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规划中河道整治的分析论文_蔡齐锋

水利规划中河道整治的分析论文_蔡齐锋

东莞市沙田镇水务工程建设运营中心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发展,各国对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只有对自然全面进行有效控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水利是人类社会发展重要的一环,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才能实现良好的水利目标,推动人类社会全面发展。水利规划中,对河道需要有效整治才能保证规划合理。水利规划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河道变化,要通过动态监控,达到有效规划文章主要从水利河道整治的内涵出发,分析了河道在规划过程中需要整治的几种类型,进一步说明了河道在整治过程中的主要内容,最后简单的论述了水利河道在规划整治中相关设计标准,希望在以后对开展本项工作有一定的助益。

关键词:水利规划;河道整治;综合利用

对水利规划中的河道进行详细的治理是为了满足水利建设的要求,从而能够治理和更好的完成水利项目施工建设。对于河道来说,其自身的状态一直处于变化之中,河道的整治规划工作通常要在动态的情况下对河道进行整治。在河道治理和开发过程中,某些水利工程的施工会改变河道水文形势的发展和发生,对河道上下游以及两岸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一、水利规划中河道整治的内涵

所谓水利规划中的河道整治工作是为了满足河道演变规律和两岸群众的生命安全而必须对水利河道进行整治和规划工作的全称。水利河道整治是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必须要考虑的部分,其良好的规划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河道整治工作的前提。

二、水利规划中河道整治的类型

2.1 根据河道自然条件进行划分

根据地质地貌等自然因素我们将河道划分为山地河道、平原河道以及河口河道。其中第一种类型河道两侧大多有山体岩石组成,河床主要有基岩或者粗砂石构成,河底通常比较陡峭,落差高度大,水流较为明显,对其进行整治的主要标准是航运和工业取水位,施工时应该将具体的方案在规划中得到体现。第二种河道类型主要是由水冲击土壤而形成的,河道内部的砂石和泥沙的比例不稳定,差异性较高,河流蜿蜒崎岖,形成很多小的水系,主要以防洪、航运和城市建设为整治标准,按照不同河道的类型,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措施。对于弯曲度较大的河道通过整治可以形成微弯河道或者形成稳定的岔道河道。第三种河道的类型主要是由于水流和潮流对河口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而形成的,该种类型的河道整治的标准为防洪、航运和滩地为主,并采取固滩护岸、疏浚等措施对其进行整治。

2.2 根据水利枢纽对河道的影响进行划分

按照这个标准可将河道划分为三种,即库区河段、坝区河段以及坝下游河段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的河段主要研究的是水库回水的变化情况,水路的回水变化情况同时兼具了自然河道和人工河道两方面的特点,对于河道内某些码头和港口的区域很容易产生泥沙堆积现象,弱化了河道对边界水域的控制作用,这时可将河道逐步的发展为单一的微弯河道,这样可以有效的改善航道码头以及取水口的自然条件。同时在规划中还可以制定一些有利于河道整治工作开展的措施,便于后期的整治工作。第二种河道类型的规划主要是配合水利工程设计,针对河流上游和下游部份河段进行了整治工作,控制河水的流量,确保河道运行的通畅以及满足防洪抗洪的要求,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第三种河道类型的河道规划研究主要是实现对河道的动态变换而采用的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该种河道来说,堤坝改变了河道原来的流经方向,导致了下游河道的水位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道的防洪和泄洪的能力,因此对于上述的变化可以进行严密的检测,并作出合理的预测,制定出相应的治理方案和具体的操作流程对其进行治理。

2.3 根据河道的整治程序进行划分

按照这个标准可以划分为河势和局部河段两个类型,对于河道环境复杂和施工难度大的河段来说,对河道进行分段整治是一项有效的措施。通过对河道运行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根据不同区段的河道运行情况,采用不同的措施,是解决河道不良状况的最好措施。施工时采用的一般方案是结合其他整治方式对其进行综合的治理。对于第二种类型的河段整治工作,主要根据水流量的稳定情况,对河道的局部区域进行合理的治理,实现防洪、抗洪、航运以及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根据部门的具体要求对其进行换划分

根据这个标准可以将其划分为航道整治、桥渡河段治理以及取水河段质量三种规划方案,主要是根据水利部门的某一个具体的要求,同时兼顾各种施工情况,最大程度发挥出河道的整体效益和功能。

三、水利规划中河道整治的具体内容

3.1 河道特征以及变化情况

这项内容涉及到河道的区域环境情况,河岸的结构、河床的地质地貌以及河道的变化情况,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即将投入施工建设的河道和水域,采用定量分析的方式分析其可能发生的情况,采用的分析方法通常是实测资料预测分析方法、模型模拟分析、实验调查法等。

3.2 河道的综合运行情况的调查分析

该项内容主要涉及到河流两岸的城镇建设、堤岸的加固和防护以及抗洪、防洪的情况以及航运的实际情况,对这几项内容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探讨河道整治的整体效果和效益,不断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

3.3 河道整治措施

将各河道整治过程中的全部要求并结合河道运行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详细的治理措施。

3.4 河道整治的效益分析

这项内容主要涉及到河道治理完成之后的各项效益分析,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对河道两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资源利用等社会效益。河道整治是一项综合的、动态的工程,因此在治理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的制定出合理的整治方案,达到节约资金,提高各项效益的目的。

四、水利规划中河道整治的标准

4.1 河道水流量以及水位的设计

在治理过程中,要密切结合河道两侧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设置出河道的流量大小,确定与河道防洪抗洪标准相当的水流量,采用造床测量或者平滩流量的方法对河道的流量和水位进行有效的测量。对于枯水期的河道水流量的设计标准应该满足通航续航的标准。

4.2 整治线

河道的整治线说的是河道治理方案实施之后能够满足设计流量下的平面轮廓线。通常情况下,将其分为洪水河槽整治线、中水河槽整治线以及枯水期河槽整治线,其中第二种的整治线对河道的河势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中水河槽整治线在设计图上通常呈现出一定曲率的连续曲线,曲线之间通过河势的直线进行连接,不能形成单一的河道和河槽。其弯曲半径和曲线间的长度一般参照的是附近河段的长度具体情况进行确定,最小弯曲半径一般为河道宽的9倍左右。如果河道还要满足通航和续航的标准,在上述标准之上,结合航道的要求,根据稳定深槽或者江心洲设计枯水河槽整治线,枯水河槽弯曲半径与曲线段间长度,可根据邻近河段确定,通常比中水河槽整治线数值小。

结束语

河道整治关系到国计民生,需要突出重点,合理规划,根据河道变化周期,制定计划与方案,使河道治理满足生态环境需要,更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整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积极的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将河道的整治规划工作全面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刘晓敏,陈星.河道整治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6.25

[2]徐国宾.论城市河道整治与景观生态设计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7.20

[3]郭允霞.水利综合规划中河道整治的规划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

[4]曲鹏飞.关于水利综合规划中河道整治规划的综述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

[5]严勇.城市河道整治方案探讨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2

论文作者:蔡齐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  ;  ;  ;  ;  ;  ;  ;  

水利规划中河道整治的分析论文_蔡齐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