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疗法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论文_王玉玉

中医特色疗法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论文_王玉玉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 合肥 230038)

【摘要】 脓毒症发病时最常、最易累及的器官就是胃肠道,胃肠道不仅具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功能,还兼具肠道屏障功能,能有效地阻止肠道内毒素、细菌以及有害物质的入侵。将近年来现代中医药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法归纳为4种进行综述,即中药内服疗法,如半夏泻心汤、大承气汤、六君子汤、清营汤、鼻饲生大黄粉、桃红四物汤等;穴位敷贴疗法,如芒硝贴敷脐、如意散贴敷神阙穴、消胀贴神阙穴、酒调吴茱萸和丁香敷脐等;中药灌肠疗法,尤其是大承气汤灌肠疗法;针灸疗法,如持续电针足三里、天枢、上巨虚和下巨虚等穴位。这4种疗法均充分体现了中医特色疗法在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方面的积极临床应用效果,能够辅助常规西医疗法有效减轻脓毒症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减少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效果。

【关键词】 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中药内服疗法;穴位敷贴疗法;中药灌肠疗法;针灸疗法

【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2-0006-03

脓毒症(sepsis)是由严重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严重时会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脓毒症发病时最常、最易累及的器官就是胃肠道,胃肠道不仅具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功能,还兼具肠道屏障功能,能有效地阻止肠道内毒素、细菌以及有害物质的入侵。可见,胃肠道与脓毒症的关系密切,需要加以研究之,强化胃肠道的肠道屏障功能,有利于脓毒症的消散,反之,出现了胃肠道障碍则不利于脓毒症的治疗。一般而言,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在急性危重症状态下会出现逐渐或突然严重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医学临床实践证明,一旦出现高度腹胀,产生中毒性肠麻痹,后果不堪设想,一般预后极差,重者危机生命,死亡率极高。

1.中医关于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认识

随着脓毒症发生率的不断提升,现代中医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病变机理有了更为深入地认识。尽管中医古文献中并未出现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这一病疾,但笔者在诸如《伤寒论》《素问·太阴阳明论》等多种中医经典古籍中发现了很多相似的论述。例如,《伤寒论》阳明病篇关于承气汤类方的论述,是现代中医治疗脓毒症肠功能障碍的主要理论依据,认为脾胃升降失常亦是导致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重要病机特点;中医认为其主要病机是:气机逆乱、脾胃功能失调。脾胃居于中焦,是人体“气血化生之源”、“后天之本”。脾胃功能正常,方能摄取机体所需物质,通过气化作用,升清降浊,摄取精微,排泄废物,从而保证人体的生命活动正常运行。邪热内聚或气阴不足,脾胃功能受纳运化失常,饮食不化,后天摄入不足,精微物质不能充养,而致胃肠功能障碍。

概而言之,中医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理论基础是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主要原则是注重“治未病”、“防传病”以及脾胃功能,基本疗法是扶正与祛邪并重。在中医传统理念和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广大现代中医学者展开了对诊治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方面的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并取得了可喜的理论成果和临床效果。

2.中医特色疗法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

目前对于脓毒症胃肠功能衰竭的治疗,中西医的疗法不一。西医主要通过改善肠道动力、保证肠黏膜营养、维持微生态平衡等手段来改善胃肠功能;中医则主要运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施以全身用药和局部用药,以期共同发挥改善胃肠功能的作用和疗效。现许多中医学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开展了大量临床中医药治疗方法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就中医药不同方法对脓毒症胃肠功能衰竭的早期干预进行如下综述。

2.1 中药内服疗法

由于脓毒症胃肠功能衰竭患者的特殊性,大多不能自主经口进食,多以鼻饲饮食。张飞虎等运用加减半夏泻心汤,能够有效减轻脓毒症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改善临床预后效果[1]。王莉娜等认为半夏泻心汤能改善脓毒症气机壅滞型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减少炎症反应[2]。何运梯等的研究表明,运用大承气汤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可大幅降低胃出血、腹胀、肠鸣音消失等症状的发生几率,预防并缓解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衰竭的产生和临床症状,平衡患者胃液酸碱度[3]。代洪斌等认为,六君子汤在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中,能有效地改善患者胃肠功能状态,降低炎症反应,在提高临床疗效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4]。王跃通过临床实践研究证明,枳实消痞方能有效减少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和营养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5]。张淑文教授的动物医学研究实践表明,通过内服中药通腑颗粒,能有效减轻肠道炎性反应,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改善肠道免疫屏障功能[6]。何涛研究认为,早期鼻饲生大黄粉对改善脓毒症患者的胃肠屏障功能显著,对降低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减少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等方面的作用明显,在对治疗ICU危重症病人有重要意义[7]。金水芳等采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脓毒症胃肠功能衰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8]。

2.2 穴位敷贴疗法

穴位敷贴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是以中医针灸学理论为基础,应用中药作用于腧穴,通过经络腧穴对机体的调整作用,以达到缓解并治疗胃肠功能障碍的一种方法。其临证方法和病理经验主要是通过药物经皮肤或黏膜表面渗透吸收和经络传导,直达病所,达到解毒化瘀、调和气血、行气通腑的目的,从而改善和调和阴阳平衡,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例如,何银银运用芒硝贴敷脐可保护危重症患者胃肠道黏膜,增进胃肠动力作用,使肠内营养顺利实施,达到目标喂养量,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9]。苏玉杰等运用院内制剂如意散贴敷神阙穴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如意散贴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断脓毒症的恶化,对改善胃肠功能、行气通腑有着较为积极的作用[10]。刘畅等运用消胀贴神阙穴贴敷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可有效缓解腹胀,促进大便排出,改善患者胃肠功能,且外用可以起到理气而不伤正的目的[1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张晓璇等认为,酒调吴茱萸和丁香敷脐能够有效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衰竭,有效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改善作用[12]。

2.3 中药灌肠疗法

中医理论认为,“肺朝百脉”,肺与大肠互为表里。中药灌肠给药充分展示了中医整体辩证论治的思想。灌肠疗法主要是通过给药至大肠,经由大肠至肺,再通过经脉扩散至全身,从而实现由局部到整体的治疗效果。临证经验表明,中医灌肠疗法不仅对改善胃肠功能具有显著的疗效,而且具有操作简便、吸收迅速、作用持久的作用,对缓解和改善部分特殊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胃肠障碍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给药途径。例如,郭飞等运用大承气汤灌肠疗法,明显提高了危重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通便率,降低了MODS的发生率及死亡率[13]。何淑寅运用发针刺联合大承气汤保留灌肠的方法,可有效减轻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机体炎症反应,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和改善[14]。官永海等分别运用中药大承气汤随证加减灌肠结合针刺的方法,有效改善了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重症感染患者的胃肠功能、控制患者的感染范围以及降低了MODS的发生率及疾病的死亡率[15]。

2.4 针灸疗法

中医针灸学理论认为,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通路,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是人体脏腑机能的联络调节和反应系统。通过针灸,以通经脉,调和气血,促使阴阳相对平衡和脏腑功能的恢复,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中医针灸因其取穴方便、操作安全以及效果良好,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在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方面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临证效果。例如,蔡莉娟等的研究表明,早晚电针足三里、天枢、上巨虚和下巨虚3个穴位各1次,每次持续60分钟,连续治疗5天,能够有效增加患者肠鸣音,恢复肠道功能,改善肠内营养耐受性[16]。祁相焕等认为,早期电针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胃肠功能,提高肠内营养成功率,改善患者营养,降低患者APACHEⅡ评分,改善患者预后;电针疗法简、便、效,安全无毒副反应[17]。王晶晶等的研究则证实了每日针刺双足三里一次,每次治疗持续30分钟,连续治疗7天,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腹腔压力,促进胃肠蠕动[18]。方军等人的临证经验和临床实践也证明了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施以针灸治疗,能有效改善腹腔内脏器肝脏、肾脏供血,促进损伤器官的尽快恢复[19]。

3.展望

机体在正常情况下,循环血流的30%经过胃肠道,因此,在应激状态下胃肠道最早发生缺血缺氧,而又最迟得到功能恢复。故早期干预脓毒症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是改善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键。危重症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以及防治方法也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而改变。而正是由于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复杂,且影响因素多元,西医的常规疗法仍存在较大的局限,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医药特色疗法尤其是中药内服疗法、穴位敷贴疗法、中药灌肠疗法以及针灸疗法在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有效性上,已经得到临床的有效验证,并证明这些中医特色疗法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如毒副作用少、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易行等。尽管如此,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后续研究需要注重之。例如,目前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相关研究多以诊疗经验为主,我们更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以确立统一、公认的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现代中医诊疗标准以及辨证分型方法,也为中医特色治法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及在临床中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张飞虎,孙雨菡,孔立,等.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6(7):1367-136.

[2]王莉娜,孔立,赵浩,等.半夏泻心汤治疗脓毒症气机壅滞型胃肠功能障碍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6(4):21-22.

[3]何运梯,李勇逵,张梅,等.大承气汤对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衰竭防治作用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5(5):524-525.

[4]代洪彬,赵浩,孔立.六君子汤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脾虚证)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5(9):1533-1534,1558.

[5]王跃.枳实消痞方治疗危重患者胃肠功能障碍[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9):42-44.

[6]苏艳丽,王红,张淑文,等.中药通腑颗粒治疗脓毒症肠衰竭的疗效及机制探讨(英文)[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5(3):497-500.

[7]何涛.早期鼻饲生大黄粉对ICU危重症病人胃肠道功能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12):2804-2805.

[8]金水芳,江荣林.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脓毒症胃肠功能衰竭20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5(5):348.

[9]何银银.芒硝贴敷脐治疗危重患者胃肠功能障碍[J].中医临床研究,2014(15):19-20.

[10]苏玉杰,叶勇,李云华,等.如意散贴敷神阙穴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16):1736-1737,1762.

[11]刘畅,王琛琛,王枭,等.消胀贴神阙穴贴敷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理论阐释[J].中国中医急症,2014(12):2230-2232.

[12]张晓璇,邱华云,王芳芳.酒调吴茱萸和丁香敷脐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1(11):1746,1760.

[13]郭飞,黎蓓蓓,焦常新,等.大承气汤灌肠治疗危重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11):1830.

[14]何淑寅.针刺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效果观察[J].人民军医,2016(2):171-173.

[15]官永海,陈福刚.中药灌肠结合针刺疗法治疗ICU重症感染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9):967-969.

[16]蔡莉娟,丁学军,刘文兵,等.电针对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干预作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4(2):268-270.

[17]祁相焕,王绍谦,张德恩,等.电针治疗对危重病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5(10):917-920.

[18]王晶晶,孔祥照,张晓璇.针刺足三里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腹内压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2(11):1834-1835.

[19]方军,边毓尧,李冰冰,等.针灸治疗在阶梯性治疗危重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中的应用[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S2):13.

论文作者:王玉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  ;  ;  ;  ;  ;  ;  ;  

中医特色疗法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论文_王玉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