之下。尽管这些年来社会总供给增长较快,但由于需求过旺,总需求的增长快于总供给的增长,社会总供需的差额不断扩大,1982~1988年7年间,社会总供给增长2倍,年平均增长20.0%,社会总需求则增长2.14倍,年平均增长21.0%,总供给的增长慢于总需求的增长。1988年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差额为—1208亿元。据测算,1982~1988年,我国社会总供需差额一直呈上升趋势。由此可见,总需求膨胀的总供需失衡,已成为困扰我国宏观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因素,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然而,单纯依靠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的作用,难以使总供需经常地自觉地保持平衡,而是必须借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来维持和实现总供需的平衡。这是因为,其一,市场经济对资源的配置是在部门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而这种竞争往往会引起总供需的失衡,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如果由国家宏观调控来引导这种竞争就会引导总供需平衡,减少资源浪费。其二,市场经济的调节具有微观性,容易造成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因此,对社会总供需状况的了解和保持平衡,必须依赖于政府提供经济信息和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手段加以诱导和调控。其三,市场机制调节具有事后性,经常会引起经济发展的剧烈动荡,造成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要抑制经济波动,协调经济发展,就需要国家宏观配套政策来调控。正因为如此,政府宏观调控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生性因素,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强有力的杠杆。西方发达国家也正是运用宏观财政、货币政策,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计划,产业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手段来维持和实现其总供需平衡,并在此基础上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

有鉴如此,针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现状,政府的宏观政策调控手段不仅不可偏废,而且必须加强。从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目标出发,治理我国需求膨胀的对策应是吸取国外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制定正确的宏观管理政策,促进有效供给的增加。在实现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既要注意需求管理,更要加强供给管理。宏观调控政策的具体搭配应为:中性的财政政策、均衡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收入政策。所谓中性的财政政策,就是力图使财政收支大体失衡的政策。所谓均衡的货币政策,是指货币供给量大体上等于货币的实际需要量,即按照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增长率来控制货币的供给量,以促进或维持社会总供需的平衡。所谓紧缩的收入政策,主要目标是抑制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控制工资奖金和物价轮番上涨的恶性循环。若三种宏观政策能成功的搭配实施,加上各种宏观调控手段和其他政策的综合配套运用,对我国经济的总需求膨胀和通货膨胀的治理就必然取得有效成效,并且能够使其在总供需平衡的基础上得到稳定协调的发展。

注释:

①a 吴树青、胡乃武主编:《模式、运行、调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26页。

②a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11页。

③a 《资本论》第1卷,第52页。

①b 《资本论》第3卷,第717页。

②b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108页。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论总供需平衡_总供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