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间质性肺疾病的病因诊断论文_田秀芬

探讨间质性肺疾病的病因诊断论文_田秀芬

哈尔滨市阿城区结核病防治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300

摘要:目的:探讨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病征特点和肺功能情况及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我院对80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根据诊断分成IPF组和非IPF组,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IPF组有25例咳嗽患者,9例呼吸困难患者,3例杵状指,3例爆裂音,非IPF组患者以上症状病例数分别是24例,12例,2例,2例,两组患者病症类型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IPF组爆裂音,柞状指的患者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患者的症状、体征、肺功能等特点,可以进行临床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IPF和非IPF都有其特点,不同的特点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让临床治疗更加具有针对性,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间质性肺疾病;病因;临床

Etiological diagnosis of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pulmonary function and etiology of patients with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COPD)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80 cases of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n our hospital were studied and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diagnosi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IPF group and non-IPF group, and the clinical symptoms, signs and pulmonary function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Results: In the IPF group, there were 25 cough patients, 9 dyspnea patients, 3 clubbing fingers and 3 pops. Among the non-IPF patients, the above symptoms were 24, 12, 2, 2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ype of illness among the patients (P <0.05). There were more patients in the IPF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IPF group (P <0.05).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symptoms, signs, lung function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the diagnosis of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can be clinical, IPF and non-IPF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can be used as a basi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so that clinical treatment more targeted Sex, enhanc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Keywords: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etiology; clinical

间质性肺疾病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基本病变,以活动性呼吸困难、X线胸片弥漫性浸润阴影、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不同种类疾病群构成的临床病理实体的总称。本病多为隐袭性发病,临床症状以渐进性加重的劳力性呼吸困难最为常见,通常伴有干咳、易疲劳感。其主要体征为浅快呼吸,双下肺有显著的爆裂音,唇、指紫绀及杵状指(趾),晚期可出现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厚,常死于呼吸衰竭或(和)心力衰竭。其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临床缺乏有效治疗方法,是目前呼吸系统疾病中的难治性疾病。本文通过对间质性肺疾病病因及病机的阐述,为进一步探讨该病发病机制、开拓治疗思路提供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对80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共有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24例,根据患者的临床诊断来分组,IPF组和非IPF组两组,IPF组共有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0例,非IPF组共有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入选标准:患者临床中经诊断确诊为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资料完整,病史详细,临床记录和肺功能等资料完整。排除标准:由于肿瘤或感染病因造成的“类”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症状;临床资料不完整等。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入选的80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等。临床表现包括:咳嗽、进行呼吸困难或喘息柞状指、肺部爆裂音等。根据诊断分成IPF组和非IPF组,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IPF组有25例咳嗽患者,9例呼吸困难患者,3例杵状指,3例爆裂音,非IPF组患者以上症状病例数分别是24例,12例,2例,2例,两组患者病症类型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IPF组爆裂音,柞状指的患者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间质性肺疾病是呼吸内科疾病的一组十分重要的疾病,它包括病因已知和未知的200多种疾病,是肺非肿瘤性病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影像学的发展,以及经支气管肺活检,特别是开胸肺活检和电视胸腔镜下肺活检的开展,给病理学诊断与研究提供了资料,能够进一步开展工作。由两组试验研究得出以下讨论:

体格检查:全身体格检查能辅助病因诊断。如肺部爆裂音(Velcro)、杵状指的出现常提示慢性特发性肺间质疾病。

胸部X线检查:根据X线胸片以及CT检查,可将ILD分为以肺泡病变或间质病变为主的病变及混合性病变,这些表现分别见于不同疾病,一些疾病还具有特征性X线表现。因此,X线检查有助于缩小诊断范围。

肺泡疾病的影像学表现与病因:肺泡病变包括某些不同类型的液体使肺泡充盈,如炎性渗出液、血液、水肿液以及特殊蛋白。提示肺泡疾病的表现有:病变密度升高和融合,通常边缘不规则或呈绒毛状,出现“支气管充气像”和“轮廓征”。引起急性弥漫性肺泡病变的病因有:肺水肿、肺出血、肺部感染。引起慢性弥漫性肺泡病变的常见病因是肺泡蛋白沉积症和脱屑性间质性肺炎等。

间质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和病因:提示间质肺疾病的表现为小结节状、线样或网状影像,病变不融合。呈现线样征象的ILD常见病因有间质性肺水肿、间质性肺感染,特别是肺孢子虫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CMV肺炎(但常伴有结节状);呈现网状征象的ILD常见病因为特发性肺细微的间质或结节性改变,对磨玻璃样密度影的显示比常规CT清楚,故诊断ILD最好行HRCT检查。

无创性辅助检查:常规项目为血、尿、粪常规以及血沉、C-反应蛋白(CRP)。根据情况,进行具有确诊或临床诊断意义的检查项目包括病原体培养、血清抗体检测(病原体检测、自身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PD试验、胃液或痰液找含铁血黄素细胞等。另外,可选择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免疫功能等检查。怀疑肺血管疾病时,行超声心动图、肺部CT血管重建等检查。

有创性检查: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以及无创性检查仍不能作出明确诊断,若无禁忌证,可进行有创性检查,包括支气管镜检查、肺外组织(皮肤、表浅淋巴结)活检和肺组织活检。

综上所述,按照患者的症状、体征、肺功能等特点,可以进行临床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IPF和非IPF都有其特点,不同的特点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让临床治疗更加具有针对性,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心月,贾新华,王立娟,陈宪海,张兴彩,朱雪,张伟.间质性肺疾病病因探析[J].中医研究,2012(7),25(7):1-2.

[2]赵顺英.间质性肺疾病的病因诊断[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6),25(6):417-418.

[3]生璐璐.430例间质性肺病的病因学分类及疗效观察[C].2010(4).

论文作者:田秀芬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  ;  ;  ;  ;  ;  ;  ;  

探讨间质性肺疾病的病因诊断论文_田秀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