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缩短门诊输液患者等候时间的实践价值探析论文_叶岸芳

叶岸芳

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广东惠阳 516211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品管圈活动缩短门诊输液患者等候时间的实践价值。方法:构建品管圈小组,明确活动主题,即缩短门诊输液患者等候时间,调查分析门诊输液现状和所存问题,分析导致等候时间长的各原因,且制定对策予以实施,评价活动效果。结果:经品管圈活动的实践,门诊输液患者等候时间明显缩短,从未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16.09±0.38min 缩短到7.08±0.21min,实施前后所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从80.6%上升到95.7%,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可使输液等候时间明显缩短,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等候时间;输液;品管圈活动;门诊

【中图分类号】R82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6-496-01

目前品管圈这个概念已被成功应用于各行各业,尤其是医院管理工作[1]。门诊作为医院一重要构成部分,输液工作量大且环节多,同时治疗时间也相对比较集中,对于医护工作者的要求也较高,这些均在不同程度上加大了门诊治疗管理工作的难度[2-3]。我院自2013 年开始,为缩短门诊输液患者等候时间,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疗水平,实施了品管圈活动,获得了良好且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将我院2013 年9 月-2014 年8 月收治的93 例门诊输液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50 例,女43 例,平均年龄为45.28±11.42 岁,疾病类型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以及胃肠道感染。门诊输液室护理工作者共15 名,全部为女性,平均年龄为28.61±6.36 岁。

1.2 方法

开展品管圈活动,其具体实施如下:1)构建品管圈小组:采取自愿的方式构建品管圈小组,小组成员共6 名,正副圈长分别1 名,2 名辅导员,剩余3 名为圈员。2)明确品管圈活动的主体:采取头脑风暴法,经输液中所存问题的分析,通过讨论明确主题,即缩短门诊输液时间,其中等候时间为患者自取药到开始正式输液的时间。3)现状调查和原因分析:收集门诊输液患者等候情况,采用鱼骨图分析法,就导致输液患者等候时间较长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探讨分析发现影响等候时间的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a,输液患者人数较多,一般集中于8:30-10:30,护理工作者数量不足且分配不合理,同时大部分护理工作者比较年轻,缺乏系统且全面的培训,穿刺技术不是很熟练,此外配药效率比较低,造成患者等候时间长;b,药房至输液室路线标识比较老旧,不够清晰明确,造成患者走错或者找不到;c,输液室布局不合理且面积有限,缺失相关护理工作者维护秩序,导致患者家属以及无关人员滞留,引起拥堵;d,门诊大厅的相关设施有损坏、没有维护,比如电子显示屏,造成导医信息未及时发布,同时也无法提供相应的查询服务。4)对策制定和实施:a,在输液高峰期对护理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增加早上护理人员数量。构建标准化操作流程,以此提高护理人员静脉穿刺技术以及配药效率,邀请经验丰富的护士讲解静脉穿刺以及配药方面的技巧,现场实施培训,明确分工且互相配合,以此提升护理效率和质量;b,增加门诊区域路线标识,对于老旧且不清晰标识应更新,于门诊大厅位置放置相应的指示牌,标识出输液室以及药房的路线图、方向,以确保患者可及时取药并正确到达输液室。合理改善输液室环境,安排相关人员维护秩序,加强对输液室病区的管理,控制好陪同人员,劝说无关人员离场,保持输液室通风,控制好室内温度和湿度,创建一个和谐且宽松的输液环境。c,及时更换和维修已损坏的设备,定期进行检修,确保设备正常使用,及时发布相关导医信息。

1.3 评价指标

对比分析实施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患者输液等候时间,同时调查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患者护理满意情况,总分为100 分,分数>80分表示满意,分数在79-60 分之间表示基本满意,低于60 分表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即( x ? s),并用 t对比检验,计数资料用x2 比较检验,利用SPSS17.0 软件对本次试验数据实施统计学分析,以P<0.05 为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前,患者输液等候时间为16.09±0.38min,实施后,等候时间为到7.08±0.21min,经分析,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患者等候时间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未实施品管圈活动前患者满意度为80.6%,实施后满意度为95.7%,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3.讨论

品管圈所实施的管理属于自上而下,所开展的活动强调全员参与,经集思广益以及全体合作解决某个问题[4-5]。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经品管圈活动的实施,门诊输液患者等候时间从之前的16.09±0.38min 缩短到7.08±0.21min,同时患者满意度也明显提高,可达95.7%。由此可见,针对门诊输液患者等候时间长这一问题,构建品管圈小组,明确活动主题,调查分析门诊输液现状和影响输液等候时间的相关因素,基于此采取相应的对策并予以执行,不仅可提高门诊输液服务质量和水平,同时还可缩短等候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应用价值以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莫霖,余璐,王庆等.QCC 在儿童医院特需门诊输液服务流程改进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86-88.

[2]林喜爱,高金姣,徐秋英等.品质管理圈干预对减少门诊输液中心按铃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6):107-108.

[3]赵静,苏欢欢,郑蕾等.品管圈活动对缩短门诊患者输液前等待时间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1):115-116,117.

[4]李晓真,皮红英,王玉玲等.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7):521-522.

[5]卢红梅,刘桂秀.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门诊输液室患者满意度[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下旬刊,2013,10(10):97-99.

论文作者:叶岸芳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4

标签:;  ;  ;  ;  ;  ;  ;  ;  

品管圈活动缩短门诊输液患者等候时间的实践价值探析论文_叶岸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