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对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优化与局限论文_赵诗扬

BIM对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优化与局限论文_赵诗扬

东北石油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黑龙江大庆 163318

摘要:建筑信息模型(BIM)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建立起三维的建筑模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自2015年在中国全面推广,发展态势迅猛,但存在相关的局限与问题,本文旨在对BIM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优势和局限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建筑信息模型;智慧城市;设计优化

引言

2015年6月16日,住建部印发了《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指导意见》,标志着中国建筑行业BIM时代的全面开启。在政府的大力推广和建筑业自身的判断下,BIM的发展迅速且猛烈,对未来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也不断暴露[1]。

1.BIM与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的发展趋于绿色健康环保节能与高效,依靠新型节能材料与智能设施打造智慧城市的时代恰逢计算机与互联网及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政府在此全球发展看中国的契机推进BIM打造未来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经济与民生共赢的举措【2】。BIM通过高效快捷的图形和构件处理方式为拟建的智慧城市提供全方位多视角的分析可能,使未来城市的智能化与高效率从纸上谈兵变为完全可靠的数值计算分析结果,使过往依托互联网+初级阶段的简单交互操作的“假”智慧城市转变为高效实时信息化的“真”智慧城市。

2.BIM与优化智慧城市建设

BIM对建筑行业的影响涉及到各个项目参与方,直到项目生命周期结束被拆毁的整个项目周期里都能统一调用、共享并逐步完善该数字模型,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无一都在乘着建筑行业改革的东风,通过对社会的贡献加快自身的发展,其中BIM和其衍生软件在建筑行业建造改革里是扮演着最前沿的指导思想和最高效的技术手段,

2.1 BIM与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作为项目的总集成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统筹着项目的各个环节,资金的投入与建设指导观念是两个最重要的方面,资金方面,通过BIM相关软件中族库信息的完善,在减少预算外变更的同时可将造价估算耗时缩短80%,这对建设单位建筑基金投入的透明化和准确性提供的极大的保证,也为建设单位招标过程中提供了指导性的数据资料【3】,建设单位将从过往繁琐的项目预算的琐碎环节中脱身转向建设可行型和智能化技术层面的资金投入,真正实现资金投入在“刀刃”上。

2.2 BIM与设计单位

以往建筑渲染的效果图仅仅作为设计单位为投资方提供的预期成果展示,但现在通过BIM相关的三维建模软件与环境仿真软件,建筑效果图不再拘泥于以往单一的各向视图的简单渲染,发展为对建筑内部及周围环境的真实模拟,通过智能化的采光,风环境分析及噪音的数值模拟给投资方和用户带来全方位细节可视化的真实体验。建筑施工图一曾作为施工单位建造的唯一依据,对项目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何实现详细准确高效的绘制施工图一直是设计单位长期以来的难题,尽管国内设计院现阶段还处于运用BIM建模软件Revit,BIM动画展示软件navisworks的初级阶段,但其对设计工作的改变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从以往设计人员分别制作建筑图、结构图和水电暖图到三图的统一绘制,不仅减少了错误率改善了尺寸不合理的情况,更提高了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并降低二次修改难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BIM使设计人员从过时的工作经验积累的空间尺寸转变为创新的更为人性化的智慧布局。智慧城市的设计大到建筑采光方向,房间布置和建筑间距,小到桌椅摆放,设备倾斜角度,都因BIM的推广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合理设计与真实体验,即保证了高效建设速度又达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保证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初心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得以实现。

3.运用BIM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局限与解决方案

随着全球的信息化发展,各种前沿概念通过交流传播影响着中国的各类行业,建筑业作为国家经济和综合实力发展的重要行业,国家重视程度之大有目共睹。智慧城市、未来城市、科技城市、互联网+城市等概念不断推广,这些概念不外乎是以最优的成本打造最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但BIM在优化智慧城市的建设的同时也面临许多局限与困境[4]。

BIM优势于传统二维绘图软件在于其强大的族库和三维可视化,环境和自身工况的数值分析,这也是运用BIM设计智慧城市的局限,这就需要开发人员不断完善BIM衍生品。建设单位因对现代科技的发展的不准确认识很易在智慧城市的建设方向和细节提出高于现阶段设计水平的技术定位,反观设计单位,因牢守国内设计行业的规范与标准,使得建筑创新设计的步伐明显拖了国家科技高速发展的“后腿”,借此国家全面推广BIM的契机下,设计单位应主动担当重要的先锋角色,一方面可从对现有BIM软件的族库进行符合国内建筑行业设计的丰富,共享科技资源开发的成果,另一方面可以自主研发符合智慧城市建设的软件或对现有BIM软件进行二次开发达到预期的模拟效果。

随着BIM的全面推广,BIM对建筑行业冲击最大的障碍就是施工单位,相比于国内设计行业的牢守模式,国内的施工技术更加落后,国内项目建成的速度虽快,但都是以施工人员全天候不间断的施工为代价,对于运用BIM实现装配式的建筑方式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的城市建设因项目的繁多,通常分解为各个子项目别施工,采用的方式也多为建筑工人现场制备浇筑,而施工人员因专业水平和经验施工等原因其主要方法仍局限与施工平面图,如何设计BIM施工图使施工人员摆脱传统二维平面图纸对设计人员提供了巨大的挑战,这就需要国家不断完善建筑施工设计人员的从业标准和对现有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

结 语

BIM在国家的推广下快速发展,今后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必然依靠BIM实现高效率与经济最优化,BIM技术使得各个项目参与方从中受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的困难与局限问题,投资方的预期效果与设计方的技术矛盾需要通过及时的沟通和设计开发人员的不断创新丰富现有BIM软件族库以及对软件的二次开发来解决,参与BIM建设智慧城市的施工方创新是建筑业发展的最大难点,通过国家的政策指导和各参与方的共同努力,BIM的产业化在中国必将开启一个全新高速发展的智慧时代。

参考文献:

[1] 龙文志.建筑业应尽快推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J].建筑技,2011,(01):9-14

[2] 巫细波 杨再高.智慧城市理念与未来城市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10,(11):57-60

[3] 刘占省,赵 明,徐瑞龙.BIM技术在我国的研发及工程应用[J].建筑技术,2013,(10):893-897

[4] 张建新.建筑信息模型在我国工程设计行业中应用障碍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4):387-392

作者简介:

赵诗扬(1992-),男,硕士,e-mail:2920214505@qq.com

论文作者:赵诗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  ;  ;  ;  ;  ;  ;  ;  

BIM对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优化与局限论文_赵诗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