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初中英语朗读习惯培养途径论文_范开琼

解析初中英语朗读习惯培养途径论文_范开琼

范开琼 重庆市黔江区黑溪初级中学校 重庆 409700

【摘要】朗读是初中英语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学生口语表达准确性和英语语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初中英语和小学英语相比有一定难度,如果无法提升学生英语朗读能力,则会使英语停留在哑巴英语状态,进而影响学生后续学习。对此,本文则从选择合适朗读形式、明确英语朗读目的和采取合理评价机制等方面分析在初中英语培养学生朗读习惯途径,望能给英语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朗读习惯;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7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1-128-01

自古至今,“读”是学习语言不可缺少的途径,更是促使学生掌握语言、使用语言和形成良好语感的关键所在。朗读在现代英语教学中除了是衡量听、说、写等语言活动效率和质量的杠杆,还是学生形成基本语言能力的主要方式。通过朗读刺激学生听觉和视觉,使学生开口读出连贯语句,一定程度上还能降低背诵难度和提高学生听力水平。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习惯对学生理解英语语法、篇章、构架以及综合水平提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初中英语朗读障碍形成原因

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当前初中英语朗读障碍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缺乏朗读兴趣。英语教师对朗读重视程度远不如阅读和语法等教学,也没有教授给学生足够朗读技巧。大部分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集体朗读方式让学生朗读课文,以致于学生难以在集体朗读中了解自身实际情况。再加上英语教师基本很少组织多元化朗读活动,无法调动学生参与朗读积极性。②缺乏朗读自信心。部分学生因担心读错英语而缺乏朗读自信心,尤其对于部分英语基础水平较差的学生而言,其自身对英语就存在畏惧心理,十分担心自己在朗读时因发音不准确而遭到英语教师批评或其他学生嘲笑,从此以往就形成朗读心理障碍。③朗读认知错误。部分学生认为不管默读还是朗读均在阅读范围当中,二者差异在于形式层面,但起到的语言学习作用则是相同的。以致于学生在这种错误观念影响下为了提高阅读效率而偏向于默读,影响学生语感形成,更难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④缺少朗读氛围。初中英语测试不涉及朗读,因而多数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没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朗读气氛,更没有为学生提供充足朗读时间和提出具体朗读要求,学生在缺乏朗读氛围中自然而然出现不愿张口朗读现状。

2.初中英语朗读习惯培养途径

2.1选择合适的课堂朗读形式,激发学生参与朗读兴趣

初中英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朗读形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朗读兴趣。首先教师领读;。此方式不仅是训练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还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朗读习惯关键所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求英语教师以流利纯正的发音为学生示范朗读,在此过程中应充分把握语句停顿和语音语调,控制朗读速度,使朗读示范激起学生朗读共鸣。其次大声朗读。英语教师既可以在早自习时间安排朗读,还可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安排朗读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大声开口朗读,集中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教师要让学生在大声朗读中听清自己发音,由此培养学生正确语感、语调和语音,除了要读出内容,更要读懂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背诵记忆能力,从而形成良好英语学习习惯。

2.2充分明确英语朗读目的,开展课堂内外朗读活动

初中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朗读习惯时应明确朗读目的,只有带有目的朗读才能促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有用信息,更是学生未来学习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能力。同时积极开展课堂内外朗读活动。首先课堂内,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不同朗读活动,使不同英语水平学生均有所收获。教师可以让将学生进行小组朗读、个人朗读或全班一起朗读,还可指定内容让学生自主朗读,或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部分。英语教师只有紧抓学生心理并针对学生争强好胜和活泼好动的特点开展朗读活动,才能提高学生积极性。其次课堂外,例如举办校级、年级、班级演讲比赛、短剧表演比赛、英语歌曲比赛、电影角色配音模仿比赛等,有利于提高学生口语水平。

2.3采取科学合理评价机制培养学生良好朗读习惯

评价是初中英语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将其应用于朗读教学中可以监督和反馈学生朗读情况和成果,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自身在朗读中掌握的技巧和知识,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便于在后续学习中加以改进。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英语课文时也要对学生实施严格英语测试,要求严格组织考试流程,凸显测试重要性,引起学生重视。学生在考试中可以先朗读自己提前准备的文章,朗读完毕后从评委准备好的题目中抽取一篇要朗读的文章后再站到测试队伍末端,继续准备抽取文章朗读。每位评委手中都有一份评分标准,其中涵盖语速、语调、语音、总体印象等内容,测试成绩计入考试总分。与此同时还可开展小组评价,即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朗读活动,其他小组则对朗读小组进行打分和评价。朗读整齐,声音洪亮,语音语调好的小组则有奖励,提高学生朗读积极性。

3.结语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全面渗透,教师在此背景下应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其中英语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主要学科之一,应重视培养学生朗读习惯,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在具体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朗读形式,明确朗读目的,必要时还需采取科学合理评价机制,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消除学生对英语朗读畏惧和抗拒心理,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和质量,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邱盈.朗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价值意蕴[J].新校园(中旬),2016(8):160-160.

[2]孙晓行.小议培养初一学生英语朗读习惯的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8):18-18.

[3]程秀云.让初一学生爱上朗读英语的几点尝试[J].校园英语,2016(33):131-132.

论文作者:范开琼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1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9

标签:;  ;  ;  ;  ;  ;  ;  ;  

解析初中英语朗读习惯培养途径论文_范开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