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徐永明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徐永明

山东省招远市第一中学 265400

多媒体技术即通过计算机将音像、图片、文字等汇集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可体现出较强的互动性以及多元化的表现力,能够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物理作为具有较强理论性与实验性的学科,由于部分物理概念与原理较为抽象与复杂,导致教学难度较大。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即可较好地解决这一物理教学难题。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什么是兴趣的秘密》一书中讲述道:“生动有趣的课堂学习,即为学生在学习当中处于一种兴奋、激昂的情绪状态,对于显现出的客观规律会有惊异感,在学习时学生会体会到自身所具有无限的聪明与智慧,并获得学习的愉悦感。”窃以为,教师欲使学生对于课程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其关键点在于在课堂教学当中有效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较好地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在学习《变化快慢的描述》时,倘若只是应用语言来描述物理现象,学生们难以对教材内容产生学习兴趣;但是应用多媒体播放部分物体运动的影像,就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进行研究性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提升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多媒体技术具有可控性、直观性、互动性等多种特征,能够提升高中物理课题教学的层次。例如,在高中物理有关“电子的发现和汤姆生原子模型”以及“放射性同位素”等复杂的物理知识的学习中,如果在教学时教师仅仅是以传统教学方式应用文字、示意图等进行讲授,必定难以明晰地进行论述。因此,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借助动态的影像图来直观形象地呈现物理现象,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又如,有关“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等难以观察到也无法触摸的物理现象、“重核裂变、核聚变”等难以描述清楚的物理现象,如果应用传统教学方式讲授,学生难以真正地理解与掌握,这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可控性特征,有效缩小宏观世界、扩展微观世界,进而较好地展示复杂的物理现象。总之,应用多媒体技术可直观形象地展现物理概念与现象,将物理现象从抽象性递进为直观性。

三、打破实验室的局限性

在以往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虽然具有有利于教师控制教学进度、理论知识教学深入到位、实际操作较为简易等优势,可是也明显地受到教师的主观性以及外界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影响,难以显现出实验教学的优势。因此,学生在实验过程当中常常缺乏主动性,加上在“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验实证”的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学校对于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具体表现在实验室的实验仪器陈旧,难以满足实验的实际需要,以至于实验教学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导致部分演示实验流于形式,无法达到实验教学的教学目的。多媒体技术集音像、图片、文字等功能于一体,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互动性,能够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效果。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可打破时空的局限性,进行模拟实验,进而较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显现出良好的实验效果,让学生获得较多的知识与信息。

论文作者:徐永明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7月总第24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8

标签:;  ;  ;  ;  ;  ;  ;  ;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徐永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