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质量研究概述

生活质量研究概述

一、生存质量研究概述(论文文献综述)

张婷[1](2021)在《黔北地区儿童先心病就医延迟及其术后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调查黔北地区儿童先心病就医延迟现状及术后生存质量水平,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促进黔北地区儿童先心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先心病患儿术后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黔北地区两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符合研究标准的259例先心病患儿及其主要照护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调查其就医延迟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选取就医延迟现状调查中符合研究标准的106例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及Peds QLTM3.0心脏模块中文版在患儿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通过电话随访对其生存质量水平进行测定。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就医延迟现状调查结果:共调查292例患儿,排除家长和(或)患儿不愿配合、合并21-三体综合征等情况33例,最后共纳入259例研究对象。259例患儿中有219例(84.56%)发生就医延迟,40例(15.44%)未发生就医延迟,就医延迟时间最长为168个月,最短为1个月。2.先心病儿童就医延迟影响因素(1)客观因素:家庭居住地、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子女数量是先心病患儿就医延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2)主观因素:对疾病不了解(P<0.05)、医生建议随诊、家庭经济困难、家属未予重视、患儿年龄小等。3.先心病患儿术后生存质量随访结果:根据研究标准,共纳入106例研究对象,在12个月的随访期内,失访11人,失访率为10.38%。4.先心病患儿术后不同时间点生存质量得分情况:家长报告术后3个月生存质量总分为53.08±9.66分,术后6个月生存质量总分为61.34±9.66分,术后12个月生存质量总分为63.14±8.35分,患儿报告得分术后3个月生存质量总分为55.88±11.19分,6个月生存质量总分为60.94±10.21分、12个月生存质量总分为63.10±7.89分,患儿术后3个月时整体生存质量处于中等水平,术后6个月、12个月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5.生存质量得分变化趋势:家长报告和患儿报告结果均显示先心病患儿术后生存质量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且三个时间点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报告中心脏症状及其治疗相关问题、治疗Ⅱ相关问题,治疗焦虑相关问题以及沟通相关问题四个维度得分呈上升趋势,且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报告结果中,心脏症状及其治疗相关问题、治疗Ⅱ相关问题、沟通相关问题三个维度得分先升高、后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个月时较术后3个月升高,但术后12个月时呈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术后不同时间点患儿生存质量影响因素(1)术后3个月:发生就医延迟、家庭子女数量、患儿主要照护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家庭经济状况是先心病患儿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2)术后6个月:主要照护者职业、主要照护者文化程度、家庭子女数量、家庭居住地是先心病患儿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3)术后12个月:家庭居住地和经济状况是先心病患儿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1.黔北地区先心病儿童就医延迟发生率高,普遍存在就医延迟现象。2.先心病患儿术后12个月内整体生存质量处于中等水平,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呈上升趋势。3.先心病患儿术后生存质量得分影响因素较多,各个时间点的主要影响因素也存在差异。

夏章[2](2021)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长期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目前有关小组活动长期效果评价的研究较为少见,小组活动长期效果尚不明确。对已有研究检索发现,多数研究报告了临床指标,对糖尿病预后不良事件报告较少,故本次研究将分两部分开展,通过系统综述来评估自我管理对患者临床指标的长期影响,通过随访研究来评估自我管理对患者预后不良事件的长期影响,以补充系统综述分析结果的不足。研究目的1.研究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体重控制、生存质量、心血管病事件、自我管理依从性、就诊次数、死亡事件的长期影响。分析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的相关影响因素。2.研究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的影响。分析干预组患者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和死亡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3.探讨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改进方法和干预重点。研究方法1.采用系统综述的方法,检索建库至2020年7月28日发表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随机对照试验和群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筛选与研究质量评价过程由两名研究者独立开展。使用Cochrane Q检验和不一致指数检验评估异质性,若纳入研究异质性小或异质性大但异质性来源可识别,则选用均数差值(mean difference,MD)作为效应指标,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计算总体效应值,并进行Meta回归与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若纳入研究异质性大且来源无法识别,则只进行描述性分析。参照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系统评估证据质量。使用Revman5.3、Microsoft Excel 2019 绘图,使用 Stata16.0、GRADE Profiler 3.6 分析数据。2.采用现场调查和信息系统匹配的方法,对北京市房山区2014年7月-11月参与自我管理小组活动试验的500名研究对象进行随访。通过现场调查收集患者人口学信息、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信息,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系统确认患者存活情况,通过北京市死因监测系统收集患者死亡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小组活动与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发生的关系。以自我管理患者为分析对象,分析其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死亡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及交互作用。使用SAS9.4软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系统综述共纳入25项研究5 071名随访患者。2项研究为低风险,1 1项研究为风险不确定,12项研究为高风险。分析结果显示,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患者糖化血红蛋白[MD=-0.39%(95%CI:-0.56,-0.21)]、舒张压[MD=-1.32 mmHg(95%CI:-2.44,-0.21)]、收缩压[MD=-1.92 mmHg(95%CI:-3.47,-0.37)]的长期效果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研究开展后12个月降低效果最显着,其中糖化血红蛋白可能受发表偏倚影响,舒张压和收缩压结果不够稳健。小组活动对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质指数、体重的长期效果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其中体质指数结果不够稳健且可能受发表偏倚影响。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生存质量、自我管理依从性、就诊次数、心血管病事件、死亡事件无法进行Meta分析。除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体重证据质量等级为中外,其他指标证据质量等级为低或极低。医生/护士/专家开展小组活动[MD=-0.53%(95%CI:-0.79,-0.27)]、小组活动持续开展[MD=-0.87%(95%CI:-0.79,-0.27)]是糖化血红蛋白降低有利因素。家属/好友参与、小组患者数≤1 0人、患者年龄<60岁是糖化血红蛋白降低的可能有利因素。2.现场调查随访362人,随访率为72.40%,信息系统匹配483人,随访率为96.60%。分析结果显示,控制协变量后,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患者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死亡发生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对自我管理患者而言,自我效能得分≥80分是防止糖尿病肾病[OR=0.06(95%CI:0.01,0.59)]、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OR=0.06(95%CI:0.01,0.55)]发生的保护因素;生活在城镇[OR=0.24(95%CI:0.07,0.89)]是防止并发症发生的保护因素。相比家庭人均月收入1000元以下,收入在 1000-3000 元[OR=0.28(95%CI:0.08,0.98)]是防止高血脂发生的保护因素;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000-3000元[OR=0.36(95%CI:0.14,0.88)]、≥3000 元[OR=0.15(95%CI:0.03,0.70)]、入组前自报发生某些合并症[OR=0.20(95%CI:0.07,0.52)]是防止其他合并症发生的保护因素。居住地为城镇[OR=0.16(95%CI:0.04,0.55)]是防止入组后死亡发生的保护因素。家庭人均月收入与自我效能得分、家庭人均月收入与入组前合并症自报情况、居住地与糖尿病病程存在相加效应交互作用。研究结论1.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降低有一定的长期效果,对血压降低可能有长期效果,对血脂、体重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死亡未见影响,对患者生存质量、自我管理依从性、就诊次数的长期影响尚无法定论。2.医生/护士/专家开展小组活动、小组活动持续开展是糖化血红蛋白降低有利因素,自我效能高是防止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保护因素,收入水平低、农村居民是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发生的危险因素。3.建议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由医生/护士/专家来组织开展,以患者自我效能提高为核心目标,同时建立小组活动持续开展机制,以期实现自我管理效果长期维持。4.建议把低收入人群和农村居民作为今后糖尿病干预重点人群。

邱满玲[3](2021)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中医体质及生存质量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探索不同中医体质AMD患者的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特点,以期能从中医体质方面为预防和治疗AM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纳入2019年7月至2021年1月就诊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眼科,且近5年居住于福州的AMD患者225例,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视功能相关的生存质量量表-25》对患者的中医体质及生存质量进行调查评分,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5.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AMD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阴虚质占比最高28.4%(64例),其次为阳虚质20.0%(45例),气虚质14.7%(33例),痰湿质11.6%(26例),湿热质、血瘀质、平和质比例相近,分别为7.6%(17例),6.7%(15例),5.3%(12例),气郁质、特禀质占比较少,分别为4.0%(9例),1.8%(4例)。2.AMD患者中医体质与单纯玻璃膜疣、地图状萎缩、CNV的相关性研究:(1)单因素分析:单纯玻璃膜疣与气虚质相关,阴虚质、阳虚质和地图状萎缩相关;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与CNV相关(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气虚质与单纯玻璃膜疣呈正相关,阴虚质、阳虚质增加地图状萎缩的发生风险;痰湿质增加CNV的发生风险(P<0.05)。3.AMD患者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与中医体质的分析:(1)不同中医体质的生存质量情况:225例AMD患者的生存质量分数最高者81分,最低者53分,平均生存质量分值为68.18±6.05分。平和质者的分值最高(76.08±6.33分),其次为气郁质(70.22±5.70分)、湿热质(69.76±3.88分)、特禀质(69.00±2.58分),痰湿质(68.50±4.56分)、阳虚质(68.44±6.11分)、气虚质(67.67±5.40分)分值相近,血瘀质、阴虚质分值最低,分别为66.87±5.55分、66.20±6.40分。(2)不同中医体质患者的生存质量差异性:在偏颇体质和平和质的组间成对比较中,除外气郁质和特禀质,其余6种偏颇体质(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和平和质之间的生存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8种偏颇体质之间的成对比较中,只有阴虚质和湿热质之间的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偏颇体质之间的生存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AMD患者中医体质的影响因素研究:(1)单因素分析:气虚质与饮酒、嗜辛辣相关;阴虚质的影响因素有吸烟、嗜咸、嗜辛辣、嗜酸、工作环境、糖尿病;嗜甜食是阳虚质的影响因素;痰湿质的影响因素有饮酒、嗜甜、嗜辛辣、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P<0.05)。年龄和性别在9种体质间的分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气虚质与饮酒呈正相关,阴虚质与吸烟、嗜辛辣、嗜酸等影响因素呈正相关,以户外工作为主是阴虚质的保护因素;痰湿质与影响因素饮酒、糖尿病呈正相关,嗜辛辣是痰湿质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1.AMD患者多见于阴虚质、阳虚质和气虚质。气虚质是单纯玻璃膜疣的易感体质,阴虚质、阳虚质是地图状萎缩的易感体质;痰湿质是CNV的易感体质。2.AMD患者的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水平普遍偏低,需加以关注。3.AMD患者不同体质的影响因素不同。(1)气虚质的危险因素是饮酒。(2)阴虚质的危险因素是吸烟、嗜辛辣、嗜酸,以户外工作为主是保护因素。(3)阳虚质的危险因素为嗜甜食。(4)痰湿质的危险因素有饮酒、糖尿病,嗜辛辣是保护因素。

王晨冉[4](2021)在《少数民族HIV/AIDS女性患者社会支持、生存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研究 ——以云南省三个地州为例》文中认为少数民族HIV/AIDS女性患者面对艾滋病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脆弱性,是重点关注人群之一。目前,HIV/AIDS患者的生存年限逐年提高,其心理健康状况成为关注的焦点,尤其是焦虑、抑郁情绪。焦虑、抑郁情绪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还会影响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因此,需要从重点人群出发,探讨少数民族HIV/AIDS女性患者社会支持和生存质量对其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作用,了解患者情绪行为问题背后的心理社会因素,为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研究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少数民族HIV/AIDS女性患者社会支持、生存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在量化研究中,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云南省3个边境地州的少数民族HIV/AIDS女性患者共计150例,平均年龄41.39±9.84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56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41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53例,其中包括傣族、哈尼族、景颇族和彝族等17个少数民族。无症状潜伏期患者58例,艾滋病期患者92例。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简表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少数民族HIV/AIDS女性患者社会支持、生存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现状及变量间的关系,并验证了生存质量在社会支持与抑郁情绪之间的中介效应。在质性研究中,对5名HIV/AIDS女性患者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患者社会支持的具体来源或缺失情况,生存现状和生存质量高低的具体表现,焦虑、抑郁状态的具体体现及影响因素,以及个人需求等真实状态与想法。研究结果如下:(1)少数民族HIV/AIDS女性患者的社会支持总体水平显着低于常模(t=-4.99,p<0.001),且在年龄、经济状况、婚姻状况、疾病所处阶段上存在显着差异。社会支持水平与家人态度和疾病羞耻感存在一定联系。(2)少数民族HIV/AIDS女性患者的生存质量总体情况较差,主要体现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独立性领域(p<0.001),且在年龄、经济状况、婚姻状况、居住情况、疾病所处阶段上存在显着差异。(3)少数民族HIV/AIDS女性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阳性检出率较高(焦虑阳性检出率为36.00%,抑郁阳性检出率为29.33%),且在婚姻状况和疾病所处阶段上存在显着差异。情绪状态与身心状态、治疗时长和社会支持水平存在一定联系。(4)少数民族HIV/AIDS女性患者的社会支持、生存质量和焦虑、抑郁情绪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社会支持和生存质量均能影响患者的情绪状态,其中,社会支持能显着负向预测抑郁情绪;生存质量能显着负向预测焦虑、抑郁情绪。(5)少数民族HIV/AIDS女性患者的生存质量在社会支持和抑郁情绪间起完全中介作用。(6)少数民族HIV/AIDS女性患者的个人需求主要是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人际交往的需要。研究结论如下:(1)少数民族HIV/AIDS女性患者的社会支持总体水平较低,生存质量总体情况较差,焦虑、抑郁情绪阳性检出率较高。目前,需要重点关注年龄较大,经济收入较低,婚姻产生变故,租房居住的少数民族HIV/AIDS女性患者。(2)对少数民族HIV/AIDS女性患者的帮扶需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出发,完善患者基本生活保障体系,丰富其社交网络,通过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其生存质量,从而达到缓解患者情绪问题的目的。

付连琪[5](2021)在《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感知控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了解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感知控制与生活质量的现状。(2)分析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感知控制与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描述性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便利抽样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1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神经内科(三个病区)首次被确诊为脑卒中的中青年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脑卒中自我管理行为评定量表、疾病感知问卷中文修订版(CIPQ-R)和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SS-QOL)分别对患者一般情况、自我管理行为、感知控制和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对搜集的相关数据通过Excel录入,以保证数据准确,运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分类变量用频数、百分比进行描述。服从正态分布、方差齐的两组样本均数比较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样本均数比较时采用单因素ANOVA分析或秩和检验,两两比较采用LSD法。在进行自我管理行为、感知控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时,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否则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中青年首次脑卒中的自我管理总得分为(161.40±22.38)分,处于中下水平。其中安全用药管理得分指标最高(19.09±4.11)分,疾病管理得分最低(18.88±8.66)分。(2)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感知控制情况得分为(123.36±15.92)分,处于中下水平。其中得分最高的维度是严重后果(21.64±4.14)分,得分最低的是疾病周期性(10.06±2.37)分。(3)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得分为(168.30±44.03)分,处于中等水平。对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视觉能力影响最低,分数为(12.70±3.00)分,对患者的工作能力影响最大,分数为(6.82±4.19)分。(4)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与生活质量得分成正相关(r=0.711,P<0.05),感知控制与生活质量得分成负相关(r=-0.834,P<0.05)。结论:(1)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为中下水平,发现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疾病管理方面有待提高。注意提高疾病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或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2)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感知控制得分为中下水平,并且患者对于疾病的严重后果方面存在一定的负性感知。通过提高患者对疾病严重后果等方面的认知,减弱患者的负性感知。(3)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为中等水平,脑卒中对其工作能力影响最大,对视觉影响最小。(4)采取自我管理项目或健康管理的方式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或减弱患者的负性感知,直接或间接提高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赵延芳[6](2021)在《口腔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问卷的方法,调查口腔癌患者的癌症复发恐惧现状,分析口腔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与生存质量、医学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探讨口腔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口腔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建立影响因素验证模型,为降低口腔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水平提供理论支持,为今后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在山东省立医院口腔病房及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参与治疗的310例口腔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的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和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问卷,以研究口腔癌患者的癌症复发恐惧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使用SPSS25.0软件,运用的统计方法有:统计描述、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1.口腔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总分为(28.43±11.045)分,其中有99位口腔癌患者的癌症复发恐惧总分≥34分(临床水平),占总样本数量的31.94%。得分最高的条目排序前三位的分别为:第11条目我担心如果我发生什么事情,家庭会怎么样;第9条目我担心疾病过程中会有一些重大的治疗;第1条目想到疾病可能会进展,我变得焦虑。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口腔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分值在年龄、性别、居住地、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职业、患病部位、治疗前有无癌性疼痛、治疗方式(口腔癌切除术+颈淋巴清扫术、口腔癌切除术+颈淋巴清扫术+皮瓣修复术)、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方面,以及口腔癌生存质量中的12项条目:近一周患者的疼痛、外貌、娱乐、活动、吞咽、语言、咀嚼、肩功能、味觉、唾液、情绪、焦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癌症复发恐惧总分与屈服(r=0.685,P<0.01)、面对(r=0.350,P<0.01)呈正相关,与生存质量总分(r=-0.392,P<0.01)呈负相关,生存质量总分与屈服(r=-0.430,P<0.01)呈负相关。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屈服维度、焦虑、面对维度、年龄、文化程度、患者最近一周的吞咽情况6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解释口腔癌癌症复发恐惧总变异的60.9%,对变异贡献值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屈服维度、焦虑、面对维度、文化、年龄、吞咽。5.根据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建立口腔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FCR)的影响因素的验证模型:癌症复发恐惧(FCR)总分=17.263+1.834*屈服-0.070*焦虑+0.449*面对-1.455*文化-0.996*年龄-0.031*吞咽。调整R2为0.609,该回归方程能够解释因变量变异程度的60.9%。结论1.本研究显示口腔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水平较高,临床医护人员应给予关注。2.屈服维度、焦虑、面对维度、文化程度、年龄、患者最近一周的吞咽情况是口腔癌癌症复发恐惧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屈服维度对口腔癌的癌症复发恐惧影响最为关键。3.本研究显示,口腔癌生存质量共12个条目,12个条目与癌症复发恐惧单因素分析均具有显着差异,其中吞咽成为癌症复发恐惧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医护人员应改善口腔癌患者的生存质量,从而降低口腔癌患者的癌症复发恐惧程度。4.医学应对方式的三个维度中有两个维度(面对维度、屈服维度)成为口腔癌癌症复发恐惧的独立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指导口腔癌患者采取适宜的应对疾病方式,以降低口腔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感。5.本研究初步建立口腔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影响因素的验证模型,为降低口腔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水平提供理论支持,为今后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杨爱娟[7](2021)在《强直性脊柱炎生存质量与寒热证候及疾病特征的关系》文中提出目的:初步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生存质量与寒热证候及其疾病特征的关系,并分析AS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明确AS患者生存质量的特点及其与证候的关系,为干预治疗AS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选自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住院病房收治的AS患者,共有210例。记录AS患者的临床资料,社会人口学特点,包括性别、年龄、BMI、受教育程度、婚姻情况、生活习惯(吸烟、饮酒、饮食、运动)等;疾病特征,包括病程、发病季节、家族史、疼痛程度、疲劳程度、晨僵程度、BASFI、BASDAI、ASDAS等;实验室指标,包括ESR、CRP、HLA-B27;放射学指标骶髂关节炎分级等。运用SF-36和ASQOL量表评估生存质量,采用中医证候积分表评定中医证型,使用SAS和SDS自评量表评估AS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所有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均采用第14版STATA软件包进行,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对生存质量、寒热证候及疾病特点进行分析,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对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评估,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AS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1)一般情况及疾病特征:210例患者中,男性171例(81.4%),女性39例(22.97%),男女之比为4.38:1;平均年龄为37.09±11.02岁;BMI为25.64±8.77kg/m2,其中体重过低者9例(4.3%),超重者128例(61%)。每周平均运动次数为2.8±2.39次,每周运动次数小于3次者142例(67.6%)。平均病程为(145.52±107.2)月,其中病程5年以上者157例(74.8%),HLA-B27阳性者191例(91.0%);疲劳程度为3.96±2.86分,晨僵程度为2.93±2.78分,患者总体评价(PGA)为3.08±2.7分;功能指标BASFAI为3.05±3.09分;疾病活动指标BASDAI为3.09±2.22分,ESR、CRP平均值分别为15±15.36mm/h、1.61±4.02mg/dL,ASDAS-ESR、ASDAS-CRP 平均值分别为 2.08±1.01、1.57±0.91分。合并焦虑状态的AS患者有55例(26.2%),合并抑郁状态的患者有71例(33.8%);骶髂关节炎平均分级为2.93±0.87级。(2)AS患者SF-36生存质量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①AS患者总体SF-36评分为62.67±19.64分,其中41.9%患者SF-36总分小于60分,生理领域(PCS)评分(58.65±21.26分)比心理领域(MCS)(66.69±21.6分)更低。②AS患者SF-36生存质量较高组中,男性、高学历者、饮酒者、每周运动次数多于较低组,无业者比例少于较低组;疲劳程度、晨僵程度、PGA、BASFI、BASDAI、ESR、ASDAS-ESR、ASDAS-CRP、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均少于生存质量较低组,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年龄、BMI、吸烟、饮食荤素情况、病程、家族史、HLA-B27、CRP及骶髂关节炎分级上无显着差异(P>0.05)。③SF-36总分与每周运动次数(r=0.2107)成显着正相关(P<0.05),与ASQOL(r=-0.750)、PGA(r=-0.617)、BASDAI(r=-0.601)、ASDAS-ESR(r=-0.601)、ASDAS-CRP(r=-0.602)、疲劳程度(r=-0.568)、焦虑(r=-0.532)、僵硬程度(r=-0.459)、BASFI(r=-0.439)、抑郁(r=-0.427)、ESR(r=-0.177)、病程(r=-0.138)成显着负相关(P<0.05)。④运动(OR=0.427,P<0.05)是SF-36生存质量的保护因素,疲劳(OR=1.542)、晨僵(OR=1.344)、PGA(OR=1.582)、BASFI(OR=1.271)、BASDAI(OR=1.732)、ESR(OR=1.026)、ASDAS-ESR(OR=3.819)、ASDAS-CRP(OR=3.897)、焦虑(OR=1.107)、抑郁(OR=1.055)为 SF-36 生存质量下降的危险因素(P<0.05)。(3)AS患者ASQOL生存质量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①AS患者总体ASQOL评分为5.12±5.18分,其中评分大于4分的患者占41%。②AS患者ASQOL生存质量较高组中,平均年龄小于较低组,男性、高学历者比例多于较低组,超重者及无业者比例小于较低组,每周运动次数多于较低组;病程短于较低组,疲劳程度、晨僵程度、PGA、BASFI、BASDAI、ESR、ASDAS-ESR、ASDAS-CRP、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小于生存质量较低组,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较高组和较低组在吸烟、饮酒、饮食荤素情况、家族史、HLA-B27、CRP及骶髂关节炎分级上无显着差异(P>0.05)。③ASQOL评分与每周运动次数(r=-0.220)成显着负相关(P<0.05),与PGA(r=0.655)、疲劳程度(r=0.537)、ASDAS-ESR(r=0.632)、ASDAS-CRP(r=0.621)、BASDAI(r=0.611)、焦虑(r=0.501)、僵硬程度(r=0.494)、BASFI(r=0.375)、抑郁(r=0.374)、病程(r=0.217)、ESR(r=0.191)成显着正相关(P<0.05)。④运动(OR=0.846,P<0.05)是ASQOL生存质量的保护因素(P<0.05),肾虚督寒证(OR=3.214)、疲劳(OR=1.486)、晨僵(OR=1.498)、PGA(OR=1.901)、BASFI(OR=1.214)、BASDAI(OR=1.868)、ASDAS-ESR(OR=4.980)、ASDAS-CRP(OR=5.641)、焦虑(OR=1.094)、抑郁(OR=1.041)为ASQOL生存质量下降的危险因素(P<0.05)。(4)AS患者中医证型与生存质量及疾病特征的关系:①在本次纳入的210例AS患者中,肾虚督寒证(117例,55.7%)患者多于肾虚湿热证(93例,44.3%)。②肾虚督寒证组患者的晨僵程度、PGA、BASFI、BASDAI、ASDAS-ESR、ASDAS-CRP、ASQOL评分显着大于肾虚湿热证组,SF-36总分、生理领域PCS评分及各维度评分(除SF、RE、MH维度外)显着低于肾虚湿热证组,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性别、年龄、BMI、吸烟、饮酒习惯、每周运动次数、病程、家族史、疲劳程度、HLA-B27分型、疾病活动指标(ESR、CRP)、焦虑评分、抑郁评分、SF-36生存质量(SF、RE、MH维度、心理领域MCS)评分、骶髂关节炎分级上无显着差异(P>0.05)。③运动(OR=0.891,P<0.05)是肾虚督寒证患者生存质量的保护因素,疲劳、晨僵、PGA、BASFI、BASDAI、ASDAS-ESR、ASDAS-CRP、焦虑、抑郁为肾虚督寒证、肾虚湿热证患者生存质量下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1)AS患者生存质量普遍降低,其生理和心理领域健康均有不同程度受损,而生理领域健康受损更为严重。(2)运动与较高的生存质量有关,AS症状(疼痛、疲劳、晨僵)、较差的活动功能、高疾病活动度、高炎性反应物、情绪障碍与AS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密切相关。(3)肾虚督寒证患者的症状更重,活动功能更差,疾病活动度和炎性反应物更高,情绪障碍更为严重,生存质量更低。肾虚督寒证可能与较差的生存质量有关。(4)以上提示临床中应关注AS患者的生存质量,积极控制疾病症状、降低炎症指标,减轻疾病活动度,提高活动功能,注重心理干预以减少情绪障碍。增加运动对提高AS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益,中医证候对AS患者生存质量存在影响,肾虚督寒证患者生存质量更低,在临床上应更注重补肾强督祛寒法的应用。

冯林美[8](2021)在《基于社会支持理论的胃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预测模型构建》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以社会支持理论为基础,将社会支持概念体系引入应激理论框架,并从积极/消极应对方式视角,建立社会支持对胃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作用机制的理论假设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胃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胃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并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假设模型进行验证,初步建立胃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预测模型,旨在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南昌市2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及1所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胃癌术后患者204名。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患者生存质量及相关因素进行研究,问卷内容包括五个部分:1.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对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资料、躯体症状等进行调查;2.医学应对方式问卷,整合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形成应对方式调查问卷,对患者应对方式进行调查;3.采用医疗社会支持量表(MOS-SSS-C)对患者社会支持水平进行调查;4.采用自护能力量表(ESCA)对患者自护能力进行调查;5.采用癌症患者生存质量量表(QLQ-C30)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调查。采用SPSS 22.0和Amo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胃癌患者术后躯体症状、医疗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自护能力得分与生存质量得分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对胃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以躯体症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自护能力为自变量或潜变量的生存质量预测模型。结果:1.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医保类型、主要照顾者、职业、放化疗情况、血红蛋白水平对胃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产生显着影响(P<0.05),而性别、婚姻状况、月收入、居住地、BMI等因素对胃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无影响(P>0.05)。2.胃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总得分(971.4±215.1),躯体症状得分(26.95±9.515),医疗社会支持得分(53.38±16.54),积极应对方式(面对)得分(28.02±5.052),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回避及屈服)得分(32.5±4.993),自护能力得分(119.5±21.57)。生存质量总得分与自护能力(r=0.2972,P<0.0001)、医疗社会支持(r=0.1472,P=0.0366)、积极应对(r=0.2694,P<0.0001)得分呈显着正相关,与躯体症状(r=-0.4664,P<0.0001)、消极应对(r=-0.2328,P=0.008)得分呈显着负相关。3.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得出生存质量得分与积极应对、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与躯体症状、消极应对、放化疗情况呈负相关。标准化回归系数Beta分别为0.269、0.118、-0.432、-0.258、-0.132(P<0.05)。4.路径分析显示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对患者生存质量产生正向直接效应,效应值分别为0.155和0.281(P<0.05)。消极应对、躯体症状对生存质量有负向直接效应,效应值分别为-0.256、-0.427(P<0.05)。自护能力及社会支持可通过影响积极应对方式而对生存质量产生正向效应,自护能力及社会支持对积极应对的正向效应值分别为0.407和0.167(P<0.05)。躯体症状和社会支持可通过影响自护能力对生存质量产生效应,躯体症状和社会支持对自护能力的效应值分别为-0.302和0.368。结论:1.单因素分析得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医保类型、主要照顾者角色、职业、放化疗情况、血红蛋白水平、躯体症状、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消极应对)、自护能力、医疗社会支持水平均对胃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产生影响。2.多因素分析得出:胃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包括躯体症状、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消极应对)、放化疗情况、血红蛋白水平。3.躯体症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均对生存质量有直接预测作用;自护能力与社会支持以积极应对为中介变量,对生存质量产生间接效应,积极应对作为直接变量或中介变量对生存质量发挥重要调控作用。躯体症状与社会支持以自护能力为中介变量,通过应对方式对生存质量产生间接效应。因此,我们认为社会支持作为影响胃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应对方式/自护能力对生存质量结局产生影响,社会支持作为重要的缓冲系统,与压力源之间发生动态相互作用,以应对方式为中介,对胃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产生效应。该结论与本研究理论假设基本一致。

卢爽[9](2021)在《格林模式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干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云南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且以格林模式为理论框架制定护理干预方案,探讨该方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干预效果,为医护人员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患者的健康教育提供模式和内容的借鉴与参考。【方法】本研究的第一阶段为横断面研究:调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本阶段采用的方法是随机抽样,采取相关量表对2019年4月至2019年11月在云南省某三甲医院眼科住院治疗且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1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第二阶段为类实验性研究:本阶段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0月在云南省某三甲医院眼科住院治疗且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对纳入的患者进行分组,由于对照组中1例因疾病失访,最终干预组40例,对照组39例,为避免混杂因素的干扰,保持两组患者进行相同的干预次数,对照组实施眼科常规护理方案,干预组实施格林模式下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干预实施一个月、三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家庭支持水平、视功能损害生存质量状况、相关生化指标水平进行调查,评价格林模式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中的干预效果。【结果】第一阶段横断面研究结果:1.180名DR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30.07±5.54分,处于中度水平。其中无自我感受负担的有10人(5.6%),轻度水平有64人(35.6%),中度水平有100人(55.6%),重度水平6人(3.2%),各维度均分从高到低依次是:经济因素、情感因素、身体因素。2.DR术后患者家庭支持总均分为9.29±2.80分,处于中度支持水平,其中低家庭支持水平有22人(12.2%),中家庭支持水平有94人(52.2%),高家庭支持水平有64人(35.6%)。DR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总均分为93.26±3.27分。3.DR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家庭支持、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显示:DR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家庭支持呈负相关(r=-0.365~-0.314,p<0.001);DR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各维度与生存质量呈负相关(r=-0.301~-0.258,P<0.001)4.DR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影响因素的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DR患者SPB为因变量,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工作状况、文化程度、主要照顾者的健康状况、疾病认知情况、该疾病确诊到现在的时间5个变量及家庭支持、生存质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状况、主要照顾者的健康状况、疾病认知情况、家庭支持、生存质量为DR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到回归方程为自我感受负担Y=49.658+1.693×工作状况+1.510×主要照顾者的健康状况+1.952×疾病认知情况+(-0.500)×家庭支持+(-0.274)×生存质量。第二阶段类实验研究结果:1.干预前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自我感受负担、家庭支持水平、生存质量得分、FBG、2h PBG、Hb A1c进行比较,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干预后一个月后、三个月后SPB、家庭支持得分、生存质量水平的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一个月后、三个月后FBG、2h PBG的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一个月其Hb A1c的比较显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三个月的比较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家庭支持水平、生存质量干预前后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控制组别因素后,两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家庭支持、生存质量的得分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呈现显着的差异(P<0.01);控制时间因素后,分组对两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家庭支持、生存质量的得分影响不同(P<0.05);时间和组别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01),即时间和组别两因素相互影响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家庭支持、生存质量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照组和干预组自我感受负担、家庭支持、生存质量得分变化的幅度不一样。4.两组患者FBG、2h PBG、Hb A1c干预前后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控制组别因素后,两组患者FBG、2h PBG、Hb A1c的得分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呈现显着的差异(P<0.01);控制时间因素后,分组对两组患者FBG、2h PBG的得分影响不同(P<0.05),而对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Hb A1c的得分影响没有不同(P>0.05);时间和组别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01),即时间和组别两因素相互影响患者FBG、2h PBG、Hb A1c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照组和干预组FBG、2h PBG、Hb A1c得分变化的幅度不一样。【结论】1.DR术后患者有94.4%的存在从轻度到重度的自我感受负担。2.DR术后患者有52.2%属于中等家庭支持水平,其生存质量得分为93.26±3.27,均有待进一步提高。3.DR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其各维度与家庭支持、生存质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4.主要照顾者健康状况、疾病认知情况、工作状况、家庭支持、生存质量是影响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主要因素。5.本研究形成的格林模式护理干预方案可有效降低DR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提高其家庭支持水平和生存质量,对血糖的控制起到有效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邢欢[10](2021)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DR患者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生存质量与心理健康现状,探讨这三者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构建四者间的路径模型,揭示影响因素对DR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综合作用机制,为DR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理论指导,有效促进慢病的规范化管理。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的DR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视功能损害生存质量量表(VQOL-DV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进行调查,最终收集有效问卷354份。回收的所有数据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25.0、AMOS24.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与标准差进行描述,组间比较用t检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与构成比进行描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DR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视功能损害生存质量、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根据前期DR患者视功能损害生存质量、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及心理健康状况间的关系,建立假设的路径模型,路径模型分析采用AMOS24.0,参数估计使用最大似然法,建立满足拟合指标的修正模型。结果(1)本研究共发放374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54份。人口社会学资料的调查显示,纳入样本平均年龄为56.90±9.44岁,以女性患者居多(55.6%);增殖型DR占多数(66.9%);病程大于半年的患者占总人数的57.9%。(2)DR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总分为137.62±37.59,各因子得分由高到低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抑郁、强迫、敌对性;心理问题检出率达44.63%,各因子检出率由高到低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抑郁、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一般资料对DR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家庭所在地、月平均收入、是否饮酒、降血糖药使用方式、病程、病变类型、视力分级及眼压在DR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总分存在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职业、病程、视力分级与是否饮酒进入回归方程后可解释DR患者心理健康总分18.4%的变异。(3)DR患者生存质量结果显示:生存质量得分为77.22±34.06分,DR患者生存质量普遍较低;不同病变类型DR患者生存质量及各维度得分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DR患者生存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DR患者应对方式结果显示:不同视网膜病变类型DR患者应对方式各维度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DR患者面对应对方式得分与心理健康状况总分呈负相关,回避与屈服应对方式得分与心理健康状况总分呈正相关,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5)DR患者自我效能感结果显示:不同视网膜病变类型DR患者自我效能感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DR患者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6)生存质量对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直接负向效应(β=-0.238,P<0.001);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直接负向效应(β=-0.111,P=0.043);回避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直接正向效应(β=0.110,P=0.025);屈服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直接正向效应(β=0.280,P<0.001);屈服应对方式对生存质量存在直接负向效应(β=-0.320,P<0.001);屈服应对方式对自我效能感存在负向效应(β=-0.400,P<0.001)。结论(1)DR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年龄、职业、视网膜病变病程、视力分级、饮酒情况是影响DR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2)DR患者生存质量普遍较低,一般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患者更倾向于以屈服的应对方式面对疾病。(3)视功能损害生存质量通过一般自我效能感、医学应对方式直接或间接对心理健康状况起作用,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医学应对方式即作为直接变量又作为中间变量影响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因此,在对DR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患者的主观认知或感受可作为心理健康的主要预测指标,其他客观环境、病理生理等情况可作为次要预测指标,护士需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做力所能及的干预措施,通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自我效能感和积极面对疾病的应对方式来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二、生存质量研究概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存质量研究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黔北地区儿童先心病就医延迟及其术后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黔北地区先心病儿童就医延迟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部分 先心病患儿术后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研究局限与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生存质量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2)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长期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3 研究目的
    4 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长期随访效果: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内容
    4 材料与方法
        4.1 研究设计与相关定义
        4.2 文献来源与检索策略
        4.3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4.4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4.5 文献质量评价
        4.6 统计分析
        4.7 技术路线
    5 研究结果
        5.1 文献检索结果
        5.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5.3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估
        5.4 自我管理干预效果评价
        5.5 证据质量评价
    6 讨论
        6.1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关系
        6.2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关系
        6.3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血脂关系
        6.4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血压关系
        6.5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体重控制关系
        6.6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生存质量关系
        6.7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心血管病事件和死亡事件关系
        6.8 国内外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差异比较
        6.9 本研究的可靠性与局限性
    7 小结
第二部分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5年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随访研究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内容
    4 材料与方法
        4.1 研究现场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方法
        4.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5 质量控制
        4.6 技术路线
    5 研究结果
        5.1 一般情况
        5.2 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发生情况
        5.3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影响
        5.4 自我管理患者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影响因素
    6 讨论
        6.1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糖尿病并发症和合并症关系
        6.2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死亡关系
        6.3 自我效能与糖尿病并发症关系
        6.4 低收入、农村居住地与糖尿病并发症和合并症关系
        6.5 农村居住地与社区患者死亡关系
        6.6 随访研究结果与系统综述研究结果关系
        6.7 本研究的局限性
    7 小结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综述 国内外糖尿病自我管理干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3)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中医体质及生存质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样本量计算
        1.3 病例选择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史采集
        2.2 中医体质类型的判定
        2.3 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的评估
        2.4 数据分析
结果
    1 一般人口学特征
        1.1 年龄分布情况
        1.2 性别分布情况
    2 生活工作特征
        2.1 吸烟、饮酒情况
        2.2 饮食情况
        2.3 工作环境
    3 合并全身性疾病的情况
    4 AMD患者的中医体质分析
        4.1 AMD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4.2 单纯玻璃膜疣与中医体质
        4.3 地图状萎缩与中医体质
        4.4 CNV与中医体质
    5 AMD患者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与中医体质的分析
        5.1 不同中医体质患者的生存质量分布情况
        5.2 不同中医体质患者的生存质量差异性
    6 AMD患者中医体质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6.1 气虚质AMD的影响因素分析
        6.2 阴虚质AMD的影响因素分析
        6.3 阳虚质AMD的影响因素分析
        6.4 痰湿质AMD的影响因素分析
讨论
    1 AMD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的研究意义
        1.1 AMD的防治需求
        1.2 体质防治AMD的新思路
    2 AMD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特点
        2.1 中医体质的整体分布情况
        2.2 中医体质与黄斑区病理改变的关系
        2.3 中医体质与AMD患者生存质量的关系
    3 AMD患者中医体质的影响因素
        3.1 体质因“人”而异
        3.2 体质因“地”有别
        3.3 体质与工作环境的关系
        3.4 体质与吸烟的关系
        3.5 体质与饮酒的关系
        3.6 体质与饮食偏嗜的关系
        3.7 体质与全身性疾病的关系
    4 以中医体质防治AMD的思考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中医眼科相关体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少数民族HIV/AIDS女性患者社会支持、生存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研究 ——以云南省三个地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社会支持相关概述
    1.3 生存质量相关概述
    1.4 焦虑、抑郁情绪相关概述
    1.5 HIV/AIDS患者社会支持、生存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概述
2 研究设计
    2.1 问题提出
    2.2 方案思路
    2.3 研究意义
3 研究一调查研究
    3.1 引言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4 研究二访谈研究
    4.1 引言
    4.2 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5 总体讨论
    5.1 少数民族HIV/AIDS女性患者社会支持的特点分析
    5.2 少数民族HIV/AIDS女性患者生存质量的特点分析
    5.3 少数民族HIV/AIDS女性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特点分析
    5.4 少数民族HIV/AIDS女性患者社会支持、生存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
6 建议
    6.1 对患者的建议
    6.2 对家庭的建议
    6.3 对医院的建议
    6.4 对社会的建议
    6.5 对政策的建议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感知控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现状
    1 研究背景
        1.1 脑卒中的流行病学
        1.2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身心问题严重,采取措施的必要性
    2 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研究现状
        2.1 自我管理概述
        2.2 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
    3 脑卒中患者感知控制的研究现状
        3.1 感知控制的概述
        3.2 脑卒中患者感知控制的影响因素
    4 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
        4.1 生活质量的概述
        4.2 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5 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感知控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现状
    6 研究目的
    7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样本量
    3 研究方法
    4 研究工具
    5 统计方法
    6 质量控制
    7 伦理原则
    8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结果
    1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一般资料
    2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现状
        2.1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
        2.2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
    3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感知控制现状
        3.1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感知控制得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
        3.2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感知控制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
    4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状
        4.1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
        4.2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
    5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感知控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5.1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5.2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感知控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第四章 讨论
    1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
    2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分析
        2.1 自我管理行为水平为中下等,采取措施的必要性
        2.2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
    3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感知控制现状分析
        3.1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存在一定的负性感知
        3.2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感知控制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
    4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状分析
        4.1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
        4.2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
    5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感知控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5.1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5.2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感知控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6 创新性
结论
    1 结论
    2 建议与不足
        2.1 建议
        2.2 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感知控制和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6)口腔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口腔癌的研究概述
    2.2 癌症复发恐惧的研究概述
    2.3 医学应对方式的研究概述
    2.4 生存质量的研究概述
第三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3 资料收集
    3.4 数据分析
    3.5 伦理原则
    3.6 质量控制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口腔癌患者一般资料
    4.2 口腔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医学应对方式、生存质量得分情况
    4.3 一般资料对癌症复发恐惧(FCR)的差异分析
    4.4 癌症复发恐惧、医学应对方式、生存质量各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4.5 口腔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FCR)的多元回归分析
    4.6 口腔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FCR)影响因素的验证模型
第五章 讨论
    5.1 口腔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FCR)现状讨论
    5.2 癌症复发恐惧(FCR)的单因素分析
    5.3 癌症复发恐惧(FCR)的独立影响因素分析
    5.4 影响因素验证模型的说明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研究创新性
    6.3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强直性脊柱炎生存质量与寒热证候及疾病特征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强直性脊柱炎生存质量与疾病特征的研究进展
        1 生存质量概述
        2 AS生存质量测评工具
        3 AS患者生存质量的现状
        4 AS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候的研究进展
        1 古代文献关于AS病名及病因病机的概述
        2 AS中医证候分型规律
        3 AS中医证候与临床指标关系的研究
        4 AS中医证候与生存质量关系的相关研究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1 研究方案
        1.1 研究对象
        1.2 病例入选标准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AS患者一般资料及疾病特征情况
        2.2 AS患者生存质量分布及其与疾病特征的关系
        2.3 AS患者寒热证候与生存质量及其疾病特征的关系
        2.4 AS患者连续性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2.5 AS患者生存质量与寒热证候及疾病特征的回归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基于社会支持理论的胃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预测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相关概念
        1.3.1 胃癌
        1.3.2 生存质量
        1.3.3 社会支持理论
        1.3.4 理论框架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剔除标准
        2.1.4 样本量计算
        2.1.5 抽样方法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回顾法
        2.2.2 半结构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研究工具
        2.2.5 统计学分析方法
        2.2.6 资料收集
        2.2.7 质量控制
        2.2.8 伦理问题
第3章 结果
    3.1 胃癌患者术后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结果
        3.1.1 胃癌患者术后一般人口学资料
        3.1.2 胃癌患者术后临床资料
    3.2 胃癌患者术后躯体症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自护能力及生存质量得分
        3.2.1 胃癌患者术后躯体症状得分
        3.2.2 胃癌患者术后医疗社会支持得分
        3.2.3 胃癌患者术后应对方式得分
        3.2.4 胃癌患者术后自护能力得分
        3.2.5 胃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得分
    3.3 胃癌患者术后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对生存质量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3.4 胃癌患者术后躯体症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自护能力与生存质量相关性分析
    3.5 胃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3.6 胃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3.6.1 躯体症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自护能力、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3.6.2 初步拟合模型构建
        3.6.3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度分析
        3.6.4 胃癌患者术后结构方程模型
第4章 讨论
    4.1 胃癌患者术后一般资料、临床资料现状分析
    4.2 胃癌患者术后躯体症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自护能力、生存质量现状分析
    4.3 胃癌术后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对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4.4 胃癌患者术后躯体症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自护能力对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4.5 胃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4.6 胃癌患者术后躯体症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自护能力与生存质量的路径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本研究创新性与局限性
        5.2.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5.2.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胃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及评价工具现状分析
    参考文献

(9)格林模式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干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流行病学
        1.2 自我感受负担
    2 理论框架
        2.1 格林模式概述
        2.2 格林模式的构成
        2.3 格林模式护理干预的国内外应用现状
    3 研究目的、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类型
    2 研究对象
        2.1 样本量计算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3 测评指标及调查工具
        3.1 一般资料调查表
        3.2 自我感受负担量表
        3.3 家庭支持自评量表
        3.4 视功能损害生存质量量表
        3.5 血糖检查结果调查表
    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第一阶段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 研究方法
        1.1 数据收集
        1.2 质量控制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DR术后患者一般资料
        2.2 DR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
        2.3 DR术后患者家庭支持水平
        2.4 DR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水平及各维度得分
        2.5 DR术后患者一般资料对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
        2.6 DR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家庭支持、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2.7DR 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影响因素的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讨论
        3.1 DR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处于中度水平
        3.2 DR术后患者家庭支持水平和生存质量均有待进一步提高
        3.3 DR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受主要照顾者的健康状况、工作状况、疾病认知情况影响
        3.4 DR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受家庭支持水平、生存质量影响
第四章 第二阶段格林模式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干预效果研究
    1 研究方法
        1.1分组与搭建移动APP(“你的医生”、“瑞特健康”)护理干预平台
        1.2 对照组方案
        1.3 干预组方案
        1.4 数据收集
        1.5 质量控制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资料回收及失访情况
        2.2 干预前各观察指标的比较
        2.3 干预后各项指标的对比
    3 讨论
        3.1 格林模式可以有效降低DR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提高其生存质量和家庭支持度
        3.2 格林模式可以改善DR术后患者FBG、2h PBG、Hb A1c的情况
结论
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格林模式在慢性病病人自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略语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1.3.1 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3.2 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3.3 生存质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4 理论基础
    1.5 研究目的
    1.6 研究意义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样本含量计算
    2.3 研究工具
        2.3.1 一般资料问卷
        2.3.2 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VQOL-DVI)
        2.3.3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2.3.4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
        2.3.5 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
    2.4 资料收集
        2.4.1 调查前的准备
        2.4.2 调查方法
        2.4.3 预调查
    2.5 质量控制
    2.6 伦理原则
    2.7 资料录入与分析
    2.8 技术路线
第3章 结果
    3.1 DR患者的一般情况
        3.1.1 DR患者人口社会学资料
        3.1.2 DR患者健康相关行为及临床相关资料
    3.2 DR患者心理健康状况
        3.2.1 DR患者心理问题检出情况
        3.2.2 DR患者SCL-90 及各维度得分情况
        3.2.3 DR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单因素分析
        3.2.4 DR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多因素分析
    3.3 DR患者生存质量情况
        3.3.1 视功能损害生存质量得分
        3.3.2 不同病变类型DR患者视功能损害生存质量得分情况
        3.3.3 心理健康状况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
    3.4 DR患者应对方式情况
        3.4.1 医学应对方式得分
        3.4.2 不同病变类型DR患者医学应对方式得分情况
        3.4.3 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3.5 DR患者自我效能感情况
        3.5.1 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
        3.5.2 不同病变类型DR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情况
        3.5.3 心理健康状况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
    3.6 生存质量、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
        3.6.1 生存质量、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
        3.6.2 模型假设
        3.6.3 模型检验及效果评价
第4章 讨论
    4.1 DR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
        4.1.1 人口社会学资料分析
        4.1.2 健康相关行为及临床相关资料分析
    4.2 DR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4.2.1 DR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概述
        4.2.2 DR 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个体差异
    4.3 DR患者视功能损害生存质量现状
    4.4 DR患者医学应对现状
    4.5 DR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现状
    4.6 生存质量、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第5章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的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心理健康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附录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四、生存质量研究概述(论文参考文献)

  • [1]黔北地区儿童先心病就医延迟及其术后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张婷.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2]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长期效果研究[D]. 夏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3]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中医体质及生存质量的研究[D]. 邱满玲.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少数民族HIV/AIDS女性患者社会支持、生存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研究 ——以云南省三个地州为例[D]. 王晨冉.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5]中青年首次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感知控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 付连琪.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口腔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 赵延芳. 山东大学, 2021(12)
  • [7]强直性脊柱炎生存质量与寒热证候及疾病特征的关系[D]. 杨爱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8]基于社会支持理论的胃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预测模型构建[D]. 冯林美. 南昌大学, 2021(01)
  • [9]格林模式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干预效果研究[D]. 卢爽.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1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 邢欢.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标签:;  ;  ;  ;  ;  

生活质量研究概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