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信息化中工业工程的应用研究论文_董昌财

制造业信息化中工业工程的应用研究论文_董昌财

山东港通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为了使得经营环境与企业生产之间的变化得到充分的适应,需要将工程技术与管理理论相结合,从而演变出工业工程(IE)这一综合性的学科,其对于我国工业化发展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鉴于此,本文将对制造业信息化中工业工程的应用情况进行细致研究,以便其可以更好的推动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

关键词:制造业信息化;工业工程;应用

一、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将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制造技术与现代管理技术相融合,从而对制造企业的管理、经营、产品开发与生产等各个环节进行优化与创新,从根本上提升生产企业的创新水平,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并且对节能减排,创新设计思路、管理模式以及生产技术有着极大的帮助,进而完成产品制造数控化、企业管理信息化等工作目标,这便是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所在。与此同时,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信息技术的广泛的使用,例如,计算机网络以及各种软硬件产品的使用。为了确保企业信息化建设得以顺利开展,需要配备完整的IT设施来对管理系统以及软件的运行进行支持。(2)为了提升系统功能,需要全面整合企业内部各种信息资源。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原有的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重新设计与优化。(3)循序渐进的完成企业信息化建设。生产企业的战略目标、总体规划等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条件来进行制定,并且采用分布实施的战略来完成,确保生产企业成功实现制造业信息化建设。鉴于此,信息技术与可科学的管理理论是企业实现信息化的重点所在。

二、我国工业工程应用现状

在发达国家当中,工业工程的发展已经具有近百年的历史。然而,由于我国工业工程的发展时间稍晚,使得工业工程未被生产企业所关注。此外,鉴于我国部分生产企业的制造技术与生产工艺比较落后,并且在管理上存在许多不足,导致出现极为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而且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中的劳动生产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工业工程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生产效率以及资源利用率,所以发展工业工程技术对于企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系统、系统分析、决策理论以及控制理论等逐渐融合至工业工程后,使得其应用原理与方式有了巨大的创新,从而扩展了工业工程技术所应用的领域。我国日益成为世界制造工厂的趋势下,制造系统也日趋系统化、复杂化和集成化。在此环境下,集工程背景与管理技术与一身的工业工程将迎来新的挑战。

三、工业工程是制造业信息化的基础

工具的信息化、人的信息化以及组成流程的信息化是信息化的核心所在。因此,制造企业应首先对其现状与需求进行客观的分析,从而制定整体规划布局,进而对制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目标进行制定,以便完成总体信息化工程的规划。而对信息项目的规划,信息系统的设计和总体规划是IE的基本职能。同时,IE之于信息化还有着更多的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撑:

(1)信息化需要软件和硬件的相互支撑,而软件的更是企业流程的直接抽象,其设计不能脱离企业实际闭门造车。例如ERP软件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也有多年的历史,但遗憾的是这款优秀的软件在我国经常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往往需要进行二次开发。但无论该软件是否进行过二次开发,其原理都属于IE范畴。制造资源计划(MRPⅡ)和企业资源计划(ERP)都是通过IE的理论方法解决企业资源平衡、生产计划与采购计划之间的脱节、交货期准时性等问题。而制定合理的生产作业计划,作业能力平衡和物料库存等,又是IE的经典内容。

(2)制造业信息化依赖于IE提供的基础的信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信息化企业生产所需基础数据(如生产节拍、工艺路线、工时定额、BOM表等),实施软件管理的理想环境(如设备的可靠性、人员的素质等)都需要IE进行基础方面的支持。基础IE是数据准确、及时的可靠保证。

(3)业务流程重组(BPR)技术的核心思想就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这个最现代化的工具来重新分析与构置原有的业务流程,以达到原来所达不到的性能。BPR是工业工程的重要内容,它强调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工业工程技术队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在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实现管理组织结构扁平化,最终实现企业经营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改善。

(4)现代IE带动了制造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采用先进制造模式引入了先进的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在IE先进的管理模式与理念的指导下加快了企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目前,在IE集成思想下,实现了CAD/CAE/CAPP/CAM的高度集成,IE与先进制造模式之间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关系。先进制造模式与工业工程技术之间存在着各种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在企业信息化进程中,解决先进制造系统中的各种问题,诸如如何分析企业现状,制定发展战略;如何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效率和效益;如何提高管理水平,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等,均是IE技术的用武之地。IE将为实现先进制造模式提供更具体、更工程化、更科学化的方法和手段,优化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确保企业不断提高效益。

四、工业工程与信息化集成的发展思路

管理理论的进步和长远未来在于创新,工业工程自从诞生以来就一直强调不断创新与改进,在处理各种矛盾的事务中谋求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工业工程人的不懈努力,引进国外先进管理模式和技术,再进行本土化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基本上已经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与竞争需要的中国式的管理模式和体系。

对于管理模式,不能照搬照抄。例如,从时间上来讲,中国是最早开始学习丰田生产方式的(TPS)。我们应意识到,对于国外的先进管理模式、技术,最重要的是要学习它的理念,在这个核心的理念的基础上再进行管理的本土化。同样的,工业工程与信息化相集成,是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情的一种创新思路。企业的信息化,乃至整个社会的信息化都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信息技术势必带动管理理论和技术的创新,而信息化也必须得到工业工程的支持,二者相得益彰。

五、工业工程与信息化集成思想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工业化和企业管理水平和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并且现阶段,我们在没有完成工业化进程的情况下就进入了几乎与发达国家同步的信息阶段。因此,工业工程在制造业信息化进程中的作用绝不可忽视,制造业的信息化不能孤立存在,要以工业工程和信息化集成的方式进行。

首先,这种创新的思路打破了以往工业工程管理应用改善大多是局部应用单项技术的局限,从整体上对企业系统进行规划和设计。即在理清了企业未来发展远景和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向,客观分析了企业现状,以及与将来之间的差距,再制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明确路线和方针,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其次,信息化是一个过程而非目的,促进企业生产的高效,获得最大效益的手段。这种手段需要用到许多工业工程的方法和技术,来满足其对基础数据的需求。而这些又是工业工程的最擅长的工作,可见工业工程与信息化的集成是一种必然。

第三,制造业信息化过程中还应不断引入更多工业工程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论,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确保信息化得以实现。

结语:将工业工程的先进管理理念与信息化相集成,投入到制造业的信息化建设大潮中,势必会促进其信息化的进程,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环境和运营模式。这种思想,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种借鉴。

参考文献

[1]江帆.工业工程对制造业工作效率的影响分析[J]. 价值工程. 2017(29)

[2]张浩.浅析工业工程的发展及

在我国发展存在的问题[J]. 河南科技. 2014(12)

论文作者:董昌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6

标签:;  ;  ;  ;  ;  ;  ;  ;  

制造业信息化中工业工程的应用研究论文_董昌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