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生活、居住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建筑行业在此背景下迅猛发展起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筑行业已经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建筑行业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好坏。纵观现阶段建筑行业的工程管理工作,并不容乐观,在质量管理工作开展细节上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文章针对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质量管理控制措施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策略
1建筑工程在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使得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作为新时期的建筑企业,必须意识到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通过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确保建筑工程及时的交付业主使用;通过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有助于建筑物使用性能的发挥,从而更好地促进投资效益的发挥;通过加强对工程质量控制,能有效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只有加强对工程质量控制,才能提升投资效益,充分发挥建筑物功能。
2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
2.1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建筑行业也进入到了高速发展阶段,提高了建筑活动开展的经济效益。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水平不断提高,施工技术也愈加完善,但是项目工程在质量管理中依然存在着权责不清的问题,管理概念模糊不清,致使工程质量管理的责任、权力分配不科学。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建筑工程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给工程安全性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埋下安全隐患,影响了建筑企业的市场形象。再者,当今很多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都缺乏实质作用,质量管理工作过于形式化、表面化,企业高层对质量管理工作缺乏重视、投入资金少,无法确保质量管理工作顺利开开展。
2.2 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一般的建筑工程都是采用建筑单位承包制和企业总承包的方式。然后通过施工单位承包来保证实施的工程进度。由于施工单位千差万别,导致施工的质量也存在不同的差异,但是在工程管理体系当中不存在一个标准的建设施工方案。建筑工程的承包企业主要采取文档型的合同来描述施工技术,并采用合同制度管理的体系和施工单位形成技术连接。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这样的交接方式不能使施工方和承包方完美的吻合,同样会出现种种漏洞。另外,施工存在一定的质量隐患问题在于施工过程中,工程管理人员没有全面科学的履行管理的职责,想在现场的施工人员也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来进行施工。
2.3 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问题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实则就是人才的竞争,建筑企业想要在市场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就必须要发挥人力资源的积极作用。在质量管理工作当中,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很多管理人员无法达到质量管理岗位标准。再加上当今新型建筑工程量大,质量管理涉及人员众多,无法根据管理人员职业能力合理分配工作,也没有对管理人员工作经验、专业技能、职业道德提出明确要求,质量管理工作模糊不清,在管理工作当中过于混乱,从而提高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难度。
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策略分析
3.1 优化施工环境和管理方案
建筑施工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气温、气象以及地质等条件的影响,因此对于施工的技术和建筑质量提出了重大的挑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此,我国部分地区的建筑施工团队在工程开始之前先派遣相关技术人员到达施工当地,对地质条件进行勘探,以确认是否适合深层地基的建造;同时,施工团队还邀请当地气象局配合,对在施工期间的气象变化规律进行总结,以便提前做好预防突发状况或是自然灾害的措施。并且在施工进行过程中,也对天气状况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此外,施工团队还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和施工监管部门制定出相对完整的施工操作守则以及质量检验标准,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建筑施工进行合理有效监管。
3.2 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要想保证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质量,一定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首先要明确各岗位的职责,这样在出现质量问题时,就能快速的知道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并且能在第一时间找到负责人。其次要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制订质量管理制度,严格遵守规定要求,作为施工单位要起到整体协调作用。最后要对工程监理制度进行落实,在对目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监理制度的制订,包括各道工序的控制方法、标准以及内容等。
3.3 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实则就是人才的竞争,人为因素也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核心因素,这就需要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解决管理人员综合素养参差不齐的解决对策。所以,想要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需要加强质量管理人员培养工作,丰富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提高技术水平。对建筑质量监督人员展开培养工作,包括质量培训、法律培训、计算机培训、制度培训、道德培训,从而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也要做好质量管理人才的储备工作,例如可以加强与高校合作,挑选素质高的大学生作为储备干部,从而为后续质量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保证质量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3.4 科学合理的规划施工成本
施工成本是工程管理中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只有切实做好施工成本管理,才能够为施工企业带来利润。然而,施工成本管理决不能以牺牲工程质量为代价,比如采用劣质材料替代成本相对较贵的合格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省略必要的施工步骤等等。所以说,施工成本管理必须做到科学合理:通过减少材料和能源浪费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运用合理的工程管理方法,减少材料浪费和人工浪费;要重视预算的作用,强化资金运用的控制能力,从而为工程降低成本,创造更大的盈利空间。施工成本管理,决不能单纯的追求成本降低,必须是在保证施工人员积极性,运用必要的先进设备,采用上乘的施工工艺的基础上,以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目标为前提,做到科学的成本控制。
3.5 加强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科学技术水平的应用,给建筑行业带来了许多便利,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建筑行业也有了不错的发展。在建筑工程中,创新地加入了科学技术手段和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手段,让质量管理系统得到了应用与推广,通过科学技术,建筑质量管理工作不再局限于纸上,而且网络化,更能及时地让质量管理人员及时发现质量问题,能够更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质量管理工作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应该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推进质量管理的法制建设、培养施工人员的工程质量意识、制定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提高工程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最后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只有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建筑工程才能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建筑项目的质量才能得到提高。最后达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向前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01):100-101.
[2]蒋碑红.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5(52):204-205.
论文作者:傅晓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质量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