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港台电影回顾_电影论文

2004年港台电影回顾_电影论文

回顾2004年港台电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港台论文,电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2004年香港电影艺术创作

2004年对于香港影坛来说原本是十分值得期待的年份,因为远走好莱坞的成龙回来了,昔日的鬼马喜剧之王许冠文复出,一向以擅长投合观众口味、极具票房号召力的喜剧之王王晶展开了多部影片的拍摄,香港电影元老级的人物曾志伟监制的《江湖》号称要打造继《无间道》之后新的票房奇迹,宝刀未老的杜琪峰也有了几部影片的拍摄计划,偶像群集的《千机变2》更是把《指环王》当作自己的挑战目标;王家卫的《2046》带着绚烂迷离驶来了……但是当2004年的大幕落下,一切都尘埃落定的时候,我们发现,除去《功夫》、《旺角黑夜》、《大事件》等影片之外,在少得可怜的63部香港本土影片(根据香港影业协会12月8日发布的数据)中,实在难以挑选值得圈点的影片,其中商业效应和艺术兼顾的作品更是寥寥可数。

2004年如果没有《功夫》的话会是一个寂寞的年份。周星驰历时三年的呕心之作展现给了观众一个现代技术包装下纯然东方式的想象。全情投入的周星驰把他的李小龙武打情结,放到了这部集大成的功夫电影中。从小耳濡目染香港、好莱坞、日本各地流行文化的他,也有意无意把那些标志性符号融入《功夫》的世界里。于是我们看到了斧头帮《芝加哥》式的热舞,阿星和胖子的类似西部片中牛仔的进入村寨的方式,“神雕侠侣”夫妇“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典出《蜘蛛侠》),阿星和包租婆的公路赛跑,是拷贝了日本漫画。他不仅用塞满100分钟的特技和武打把观众炸得眼花缭乱,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在外在的技术外壳里融入了东方的情感和味道。《功夫》不是高科技堆砌而成的“骇客帝国”,它有一个很好的故事,为冰冷的打斗增加了感情,不是为特技而特技,一切技术元素都隐藏在了故事后面,为讲好一个故事服务,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不会跳出电影本身所营造的氛围,把注意力放在摄影、剪辑和特技上。自确立清晰的“无厘头”风格以来,周星驰作品一直有十分完整的成长脉络,《功夫》不仅是一次对香港功夫片的怀旧与重整,其以往作品中的自我痕迹也显露无遗。

杜琪峰今年依然高产,他推出了三部作品《大事件》、《柔道龙虎榜》、《龙凤斗》。其中《龙凤斗》虽然看不到杜琪峰个人的风格追求,但是刘德华和郑秀文的明星效应却给这部影片带来了1547万港币的票房。而影片《大事件》虽然无论在剪辑技术还是所选题材上,不似去年《大只佬》十分明显的融合商业诉求与作者风格的意图,但是仍然表现出导演力求创新、不落窠臼的意图,而且更为难得的是影片整体叙事、节奏、人物都控制在一个相当有把握的范围里。《柔道龙虎榜》是一部充满个人情怀、令人欣喜不已的作品,是一部杜琪峰拍给香港电影业界同行心存互勉、积极鼓励的电影,这其中既蕴涵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延续,又充满对新时代的适应与开拓。很奇怪的是,似乎香港电影的低潮对于杜琪峰没有太多的影响,在如此低迷的电影生产形势下,他仍旧能够保持旺盛的创作状态。这种状态也许亦值得同行和圈外人士借鉴深思(注:《2004年度十部值得一看的秋季电影之华语篇》http://ent.qq.com 2004年10月11日 QQ娱乐 新京报表江。)。

电影《新警察故事》对于成龙而言或许意味良多。《新警察故事》里面包含着成龙作为一个动作巨星正在面对困境这一层隐含寓意,而且以一种微妙的方式打破了以往成龙神话的存在。以往作品中能够扭转乾坤的英雄人物味,在这部《新警察故事》里已经荡然无存。观众看到的是一个四面碰壁、摆脱不了失败和困惑的中年男人。这种尝试和坦荡是需要勇气的。成龙在电影中让出了他的“英雄”位置的同时,在电影背后继续延续着他的“神话”,这或许也将是成龙转型后较为合理的发展方向(注:《2004年度十部值得一看的秋季电影之华语篇》http://ent.qq.com 2004年10月11日 QQ娱乐 新京报表江。)。《新警察故事》制作精良、班底雄厚、声势夺人,所有这一切,都是围绕着成龙而延伸开去的。

在2004年度众多表现平庸的港片中,电影《旺角黑夜》堪称一部带来惊喜的青年佳作。与去年一味煽情的《忘不了》不同,《旺角黑夜》中尔冬升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对于整部影片的掌控能力。影片打破以往港片单一线索的叙事模式,从各个局部出发交织影片,气势较之以往作品提升了很多;情绪上的收敛亦是尔冬升在影片中控制作品风格的一大变化。《旺角黑夜》全片力求纪实风格,保持生活本真:粗颗粒的画面、灯光的运用、节奏的把握,在努力表现出逼真的现场感。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部影片在许多细节上表现出的尔冬升作品特有的人文关怀,不露声色的温情犹如浓浓夜色中的灯光一般照亮了影片中最阴暗的角落。(注:《2004年度电影作品盘点之港台篇》浙江在线http://www.zjonline.com.cn,2005年1月4日。)

王家卫继续为小资服务的《2046》只是一个对他以往所有创作的回顾与总结,依旧的重感觉、轻剧情,虽然众星云集,但是先是落选多个电影大奖,后在香港仅获得700万港元的票房,未能跻身十大卖座电影行列。

二、2004年香港电影市场盘点

2004年是内地向香港进一步开放电影市场政策实施的第一年。根据《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第一阶段以及第二阶段的实施,香港在内地拥有了更加广阔的电影市场。CEPA第一阶段规定,香港拍摄的华语影片在内地发行不受配额限制。此外,对香港与内地合拍片实施的要求也已经大为放宽。根据CEPA第二阶段规定,香港公司可以在内地试点设立独资公司,发行国产影片或香港内地合拍片,也可以新建,改建电影院,经营电影放映业务(注:《2004香港十大票房电影》www.chinanew.com 2004年12月14日。)。这些措施有助合拍影片拓展内销渠道,也有利于更多港产影片在内地上映。截至2004年10月底为止,共有6家影视公司获香港政府批出的《香港服务正面者证明书》。良好的市场政策以及2004年初《无间道》系列的成功,评论界很多人预测香港电影复兴以往电影帝国的的潮流就要到来。但是,一年过去了,事实和年初的预测大相径庭。根据香港影业协会近期发布的数据,2004年首轮港产片总票房仅比受SARS严重影响的2003年高1700万港币,并且出现公司减产、停产、主动让出黄金档的危机症状。具体情况如下:香港影业协会于2004年12月8日公布(截至12月6日),首轮上映的港产片共有63部,比去年减少了14部,票房收入达到3.83亿港币,而首轮上映的非港产片有168部,票房收入为4.6亿港币,全年总票房为8.43亿港币,比受SARS严重影响的2003年仅上升了6300多万港币。以下表为香港2004年电影港产和外国影片票房前十位:(注:《04香港十大票房出炉 刘德华靠多产当选票房之王》news.longhoo.net 2004年12月11日。)

2004香港电影票房“十大”(单位:港元)

排名 华语票房 外语 票房

1《鬼马狂想曲》 2524万《后天》4163万

2《新警察故事》 2110万《哈利·波特Ⅲ》3391万

3《魔幻厨房》

2020万《蜘蛛侠2》 3191万

4《花好月圆》

1580万《特洛伊》 1739万

5《龙凤斗》 1547万《怪物史瑞克2》 1574万

6《千机变Ⅱ》

1496万《基督受难记》 1546万

7《煎炸三宝》

1479万《我,机器人》 1538万

8《十面埋伏》

1429万《驱魔人》 1495万

9《我要做Model》1317万《导盲犬小Q》

1401万

10

《江湖》

1291万《幸福终点站》 1392万

从上面的数据显示,我们不难看出总票房前三名分别是《后天》(4163万港币)。《哈利·波特Ⅲ》(3391万港币)。《蜘蛛侠2》(3191万港币),都是来自好莱坞的大制作,港产片与三甲无缘。虽然圣诞节上映的《功夫》异军突起,截至1月3日,《功夫》的内地票房已过1.25亿,超越《十面埋伏》(1.35亿)指日可待。在香港,《功夫》在1月4日的累计票房已经跃升至接近4877万港元,成为2004年在香港上映的所有影片票房总冠军。在台湾,《功夫》创下9天破亿的历史纪录。但是《功夫》岁末一片撑天下,一片救市的局面也反衬出香港电影的空前困难。2004年以往各大电影公司挤破头争抢的贺岁档期只有一部《功夫》独步天下。由于没有港片可放,历来只放映港产电影的香港新宝院线,也在12月破天荒地推出韩国电影《生死别恋》。香港业内人士十分担忧这一状况,曾志伟等香港演艺届人士成立了“香港电影紧急救助协会”,探讨香港电影的出路。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香港电影今日的局面?

第一,盗版光盘,BT网上非法下载把港产中小型电影市场压缩到了最小。香港有很多中小型电影不是为电影院拍摄的,而是为录像带市场拍摄的,中小型电影主要靠出售版权和VCD“糊口”,但网络盗版令投资者血本无归,所以到头来也令投资者却步,不再投资电影。没有中小型电影,整个电影市场便没有基座。此次“香港电影紧急救助协会”的发起人施南生大呼:“香港电影市场基座不稳。”(注:《香港电影病危 演艺界人士会诊港片》人民网〉〉娱乐〉〉娱乐评说www.people.com.cn。)

第二,电影剧本的粗制滥造、创新意识的缺失已经成为香港电影失去观众的根本原因。《无间道》的导演刘伟强认为香港电影最大的困难就在于题材问题。与好莱坞剧本创作严谨的工业体系相比,香港电影业对于剧本仍然停留在随性而至、可有可无的状态,这也是香港电影制作业的硬伤。

第三,2004年新政策实施,内地市场进一步开放,但是香港电影在北进中迷失。自上世纪70年代中开始,香港的粤语电影逐渐失去了新加坡、越南南方和柬埔寨等重要市场,中国内地市场进一步开放对市场日益缩小的香港电影市场来说显得尤为可贵。然而,香港电影人在北进过程中并不是一路顺风顺水。北京电影学院陈山教授认为:“香港电影人不太了解内地的社会历史文化,也没意识到香港电影过去那种只求高强度娱乐、不求深度意义的特点并不特别适合内地观众。”

第四,电影从业人员青黄不接。2004年3月香港国际影视展公布的报告显示最受买家欢迎的男女演员仍旧是上个世纪80年代出道的刘德华、周润发、梁朝伟、张曼玉等四十岁左右的明星。青年演员中只有张柏芝和吴彦祖(荣获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在主要从事电影业,但是他们仍旧不能独挡一面。另外中小型影片的减少使青年导演失去了练兵的机会,导致导演断层。

与香港影坛“到了最危险的时刻”的喧嚣相比,台湾影坛则继续维持着几乎停滞不前的状态(注:《2004年度电影作品盘点之港台篇》浙江在线http://www.zjonline.com.cn,2005年1月4日。)。2004年虽然仍有灿烂的火花出现,如侯孝贤纪念小津安二郎的《咖啡时光》,但都属于天边闪过的流星,很快又归于沉寂,无补于大局的荒芜。目前,台湾全年只拍摄二三十部电影。台湾电影产业在好莱坞电影的冲击下几乎全面沦陷,本届金马奖评选,几乎只有一部台湾电影《月光下我记得》包打天下。虽然以侯孝贤、杨德昌、蔡明亮等导演为代表的台湾新电影以简约叙事、自我风格强烈而在华语电影中占有一席之地,但由于缺少新的电影作品,以及他们的风格被年轻导演不断模仿,“侯孝贤、杨德昌模式”已使台湾电影再度陷入了风格单一的尴尬局面(注:《定义暧昧不清 金马奖继续四不像?》www.hnby.com.cn/nens/xwzx/。)。

2004年走了,2005年来了,我们期待着新一年的港台电影能够走出困境,走出自己的特色。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2004年港台电影回顾_电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