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水平对电厂生产工作效率有着直接影响,电厂企业在应该重视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与养护,下面文章主要结合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管理与养护策略。
关键词:电气设备;安全运行;运行管理;电厂设备
引言
电力能源是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电力能源质量好坏与人们生活及各项生产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电厂作为电力能源的供应企业,必须要保证电力能源的安全生产与高效传输,电气设备作为电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充分发挥电气设备的功能性效果,加强设备检修与维护,是降低设备故障,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1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电力领域的不断发展,电厂电气设备检修方法显得越来越重要。而电厂中的电气设备是在不断更新,朝着能耗低、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的方向持续发展。所以,改进并完善电气设备的检修方法,对于电厂企业是有极为可观的效益的。它不仅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系数、提高电厂发供电的能力和可靠性,还能节省大量的维护检测费用、降低设备检修成本、减小故障率,并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1]。由此可见,科学、健全、完善的检修体系,对于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电厂企业的运营效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现状
2.1不具备高效的针对性
目前发电厂在检修电气装置时所运用的方法主要是有计划的检修,它的重点工作内容主要存在两种类型。其中一个类型是在特定的时间及地点进行全面的检修作业,包含了对电气装置突发故障的检修。在有计划的检修工作中,由于不具备较高的针对性,大多数情况下会产生下列一些问题:第一,检修工作不具备清晰的重点内容,未认识到工作的主次问题,因此造成多次检修或者检修工作不完善。第二,由于在检修工作中,时间安排较为宽裕,极易产生故障的大处理,即使不存在也会进行检修工作。第三,由于多次检修工作的开展,反复对机器进行拆卸安装,使机器磨损的情况加深,人为原因造成了装置使用寿命的减少,这对装置的安全是不利的。
2.2电气设备故障问题较多
电厂电气设备质量对整个电厂生产稳定有着直接影响,由于企业在选择电气设备的时候,没有做好相关工作,电气设备存在质量问题、设备配置不合理、新设备投入可行性调研不够,都会影响电厂的安全运行。其次,电气设备在运行状态下会产生一定的损耗,如果电气设备型号不合理、电力负荷容量过高,在长时间运行下内部导线产生过热与老化,就会产生各种设备故障现象。另外,当电气设备使用年限过长,还会出现绝缘层老化、导线断裂、部分元件达到使用寿命等现象,这就加剧了线路短路、火花电弧、设备跳闸等问题的发生,还有出现同批次安装的设备同时达到使用周期,大批次出现故障。如果要想减少电气设备故障问题,就必须制定针对性的防护策略,做好检修与维护工作。
2.3责任体系不确定
对电力装置故障进行检修的工作,一般都是拥有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根据自身长期累积的工作经验来开展检修的,对电力装置实施维修及维护过程中不存在科学性,且未制定相关的制度章程。电厂运用检修的三级来检验这个体系,从而进行检修工作,其中三级分别为小组、车间及厂部。由于检修所运用的相关工艺存在一定的差异,且不具备较高的规范度,在小组验收时大部分工作均未进行严格的检修,相应的人员也未严格的监督。在检修结束试运期间,若装置依旧存在相应的故障,这时就难以明确责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强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与养护的有效策略
3.1优化电缆调试装置
在电缆调试装置中,电厂工作人员要注意优化三步流程:第一,全面检查室内与室外的电缆终端头是否存在故障以及是否存在流油、过热和冒胶问题,及时清除端头的油污和灰尘,查看绝缘套管是否完好无损。第二,运用分段控制措施,做好电缆的安全装置工作。当电缆被运输到工作现场之后,工作人员要立刻进行调试试验,并认真观察试验结果,如果电缆存在严重的电流泄露问题,就要在第一时间内查明原因,并暂停使用。如果电流状态稳定,就可以开展下一步作业,即将电缆科学置入管道中,再次进行试验,注意避免电缆断裂。第三,做好绝缘电阻调试试验。工作人员要全面清除电缆与设备的灰尘与油,这样能够确保试验结果的精确性。
3.2完善电厂电气设备的检修管理机制
电厂内电气设备种类、数量繁多,需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管理系统,对设备的检修和维护进行系统化管理。通常以班组为单位划分设备管理归属,而班组内的每个人员应明确自己所管理的设备。为清楚了解设备情况,可以为每台设备建立“个人档案”,记录运行信息,如新设备首次出现故障时的开停次数、运行时间、动作次数。同时,还可为同一厂家、型号的设备建立“家族档案”,记录其故障台数、故障率。建立起的这些设备档案,可作为除国标外的又一重要检修参考依据。电厂必须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应对方案来强化电气装置的管理及控制,将全部项目的相关制度及有关记录进行完善,详细的制定工作业绩的标准,根据该标准来规划本年度工作的具体安排。根据各个不同的专业进行详细的分工,在每个点上都需要表明详细的验收准则,同时验收人应当签字,若未遵照这些进行,则需要停止检修工作,若检查出有跨越的问题,应当进行返工操作,同时对有关负责人进行处罚。
3.3提高检修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电厂设备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与职业素养对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有着决定性影响,如果要做好电气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工作,就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技术的维修团队。首先,电厂企业应该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与指导,提高其专业水平与检修能力,结合有效的考核制度与奖惩机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保证检修人员在工作中能够认真负责,提高责任意识,从而保证维修工作的顺利完成。其次,检修人员自身要具备勇于创新、不断学习的精神,善于积累与总结,在工作中能够时刻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树立事故安全防范意识,以良好的检修技术做好电气设备的检查与维护工作。
3.4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维护
这项工作所运用的技术在监管维修方面较为先进,通过在线或者反复检测的方法来检测所有体系及该装置中全部项目运行的关键数据,通过对电气装置的性能标准对其所造成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针对时间及方位两个方面来进行预测及预判,之后再根据所产生的问题来找出造成问题的原因及根源,从而确定检修工作的体系。在电气装置产生问题之前,该体系就能够检测出来,并进行科学有效的检修工作,优化完善该装置产生问题的区域,促使装置的可靠度得以提升。针对重要装置来安装实时监测的装置,其中主要有:检测机组中振摆度的相关装置、明确测量转子的相关装置、测量温度及压力的装置等。例如,在机械于电磁两方面,发电机通常会产生电磁﹑机械及冷却装置与绝缘装置等多方面的不良现象。通过运用一些有效的监管检测方法来对发电机进行检测,测量其发热不合理﹑定子线棒绝缘﹑转子受阻等问题,从而对造成问题的各个因素进行预判,运用这个方法可以为电气装置在正常运作下所实施的监管及检测工作提供可操作性。
结语
总而言之,电气设备运行质量能够真实反映电厂的效率情况,企业必须重视电气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工作,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检修计划与维护方案,不断地去探索、创新,保证电厂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李定群.加强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与养护[J].科技风,2019(04):190+198.
[2]王翠红.关于加强电气设备管理和维修的研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22):29-30.
[3]梁鑫.电厂电气运行中常见故障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8(20):136-137.
论文作者:彭德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电厂论文; 电气设备论文; 装置论文; 工作论文; 设备论文; 故障论文; 电缆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