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中药行业标准化战略的思考

关于我国中药行业标准化战略的思考

徐平[1]2002年在《关于我国中药行业标准化战略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药是我国医药工业产品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40%的市场份额。近年来,中药工业发展迅猛,大有不让西药之势。随着入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在我国医药工业甚至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如何发展中国的中药产业,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确定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对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并对趋势作了预测。第二部分通过对中国中药行业内部条件的历史与现状的分析,找出了现在中药行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我国中药行业与国外中药行业对比分析;第叁部分归纳总结了我国中药行业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分析了我国中药行业的优势与劣势;第四部分通过运用战略管理的思想,认为中药行业的发展战略模式可以选择差别化和成本领先的混合战略及联盟、并购和重组的总体战略。中药的发展要走标准化和现代化的道路。最后为保证战略目标的实施,提出了一系列的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王鑫[2]2018年在《中药标准化与专利保护的冲突与协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药标准化是我国为促进中药产业发展而制定的重大战略,中药标准的实施旨在中药领域实现对生产质量的统一规范化管理,提升生产效率及中药效果,增强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实力。在中药现代化发展背景及中药质量标准提高的要求下,中药标准中融入了大量的专利技术。由于权利属性及利益的对立,中药标准化中专利权利纠纷时有发生,使得中药标准与专利的关系在彼此依存、相互促进的同时,还显示出冲突的一面。随着中药现代化发展要求的加深,中药标准化与中药知识产权战略间关联更加紧密,专利作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核心,与中药标准难以相分离。于此同时,中药标准化实施过程中因专利侵权引发的纠纷也多有发生,中药标准与专利间冲突越发凸显。中药专利是中药知识产权战略的内核,中药标准与专利间的矛盾阻碍了中药标准化的执行,也给中药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战略的协同发展之路设置阻碍。且随着我国对中医药发展力度的加大,国家对中药标准化及中药知识产权战略给与更多关注,研究中药标准与专利的关系,深入分析两者的冲突表现及原因,并探索出一条冲突协调的路径,对促进中药标准化与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面把握中药标准化与专利保护关系,细致分析两者冲突的表现及原因是当前推进中药标准化向纵深发展的重点任务。从中药标准化实施与专利保护相互作用的双向考虑,本文分别从专利标准化、标准类证据公开及标准专利化叁个角度阐明冲突的表现,在属性、法的价值及利益需求方面剖析矛盾产生的原因。为构建冲突协调机制,首先应搭建协同发展的思路,明确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间的协调与平衡原则。其次要加强中药标准化组织知识产权政策的制定,从知识产权角度促进中药标准的形成。此外,要重点加强专利信息披露机制及专利许可制度的构建,健全信息披露原则与规则,明确主体责任,协商解决中药专利许可费用问题。最后,要加强中药标准化中信息共享机制的构建。中药标准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与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关联紧密,其牵涉利益部门众多,引发问题频繁,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帮助中药标准化与专利保护冲突的解决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中药标准化与专利保护的协同发展共同促进中药产业的发展。

张建武[3]2010年在《中药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战略的协同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积极推动中药产业政策的相互协调发展。面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国家适时提出中药标准化战略与中药知识产权战略,但就两大战略具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这一问题学术界思考的并不多。即使涉及二者的关系,也只是谈及其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一面,很少谈及相互牵制、相互矛盾的一面。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忽视,使得我国在推进中药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战略进程中出现了管理体制严重脱节、政策内容不交融、信息资源不共享、矛盾与冲突频发等一系列问题。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层次原因是两大战略自成体系,相互分割,缺乏协调机制。因此,如何协调好两大战略的关系,使其相互适应、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和相互促进,进而形成协调、同步发展的良性循环态势,最终取得“1+1>2”的战略效果,是当今中药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为解决上述关键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关于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战略发展经验和模式的基础上,运用协同学基本原理,研究了中药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战略体系的构成及其相关性,梳理和探析了中药标准化涉及知识产权的关键问题及应对策略,设计了中药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战略协同发展的政策机制,最终提出了“中药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战略协同发展”的战略思想,以期为相关部门解决中药标准化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第1章,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依据与意义,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以及研究特色与创新点;第2章,分别综述了标准化和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新进展,国际视野下的药品标准化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新进展;第3章,在梳理中药标准化和知识产权战略体系的构成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中药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战略的相关性;第4章,系统研究了中药标准化过程中出现的专利、技术秘密、商标、版权、知识产权滥用等关键问题;第5章,选取国内外较为典型、成熟的中药品种进行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战略融合的个案研究,分析了中药标准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的典型案例。第6章,探讨了中药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战略协同发展的机制,设计了中药标准化组织的知识产权政策;第7章,总结了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以及文章展望。本论文得出的结论主要包括:①中药领域的标准化与知识产权问题具有独特的发展规律。中药标准的管理体制和技术特点决定了中药领域该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不同于其他行业,中药的质量控制模式及其标准体系的复杂性又决定了中药领域该问题比西药领域更为突出,更具理论和实用研究价值。②目前中药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战略并不协调,中药标准化组织的政策模糊、角色定位不清以及部门协调性差是其重要原因。促进二者的有机融合,使二者达到统一与和谐、协调与同步发展,从而实现“1+1>2”的战略协同效果,将成为历史的必然。本论文提出的对策主要包括:①政府层面:充分发挥政府在两大战略协同发展中的引导职能;构建基于知识产权的中药标准形成机制;构建中药标准制定中的知识产权信息披露制度;构建中药标准实施中的知识产权许可制度;构建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中药标准提高激励机制;构建中药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战略的利益协调机制;构建基于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的中药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构建基于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的中药技术创新战略。②行业层面:充分发挥协会在两大战略协同发展中的协调职能;构建基于企业联盟的中药技术标准形成机制;组建基于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的“中药技术标准联盟”。③企业层面:充分发挥企业在两大战略协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构建符合中药企业发展规律的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战略协同发展模式;构建企业处理标准化涉及的知识产权纠纷的应对机制。④公众层面:充分发挥公众在两大战略协同发展中的监督作用;建立公众对于中药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知情权的保障机制。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包括:①首次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视角探讨中药标准化战略的科学内涵;②首次系统研究了我国中药标准化过程中的知识产权政策设计;③首次提出了“中药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战略协同发展”的战略思想。

许超[4]2014年在《专利视角下的中药国际化与标准化战略》文中指出随着人们对化学药物不良反应和抗药性认识的不断加深,再加上近年来“天然药物”“健康保健”等概念热潮的兴起,我国传统中药也逐渐受到国际市场的关注和认可。然而,与中药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升温的趋势相比,我国的中药产业却令人担忧:我国中药的销量远比不上日韩等国,一些发达国家更是依仗其先进的科技肆无忌惮地掠夺我国传统的中药资源,制造中药产品,然后套上专利的外衣,远销各国,获取独占利益。2003年,我国就提出了“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的战略构想,以应对加入WTO后所要面对的机遇和挑战,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我国是中药的发源地,有着及其丰富的中药知识资源,中药产业也是我国少数几个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本该是我国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是我们占据世界医药市场的一件利器,可为何会落得如此境地?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行的专利制度是起源于西方,是在西方的科技文化和逻辑思维框架下建立的,专利制度对化学药品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和促进作用,而中药几乎可以说是中国的“特产”,中药与化学药分属两个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因此专利制度对于中药的保护就显得有不够到位;二是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再加上对国际专利申请的程序不熟悉,导致我国中药技术对外申请积极性不高,从而使得我国好多拥有自主产权的中药资源,被他国抢先注册,最惨痛的经历莫过于青蒿素事件,每年损失近亿美元。据统计,我国中药在国外申请专利的数量不足国外在我国中请专利的十分之一;叁是我国中药标准与国际相关中药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中药的质量标准,其对于重金属、农药残留物等含量规定上限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很难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其围绕中药建立的相关标准也是在参照化学药物的管理模式建立,没有考虑到中药的特点。本文在对中药行业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和借鉴一些高新产业及国际跨国公司发展战略的成功经验,为中药产业的发展捉出一个思路:中药技术专利化—中药专利国际化—中药专利标准化,希望能对我国的中药行业早日实现国际化有借鉴之用。

王鑫, 王艳翚[5]2018年在《中药标准化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中药标准化是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多年来,中药标准化的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问题同样存在。中药标准过于西化、与中医理论相脱离、中药标准化对临床指导作用不明显、中药标准化中知识产权问题突出,加上中药标准体系混乱,都表明我国的中药标准化工作还亟需完善。坚持中医理论对中药标准化的指导,突显标准的中医药特色,加强临床用药标准化研究,平衡标准与知识产权的关系等措施,将有助于中药标准化问题的解决。

张伟[6]2014年在《关于中国药品标准化战略若干问题的思考》文中认为技术标准是从事生产、建设工作以及商品流通的一种共同技术依据。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经济交往、技术交流,打破了国家和区域的疆界,形成了全球范围的大生产和大流通。技术标准既可以成为促进国际经济交流的催化剂,又可以成为人为设置国际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因而全球经济发展浪潮把标准化推上了战略地位。在传统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是先有产品后有标准。在知识经济时代,往往是标准先行。当今国际上流行一种理念,即"叁流企业卖苦力,二流企业卖产品,一流企业卖专利,

董国锋[7]2009年在《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标准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种规范性文件。标准化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中医药标准化在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加强中医药依法行政,加快中医药走向世界,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中医药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在探索发展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其中,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本身就存在亟需标准和规范的问题。现行中医药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很不完善,目前中医药标准化法治建设还很薄弱。因此,中医药标准化要真正切实、很好地发挥作用,其在理论和现实上都需要解决上述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能为解决这些突出问题,提供重要的思路、方法、途径和对策。[研究目的]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为保证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各个方面和环节的健康发展和运行提供法学支撑,以保证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在中医药事业的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发挥的基础性技术支撑作用得以顺利有效实现。[研究方法]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的是法学研究方法。法学研究方法有叁个层次,即:(1)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唯物辩证法。(2)一般科学研究方法:①社会调查方法;②历史考察方法;③比较分析方法;④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方法等。(3)法学自身的研究方法:①价值分析方法;②法律解释方法;③逻辑推理方法④法规汇编、法典编篡方法;⑤语义分析方法。此外,法学研究时,还积极借鉴其他具体科学研究方法,比如,生物学方法、心理学方法、物理学方法、文献检索法等等。[研究结论]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中医药标准化理论体系正处在构建中,亟待完善;(2)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和中药标准化工作不是同步开展的,我国中药标准化工作比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开展的要早一些,也一直走在中医标准化工作的前面。目前,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还处在发展阶段,中药标准化工作已进入全面发展提高阶段:(3)中医国际标准化活动与中药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开展也不是同步的,与中医国际标准化活动相比,中药国际标准化活动进展的要缓慢一些。目前,中医国际标准化工作整体水平还较低,还只是处在发展阶段初期;中药国际标准化活动还只是处在中药材的国际标准创制阶段;(4)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确实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既有实体问题,也有程序问题,这些实体和程序问题的存在是法学支撑作用得以发挥的现实基础和依据;(5)以法学维度研究中医药标准化问题对解决我国目前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大有作为。法的方法、法的价值、法的作用、法的运行和法的体系对解决中医药标准化问题提供了法学支撑,为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解决给予了法学应对;(6)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使用价值,问题研究前沿,思维角度独特,创新性强。[研究价值和意义]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如下:(1)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对解决中医药标准化问题具有重要支撑作用;(2)对更好地保障中医药预防治疗保健养生水平的提高、保障中医药科技创新和学术水平的提高、保障中医药管理水平的提高、保障中医药产业发展、规范中医药市场秩序、保障中医药国际贸易发展、提高中医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保障中医药现代化的顺利进行等方面具有积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3)对加强中医药管理、临床、科研、教育和产业诸方面的标准化建设都具有促进和支撑作用;(4)对构建中医药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中医药标准化法治建设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创新点]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首次以法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研究了中医药标准化现状、问题和问题的法学应对;(2)首次对国内、国际中医药标准化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3)对构建中医药标准化理论体系做了一些创造性的探索;(4)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中医药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的多项实质性建议。

杨芝勇[8]2012年在《中药的专利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传统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国际上占有重大优势。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全球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由于中药的特殊性和我国对中药知识产权问题研究的不透彻,保护不到位,致使许多中药知识财富流失或被占据,我国中药这一传统优势领域也面临着各种挑战。面对西医药通过现代知识产权制度不断强化其科技优势,我们不得不思考:我国如何利用现代知识产权制度推动我国中药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理论上深入探讨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梳理我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针对我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缺陷,借鉴国外立法规定,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对我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途径提出大胆建议,以期能对我国政府制定相应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除了引言和结语外,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中药的概述,主要是介绍中药的特点及专利保护的可行性。第二部分通过介绍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和韩国几个国家关于中药专利制度的规定,以便在比较法上对中药专利保护进行分析。第叁部分是中药专利保护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着重介绍了我国中药专利保护的现存问题,通过比较分析继而得出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则是完善我国中药专利保护制度的具体措施,为我国中药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一些有效地措施。

王广平[9]2009年在《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具有上千年历史的传统中医药学,是中国人民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医学体系不可或缺的诊疗技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提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中医药学作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知识体系,逐渐被世界各地人们所了解或接受。中医药行业由中医服务业和中药产业组成,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相应地拆分为中医服务贸易发展模式和中药产业发展模式。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战略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从“中药现代化”的技术创新到中药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中药产业现代化在提高产品质量和规模化发展方面成效显着;但是对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推动的效果并不明显,因而需要用新的创新思维和技术经济的方法,对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中药产业国际化是指利用全球科技和医药学资源,推进中药产业知识化、信息化和全球化,实现世界范围的资源配置,并进入国际医药保健主流市场。从狭义角度来看,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就是中成药以药品身份进入欧美发达国家医药主流市场,实现中药产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如何推进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进程,是困扰中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关键性问题。10多年的中药产业现代化理论发展与具体实践,对国际化进程贡献程度仍显不够,因而国内业界和学术界提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和“知识创新”的发展思路,成为近来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主流思想。基于国内外中药产业发展的研究成果和中药产业现代化的具体实践,采用创建中国现代管理学派的分析框架: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近为今用、综合集成,借鉴霍尔(A.D.Hall)叁维空间模型结构的思维方法,遵循钱学森院士提出的“科学—技术—工程—产业”一体化进程的科学技术发展模式,本研究提出中药产业经济系统叁维空间发展模型:学科体系结构/专业维、中药产业发展进程/时间维和产业链/逻辑维,以深入分析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基于大量文献综合研究,对国内外传统医学发展背景和状况进行分析和比较,采用里程碑事件分析法得出:明末清初(1582~1724)第一次“西学东渐”之前,中国传统中医药并不落后于其它世界医学体系,而且很先进。接着,利用调查问卷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反映出当前国内业界对中药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影响因素的认知程度。再者,基于中药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逻辑关系,将中药产业国际化定义为现代化过程的国际互动,对中药产业现代化水平分析与评价,显示了中药产业现代化水平在逐步提升;将国际化战略作为中药产业发展目标,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以出口交货值为产出指标,结果显示了中药工业的技术有效性明显低于其它几个高技术产业;基于实证分析和现代化进程评价的基础之上,提出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评价应该兼顾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中药产业参与国际传统医学交流合作、传统中医药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力等方面。随后,对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影响因素的深层次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不足的现象源自于中药产业学科体系结构中技术科学层次的缺失,建立和完善适合于中药产业发展的技术科学体系,尤其是构建临床应用标准,是中药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的重中之重。最后,基于文献研究(古为中用)、实证分析、现代化水平评价(近为今用)和学科体系结构(洋为中用)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基于“综合集成”系统思想的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思路与方法,即“中药产业经济系统叁维空间发展模型”,并探索了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几个重点问题,包括国际化发展的基本原则、与针灸协同发展和基于知识管理等。在结论和展望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研究的创新之处,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展望。本研究采用多学科、多角度的思路与方法,借鉴钱学森院士提出的系统科学体系的方法,提出了中药产业的技术科学学科体系;将分析与研究过程纳入到中国现代管理学派的分析框架之中;进行了“中药产业经济系统叁维空间发展模型”的探讨。本研究成果将促进21世纪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并使其获得对外贸易竞争优势,造福于世界各地居民。

徐晓婷[10]2011年在《中医药传播中的标准化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医药学起源于中国,是世界传统医学体系中最完整的传统医学,其独特的学科理论和突出的临床疗效符合现代社会和人类的健康需求,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及全人类的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中医药已在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使用。随着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中医药产品和服务也逐渐形成了可观的国际市场。当今,标准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世界各国都把标准化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谁掌握国际标准化制定的主导权、话语权,谁就能获得最大的利益。国际贸易中一些国际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早的国家往往会通过国际标准这一手段来制造贸易壁垒,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随着不断出现假药、伪中医等不良事件,对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声誉造成了不良的影响。面对这样的国际竞争态势,更加需要中国在中医药产品和服务方面尽快制定相应标准,来规范和引导国际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作者对中医药国际传播的历史与现状、中医药标准的相关概念和现实背景进行了阐述,同时以上海实践工作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了目前上海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一是国际标准滞后;二是国际竞争形成挑战;叁是业界观念陈旧;四是技术瓶颈制约;五是管理体制僵化。在汲取日韩等国的国际标准化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取其长处,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以下四点观点。第一,完善中医药国际标准化战略规划。第二,调动企业、行业协会的积极性。第叁,加快国际化人才队伍的选拔与培养。第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参考文献:

[1]. 关于我国中药行业标准化战略的思考[D]. 徐平. 大连理工大学. 2002

[2]. 中药标准化与专利保护的冲突与协调研究[D]. 王鑫.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

[3]. 中药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战略的协同发展研究[D]. 张建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

[4]. 专利视角下的中药国际化与标准化战略[D]. 许超. 扬州大学. 2014

[5]. 中药标准化问题与对策研究[J]. 王鑫, 王艳翚.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

[6]. 关于中国药品标准化战略若干问题的思考[J]. 张伟. 中国药品标准. 2014

[7]. 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D]. 董国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

[8]. 中药的专利保护研究[D]. 杨芝勇. 烟台大学. 2012

[9]. 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发展研究[D]. 王广平. 暨南大学. 2009

[10]. 中医药传播中的标准化问题研究[D]. 徐晓婷. 复旦大学. 2011

标签:;  ;  ;  ;  ;  ;  ;  ;  ;  ;  ;  

关于我国中药行业标准化战略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