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电力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的供应和消耗已渗透到社会生产、人民生活的各个角落,社会对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电力供应逐步走向买方市场,电力用户对配置电网的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工作效率和优质服务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就要对配网的改造及建设投资更加科学合理、经济可行,进而达到完善现代化电网的总体目标。电网规划是电力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网更新改造的依据。合理地进行规划可以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电网规划方案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对电力配网规划及建设思路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配网;规划;建设;思路
就目前城市配网的规划与建设现状来说,其整体的发展状况较好,但是在细节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电力的发展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大因素之一。因此,在配网的规划与建设中,需要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综合其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设计与规划,以此来提升我国城市配网运行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1城市配电网规划、建设的重要性
在我国电力行业是一种特殊的、肩负着一定社会责任的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提升,电力行业也在随之进行改革与深化,同时也在对自身在发展过程中的定位进行合理地调整。电力企业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一直秉承着服务于社会的宗旨。此外,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肩负着城市稳定供电、维持城市正常的生活秩序等责任。基于此,城市配电网的规划与建设与城市各方面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但是在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其配电网所能够提供的电量与城市化建设中所需求的电量无法匹配,进而导致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在不断地降低。由此可知,城市配电网的规划与建设,对于城市建设与发展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现阶段我国配电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2.1电源布点不合理,供电半径过长,线损高
由于缺乏早期整体规划,我国一些城市配网的电源点要么布点不足、要么分布不合理,使供电半径过长,线损过高。此外,由于电源布点不合理,有些地方出现主变负载不均衡,降低了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2.2网络结构不合理,使运行方式安排不够灵活
即先行的配网管理在网络的设计中,并没有实现最优化的设计,一些地区存在着网络结构不够科学导致的线路维修和管理的困难的现象,这也是非常不利于我国城市配网的有序发展的。尤其是在用电高峰阶段,将会给电力公司的管理以及用户的正常使用都带来不便。
2.3线路故障率高,供电可靠性降低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的城市配网供电还采用的是架空线输电线路,这种线路的故障率比较高,因此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配网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增加了线路的维护难度。
2.4配网自动化水平不足
我国的配电网建筑工作起步比较晚,各个区域间的建设程度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在一些地区配网的自动化水平也难以充分满足该地区的发展需求。但是因为我国的配网规模过于庞大,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以及技术支持,这也就导致了我国的配网自动化建设在近期内难以建设完成,并导致我国的电力系统运行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增长。
3对电力配网规划及建设的相关思路
3.1做好电源点的选址以及线路的安排工作
在进行电源点的选址过程中,需要遵循减少网损以及增加经济效益的原则。而只有合理进行电源点的规划工作,才能够有效减少线路建设过程中所需的资金投入,并且降低配网运行过程中的网损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国目前一些城市中的电源点分布情况不足,其电源点的容量也相对有限,因此借助于其他电源点来进行出线补救的情况也就比较常见,这也是造成配网运行经济不佳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在目前的城市配网规划建设过程中,就必须做好电源点的选址工作以及线路的安排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降低配网的线损,并进一步提升整个城市配网的经济效益。
3.2优化配网布局规划
电力配网规划需要依托城市发展水平和城市发展方向,所以配网的整体分布需要与城市的主导发展线路相吻合。例如采取分区规划:分别对城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按照其不同功能区的分布情况进行配网规划。另外,可以按照用电需求进行规划,由于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所以可以将城市发展水平较高的高新区与发展水平较低的郊区进行分级规划,进而缩小资源浪费降低成本投资。此外,还可以根据城市发展方向对配网建设进行前期规划,例如:城市的主导发展方向在东部,那么在配网规划与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城市未来发展潜力,并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便于满足城市的快速发展要求
3.3进行变电站的规划
变电站的主要功能为进行电能的汇集以及分配。现阶段在高压配网的规划过程中,其变电站的主变选择一般为2~3台,选择过程中也需要遵循大容量以及小型化节能的原则。在现阶段110kV变电站中,其主变容量经常是以40MVA、50MVA以及63MVA为主。而在变电站的规划过程中还需要满足逐年增长的容载对于网架建设的实际要求。在进行变电站站址的选择过程中,还需要遵循等负荷原则、负荷矩最小原则以及网络运行费最小原则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考虑,其具体的选址结果也需要借助于实际地理的约束条件来进行适当的调整。
3.4电力的负荷预估
电力负荷预估作为配网规划过程中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其预估结果的准确性往往也能够直接决定该电网规划的合理程度。因此在对电力负荷进行预估的过程中,就需要相关人员对于该区域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客观发展规律进行充分的考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现阶段通常运用弹性系数法、回归曲线法、自然增长法以及人均电量法等方法来进行电能负荷的评估效果。并且均能够取得一个良好的评估结果。这也就要求电力负荷的评估人员能够根据该地区电力系统运行的实际状况,来进行评估方法的合理选择。
3.5统筹推进配电网自动化改造
配电网综合的改造是实现舀正电网自动化的基础.没有稳定的电网结构和可靠的设备是不可能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由于早期的配电网络已基本形成,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难度较大.要想提高自动化水平,必须做好统筹规划;同时,目前在配网自动化建设方面缺乏成熟的经验.需借鉴先进城市的经验,采取逐步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提高配网自动化建没水平。随着未来智能电网的发展,新形势下的智能配电网将应对更大挑战,更多的分布式能源渗透在配电网系统,更需具有新的灵活的网络拓扑、控制策略及智能电力电子装置。
结束语:
配电网在我国的电力系统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直接影响到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在进行配网的规划与建设工作中,就需要充分满足现代化的城市发展需求,并要求在统筹全局的基础上来进行相应的规划工作。此外还需要在进行配网规划的过程中保障其规划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并使得其长期建设工作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国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并促进我国的经济得到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达.对电力配网规划及建设思路的分析实践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9:38-39.
[2]张子建.电力网配网规划与建设思路的研究与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3:216.
[3]袁维庆.浅谈电力配网规划与建设思路[J].科技创新导报,2016(05)
[4]阿不力米提.分析电力配网工程前期规划的重要性及质量提升措施[J].科技与创新,2016,07
论文作者:张志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城市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论文; 电网论文; 电源论文; 我国论文; 配电网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