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论文

中职生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论文

中职生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

周兆丰

摘 要: 中职学生本身同样属于青少年群体,其实际上就是进入中职院校学习技能的一群青少年,他们的心理并不成熟,甚至其本身就有比较多的矛盾存在,很容易导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出现。鉴于这种情况,本文首先对当前我国中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几点教育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起到一定的指导借鉴作用。

关键词: 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分析;教育对策研究

一、 中职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分析

(一) 在学习方法方面有心理问题存在

通过对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他们在学习方面有着比较大的心理问题存在,诸如学习动机不明确、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滞后以及缺乏坚持性等问题更是层出不穷。这主要是因为中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因为不喜欢学习才会进入到学校选择学习一技之长。但是这种心理问题却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导致了很多学生出现了上课睡觉、精力不集中以及玩手机等情况。

(二) 在自我意识与个性方面有心理问题存在

自我意识实际上指的就是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身体、心理以及自己和他人、社会关系的意识。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中职生的自我意识与个性也越来越强烈,很多中职生受到成绩以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对自己产生了错误的认知,造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以及自卑的情况出现,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三) 在人际交往方面有心理问题存在

中职学生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存在:首先,在亲子交往方面存在比较大的问题,绝大部分中职学生和自己的父母之间都是存在代沟的,父母缺乏对孩子的理解和重视,并且沟通技巧也相对较差,最终造成了孩子根本不愿意和父母进行沟通交流,导致亲子之间的裂缝越变越大;其次,中职生在同伴关系处理上存在比较大的心理问题。因为受到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很多中职生都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这种情况也就造成了他们很容易和其他同学发生冲突,同时像拉帮结派、打架斗殴以及早恋等情况更是层出不穷;再次,中职院校的师生关系存在问题,因为进入中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其学习成绩都相对较差,综合素质也相对比较落后,导致了很多教师会戴“有色眼镜”观察这些学生,缺少对学生的尊重与关怀,造成了教师不信任学生、学生不尊重教师的现象发生。

地铁使人们出行更加便捷,所以对房价影响较大。小区与地铁站的间距每增加一千米,房价下降356元/m2,对住宅价格影响较显著。交通轨道能使居住区的通达度得到提高,使沿线住房价格得到提高,为开辟和建造新居住区予以潜在的利润保证,开发居住区的最佳位置大多数选择在交通干道两侧和快速路进出口周围区域。

(四) 在个性以及自我意识方面有心理问题存在

在我国很多中职学生的自我认知都不够合理,经常对自己做出不正确的评价,经常会出现过度自信或者过度自卑的现象。并且很多中职学生对自身的个性情况也没有一个正确合理的认识,有些学生感觉自己比较内向,能力也相对较差,还有一部分学生觉得自己过于暴躁,不适合和别人做朋友,这种现象也对他们的未来成长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二、 中职学生心理教育对策分析

(一) 提升组织管理力度,构建心理档案

要想有效解决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中职院校应该在学校建立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并提升组织管理工作力度,从而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同时,学校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心理档案建设,并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实时跟踪监测,这样才可以准确把握到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并对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教育辅导,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二) 通过心理课程教育进行心理知识普及

心理健康辅导教育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宣传,这样才可以让师生对心理健康知识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和认识。鉴于这种情况,中职院校应该通过媒体的有效利用进行相关知识宣传。例如,学校可以通过宣传橱窗、黑板报、校园网、校园公众号、学校微博等媒体的同步利用展开更加全面多元化的心理知识宣传,以此来营造一个更加浓郁的心理健康辅导教育氛围,从而为教学效率以及心理健康辅导质量的有效提升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三) 通过丰富多彩的团体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育

数据建设包括制定和完善数据标准,进行数据治理和数据质量提升,建立数据中心、数据交换及监控管理平台,做好数据服务的应用及监管等。

中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的过程中,应该意识到团体活动的重要作用,进行相应的团体辅导课设置,通过更加丰富多彩的团体活动进行心理辅导,从而使学生的热情以及活动得到有力提升,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去,使学生的心理潜能得到更大程度的激发,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交流氛围,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人际关系确立,使集体的凝聚力得到有效提升。例如,中职院校完全可以通过“全国心理健康活动日”“国际心理卫生日”等特殊日期的有效利用展开心理辅导教育,从而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四) 通过媒体的有效利用提升活动宣传效果

心理教育课是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的最主要方式,当前中职院校需要完成的第一要务就是提升心理教育课的地位以及课时比例,将心理教育正式纳入各专业的教育教学规划中去。同时,中职院校还应该加大心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在招聘更为优秀的人才担任心理教师的同时,给学校原有的教师提供更多培训提升机会,以此来增强他们的心理教育水平。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年级不同进行相应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提升心理教育的针对性。比如,在对一年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以适应性教育为主,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以及生活环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活学习目标,增强他们的职业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

三、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会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的元素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中职院校必须提升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视,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加优秀的成长发展空间,给学生营造一个更加轻松愉悦的成长氛围,这样才可以为学生学习与生活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避免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为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夯实根基。

参考文献:

[1]杨倩,李义鹏.中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J].科技视界,2015(33):232-233.

①本文是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名称:中职生心理健康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课题批号:BY[2018]G504号。

作者简介:

周兆丰,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在盐胁迫下,CSR11、IR64、PL177、VSR156 水稻出现差异表达的基因分别为3 289,1 806,1 934,4 426个。分别对这些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选择转录因子分析,基于基因表达水平2倍以上为差异显著,发现CSR11中有68个转录因子差异表达,至少属于15个转录因子家族;IR64中有67个转录因子差异表达,至少属于11个转录因子家族;PL177中有61个转录因子差异表达,至少属于12个转录因子家族;VSR156中有82个转录因子差异表达,至少属于17个转录因子家族(表1)。

标签:;  ;  ;  ;  

中职生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