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措施探讨论文_尚世亮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措施探讨论文_尚世亮

甘肃省兰州市第七十一中学 730080

摘 要:数学思维能力即指学生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感性认知,把演绎、归纳、对比等逻辑思维方法正确地运用到数学问题的解决之上,在求解的过程中探索数学逻辑的奥秘。高中数学教育的重要方向就是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数学思维 培养

高中阶段是学生积累知识的重要阶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不仅仅要教给学生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这对高中阶段学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高中数学老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一、优化课堂设计,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兴趣和思维能力是相互联系的,兴趣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兴趣的产生又依赖于思维的培养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种,作为课堂教学的策划人,教师要精心设计每堂课,为学生创造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设置各种诱人的悬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和思维。

1.巧妙设计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比如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了解学习内容,然后提出几个和新授课内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问题的创设,设计的问题要尽量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与学生认知水平相符合,要从生活中引出新知识,引导学生产生疑问,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思维。

例如,在教学“均值不等式”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某商场在春节期间,为了招揽更多顾客,特进行商品降价活动,拟定了三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第一次先打p折,然后再打q折;第二种方案是先打q折,再打p折;第三种方案是两次都打p折,请你帮助顾客分析哪种方案降价较多?这一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主动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借助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随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发展和普及,高中数学课堂也应该顺应时代要求,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更有吸引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视频、动画把一些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易于理解,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教授“平行四边形特殊化”的这部分内容时,把一个角变为90°平行四边形就会变成矩形,让相邻的两条边相等就会使平行四边形变成菱形,但仅凭文字让学生理解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可以制作成Flash动画,再把图像的运动变化展现出来,让学生通过动画理解所学知识的具体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几个图形之间的关系和特征。

二、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

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对学生思维特点及其不足要有个深入了解。主要途径有谈话交流、诊断性数学题测试、解题错误等,从感性、理性两个角度增进对学生思维认识,发现学生思维上的不足,并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在教学中渗透求同存异思想,帮助学生打破自身固有的思维定势,明白何为数学思维。

三、结合现实生活例子讲解知识点,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数学是应用领域最广泛的科学,源于生活,这是数学问题生活化的基础。将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结合实际例子讲解知识点,能拉近学生与数学科学之间的距离,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思维,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教师可以对课本中的一些题目进行改变,使其贴近生活。

例如,“用完全一样的六根牙签摆出四个全等的正三角形”,牙签是我们平时都有接触的,学生完全可以动手操作。一个正三角形需要三根牙签,四个正三角形需要十二根牙签,那么如何用六根牙签摆出四个全等的正三角形?考验的主要是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只有摆正一个立体的正三角形,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可以增进学生对数学美的认知。

四、解决问题,扩展思维,注重思维潜力的挖掘

思维扩展这一环节是知识的形成阶段,属抽象思维的高级阶段。数学教学过程实质上是由一连串的转化过程所构成的,是不断形成思维定势同时又不断打破思维定势的过程。学生接受新知识要借助于旧知识,而旧知识的思维形式往往会成为新知识思维形式的障碍(如思维定势),因此,教师首先要抓好教学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数学知识的质变(往往是重点)过程中,帮助学生实现思维活动的转折,排除思维活动的障碍(往往是难点),渡过思维操作的关卡,以实现思维发展。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多种类型的思维训练素材,在不断的“问题获解”过程中深化、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思维活动的强弱,决定一个人的思维品质。数学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中,教师应千方百计地通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全面揭示数学思维过程,启迪和发展学生思维,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与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活动统一起来。

为了教会学生思维,数学教学应该把数学结果的教学变为数学过程的教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学问题的解决并非数学教学的全部目的,数学教学也不是要专门地、孤立地解决数学问题,而是在于以问题的解决为途径,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多样性、发散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黄牧 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11)。

[2]龚恒睿 如何提高高中学生数学思维灵活性[J].语数外学习,2013,(09)。

[3]刘美丽 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角度、多层次思维”教学策略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论文作者:尚世亮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5月总第2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7

标签:;  ;  ;  ;  ;  ;  ;  ;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措施探讨论文_尚世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